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汇编 > 清史镜鉴 > 边疆民族

有清一代治理台湾的政策评议(下)
何瑜
    更换背景   简体版   繁体版 

 

自鸦片战争起,列强携坚船利炮,不断侵扰中国东南海疆,而孤悬海外的台湾,更是成了列强觊觎的目标。英、美、德等国的军舰、商人等接踵而至,或武力进犯,或登陆查勘煤层、测绘水陆地图,甚至建堡伐木,私贩军火,为所欲为。面对欲壑难填的侵略者,清廷一味隐忍。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被迫开放安平、淡水为通商口岸,后又增加打狗(今高雄)、鸡笼(今基隆)两港。此后,以海防建设为中心,以练兵、育才、购置和仿造西洋船炮、枪械为主要内容的洋务运动,几乎遍及东南诸省,但悬海要区的台湾一地,却没有丝毫涉及。昧于世界大势、海权意识淡薄的清政府,始终没有重视台湾、开发台湾。直到同治十三年日本大举进攻台湾,清廷才开始改变治台政策,积极开发台湾,将台防与海防真正结为一体。 

加强海防与改变治台政策 

同治十三年(1874)三月,日本借台湾土著民杀害琉球难民事件,大举进攻台湾。五月,清廷急命船政大臣沈葆桢为钦差大臣,调兵遣将,往返交涉。但日人以“生番不隶中国版图”为由,不肯退兵。最后,在英、美各国的调停下,清廷同意赔付日本“从前被害难民之家”抚恤款,及留用日军在台修道建房等银共50万两,方了此案。 

此事朝野震动,其对清廷的刺激不亚于英法联军之役。清廷一面明谕李鸿章等沿海滨江大吏详细筹议海防措施,一面命台湾沈葆桢等人,“力图自强之策,以期未雨绸缪,庶几有备无患”。而沈葆桢则积极筹划,“非为台湾一战计,实为海疆全局计”。自此,台防与海防便完全结为一体,树立了欲固海防,必保台湾,欲固台湾则必须变更旧制的观念。 

自同治十三年九月始,历时半年之久的国防重点建设大讨论,最终虽以“海塞防并重”为结束,但重塞防乃历代之传统,重海防则是清代国防战略的大转移。光绪元年(1875)四月,清廷派李鸿章督办北洋、派沈葆桢督办南洋海防事宜。随着海防建设的逐步展开,清廷治台政策亦随之发生历史性的巨变。 

其一,弛开旧禁,析疆增吏。光绪元年一月,清政府首先采纳沈葆桢等人建议,诏除内地人民渡台入山耕垦例禁,继则积极调整和扩大台湾建置,于琅峤地方筑城设官,增设恒春县;其后,定福建巡抚分驻之制,“冬春驻台,夏秋驻省(指福州)”;接着,又以北部辟地日广,政令难周,添设台北府,改淡水厅为新竹县,噶玛兰厅为宜兰县,另于艋舺(今台北市)设淡水县,鸡笼改名基隆,设通判。同时又因内山日辟,民番交涉渐多,南路理番同知移驻卑南(今台东),北路同知改为中路,移驻水沙连,各加抚民,以理番政。于是台湾建置大为改观,二府八县四厅的行政设施及于台湾全境,为台湾的全面开发奠定了行政框架。 

其二,开山抚番,移民屯垦。为根绝列强觊觎之心,沈葆桢赴台后,便已分兵设防,开山抚番,但大规模开山抚番活动,则在日本撤军以后。一年之间,清军分兵三路,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开通横断中央山脉的道路。其间开山抚番,艰险异常,但清廷为防止外国侵越,保台湾,固海防,牺牲耗费均在所不惜(三路共计开山859里,耗银20万两,死亡官兵达二千余人)。道路开通后,清廷复设招垦局,鼓励移民,分台东为三路,进行大规模开发,与前期的禁渡政策,不啻(chì,只)霄壤。 

其三,加强台防,倡办洋务企业。为保卫台湾,钦差大臣沈葆桢在受命渡台之际,即与福州将军、闽浙总督等联衔上奏,提出“联外交、储利器、储人才、通消息”的保台四策。抵台后,沈氏一方面奏派专人前往欧洲国家采办铁甲船、水雷、洋枪、洋炮等新式武器;一方面在澎湖添募新勇,在台南选练洋枪队。同时,改变旧式火炮“利不足以及远,力不足以洞坚”的状况,仿照西法在澎湖、安平(今台南)、旗后等处积极修建新式炮台,以加强台湾的防卫力量。在创办洋务企业方面,清廷一反过去对台消极的抑制政策,积极支持沈葆桢等人开采煤、铁、硫磺等矿产,“俾地无弃利,有资实济”,并铺设厦门至台湾的海底电线。 

其四,清除积弊,整顿吏治营规。同治十三年,钦差大臣沈葆桢首先提出:“欲固地险,在得民心;欲得民心,先修吏治、营政。”在整顿吏治方面,继沈氏之后,福建巡抚王凯泰、吴赞诚等人均有所作为,而最突出的则是巡抚丁日昌。丁以“振刷一分精神,即以挽回一分风气”的精神,不避艰苦嫌怨,明查暗访,严厉惩治在台的各种贪官污吏。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上至总兵、知府,下至汛弁、委员,被其参劾惩处的不下20人。同时丁日昌等人又奏请清廷破格任用,“为地择人”,“为事择人”,使台湾吏治为之一新。在营制方面,清廷虽不同意撤废班兵制度,但为扫除班兵积弊,提高战斗力,亦允许戍台班兵重新整编,易地调防,仿淮军、楚军营制,以500人为一营,将戍台官兵分为三大支,认真训练,扼要驻扎。 

海军衙门的建立与台湾建省 

在清廷重视海防,努力经营台湾之际,中国东南海疆的形势愈益紧张。日本进犯朝鲜,吞并琉球;法国决意侵吞全越,战火烧向中国的西南边疆,终于爆发了中法战争。光绪十年(1884)四月,法国海军绕过海南岛首先进攻台湾,企图占领基隆,结果遭到清军的顽强抵抗。福建马尾海战后,法国远东舰队司令孤拔亲率兵舰再次进犯台湾,陷基隆,攻淡水,然后封锁台湾海峡。台湾受困,牵动全局,清廷焦灼万状,“内外臣工,无不以台湾无备为恨”。光绪十一年(1885)二月,凉山大捷后,鉴于东南海疆形势险恶,清廷同意李鸿章“宁失藩服,毋损郡县”的主张,决定“乘胜即收”,签署了《中法停战条约》。 

  中法战争的教训,再一次深深地刺激了清政府,战争甫定,清廷即诏谕李鸿章、左宗棠等督抚大臣各抒己见,筹议海防。于是,又一次掀起了如何加强海防的大讨论。各地督抚纷纷奏陈,意见集中于练兵、筹饷、用人、制器等诸大端。其中尤以精练海军、集中统驭为第一要务,其次是台湾建置问题。同年六月十八日,大学士左宗棠在病逝前上奏称:“第思目今之事势,以海防为要图,而闽省之筹防,以台湾为重地。”指出台湾“孤注大洋,为七省门户,关系全局,甚非浅鲜。其中如讲求军实,整顿吏治,培养风气,疏浚利源,在在均关紧要,非有重臣以专驻之,则办理必有棘手之处。据臣愚见,惟有如袁保恒所请,将福建巡抚改为台湾巡抚,所有台澎一切应办事宜,概归该抚一手经理,庶事有专责,于台防善后大有裨益”。清廷采纳李鸿章、左宗棠等人意见,决定设立海军衙门,先从北洋精练水师一支,并诏谕:“台湾为南洋门户,关系紧要,自应因时变通,以资控制,著将福建巡抚改为台湾巡抚,常川驻扎。”清廷再一次将经营台湾和整个东南海防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即欲保中土,必固海防,欲固海防,必保台湾。 

中法战后,台湾百业待兴,清廷在财力匮乏,内外交困之中,一面在人力、物力和政策上支持台湾的近代化建设,一面在经济上帮助台湾建省,命闽省每年协饷白银44万两,五海关协饷白银36万两,总计白银80万两,以五年为限,初步解决了台湾建省的燃眉之急。光绪十三年(1887),台湾正式建省,下辖三府、一直隶州、三厅、十一县,南北中布局合理,安排适当,一改过去闽台合制的种种弊端,形成以省会为中枢的全台开发经营的整体结构。首任巡抚刘铭传以“一岛基国之富强”,“一隅为全国之范”为宗旨,以设防、练兵、抚番、清赋为要务,大胆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苦心经营,积极进取,“筑铁路,购轮船,辟商场,通邮传,设学堂,行保甲,制军器,筹边防,劝农桑,振工艺,凡百新政,次第举行”,使台湾在很短的时期内,成为近代中国最先进的省份之一。 

作者简介 

何瑜,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学院清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史表组专家。 

Copyright©2003-2019 HistoryChina.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9034103号-1京ICP备19034103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40053号 网站访问量:0 技术支持:泽元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