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汇编 > 史苑 > 学术研究动态

中国内地学者的香港史研究
刘蜀永
    更换背景   简体版   繁体版 

一、中外学者有关香港史研究概况

西方人研究香港历史较早。百余年来,西方人(主要是英国人)撰写了许多香港史著作。其中,代表性的著作有欧德理的《欧西于中土:从初期到1882年的香港历史》(E.J. Eitel, Europe in China: The History of Hong Kong from the Beginning to the Year 1882.)、塞耶的《香港的诞生、少年和成年(1841?1862)》(G.R. Sayer, Hong Kong 1841--1862,Birth, Adolescence and Coming of Age.)、《谨言慎行年代的香港(1862?1919)》(Hong Kong1862-1919:The Years of Discretion)和安德葛的《香港史》(G.B.Endacott, A History of Hong Kong.)等。许多西方人撰写的香港史著作资料丰富,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但往往流露出程度不同的殖民主义偏见。他们在书中将英占以前的香港错误地称为不毛之地,以港督为中心构造香港历史体系,并抹煞华人对香港社会发展的重大贡献。当然,也有的书籍立论公允,例如史维理的《不平等条约(1898?1997):中国、英国与香港新界》(Peter Wesley-Smith, Unequal Treaty, 1898-1997, China, Britain and Hong Kong''s New Territories.)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国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长、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曾提议研究香港历史,但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当时中国内地只有少数学者写过几本香港史读物。

《香港初期史话(1841-1901)》(三联书店1958年出版,七万余字)一书,是内地出版的第一本香港史读物,由著名图书馆学家杜定友编写(署名“丁友”)。该书记述了香港地区的历史沿革、英国侵占该地区的经过和19世纪香港社会概况。由于资料条件和政治环境的影响,该书在史料的运用和论述的科学性方面存在一些缺陷,但对中国内地学者的香港史研究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章洪的《香港海员大罢工》(广东人民出版社1979年出版)一书,对1922年香港海员大罢工的背景、经过和意义进行简要和系统的论述;蔡洛、卢权的《省港大罢工》(广东人民出版社1980年出版)一书,主要依据中文书刊和调查访问资料,对省港大罢工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初步研究,涉及罢工的背景、惨案经过、组织、筹略和影响、罢工过程中的中英谈判、中山舰事件对罢工的影响、北伐战争与省港罢工、国内外对罢工的支援等问题。但上述两书未能利用大量的英文档案资料,也就影响了对问题探讨的深度。?

20世纪80年代初,中英两国关于香港问题的谈判开始以后,内地学者意识到香港问题的重要性,对香港史的研究逐渐重视起来,形成了较为稳定的研究队伍。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和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所分别建立了余绳武、刘存宽、金应熙等知名学者领导的香港史课题组,逐渐形成南北两个香港史研究中心,先后编写出《十九世纪的香港》、《二十世纪的香港》(政治篇)、《简明香港史》、《香港史话》、《粤港澳近代关系史》、《粤港关系史(1840-1984)》等著作,推动了中国内地的香港史研究。暨南大学、中山大学学者的香港史研究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1995年12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和香港新亚洲文化基金会主办的“香港史研究现状与前景研讨会”在珠海召开,来自中国内地、港澳和加拿大的近80名专家、学者出席,发表论文40余篇。

1997年12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和香港大学主办的“香港与近代中国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香港举办,此次会议是香港历史上规模空前的一次香港史国际研讨会。出席会议的正式代表多达135人,国内外研究香港历史的知名学者几乎都出席了会议。他们分别来自中国内地、港澳台地区,以及日本、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论文涉及香港的考古、政治、经济、社会、教育、文学等方面。

香港回归前夕,香港史研究在内地成为一门显学,研究人数较多。但热潮来得快,退得也快。回归以后,只有极少数学者继续坚持研究香港历史。

 

二、中国内地学者有关香港史的研究成果简介

 

1.综合性著作

余绳武、刘存宽主编的《十九世纪的香港》(北京中华书局、香港麒麟书业有限公司1994年出版)是国家“七五”重点科研课题成果。该书编写组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担纲,参加人员除两位主编外,有徐曰彪、刘蜀永、杨诗浩等学者,以及北京大学历史系张寄谦教授和香港大学历史系霍启昌博士。该书征引了大量中外文档案和书刊,是国内外第一部对19世纪香港史进行深入学术探讨的中文专著,内容涉及英国占领前的香港地区、英国侵占香港地区的经过和19世纪香港的政治制度、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 

余绳武、刘蜀永主编的《二十世纪的香港》(政治篇)(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香港麒麟书业有限公司1995年出版)一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科研项目成果,由该院近代史研究所香港史课题组编著,霍启昌教授参加了部分工作。该书包括20世纪香港政制、香港与中国内地时局的相互影响和中英关于归还香港的交涉等三部分,该书无论在结构、观点、内容上均与以往西方出版的香港史著作有所不同。例如,该书明确揭示了港英统治的殖民主义性质,论述了其统治方式的演变,对其某些行政措施(例如廉政建设)也给予了实事求是的评价。又如,以前除了省港罢工问题外,极少有人论述香港与内地时局的相互影响。该书却依照辛亥革命、省港罢工、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等不同历史时期,对此问题详加论述。再如,以前没有一本中文著作详细地论述过中英关于归还香港的交涉。该书却围绕二战期间和战后有关中国收复香港的交涉、九龙城问题、中英谈判和基本法的制订等问题,系统地加以阐述。

刘蜀永、徐曰彪、张俊义和张丽参与编写,国务院港澳办港澳研究所陈多、蔡赤萌参加了部分编写工作的《简明香港史》(香港三联书店1998年出版)一书,引用了上述两书的重要内容,又补充了作者对香港古代史、港英统治手法的变化、香港经济与社会发展及香港与中西文化交流等方面最新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这是一部涵盖香港古今的通史性中文著作。

许锡辉、陈丽君、朱德新著《香港跨世纪的沧桑》(广东人民出版社1995年出版)一书,简明扼要地叙述了从远古到中英联合声明签署期间,香港历史各主要方面的发展概况。书中对香港历史的发展明确地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对读者有所启发,但在史料的引用方面,尚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元邦建的《香港史略》(香港中流出版社1987年出版)是内地学者编写的第一本通史性香港史中文著作。该书是作者用他所能找到的中文书刊资料,在较短时间内编写成的一本书籍,对香港历史的叙述缺乏全面性和应有的深度。

2.政治史著述

内地学者对香港政治史的研究,除了综合性著作中涉及的内容外,侧重对英占香港和收回香港的历史过程的探讨。重要的论文有丁名楠的《英国侵占香港地区的经过》(《近代史研究》1983年第1期)、陈胜?的《香港地区被迫“割让”和“租借”的真相》(《学术研究》1983年第2、3期)、余绳武和杨诗浩的《中英有关香港的三个条约问题》(《人民日报》10月10日)、刘存宽的《英国租借九龙新界始末》(《西北史地》1988年第3期)和刘存宽、刘蜀永的《1949年以前中国政府收复香港的尝试》(《历史研究》1997年第3期)等。

余绳武的《香港历史问题资料选评?割占香港岛》、刘蜀永的《香港历史资料选评?割占九龙》、刘存宽的《香港历史问题资料选评?租借新界》等三本书籍(香港三联书店1995年出版),采用“让文件说话”的写作方法,将反映香港问题由来的大批中外文档案文件公布于众,并加以简要的评说。

冯道仁(郭召金)的《香港回归千日风云》(上下册)(和平图书?新天出版社1997年出版)一书记述了香港回归倒数千日内的中英关系及香港社会变迁,对历史学者撰写香港回归史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该书作者是在香港工作的内地资深记者。

还有一些论著涉及香港与辛亥革命、香港与抗日战争的历史。例如论文有陈锡祺的《孙中山的大学时代》(《孙中山研究论丛》第1集)、陈华新的《香港是孙中山思想学说的发源地》(《孙中山研究》第1辑)、贺跃夫的《辅仁文社与兴中会关系辨析》(《孙中山研究论丛》第2集)、刘蜀永的《香港与辛亥革命运动》(载于《辛亥革命在各地》一书,中国文史出版社1991年出版)等,著作有宋庆龄基金会研究室编写的《宋庆龄在香港,1938?1941》(中国和平出版社1989年出版)等。

3.思想史著述

一些论文对洪仁?、何启、胡礼垣等著名思想家改良主义思想的成因、特点及其在中国近代思想史的地位进行了论述,其中有:刘蜀永的《<资政新篇>与香港》(《浙江学刊》1991年第2期)、熊月之的《何启、胡礼垣民权思想简论》(《江海学刊》1986年第5期)、冯天瑜的《洋务派与改良派交锋的纪录》(《江汉论坛》1987年第1期)等。

4.经济史著述

金应熙、刘泽生的《试论香港经济发展的历史过程》(《广东社会科学》1985年第1期)一文,简要地勾勒出香港经济发展的历史面貌,分析了古代、转口港时代和工业化时代香港经济发展的状况和特征,并对香港经济发展的经验提出了若干看法。此文对内地学者的香港经济史研究,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此外还有一些论文涉及香港的海关问题和鸦片问题,如刘存宽的《19世纪下半叶的中国九龙海关及其有关交涉》(《近代史研究》1988年第6期)、邓开颂和陆晓敏的《九龙海关的设立与赫德》(《广东社会科学》1991年第4期)、石楠(徐曰彪)的《略论港英政府的鸦片政策(1844?1941)》(《近代史研究》1992年第6期)等。

冯邦彦的《香港的英资财团(1841-1996)》和《香港华资财团(1841-1997)》(香港三联书店1996、1997年出版)填补了香港经济史研究的空白,是第一次对香港英资财团和华资财团进行系统研究的中文著作,很有参考价值。作者花费了许多精力收集了大量中文资料,但却较少利用英文书籍和档案,这就影响了对英资财团研究的深度。

张晓辉的《香港华商史》(明报出版社1998年出版)采用漫谈的方式介绍早期香港华商史,内容涉及香港华商的起源、华商涉足各行业的情况、华商的经营管理、华商社团、华商与爱国运动、华商的国际联系等方面。张晓辉的《香港近代经济史(1840?1949)》(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出版)论述了1840?1949年的香港经济史,内容广泛,包括近代香港各个历史时期的经济立法及相关政策、货币金融制度、财政税收、国际贸易、交通运输、通讯设施、城市基础建设、城市商业、制造业、农渔业、企业经营管理、劳动就业及工资、市场状况、人口及工商团体活动等方面,尝试对香港近代经济史进行综合性的探讨。

刘蜀永主编的《20世纪的香港经济》(香港三联书店2004年出版)是内地学者与港澳学者分工协作的一部学术著作。作者有港澳著名经济学家饶余庆教授、周亮全教授、邓树雄教授,以及青年学者张俊义、孙丽莺、周家建等。该书比较深入地论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香港对外贸易、航运、工业、商业、金融和财政的发展状况。日占香港三年零八个月期间是香港经济发展一个特别的时期,书中用单独的一章对此加以论述。作为经济史著作,该书还力图尽可能多地向读者展示20世纪香港经济主要方面发展的基本史实,并尝试对其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影响经济兴衰的主要因素,进行初步的学术探讨。

5.社会与文化史著述

谢常青的《香港新文学简史》(暨南大学出版社1990年出版)一书,对1949年以前30年的香港新文学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论述了香港新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密切关系。?

刘蜀永主编的《一枝一叶总关情》(香港大学出版社1993年初版,1999年增订版)是一本反映香港大学与中国内地关系的书籍,其中包括专题论文、回忆录和内地著名港大毕业生传略等。此书记述了孙中山与香港大学的关系、港大毕业生刘仙洲(原清华大学副校长)、朱光潜(著名美学家)、林宗扬(原中华医学会会长)、石志仁(原铁道部副部长)等对中国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贡献、港大与中国内地交流的历史与现状、港大作为中西文化汇合之点所起的作用等,对香港文化史的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张丽编著的《20世纪香港社会与文化》(即将由山西教育出版社出版)一书分为社会史和文化史两大部分,对20世纪香港社会史和文化史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全方位、多侧面的考察,其中涉及人口与家庭、社会结构、社会生活、社会习俗、社会组织的演进历程,以及香港文化教育的发展概况。

6.军事史著述

刘蜀永的《天地会攻占九龙寨城史实考订》(《近代史研究》1987年第3期)根据有关中外文史料,指出1854年攻占该寨城的不是太平军,而是罗亚添领导的天地会起义军。

马鼎盛的《香港战役十八天》(《广东社会科学》1985年第3期)一文,分析了1941年12月英军在香港战役中迅速失败的原因。他认为,英军未能与中国部队联合抗日,更不敢武装香港同胞,因而该战役是一次战略性的失败。从军事方面看,主要由于日军集中使用兵力,保持战役战术突然性,中下级军官主动利用战机,而英军则部署指挥不当。

《港九独立大队史》(广东人民出版社1989年出版)一书,是在向老战士广泛征集资料的基础上,由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所港澳史研究室江敏锐副研究员执笔编写的。该书记述了东江纵队港九独立大队在香港动员群众、组织队伍杀敌锄奸的英雄事迹,以及在抢救爱国民主人士和文化人士、营救盟军和国际友人、抢运武器、物资等方面所作的贡献。

7.考古著述

杨式挺撰写的《香港与广东大陆的历史关系》(《岭南文史》1983年第2期)是作者参加广东省文物考古工作者赴港考察团考察之后所作。他通过对香港地区和广东大陆文物古迹的比较分析,说明两地自古以来在居民、政治、经济、文化等有着方面不可分割的关系。

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广州和北京的考古学者先后与香港考古学者合作,对香港的一些古文化遗址进行考古发掘,丰富了人们对香港古文化、特别是对香港古文化与珠江三角洲文化的渊源和同一性,以及它与长江流域古文化和中原文化的联系的认识。为庆祝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考古》杂志1997年第6期上开辟了《本刊专稿?香港考古》,发表了安志敏的《香港考古的回顾与展望》、商志香覃、吴伟鸿的《香港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分期与断代》、邓聪的《1925-1936年香港考古工作试述》、白云翔的《香港李郑屋汉墓的发现及其意义》、香港古物古迹办事处的《香港涌浪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简报》和邓聪、商志香覃、黄韵璋的《香港大屿山白芒遗址发掘简报》等一组论文,介绍了香港考古学的成就。?

8.两地关系史

邓开颂、陆晓敏主编的《粤港澳近代关系史》(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出版)一书,对1840-1949年广东与港澳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关系进行综合研究,该书填补了港澳历史和广东地方史研究的空白。

邓开颂、陆晓敏主编的《粤港关系史(1840-1984)》(香港麒麟书业有限公司1997年出版)一书,从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阐述鸦片战争爆发至中英联合声明签署这一百多年间,粤港两地之间的冲突、合作与交流,丰富了人们对香港历史的认识。该书在阐述1949年以后的粤港关系时,较多地引用了广东省档案馆的历史档案,披露了一些鲜为人知的史实。?

蔡德麟主编的《深港关系史话》(海天出版社1997年出版)一书,主要是由深圳大学董本建教授为首的写作组编写的。该书叙述了从远古到香港回归深港两地政治、经济、文化关系的发展,对改革开放后记述的两地关系比较详细,提供了许多新的史实。

刘蜀永的《从香港史看西方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影响》(《史学集刊》1991年第2期)一文,透过许多香港史典型事例,考察了西方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双重影响。刘泽生的《香港与中国近代史若干问题刍议》(《广东社会科学》1989年第4期)一文,指出香港在在中国近代史中具有某种特殊意义,从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社会史等领域,列举了香港与中国近代史关系密切的许多历史现象。

9.比较研究著述?

姚锡棠主编的《上海香港比较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出版)一书,从历史、经济关系、投资环境、工业、出口贸易、金融业、财政税收、旅游业、地方立法机制、社会保障和福利事业、城市基础设施、市政管理、房地产管理等13个方面,对上海和香港两个城市加以比较。书中许多地方涉及上海和香港历史的比较研究。如该书“近代上海与香港”这一专题中,除开埠前上海和香港的比较外,还对沪港近代化道路的模式进行比较,并对与此相关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分析比较,如早期沪港经济地位的相对变化、沪港近代关税问题、沪港两种不同的投资市场等。

10.文集?

邹云涛等整理的《金应熙香港今昔谈》(龙门书局1996年出版)收集了已故著名香港史专家金应熙教授有关香港史研究的学术专论、随笔、书评和杂忆等,对后人的香港史研究有很大的启示作用。

刘存宽的《香港史论丛》(香港麒麟书业有限公司1998年出版)收集了作者20世纪80年代以来十余年间,在各报刊发表的有关香港史的大部分学术论文及有关学术情报、读书札记等。书中论文主要涉及英占香港和香港回归的历史过程,引用了大量档案资料,立论严谨,论述深入。

莫世祥的论文集《结合与更替》(广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出版),收集了作者撰写的六篇香港史论文,涉及香港与辛亥革命的关系、香港华人社会的变化等内容。

11.历史读物?

金应熙主编的《香港史话》(广东人民出版社1988年出版)一书,写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为止。该书以分题介绍的形式通俗地概述了香港历史,是一本编写态度严肃认真的历史读物。历史读物方面,还有刘蜀永的《香港历史杂谈》(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出版)、《香港的历史》(新华出版社1996年出版)、《香港史话》(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出版)、刘泽生的《香港古今》(广州文化出版社1988年出版)等。在这类书籍中,姜秉正的《香港问题始末》(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出版)出版年代较早,但书中属于史实错误的“硬伤”较多。

12.英文论著

为了使外国学者和一般读者了解中国学者对香港历史的研究状况,北京学者开始用英文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刘蜀永编写的An Outline History of Hong Kong(《香港历史概要》) (外文出版社1997年出版)一书是中国内地第一本用英文系统介绍香港历史与现状的书籍。刘蜀永还撰写了反映中国学者学术观点的英文文章Hong Kong:A Survey of its Politic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over the Past 150 Years(《香港:150年来政治经济发展概况》),发表在西方研究中国问题的权威性学术刊物《中国季刊》(China Quarterly)第151期上。

13.资料

资料书籍方面,有广东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历史研究室编《省港大罢工资料》(广东人民出版社1980年出版)、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五卅运动和省港罢工》(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年出版)、马金科主编《早期香港史研究资料选辑》(上下册)(香港三联店1998年出版)。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香港历史问题档案图录》(香港三联书店1996年出版)将有关香港历史问题的原始档案翻拍彩色精印出版,不仅有其史料价值,亦具有收藏价值。?

工具书有曹淳亮、刘泽生主编的《香港大辞典(经济篇)》(广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出版)。这是一部大型工具书,收有5000余辞条,共300万字。该辞典对于研究香港当代史(特别是当代经济史)有很大的参考价值。此外还有李宏编《香港大事记:公元前214-公元1997》(人民日报出版社1998年出版,1999年增?本)。?

广东学者点校了几种罕见的近代香港史资料和著作,其中莫世祥点校的《香港杂记(外二种)》(济南大学出版社1996年出版),辑录了《香港杂记》、《勘建九龙寨城全案》和晚清19种出洋载记中有关游览香港的记述。此外还有李龙潜点校的《香港记略(外二种)》(济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出版)辑录了《香港纪略》和《香港市政考察记》。

 

三、我的几点看法

 

地处中国南部边陲的香港地区是中国最早遭受西方侵略势力冲击的地区之一,又是中西文化交汇之地。香港史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香港回归以后,如何对待香港的历史遗产,如何理解和贯彻“一国两制”的方针,保持香港的长期繁荣和稳定,也需要认真地总结历史的经验。所以,无论是从香港史学和中国史学发展的学术角度看,还是从香港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看,都需要深入地开展香港史研究。

最近20余年香港学者与内地学者的香港史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仍然有许多领域是研究的空白,急待加强研究,有的则需要更深入的研究。例如,在政治史方面,香港的政治制度史、政治团体史、民主发展史;在经济史方面,香港的金融史、外贸史、零售商业史、航运史、工业史、财政史;在文化史方面,香港的教育史、文学艺术史;在社会史方面,香港的人口史、宗教史、社会运动史、中产阶级史;以及香港著名政治家、思想家、企业家、教育家的历史等,都值得进行深入的研究。

由于教育背景和工作环境不同,香港学者与内地学者的香港史研究既有共同点,也有一定的差异。例如,从研究方向看,内地学者多侧重宏观的综合性研究,香港学者多侧重较具体的个案研究。而对某些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的分析、评价双方有时也会出现分歧。实践经验告诉我们,通过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香港和内地学者可以加强相互理解,增进共识,优势互补,从而深化香港史研究,使我们的研究成果更加接近客观的历史实际。

?

(本文由作者提供,中华文史网首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

作者:刘蜀永,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Copyright©2003-2019 HistoryChina.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9034103号-1京ICP备19034103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40053号 网站访问量:0 技术支持:泽元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