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5年4月,中日《马关条约》签署,清廷割让台澎,丧权辱国,全国震惊。举国上下,群情义愤,反割台斗争风起云涌。成立“台湾民主国”,作为这场反帝爱国运动的一部分,在晚清历史上留下了可歌可泣的篇章。
一、“台湾民主国”的成立
割台噩耗传来,康有为等千余名举人在京掀起了“公车上书”运动,要求迁都再战;在京的台籍官民也联名上书都察院,诉说了“台人骤闻之,若午夜暴闻轰雷,惊骇无人色,奔走相告,聚哭于市中,夜以继日,哭声达于四野,风云变色,若无天地”的悲愤心声;表达了“以全台之地使之战而陷,全台之民使之战而亡,虽肝脑涂地而无所悔”的悲壮气概。
4月25日,台北鸣锣罢市,民众拥围巡抚衙门,哭诉死不属倭,要求饷银不许运出,军械局不许停工,税收留供抗敌。台湾巡抚唐景崧(1841-1903)等官员也激于民族义愤,支持台湾绅民。
5月中旬,清政府驻法参赞陈季同从上海抵达台北,在“台民万亿同心,必欲竭力死收土地”的精神感召下,提出“民政独立,遥奉正朔,拒敌人”之策,形成成立“台湾民主国”的基本原则。5月15日,前工部主事丘逢甲(1864-1912)等台湾地方士绅齐集于台北筹防局,请台湾省巡抚唐景崧暂摄台湾政事,并以全台绅民名义致电总理衙门、南北洋通商大臣及闽浙总督。电文的主旨是“台湾属倭,万民不服”,因而不得不要求自主保台。但在提出“唯有死守,据为岛国”的同时,还强调“遥戴皇灵,为南洋屏蔽”,“台民此举,无非恋戴皇清,图固守以待转机”,显示出高昂的保台爱国热忱。
清廷曾指望借助列强干涉,阻止日本割占台湾,但这一外交努力最终失败,只得派专员交割台澎,并下令唐景崧及全台大小官员内渡。日本政府则先期攻占澎湖,切断台湾岛与大陆的海上联系,并由海军军令部长桦山资纪为台湾总督,率军抵达台湾海峡。对于台湾而言,清廷已无力保台,割占台澎日军迫在眉睫,情势万分危急。
5月21日,丘逢甲、陈季同、林朝栋等人再次集议,决定成立“台湾民主国”,推举唐景崧为总统,丘逢甲为副总统,统领全台义勇,台湾军务帮办刘永福(1837-1917)为大将军,进行更改官制,制作国旗、印信、文告等事项。
5月25日,台北巡抚衙门前锣鼓喧天,士绅民众数千人向唐景崧敬献国旗、国玺及总统印。唐景崧接受推举,走马上任,改年号“永清”。“台湾民主国”正式成立。
二、“台湾民主国”的政治构建及其性质
“台湾民主国”的行政体系,脱胎于台湾省原有的衙门架构,仅有名称变化,而无实质区别。比如布政使司改称内务衙门,筹防局改称外务衙门,全台营务处改称军务衙门等。各部门主官也由原清廷命官担任。“所有应办事宜,即著该衙门悉心核议,呈请抚台核夺。其余地方民事,仍由道、府、厅、县照旧办理。抚台于外洋各国称民主国大总统,而于本省文武属员仍照旧衔相称”。就连身为总统的唐景崧,也向清廷反复奏明,他暂留台湾实属迫不得已,“俟(sì,等)事稍定,臣能脱身,即奔赴宫门,席藁(gǎo,稻草)请罪”。全台官员皆仍视自己为朝廷命官,其“自主”只针对日寇侵占。
“台湾民主国”成立肇始,曾向中外发布了一系列重要的通电和文告,把“自主为国”的缘由、经过和政策态度说明得十分清楚。唐景崧呈清廷的电奏申明:“台民今已绝望,公议自立为民主之国……惟台湾疆土,荷大清经营缔造二百余年,今虽为自主国,宜感念列圣旧恩,仍恭奉正朝,遥作屏藩,气脉相通,无异中土。”刘永福在台南发布《盟约书》表示:“变出非常,改省为国,民为自主,仍隶清朝……为大清之臣,守大清之地,分内事也……虽明为抗旨,实隐为遵旨。”台湾民众的布告也说明:“今已无天可吁,无人肯援,台民惟有自主,推载贤者,权摄台政,事平之后,当再请命中朝,作何办理。”
“台湾民主国”的国旗为“蓝地黄虎”,是参照清朝的“青龙旗”相对应而作的,“虎首内向,尾高首下”,以示“龙上虎下”的尊卑,臣服于清朝。年号“永清”,更寓意“永远隶属和忠于清朝”。专设“游说使”一职,其职务是“使诣北京,陈建国情形”,表示只是临时行使内政外交全权,以求清廷体谅。唐景崧在“台湾民主国”成立典礼上也是“朝服出,望阙九叩首,旋北面受任,大哭而入”。就职当天,唐景崧即电奏清廷表明:“今之自主,为拒倭计,免其向中国饶舌;如有机,自仍归中国。”就任次日,他又发布文告:“今虽自立为国,感念旧恩,仍奉正朔,遥作屏藩,气脉相通,无异中土。”极力表示“台湾民主国”的成立只是权宜之计,清廷和“台湾民主国”仍然是上下级的君臣关系,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台湾民主国”是在清廷割台,台民“无天可吁,无主可依”的形势下,“不愿反颜东向”才“自立为国”的。这是不得已而采取御敌保台的应急举措,其目的不在于独立建国,而是为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图固守以待转机”。“台倘幸存,自仍归命国家”,依然为清廷一省。显然,“台湾民主国”虽有“自主国”之名,却无脱离清朝、分裂中国之意,而是“仍隶清朝”。这是当时“台湾民主国”的性质所在。
三、“台湾民主国”的失败及其政治影响
唐景崧虽然不愿遵从清廷限期内渡的命令,但无力阻拦多数文武官员内渡的想法,只得听便。于是,各道、府、县官员相继离去,造成地方行政无人负责的半瘫痪状态。淮军杨岐珍部五个营,台南总兵万国本部四个营等精锐部队,纷纷内渡。驻台官军只有3.3万人,其中台北守军1.3万人。虽然兵力不少,但多系新近招募,缺乏训练,士气低落,武器杂乱,军械弹药不足。由于没有海军配合,难以得到沿海各省的接济。战斗力较强的黑旗军及其统领刘永福,因与唐景崧发生矛盾,在政治上受到排挤,只能到台南布防,从而也削弱了台北的防御力量。
5月底,日军从基隆东面澳底强行登陆。尽管守军顽强抵抗,连续击退日军先头部队,终因各自为战,缺乏统一指挥,未能阻止日军攻势。6月3日,基隆沦陷。次日,基隆溃兵涌入台北,引发全城混乱。唐景崧、丘逢甲、林朝栋等见大势已去,难以坚守,便纷纷化装潜逃,返回大陆。6月8日,日军进入台北。6月17日,日方桦山资纪在巡抚衙门举行“始政典礼”。至此,成立不足一月的“台湾民主国”,在台北失守后宣告终结。
“台湾民主国”尽管昙花一现,但在台湾人民反抗日本占领的斗争,以及清末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运动中,产生了重要的政治影响。它作为台湾抗敌的一面旗帜,稳定了人心,整合了官军与义军的抗敌力量,在台北失守后,台湾军民又在丘逢甲等召集的义军和刘永福黑旗军的组织下,继续有组织地坚持抗日五个多月,前仆后继,有效抗击了日寇的南侵计划。日军在侵台战争中总计伤亡3.2万人,多名高级将领丧生,付出了比甲午战争过程更为惨重的代价。
“台湾民主国”的成立和保台抗战,极大鼓舞了祖国大陆的反割台斗争,为台湾人民播下了长期反抗殖民统治斗争的火种。“台湾民主国”无愧是一场清末反帝爱国运动的义举。
作者简介
唐博,男,1981年生于河南郑州,历史学博士,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秘书局公务员。出版专著3部,发表学术论文、译文数十篇。主要研究清前期政治史和清末民国北京城市住房问题,在近代黄河史和甲午战争史研究领域也有一定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