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汇编 > 清史镜鉴 > 对外关系
甘薯:从美洲到中国
张 箭
    更换背景   简体版   繁体版 

 甘薯通称红薯、白薯、番薯, 又叫朱薯、地瓜、红苕等,属旋花科,为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块根植物。甘薯的块根既可熟食又可生吃,还可以作饲料、制糖和酒精等,其茎蔓叶也可做饲料,是比较重要的粮食和多用途作物。

 

  甘薯起源于中南美洲,至少在5000年前就被印第安人驯化栽培了。甘薯被西欧探险家、冒险家、殖民征服者多次“发现”——由哥伦布在西印度群岛、由巴尔博亚在中美洲、以及由皮萨罗在秘鲁,等等……但欧洲人没有在田地里发现甘薯。因为甘薯的果实长在地下,故不引人注意。在绝大多数拉丁美洲地区,印第安人把甘薯叫作“卡莫特”。但印加人却叫它“巴塔塔”,这显然是今日西方语言potato一词的词源。

 

  1526年,甘薯被西班牙人从西印度群岛引入西班牙,从那里传入意大利,又从意大利传到奥地利、德国、比利时,接着传入英国。甘薯在欧洲的传播比较缓慢,它在一段时期内与马铃薯一样受到误解, 被认为含有催欲素。为了寻找新药, 对这些新作物感兴趣的首先是当地的医药学家和植物学家。17世纪,甘薯在西班牙的种植面积有所扩大,但在整个欧洲,由于饮食习惯和地理条件,甘薯始终不如马铃薯那么普及。

 

  16世纪往返于美洲和非洲的贩奴船以甘薯作为奴隶的粮食。甘薯由此传入西非沿海并逐渐普及到非洲各地,并由大西洋通过印度洋传入印度。16世纪上半叶,西班牙人把甘薯带到南洋—马来群岛,再由这片群岛传入亚洲大陆各国。

 

  甘薯在中国的传播充满神秘色彩。它大致经陆海两路约在16世纪七八十年代传入中国。早在明万历四年(1576)成书的《云南通志》中,就有临安、姚安、景东、顺宁四府种植甘薯的记载了。这也使人联想到它可能是由缅甸从陆路传入中国的。虽然该书已记载有“红薯”之名,并把它排列在薯蓣(山药)和云板薯之间, 但没有进一步说明描绘。不过明末祁彪佳(1602-1645)《寓山注·豳(bīn)圃》云:“又从海外得红薯异种, 每一本可植二三亩, 每亩可收得薯一二车,以代粒,足裹百人腹”。可知《云南通志》中的红薯极可能便是传入的美洲甘薯。

 

  万历八年, 广东凤冈人陈益乘船到安南(越南),当地首领用一种名叫白薯的土产招待他, 味道甘美。陈“觊其种, 贿于酋奴, 获之”(宣统《东莞县志·物产》)。由于来自番邦, 故名之为番薯。同期,福建长乐人陈振龙也把甘薯引入福建。“万历中, 闽人又得之外国。……盖渡闽海而南, 有吕宋国(今菲律宾北部), ……以通商故, 闽人多贾吕宋焉。其国有朱薯, 被野连山而是。……中国人截取其蔓咫许,挟小盖中以来, 于是入闽十余年矣”(何乔远《闽书》)。明末徐光启则在《农政全书》中记述了甘薯传入的另一种方式:“近年有人在海外得此种。海外人亦禁不令出境。此人取薯藤, 绞入汲水绳中,遂得渡海。因此分种移植, 略通闽广之境也。”

 

  甘薯得到学者们的赏识,人们也逐步认识了它的许多优点。何乔远在1600年前后所著的《闽书》中讲到,由于甘薯的广泛种植,在泉州其“斤不值一钱,二斤而可饱矣”。于是耄耋童孺行道粥乞之人皆可以食。徐光启总结出它有“十三胜”, 包括高产益人, 色白味甘, 繁殖快速, 防灾救饥, 可充笾实(祭品), 可以酿酒, 可以久藏, 可作饼饵, 生熟可食, 不妨农功, 可避蝗虫等。16世纪末福建发生饥荒, 巡抚金学曾大力推广种植甘薯, 饥民得以度荒。

 

  甘薯传入四川的途径有云南、东南二路。根据清雍正年间所纂《四川通志》记载,四川盆地最早栽种甘薯的是“康雍复垦”时代的成都府。这里正是两广、闽赣、湖广人民最早移入的地方,当时在这些移民的家乡早已普及甘薯,并“以当米谷”、“赖以充饥”,这种作物也就随之带来了。乾隆十年,陕西开始从四川购觅薯种,可见当时四川甘薯已有名气,从张宗法《三农记》的记载来看,乾隆初成都平原以北的什邡县已有了丰富的种薯经验;嘉庆时成都平原以南邛州等地的方志中关于甘薯的记载亦屡见不鲜,反映出“乾嘉续垦”时代四川盆地西部地区已开始广泛引种甘薯。

 

  甘薯在中国传开后,劳动人民通过摸索,逐步发展出“深耕厚壅(yōng,埋)”等栽培技术。如明代《群芳谱》所说,“须岁前深耕,以大粪壅之,春分后下种”。植薯须起垄作畦,以便排水通气,且可加深土层,以利结薯,并便于人工劳作。该书指出,“种薯宜高地、沙地,起脊尺余,种在脊上。遇旱可汲井浇灌”。

 

  甘薯由南向北推广,留种藏种成为引种的关键。徐光启总结了“传卵”和“传藤”的经验:“其一传卵。于九、十月间,掘薯卵,拣近根先生者,勿令伤损,用软草包之,挂通风处阴干。至春分后,依前法种;一传藤。八月中,拣近根老藤,剪取长七八寸,每七八条作一小束。耕地作埒,将藤束栽种如畦韭法。过一月余,即每条下生小卵如蒜头状。冬月畏寒,稍用草器盖,至来春分种。”他还介绍了保存薯种和薯蔓安全越冬的办法,指出:“若北土风气高寒,即厚草苫盖,恐不免冰冻,而地窖中湿气反少。以是下方仍著窖藏之法。”窖藏法的提出,为甘薯在北方传播打下基础。

 

  甘薯可以块根繁殖、插枝繁殖等,乾隆年间的赵学敏总结了甘薯的这种特性:“他物下种,必用子、用仁,或原物根芽。独薯不然,取一条片片切之,只留皮一面种之,发根生苗,亦一异也”(《本草纲目拾遗》)。

 

  甘薯对气候的适应性也比较强,在中国南方一年春夏秋三季均可种植。清末郭云升指出,甘薯甚至可以在九月初下种,只要注意保暖,“厚厚壅培,护而暖之,待到年底、年初食,每科(棵)可得五六两,每亩可得五六千两,亦救荒之一奇也”(《救荒简易书》)。由于这些优点,在清代,甘薯已经完全普及了。

 

  甘薯本身具有抗涝、耐旱、耐瘠等特性,又特别适合中国的地形、土壤、气候条件和中国人的口味, 加上中国人口众多, 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很大,甘薯的播种面积已居世界首位。今天,中国是甘薯生产和消费的头号大国,甘薯在我国粮食作物中排名第四位,种植面积常年保持在7500—8000万亩,约占世界种植面积的60%,年产量约1.2亿吨,约占世界总产量的约80%。在中国,不但发展出烤红薯、煮红苕稀饭、红薯粉蒸肉等吃法,创造了晾晒、炒红苕干这种带有零食糖果性质的食品,还诞生了“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这样的谚语和典故。从美洲传入的甘薯,在中国人的经济和社会生活中正发挥着重要作用。

 

  作者简介

 

  张箭,1955年生,四川成都人。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著有《地理大发现研究,15-17世纪》,《郑和下西洋研究论稿》等,合译《清末近代企业与官商关系》,发表论文百余篇。


Copyright©2003-2019 HistoryChina.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9034103号-1京ICP备19034103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40053号 网站访问量:0 技术支持:泽元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