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汇编  >>清史论著索引
清史论著索引        

目 录

人物研究论著索引
林则徐研究论文索引[]

林则徐研究论文索引[中华文史网编辑部]

康有为研究论著索引[中华文史网编辑部]

张之洞研究论著索引[中华文史网编辑部]

盛宣怀研究论著索引[中华文史网编辑部]

梁启超研究论文索引(1956-1999年)[中华文史网编辑部]

梁启超研究论文索引(2000-2011年)[中华文史网编辑部]

梁启超研究著作索引[中华文史网编辑部]

慈禧研究论著索引[中华文史网编辑部]

洪秀全研究论文索引[中华文史网编辑部]

张謇研究论文索引[中华文史网编辑部]

袁世凯研究论著索引[中华文史网编辑部]

林则徐研究论文索引[中华文史网编辑部]

李鸿章研究论著索引[中华文史网编辑部]

李鸿章研究论著索引

中华文史网编辑部

 

期刊杂志:

1.          赵政一:“从《上李鸿章书》看孙中山的改良思想与改良派的区别”,《黑龙江史志》05期,2009年。 

2.          易振龙:“李鸿章的外交策略探析”,《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3.           “李鸿章的为官之道”,《决策探索(下半月)》,2009年,01期。 

4.          裴钰:“李鸿章和山寨版中国——对山寨文化的人文批判”,《中国发明与专利》,2009年,02期。 

5.          王龙:“李鸿章和伊藤博文的差距”,《领导文萃》,2009年,04期。 

6.          孙郁:“李鸿章旧影”,《前线》,2009年,01期。 

7.          陈社生:“李鸿章外交轶事”,《领导文萃》,2009年,09期。 

8.          倪玉平:“李鸿章与晚清两淮盐政改革”,《安徽史学》,2009年,01期。 

9.          王光汉:“梁启超眼中的李鸿章”,《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10.       王其勇:“论甲午战前李鸿章寻求英国斡旋的努力”,《沧桑》,2009年,01期。 

11.       易振龙,“论李鸿章“以夷制夷”外交策略”,《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12.       雪儿简思,“危机外交:李鸿章抬棺出访”,《领导文萃》,2009年,02期。 

13.       陈劲松,“中国实践近代化第一人李鸿章”,《江淮文史》,2009年,01期。 

14.       童本道,“《李鸿章全集》的史料价值”,《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03期。 

15.       戴逸,“《李鸿章全集》序言”,《清史研究》,2008年,01期。 

16.       XX,“阿胶之“初刻拍案惊奇”  第13回  李鸿章英国扬眉吐气”,《中国药店》,2008年,01期。 

17.       张大龙,“背负汉奸骂名的李鸿章”,《文史天地》,2008年,11期。 

18.       张振迎,“从1871年中日立约看李鸿章的早期外交思想”,《沧桑》,2008年,06期。 

19.       阎延文,“从吴三桂到李鸿章  精神产品应如何问责?”,《国学》,2008年,12期。 

20.       杨全顺,“从洋务新政看李鸿章其人”,《枣庄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21.       刘申宁,“关于李鸿章家书之真伪”,《书城》,2008年,10期。 

22.       安利生,“近代洋务运动的先驱者李鸿章”,《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23.       宋凤英,“李鸿章的美国之行”,《文史天地》,2008年,11期。 

24.       雷颐,“李鸿章的为官原则与自保”,《人民论坛》,2008年,24期。 

25.       帅艳华,“李鸿章的英国之行”,《文史天地》,2008年,11期。 

26.       雷颐,“李鸿章何以东山再起”,《领导文萃》,2008年,07期。 

27.       许知为,“李鸿章家族在芜湖轶事琐闻(上)”,《江淮文史》,2008年,02期。 

28.       许知为,“李鸿章家族在芜湖轶事琐闻(下)”,《江淮文史》,2008年,03期。 

29.       谢世诚,“李鸿章晚年思想探析”,《江苏社会科学》,2008年,06期。 

30.       戚海莹,“李鸿章与北洋海军的创建”,《东岳论丛》,2008年,06期。 

31.       杨佑茂,“李鸿章与莲池书院”,《衡水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32.       聂好春,“李鸿章与唐廷枢关系述论”,《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33.       吴昭谦,“李鸿章与吴汝纶的师友情缘”,《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34.       李芳,“李鸿章遭讽”,《政府法制》,2008年,13期。 

35.       王光汉,“李鸿章自安徽入都诗笺传”,《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36.       郑捷,“论李鸿章幕府及中法战争时期薛福成外交策略与理念”,《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7期。 

37.       来阳平,“签条约,李鸿章血溅马关城”,《文史天地》,2008年,01期。 

38.       徐美君,“浅析李鸿章“以夷制夷”的外交策略”,《华商》,2008年,15期。 

39.       舒锐,“浅析李鸿章的外交思想中的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怀化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40.       陈明爱,“浅析李鸿章外交思想”,《传承》,2008年,16期。 

41.       李兵,“试论李鸿章“以夷制夷”的外交策略”,《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1期。 

42.       XX,“晚年李鸿章的环球考察”,《商业文化》,2008年,04期。 

43.       XX,“晚清,曾国藩与李鸿章”,《西部广播电视》,2008年,03期。 

44.       翁飞,“新编《李鸿章全集》的学术价值”,《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45.       王汝丰,“新编《李鸿章全集》评介”,《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03期。 

46.       张鸣,“徐世昌:比李鸿章还会做官的人”,《人民论坛》,2008年,06期。 

47.       聂好春,“知人善任:近代企业经营与管理——以李鸿章与唐廷枢为中心的探讨”,《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48.       吴宝晓,“19世纪的地方政府与荒政——兼论李鸿章在直隶的赈灾活动”,《安徽史学》,2007年,06期。 

49.       刘晓娟,“从李鸿章对西学的态度看“中体西用”的实践”,《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50.       朱婧,“甲午战前李鸿章与日本的外交之比较”,《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51.       周新凤,“李鸿章、曾国荃、李瀚章手札六通”,《文献》,2007年,01期。 

52.       王建辉,“李鸿章、张之洞洋务事业比较研究”,《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53.       杨波峰,“李鸿章保护华工思想实践”,《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54.       端木赐香,“李鸿章的傲慢”,《领导文萃》,2007年,02期。 

55.       李伟,“李鸿章对洋务运动的影响”,《科教文汇(中旬刊)》,2007年,03期。 

56.       刘振修,“李鸿章官场生活秘事”,《文史博览》,2007年,11期。 

57.       山夫,“李鸿章和他的军工情结”,《中国军转民》,2007年,12期。 

58.       XX,“李鸿章狂流中的悲情者”,《国学》,2007年,10期。 

59.       郑勇,“李鸿章取代曾国藩之迷”,《文史天地》,2007年,05期。 

60.       杨万翔,“李鸿章与戈登”,《刊授党校(学习特刊)》,2007年,10期。 

61.       XX,“李鸿章与克虏伯”,《经营者》,2007年,19期。 

62.       倪玉平,“李鸿章与晚清漕粮海运”,《安徽史学》,2007年,01期。 

63.       李建权,“李鸿章与晚清对日外交”,《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64.       周建明,“李鸿章与中德军火贸易”,《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年,04期。 

65.       苏新有,“李鸿章与中国军事近代化”,《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66.       戚其章,“李鸿章与中日琉球交涉”,《历史教学(高校版)》,2007年,03期。 

67.       周荣,“历史的当代性阐释——评《走向共和》中的李鸿章形象”,《皖西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68.       张业顶,“论李鸿章的“自强”思想及其实践”,《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69.       卢伯炜,“论刘坤一与李鸿章争夺轮船招商局”,《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70.       林龙,“暮色昏蔼映夕阳2——论李鸿章的海防战略”,《舰载武器》,2007年,10期。 

71.       叶伟敏,“浅析1871年李鸿章、曾国藩对中日缔约意见之异同”,《史学集刊》,2007年,05期。 

72.       贾熟村,“试论李鸿章的用人理念”,《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73.       贾熟村,“太平天国时期的李鸿章家族”,《安徽史学》,2007年,03期。 

74.       吴寿兵,“新编《李鸿章全集》的编辑特色”,《出版广角》,2007年,11期。 

75.       赵昂,“新编《李鸿章全集》隆重出版”,《中国出版》,2007年,09期。 

76.       雷颐,“从“联为外援”到“永久大患”——李鸿章对日观演变浅论”,《抗日战争研究》,2006年,03期。 

77.       闫旺,“从李鸿章滥用老乡谈起”,《人民论坛》,2006年,20期。 

78.       胡为雄,“从袁昶、许景澄谏死想及李鸿章“卖国””,《文史天地》,2006年,07期。 

79.       侯长生,“范当世与李鸿章”,《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6年,12期。 

80.       韩文涛,“符号化设计——合肥李鸿章故居陈列馆淮系集团展馆展示设计”,《文物世界》,2006年,03期。 

81.       吴宝晓,“关于中法战争时期李鸿章违旨问题考辨”,《安徽史学》,2006年,03期。 

82.       俞欣,“李鸿章:中国拍X光片第一人”,《北京档案》,2006年,02期。 

83.       马若龙,“李鸿章的错是时代的错”,《学习月刊》,2006年,17期。 

84.       商子雍,“李鸿章的新闻观”,《同舟共进》,2006年,04期。 

85.       孙玉祥,“李鸿章的真话假话”,《文史天地》,2006年,06期。 

86.       王清原,“李鸿章函稿”,《图书馆学刊》,2006年,06期。 

87.       郑曦原,“李鸿章接受专访实录”,《刊授党校(学习特刊)》,2006年,10期。 

88.       齐克省,“李鸿章开放思想之探微”,《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89.       雷源轼,“李鸿章巧治黑钱庄”,《金融经济》,2006年,11期。 

90.       陈立生,“李鸿章与“黄孩子””,《新闻爱好者》,2006年,08期。 

91.       傅德元,“李鸿章与保定淮军昭忠祠公所”,《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92.       张静,“李鸿章与北洋“官系”网的形成和发展”,《贵州社会科学》,2006年,04期。 

93.       谢世诚,“李鸿章与朝鲜”,《江苏社会科学》,2006年,06期。 

94.       傅德元,“李鸿章与淮军昭忠祠”,《安徽史学》,2006年,03期。 

95.       王瑛,“李鸿章与琉球宗主权的丧失”,《云梦学刊》,2006年,01期。 

96.       谢世诚,“李鸿章与清末华工问题”,《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97.       赵红,“李鸿章与山东海防建设”,《泰山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98.       王瑛,“李鸿章宗藩思想简析”,《文史博览》,2006年,08期。 

99.       林治波,“历史上的李鸿章”,《人民论坛》,2006年,20期。 

100.    韩小林,“论李鸿章的日本观”,《广西社会科学》,2006年,06期。 

101.    张秀娟,“论李鸿章海防建设思想”,《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102.    沈燕清,“秘鲁华工交涉中的李鸿章”,《八桂侨刊》,2006年,02期。 

103.    许道才,“试析李鸿章在中法战争中处理越南问题所表现出的藩属思想”,《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104.    陈铁军,“晚清幕府的特点及历史影响——试以曾国藩、李鸿章幕府为例”,《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版)》,2006年,01期。 

105.    黄亮,“用人最是急务,储才尤为远图——略论李鸿章的人才观”,《中国人才》,2006年,11期。 

106.    雷颐,“在“公理”与“实力”之间——以李鸿章处理“秘鲁华工案”和英国“马嘉理案”为例”,《国际经济评论》,2006年,03期。 

107.    向继东,““裱糊匠”李鸿章”,《炎黄春秋》,2005年,11期。 

108.    向继东,““裱糊匠”李鸿章这个人”,《社会科学论坛.学术评论卷》,2005年,11期。 

109.    雷颐,““涉外”成功不等于“外交”成功——李鸿章早期涉外、外交活动刍议”,《国际经济评论》,2005年,03期。 

110.    雷颐,““中国兵权不可假与外人”——曾国藩、李鸿章与“阿思本舰队””,《世界知识》,2005年,22期。 

111.    三更罗,“1896年李鸿章接受美国记者采访实录”,《小康》,2005年,09期。 

112.    孟庆鹏,“从《上李鸿章书》到《建国方略·实业计划》”,《团结》,2005年,01期。 

113.    宋路霞,“段祺瑞家族与李鸿章家族的陈年往事”,《档案春秋》,2005年,07期。 

114.    关威,“对李鸿章在中法战争中几个问题的再认识”,《重庆社会科学》,2005年,12期。 

115.    雷颐,“借师助剿:奕诉、曾国藩和李鸿章的态度”,《世界知识》,2005年,21期。 

116.    翁飞,“李鸿章、吴汝纶和巢湖淮军昭忠祠”,《江淮文史》,2005年,05期。 

117.    李扬帆,“李鸿章:夹缝中的“现代意识””,《世界知识》,2005年,23期。 

118.    贾庆军,“李鸿章的''排场''”,《书屋》,2005年,05期。 

119.    黄俊华,“李鸿章的国际法意识与琉球宗主权的丧失”,《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120.    方伟君,“李鸿章的海防思想和实践”,《绍兴文理学院学报(社科版)》,2005年,01期。 

121.    宋路霞,“李鸿章的勋章和宝剑”,《档案春秋》,2005年,02期。 

122.    于稳立,“李鸿章的议和问题评析”,《理论界》,2005年,11期。 

123.    谢作拳,“李鸿章等致孙衣言手札浅释”,《收藏家》,2005年,05期。 

124.    张炜,“李鸿章功与罪”,《文史春秋》,2005年,01期。 

125.    王卫国,“李鸿章喝洋酒”,《文史博览》,2005年,03期。 

126.    雷颐,“李鸿章何以从湘军中“自立门户””,《文史博览》,2005年,23期。 

127.    宋路霞,“李鸿章家族的豪门联姻”,《世纪》,2005年,03期。 

128.    雷颐,“李鸿章驾驭洋兵的手段”,《炎黄春秋》,2005年,07期。 

129.    韩栽茂,“李鸿章与克虏伯的历史情缘”,《出版参考》,2005年,17期。 

130.    谢世诚,“李鸿章与晚清吏治”,《江苏社会科学》,2005年,02期。 

131.    阎建宁,“历史夹缝中的艰难选择——也评李鸿章的“洋务”思想”,《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132.    翁飞,“刘铭传与李鸿章的历史渊源”,《江淮文史》,2005年,01期。 

133.    刘基玫,“论曾国藩、李鸿章与中国军事近代化”,《船山学刊》,2005年,01期。 

134.    雷颐,“上海协防:李鸿章“自立门户””,《世界知识》,2005年,20期。 

135.    郑春奎,“试论李鸿章的求富思想”,《理论学刊》,2005年,11期。 

136.    黄宇蓝,“试论日本对李鸿章洋务思想的影响”,《广西社会科学》,2005年,08期。 

137.    方伟君,“试析李鸿章的经济现代化思想”,《社科纵横》,2005年,04期。 

138.    方伟君,“试析李鸿章的外交思想和活动”,《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139.    雷颐,“在“理”与“力”之间——李鸿章与“秘鲁华工案”和英国“马嘉理案””,《寻根》,2005年,06期。 

140.    关威,“中法战争前李鸿章与宝海、脱利古谈判述论”,《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141.    杨全顺,“从中国近代化看李鸿章其人”,《江淮论坛》,2004年,03期。 

142.    程如峰,“读李鸿章《重修包孝肃祠记》”,《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143.    贾庆军,“李鸿章的“经验介绍”和沙俄朝臣的“啥事没有””,《博览群书》,2004年,06期。 

144.    张晓丽,“李鸿章的科技思想及实践初探”,《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145.    王显成,“李鸿章督直期间的抗灾救灾实践及其教训”,《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146.    戴仕军,“李鸿章督直期间对直隶河流的治理”,《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3期。 

147.    林国亮,“李鸿章对朝政策与《朝美条约》的签订”,《枣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3期。 

148.    李晓艳,“李鸿章对我国近代新式学堂建立和发展的贡献”,《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149.    杨全顺,“李鸿章和局思想与中法战争中国不败而败”,《湖北社会科学》,2004年,01期。 

150.    XX,“李鸿章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招商周刊》,2004年,25期。 

151.    廖宗麟,“李鸿章如何镇压江浙太平军”,《河池师专学报》,2004年,01期。 

152.    曾凡安,“李鸿章戏曲活动考论”,《艺术百家》,2004年,01期。 

153.    刘路生,“李鸿章遗片保荐袁世凯说质疑”,《史学月刊》,2004年,11期。 

154.    沈晓夫,“李鸿章与俾斯麦的缘分”,《文史天地》,2004年,01期。 

155.    方英,“李鸿章与刘郇膏之交往及关系考察”,《安徽史学》,2004年,02期。 

156.    汪寿松,“李鸿章与天津近代工业企业的创办”,《天津经济》,2004年,04期。 

157.    权赫秀,“李鸿章与伊藤博文往来书信考”,《浙江学刊》,2004年,03期。 

158.    李欣霏,“李鸿章在《辛丑条约》谈判前滞留在沪原因初探”,《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8期。 

159.    贾庆军,“李鸿章在俄国''介绍经验''”,《小康》,2004年,08期。 

160.    于稳立,“李鸿章在中国社会近代化过程中的作用”,《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161.    谷峰,“李鸿章真的没有卖国吗?——与韩春玲老师探讨”,《历史教学》,2004年,04期。 

162.    乐朋,“李鸿章之昧”,《文史天地》,2004年,04期。 

163.    李砂砂,“略论李鸿章的教育思想”,《阴山学刊》,2004年,05期。 

164.    尹铁,“略论李鸿章的借债筑路思想”,《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165.    沈瑞英,“略论李鸿章幕府的历史特色与作用”,《秘书》,2004年,02期。 

166.    张波,“论李鸿章的“补天”思想和洋务运动”,《宜宾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167.    周建荣,“论李鸿章对太平天国的镇压”,《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168.    李志茗,“论李鸿章幕府特色”,《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169.    王拓,“我所知道的李鸿章后人李家瓛”,《钟山风雨》,2004年,06期。 

170.    哈尔宜,“也为李鸿章褒上一笔”,《江淮文史》,2004年,01期。 

171.    汪炜,“一代重臣的最后归宿——李鸿章享堂侧记”,《江淮文史》,2004年,03期。 

172.    程红,“《曾国荃致李鸿章函》探析”,《学术界》,2003年,05期。 

173.    王健,“《走向共和》是否美化了李鸿章”,《领导科学》,2003年,13期。 

174.    王树增,“百年前的李鸿章”,《政府法制》,2003年,12期。 

175.    戚其章,“北洋海军研究的集大成之作——读王家俭《李鸿章与北洋舰队》”,《学术研究》,2003年,01期。 

176.    陆亨俊,“从李鸿章谈到中国近代史”,《炎黄春秋》,2003年,08期。 

177.    郑春奎,“简论李鸿章的洋务思想”,《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6期。 

178.    邱龙,“李鸿章“振兴商务”经济思想初探”,《皖西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179.    孙振军,“李鸿章的“国情观”和“新闻观””,《书屋》,2003年,10期。 

180.    吴小龙,“李鸿章的悲剧”,《中关村》,2003年,03期。 

181.    翁飞,“李鸿章的形象有点矫枉过正”,《理论参考》,2003年,06期。 

182.    王铭珍,“李鸿章的一项失误”,《浙江消防》,2003年,05期。 

183.    陈雪平,“李鸿章对戊戌维新态度的转变”,《株洲工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184.    杨全顺,“李鸿章和局思想与甲午中国战败”,《广西社会科学》,2003年,07期。 

185.    周辉湘,“李鸿章和张之洞与近代中国铁路建设论略”,《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186.    乔还田,“李鸿章其人其事”,《人民论坛》,2003年,08期。 

187.    戴仕军,“李鸿章研究概述”,《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1期。 

188.    路芳,“李鸿章与名士郭嵩焘”,《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189.    卢伯炜,“李鸿章与上海资本家”,《安徽史学》,2003年,03期。 

190.    刘昊,“李鸿章与中巴《和好通商条约》的签订”,《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191.    李志松,“李鸿章与中国军队近代化”,《华夏文化》,2003年,02期。 

192.    周辉湘,“李鸿章与中国铁路业的开创”,《湖南社会科学》,2003年,05期。 

193.    丹祖,“李鸿章在近代史上究竟占什么位置?”,《源流》,2003年,07期。 

194.    沈和江,“李鸿章早期“自我兴办”铁路思想的形成”,《历史教学》,2003年,11期。 

195.    史革新,“两个不同形象的李鸿章不容混淆”,《高校理论战线》,2003年,06期。 

196.    马忠文,“旅大租借交涉中李鸿章、张荫桓的“受贿”问题”,《学术界》,2003年,02期。 

197.    郑春奎,“论李鸿章修筑铁路的思想”,《江西社会科学》,2003年,09期。 

198.    吴绩新,“论李鸿章与清末民族资本主义的关系——以李鸿章与清末铁路建设为例”,《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199.    贾永生,“岂能过分美化李鸿章”,《领导科学》,2003年,13期。 

200.    刘研,“生前四十载纵横捭阖  身后一百年功过评说——浅评李鸿章”,《呼兰师专学报》,2003年,03期。 

201.    肖夏,“是非功过李鸿章”,《春秋》,2003年,01期。 

202.    裴章传,“晚清重臣李鸿章”,《中共合肥市委党校学报》,2003年,03期。 

203.    严实,“为什么要为李鸿章洒下热泪?”,《报刊之友》,2003年,03期。 

204.    欧阳跃峰,“也谈历史人物评价的相关理论问题——以李鸿章的外交活动为例”,《史学理论研究》,2003年,03期。 

205.    刘铁君,“由误国至卖国——李鸿章的思想行为发展轨迹”,《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206.    邹礼洪,“早期的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思想——李鸿章《黄河大治办法》与卢法尔《办河新法》评析”,《社会科学研究》,2003年,03期。 

207.    张桂素,“《李鸿章为已革侍讲学士张佩纶剖辨奏折》浅析”,《历史档案》,2002年,01期。 

208.    翁飞,“《清史稿》列传一百九十八《李鸿章》校勘说明”,《清史研究》,2002年,01期。 

209.    林璧属,“从李鸿章外交行为的功过认定看历史人物评价的普遍性法则”,《史学理论研究》,2002年,04期。 

210.    李志茗,“规模·能量·影响——李鸿章幕府与曾国藩幕府之比较”,《社会科学》,2002年,11期。 

211.    XX,“合肥市政府投资千万修李鸿章享堂”,《中国经济周刊》,2002年,24期。 

212.    匡小烨,“毁誉参半  李鸿章”,《学习月刊》,2002年,11期。 

213.    郑刚,“近十年李鸿章与洋务运动研究综述”,《安徽史学》,2002年,01期。 

214.    余杰,“李鸿章:被丑化的先驱”,《学习月刊》,2002年,06期。 

215.    王显成,“李鸿章的河务实践及其历史教训”,《江淮论坛》,2002年,04期。 

216.    严亚明,“李鸿章的实学观与早期现代化意识”,《青海社会科学》,2002年,02期。 

217.    张海华,“李鸿章海防思想试析”,《军事历史》,2002年,05期。 

218.    王庆红,“李鸿章联俄外交思想的形成”,《益阳师专学报》,2002年,01期。 

219.    牧惠,“李鸿章名言补正”,《检察风云》,2002年,15期。 

220.    胡代聪,“李鸿章外交思想综论”,《外交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221.    周典恩,“李鸿章与“球案””,《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1期。 

222.    李丽萍,“李鸿章与《马关条约》”,《贵阳金筑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223.    郭静洲,“李鸿章与北京安徽会馆”,《江淮文史》,2002年,03期。 

224.    贾熟村,“李鸿章与郭嵩焘的友谊”,《安徽史学》,2002年,01期。 

225.    关威,“李鸿章与中法战争论析”,《安徽史学》,2002年,03期。 

226.    王树增,“李鸿章之死”,《领导文萃》,2002年,03期。 

227.    马陵合,“论甲午前借债筑路的开启及其困境——兼评李鸿章的铁路外债观”,《安徽史学》,2002年,01期。 

228.    马陵合,“幕府群体:人物研究的新视点——评欧阳跃峰教授的《李鸿章幕府》”,《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229.    戴健,“权倾一世留褒贬——解读李鸿章棺盖百年待定评”,《武汉文史资料》,2002年,02期。 

230.    一言,“曾国藩不该称李鸿章“门生””,《咬文嚼字》,2002年,11期。 

231.    关威,“中法战争期间李鸿章对外交涉述论”,《历史教学》,2002年,06期。 

232.    魏均,“中国近代化的开路先锋──李鸿章”,《人文杂志》,2002年,02期。 

233.    刘存宽,“1896年李鸿章使俄路线考”,《黑龙江社会科学》,2001年,05期。 

234.    关威,“甲申事变与李鸿章、伊藤关于朝鲜的交涉”,《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235.    黄萍华,“举办洋务的李鸿章”,《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236.    干祖望,“李鸿章的幼稚病”,《江苏中医》,2001年,11期。 

237.    张建华,“李鸿章和维特经济现代化思想比较研究”,《北方论丛》,2001年,05期。 

238.    宋路霞,“李鸿章家族洋务发家”,《中国企业家》,2001年,08期。 

239.    袁劲,“李鸿章脸红没有?”,《咬文嚼字》,2001年,10期。 

240.    陈春舫,“李鸿章书写的招牌”,《上海商业》,2001年,05期。 

241.    尹小红,“李鸿章与朝鲜问题”,《宿州师专学报》,2001年,04期。 

242.    李传斌,“李鸿章与近代西医”,《安徽史学》,2001年,03期。 

243.    杨旻旻,“李鸿章与洋务时期的留学教育”,《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244.    胡景华,“李鸿章与洋务运动”,《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245.    关威,“李鸿章与中法战争”,《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2期。 

246.    敖兰其其格,“李鸿章与中国近代化”,《辽宁商务职业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247.    梁龙,“李鸿章与中国近代早期留学运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248.    关威,“李鸿章在中法战争中的几个问题辨析”,《历史档案》,2001年,03期。 

249.    韩文琦,“论李鸿章海军发展战略”,《安徽史学》,2001年,03期。 

250.    严亚明,“试析李鸿章洋务实践活动中的民族意识”,《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251.    李天真,“特色建筑  “李鸿章祠””,《建筑》,2001年,08期。 

252.    王晓岷,“有感于夹缝中的李鸿章故居”,《当代建设》,2001年,01期。 

253.    关威,“中法战争李鸿章、脱利古谈判述论”,《常熟高专学报》,2001年,05期。 

254.    关威,“中法战争中李鸿章的外交活动”,《清史研究》,2001年,01期。 

255.    罗肇前,“比较李鸿章、张之洞“官督商办”之异同”,《社会科学》,2000年,12期。 

256.    章育良,“差异:曾国藩与李鸿章”,《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257.    董丛林,“关于李鸿章家书的真伪辨析问题”,《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258.    君言,“国耻不可忘  国强是根本——有感于李鸿章签署屈辱的《马关条约》”,《世界知识》,2000年,06期。 

259.    于建胜,“甲午前中国的对朝政策——兼论李鸿章与“以夷制夷”政策”,《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260.    宋路霞,“李鸿章家族海上沉浮录(上)”,《江淮文史》,2000年,01期。 

261.    宋路霞,“李鸿章家族海上沉浮录(下)”,《江淮文史》,2000年,03期。 

262.    宋路霞,“李鸿章家族海上沉浮录(中)”,《江淮文史》,2000年,02期。 

263.    胡晓,“李鸿章家族文化述论”,《合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1期。 

264.    刘彬,“李鸿章外交思想评析”,《北方论丛》,2000年,03期。 

265.    刘申宁,“李鸿章文档整理研究续议”,《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266.    杨全顺,“李鸿章洋务思想新论”,《枣庄师专学报》,2000年,01期。 

267.    贾熟村,“李鸿章与甲午战争”,《河北学刊》,2000年,05期。 

268.    章育良,“李鸿章与中国近代外交述评”,《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269.    李洁,“旅次贤良祠:李鸿章断想”,《领导文萃》,2000年,09期。 

270.    杨全顺,“论李鸿章的和局思想”,《枣庄师专学报》,2000年,04期。 

271.    赵东喜,“论李鸿章与近代中国铁路的兴办”,《河南职技师院学报》,2000年,01期。 

272.    陈光明,“论曾国藩、李鸿章的实力外交思想”,《益阳师专学报》,2000年,04期。 

273.    陈光明,“论曾国藩、李鸿章的外交策略”,《益阳师专学报》,2000年,02期。 

274.    王儒年,“浅析李鸿章的“外须和戎””,《连云港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275.    朱玉红,“浅析李鸿章的官督商办思想”,《松辽学刊(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276.    季音,“由李鸿章“拒贿”谈起”,《人才了望》,2000年,10期。 

277.    孙峻山,“曾国藩与李鸿章关系的几点阐述”,《安徽史学》,2000年,04期。 

278.    王宪明,“解读《辟韩》——兼论戊戌时期严复与李鸿章张之洞之关系”,《历史研究》,1999年,04期。 

279.    章育良,“李鸿章的国防观”,《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9年,06期。 

280.    谭文凤,“李鸿章签订《中俄密约》中的两个问题”,《历史档案》,1999年,04期。 

281.    彭代璞,“李鸿章洋务思想的形成与演进”,《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282.    熊秋良,“李鸿章与白齐文事件──兼论李鸿章处理涉外事件的原则和方法”,《安徽史学》,1999年,02期。 

283.    贾熟村,“李鸿章与朝鲜”,《安徽史学》,1999年,04期。 

284.    高志华,“李鸿章与中国早期铁路”,《学术界》,1999年,03期。 

285.    刘建臻,“李鸿章字号辨识”,《历史研究》,1999年,04期。 

286.    赵丕强,“论甲午战争中李鸿章“主和”的原因”,《广东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02期。 

287.    尚小明,“浅论李鸿章幕府──兼与曾国藩幕府比较”,《安徽史学》,1999年,02期。 

288.    吴伟,“十年磨一剑——《李鸿章思想体系研究》评介”,《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1999年,01期。 

289.    成晓军,“试论李鸿章“外须和戎”的外交思想”,《商丘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05期。 

290.    吉晓华,“试论李鸿章从政四十年的心态”,《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291.    张雪蓉,“试论儒家传统文化心理对李鸿章的影响”,《贵州社会科学》,1999年,02期。 

292.    叶隽,“俾斯麦与李鸿章之试比较”,《德国研究》,1998年,03期。 

293.    贾熟村,“丁日昌与李鸿章的特殊关系”,《学术研究》,1998年,09期。 

294.    王玉华,“甲午战前李鸿章的实力思想”,《安徽史学》,1998年,02期。 

295.    金扬,“李鸿章”,《企业销售》,1998年,07期。 

296.    刘世华,“李鸿章“以夷制夷”新论”,《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5期。 

297.    田猛,“李鸿章的教育主张与实践”,《唐都学刊》,1998年,01期。 

298.    邵建东,“李鸿章与1874年日本侵台事件”,《安徽史学》,1998年,02期。 

299.    贾熟村,“李鸿章与近代矿业”,《安徽史学》,1998年,02期。 

300.    汤奇学,“李鸿章与刘铭传的交谊”,《安徽史学》,1998年,01期。 

301.    张家瑞,“李鸿章与晚清海军舰船装备建设的买与造”,《军事历史研究》,1998年,03期。 

302.    刘学照,“李鸿章与伊藤博文:中日近代化的一种比较和象征”,《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6期。 

303.    朱从兵,“李鸿章与中东路权”,《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1期。 

304.    张家瑞,“李鸿章与中国近代海军装备建设”,《福建论坛(文史哲版)》,1998年,03期。 

305.    韩小林,“李鸿章与中国近代教育”,《嘉应大学学报》,1998年,01期。 

306.    陈业强,“李鸿章中法战争策略评析”,《大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998年,03期。 

307.    贺方明,“论李鸿章的经济改革”,《黄石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8年,01期。 

308.    王如绘,“论李鸿章对日本认识的转变(1870~1880)”,《东岳论丛》,1998年,05期。 

309.    向中银,“试论李鸿章的外聘人才思想”,《重庆师专学报》,1998年,04期。 

310.    章友德,“试论李鸿章与丁日昌的近代海防思想”,《盐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3期。 

311.    邹明忠,“试论李鸿章在中国早期铁路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西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8年,02期。 

312.    王洪运,“苏州杀降事件与戈登李鸿章的矛盾冲突”,《近代史研究》,1998年,04期。 

313.    毛华敬,“应积极评价李鸿章的十年专利”,《文史哲》,1998年,02期。 

314.    曹建英,“曾国藩与李鸿章在立身行事上的差异”,《贵州文史丛刊》,1998年,01期。 

315.    王龙光,“中国近代史上的悲剧人物李鸿章”,《新疆职业大学学报》,1998年,04期。 

316.    王玉华,““明是和局、阴为战备”──李鸿章处理台湾事件的指导思想初探”,《安徽史学》,1997年,04期。 

317.    齐鹏飞,““这里没有李鸿章”——邓小平与中英两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外交谈判”,《当代中国史研究》,1997年,04期。 

318.    李灿珍,“从《上李鸿章书》看孙中山的早期近代化思想”,《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7年,01期。 

319.    夏青海,“李鸿章创建直隶民族工业”,《文物春秋》,1997年,04期。 

320.    殷俊玲,“李鸿章对外之矛盾心态浅析”,《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2期。 

321.    崔福元,“李鸿章晚年的环球考察”,《海洋世界》,1997年,02期。 

322.    袁之舜,“李鸿章也具有两重性”,《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1期。 

323.    刘世华,“李鸿章与《中日修好条规》的签订”,《社会科学战线》,1997年,01期。 

324.    贾熟村,“李鸿章与马建忠弟兄”,《清史研究》,1997年,03期。 

325.    贾熟村,“李鸿章与中国电讯事业”,《安徽史学》,1997年,02期。 

326.    干祖望,“李鸿章最先提出中西医要结合”,《江苏中医》,1997年,03期。 

327.    范保国,“历史夹缝中的艰难选择——评李鸿章的洋务思想”,《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6期。 

328.    崔薇圃,“论李鸿章的“外须和戎”思想”,《齐鲁学刊》,1997年,03期。 

329.    威海莹,“论李鸿章的海防思想”,《安徽史学》,1997年,02期。 

330.    管伟,“论李鸿章的近代化开放意识”,《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2期。 

331.    石培华,“论李鸿章与早期中日外交”,《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2期。 

332.    汪盈,“试论李鸿章在中国近代化迈出第一步过程中的成事之道”,《安徽史学》,1997年,04期。 

333.    朱从兵,“试论李鸿章在中国铁路史上的地位”,《玉林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04期。 

334.    蒋顺兴,“孙中山《上李鸿章书》及其性质”,《民国春秋》,1997年,05期。 

335.    徐松荣,“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攻捻战略比较”,《军事历史研究》,1997年,04期。 

336.    巨让平,“《李鸿章传》一处史料真伪的考证”,《史学月刊》,1996年,02期。 

337.    关威,“关于李鸿章在中法战争中的几个问题”,《大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996年,02期。 

338.    崔耕虎,“李鸿章和中国清军近代化”,《泰安师专学报》,1996年,01期。 

339.    盛裳,“李鸿章盛宴惊白宫”,《农机具之友》,1996年,02期。 

340.    陈萍,“李鸿章与北洋海军”,《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1期。 

341.    贾熟村,“李鸿章与漠河金矿”,《安徽史学》,1996年,04期。 

342.    刘世华,“李鸿章与日本”,《安徽史学》,1996年,03期。 

343.    贾熟村,“李鸿章与薛福成弟兄”,《清史研究》,1996年,01期。 

344.    王晨旭,“李鸿章与中国近代化”,《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6年,02期。 

345.    华友根,“李鸿章在涉外活动中的法律思想”,《政治与法律》,1996年,06期。 

346.    史滇生,“李鸿章左宗棠海防思想比较”,《安徽史学》,1996年,02期。 

347.    随新民,“略论李鸿章的外交思想”,《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3期。 

348.    高茂兴,“论  李鸿章”,《宜春师专学报》,1996年,03期。 

349.    许顺富,“论李鸿章在创办轮船招商局中的作用”,《怀化师专学报》,1996年,01期。 

350.    张富强,“论李鸿章政治性格的基本特征”,《安徽史学》,1996年,04期。 

351.    董蔡时,“论曾国藩在进攻太平天国和捻军期间与李鸿章的矛盾斗争”,《江海学刊》,1996年,04期。 

352.    于海君,“试论李鸿章的“和戎”与“海防”路线”,《东疆学刊》,1996年,02期。 

353.    山口一郎,“孙中山的革命思想与《上李鸿章书》”,《广东社会科学》,1996年,06期。 

354.    黎仁凯,“一部知人论世的力作──《洋务之梦──李鸿章传》读后”,《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6年,01期。 

355.    曾国藩,“曾国藩致李鸿章未刊书札”,《广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1期。 

356.    谌震,“呼唤新世纪的英雄——读梁启超的《李鸿章传》”,《同舟共进》,1995年,11期。 

357.    沈谦芳,“李鸿章的国防思想”,《探索与争鸣》,1995年,02期。 

358.    虞晓波,“李鸿章军事教育思想初探”,《军事历史研究》,1995年,02期。 

359.    王显成,“李鸿章与近代越南宗主权问题”,《湛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03期。 

360.    肖云祥,“李鸿章与中国晚清科技的发展”,《自然辩证法研究》,1995年,12期。 

361.    姚胜武,“左宗棠与李鸿章之比较”,《常熟高专学报》,1995年,01期。 

362.    苏生文,“甲午战争前后李鸿章和伊藤博文的比较研究”,《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1994年,01期。 

363.    刘铁君,“甲午之败与李鸿章的军事思想”,《湖北电大学刊》,1994年,1期。 

364.    刘光永,“李鸿章的商品经济观”,《安徽史学》,1994年,03期。 

365.    林子年,“李鸿章的战略思想与甲午之败”,《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1994年,04期。 

366.    汤奇学,“李鸿章的自强价值观念及其价值”,《安徽史学》,1994年,01期。 

367.    董丛林,“李鸿章对“两广独立”的态度与庚子政局”,《河北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2期。 

368.    苏小东,“李鸿章对日海军威慑战略与甲午海战”,《近代史研究》,1994年,05期。 

369.    余明侠,“李鸿章和甲午战争前后的铁路建设──兼论洋务运动在甲午战后的新发展”,《江苏社会科学》,1994年,06期。 

370.    周巍,“李鸿章洋务教育思想论析”,《江苏社会科学》,1994年,05期。 

371.    杨惠萍,“李鸿章与甲午中日议和新探”,《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3期。 

372.    刘功成,“李鸿章与辽东及辽阳南路之战”,《大连教育学院学报》,1994年,1期。 

373.    高仁立,“李鸿章与早期维新派”,《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4年,04期。 

374.    刘学照,“论李鸿章和伊藤博文──19世纪中日近代化轨迹的投影”,《近代史研究》,1994年,03期。 

375.    夏东元,“为李鸿章走“红运”泼冷水”,《学术月刊》,1994年,02期。 

376.    翁飞,“翁同和、李鸿章关系探源”,《安徽史学》,1994年,04期。 

377.    朱从兵,“义和团运动中的铁路问题与李鸿章”,《安徽史学》,1994年,03期。 

378.    戚其章,“再论甲午战争中的李鸿章”,《清史研究》,1994年,04期。 

379.    欧远方,“在《李鸿章全集》第二次编纂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安徽史学》,1994年,04期。 

380.    公乙,“《李鸿章全集》编委会首次会议在京举行”,《安徽史学》,1993年,03期。 

381.    钟卓安,“从《上李鸿章书》到《实业计划》——孙中山追求中国近代化的努力”,《广东社会科学》,1993年,03期。 

382.    徐川一,“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江淮文史》,1993年,04期。 

383.    李卫军,“李鸿章的经济思想和经济活动”,《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02期。 

384.    施渡桥,“李鸿章的练兵制器与海防建设思想初探”,《军事历史研究》,1993年,03期。 

385.    牛耘,“李鸿章的两个外甥”,《江淮文史》,1993年,01期。 

386.    施渡桥,“李鸿章反侵略战争的指导思想初探”,《军事历史研究》,1993年,02期。 

387.    李德硕,“李鸿章是第一个接受X光检查的中国人”,《江西社会科学》,1993年,05期。 

388.    罗肇前,“李鸿章是怎样开始购买铁甲舰的”,《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1993年,04期。 

389.    吴正纲,“李鸿章似一头犟牛——简谈《西风残照》的人物性格描写”,《图书馆》,1993年,03期。 

390.    吴倩,“李鸿章外交思想刍议”,《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1993年,04期。 

391.    刘世华,“李鸿章外交思想新论”,《安徽史学》,1993年,03期。 

392.    王鹤鸣,“李鸿章与19世纪后期的中日外交”,《安徽史学》,1993年,01期。 

393.    刘光永,“李鸿章与近代矿业”,《安徽史学》,1993年,03期。 

394.    王志华,“李鸿章与中国铁路”,《菏泽学院学报》,1993年,01期。 

395.    尚本汇,“李鸿章致刘瑞芬函”,《安徽史学》,1993年,03期。 

396.    董蔡时,“略论曾纪泽、李鸿章关系”,《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01期。 

397.    曾永玲,“论李鸿章的政治思想”,《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3年,03期。 

398.    施渡桥,“论李鸿章海防战略思想的变化”,《近代史研究》,1993年,04期。 

399.    戴逸,“在《李鸿章全集》编委会首次会议上的讲话”,《安徽史学》,1993年,03期。 

400.    刘光永,“李鸿章:近代史上的“多面人””,《安徽史学》,1992年,03期。 

401.    陈勇勤,“李鸿章参与甲申政变说质疑”,《中州学刊》,1992年,05期。 

402.    张富强,“李鸿章的“弱国”“和戎”思想析”,《安徽史学》,1992年,03期。 

403.    史滇生,“李鸿章和北洋海防”,《安徽史学》,1992年,03期。 

404.    张富强,“李鸿章外交思想论纲”,《社会科学战线》,1992年,04期。 

405.    袁伟时,“李鸿章与海塞防之争——晚清思潮与人物新探之一”,《开放时代》,1992年,06期。 

406.    刘雨涛,“李鸿章致黎庶昌先生的书信在四川广汉市发现”,《贵州文史丛刊》,1992年,03期。 

407.    陈勇勤,“略论李鸿章与清流派”,《学术界》,1992年,04期。 

408.    王楚良,“略谈甲午之役李鸿章增兵牙山的决策”,《军事历史》,1992年,05期。 

409.    齐国华,“论李鸿章与“洋务”实践”,《史林》,1992年,03期。 

410.    杨志云,“影响李鸿章甲午主和的若干因素”,《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02期。 

411.    董蔡时,“再论左宗棠李鸿章新疆防务之争的性质问题”,《近代史研究》,1992年,01期。 

412.    季云飞,“曾纪泽使俄谈判与李鸿章使日谈判之比较研究”,《安徽史学》,1992年,03期。 

413.    高升斗,“东北电报与李鸿章”,《北方文物》,1991年,01期。 

414.    立早,“近年来李鸿章研究综述”,《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1年,02期。 

415.    张礼恒,“李鸿章人才思想管窥”,《安徽史学》,1991年,01期。 

416.    刘光永,“李鸿章心态与甲午惨败”,《安徽史学》,1991年,01期。 

417.    谢必震,“李鸿章与“球案””,《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1991年,06期。 

418.    曲晓璠,“李鸿章与1871年中日首次缔约交涉”,《社会科学辑刊》,1991年,01期。 

419.    张富强,“李鸿章与清末遣使驻外”,《广东社会科学》,1991年,02期。 

420.    张凤翔,“李鸿章与中日《马关条约》”,《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1年,02期。 

421.    杜耀云,“李鸿章与中日甲午海战”,《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1年,03期。 

422.    陈勇勤,“论1900年庚子事变中的李鸿章”,《安徽史学》,1991年,03期。 

423.    黄新田,“论李鸿章在创建中国近代海军中的作用”,《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01期。 

424.    卢万玉,“浅论李鸿章与中国近代化的拓荒”,《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1年,01期。 

425.    黄冬青,“试论李鸿章的洋务经济思想”,《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04期。 

426.    翁飞,“试论义和团时期的李鸿章”,《安徽史学》,1991年,01期。 

427.    石岗,“左宗棠李鸿章异同述论”,《安徽史学》,1991年,03期。 

428.    余承璞,“关于李鸿章倡办近代化矿业的几个问题”,《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01期。 

429.    朱亚峰,“甲午战争中的李鸿章”,《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1990年,02期。 

430.    张富强,“李鸿章的经济民族主义思想简论”,《社会科学战线》,1990年,03期。 

431.    郭存孝,“李鸿章等致淮军将领余思敏批札辑录”,《安徽史学》,1990年,03期。 

432.    拓晓堂,“李鸿章关于中俄伊犁交涉的未刊书牍四件”,《文献》,1990年,02期。 

433.    胡厚平,“李鸿章是货真价实的卖国贼”,《沈阳大学学报》,1990年,01期。 

434.    陈尚胜,“李鸿章与朝鲜对西方的缔约开放”,《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02期。 

435.    刘光永,“李鸿章与中国铁路”,《安徽史学》,1990年,03期。 

436.    余明侠,“李鸿章在中国近代矿业史上的地位”,《社会科学战线》,1990年,01期。 

437.    董蔡时,“略论曾国藩李鸿章关系”,《近代史研究》,1990年,01期。 

438.    卞吉,“孙中山上书李鸿章意图探源”,《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04期。 

439.    王哲时,“维特与李鸿章交涉有关中东铁路问题实情录析”,《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05期。 

440.    余承璞,“也论孙中山上书李鸿章”,《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0年,03期。 

441.    董丛林,“曾国藩、李鸿章的特定心态与湘、淮系势力的消长契机”,《安徽史学》,1990年,03期。 

442.    李岫,“崭新的视角  可喜的收获——评《李鸿章与中国近代化》”,《安徽史学》,1990年,04期。 

443.    张建华,““李鸿章特别基金”的由来及其后果”,《文史杂志》,1989年,01期。 

444.    傅炳旭,“《上李鸿章书》并非改良主义之作”,《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年,04期。 

445.    杨胡玲,“对李鸿章的评价简述”,《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1989年,03期。 

446.    张富强,“关于李鸿章的日记及英文版节译本的真伪”,《近代史研究》,1989年,01期。 

447.    夏东元,“关于李鸿章研究的几个问题”,《社会科学辑刊》,1989年,1期。 

448.    沈寂,“简评李鸿章的洋务话动”,《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02期。 

449.    陈旭麓,“李鸿章:向中国近代化迈出第一步的代表人物”,《安徽史学》,1989年,01期。 

450.    许华,“李鸿章“避战保船”新探”,《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1989年,04期。 

451.    王志华,“李鸿章办洋务浅析”,《菏泽学院学报》,1989年,04期。 

452.    杨公素,“李鸿章的外交指导思想及外交活动”,《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1989年,02期。 

453.    王彦民,“李鸿章对中国近代化的贡献应予肯定——“李鸿章与近代中国经济学术讨论会”综述”,《安徽史学》,1989年,01期。 

454.    翁飞,“李鸿章和淮军近代化”,《安徽史学》,1989年,02期。 

455.    王鹤鸣,“李鸿章揭开了中国近代化的序幕——从魏源“师夷长技”的认识到李鸿章“借法富强”的实践”,《安徽史学》,1989年,02期。 

456.    张建华,“李鸿章特别基金的由来”,《北方文物》,1989年,04期。 

457.    蔡世华,“李鸿章研究的新进展——李鸿章与近代中国经济学术讨论会概述”,《历史教学》,1989年,02期。 

458.    畲年,“李鸿章与近代中国经济讨论会综述”,《学术界》,1989年,02期。 

459.    立早,“李鸿章与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04期。 

460.    何平立,“略论李鸿章与甲午海战”,《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年,02期。 

461.    何平立,“论甲午海战中李鸿章“保船制敌”策略”,《军事历史研究》,1989年,03期。 

462.    戚其章,“论李鸿章的近代化纲领”,《社会科学研究》,1989年,05期。 

463.    牛济,“论李鸿章与中国近代工业化的抉择”,《人文杂志》,1989年,03期。 

464.    夏冬,“论中外战争中的李鸿章”,《近代史研究》,1989年,04期。 

465.    王楚良,“评李鸿章选择旅顺建立海军基地”,《军事历史》,1989年,02期。 

466.    张礼恒,“评马关谈判中的李鸿章”,《齐鲁学刊》,1989年,05期。 

467.    章育良,“浅析李鸿章“外须和戎”的外交思想”,《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年,05期。 

468.    范志轩,“试论李鸿章的外交”,《自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89年,02期。 

469.    吴明,“《李鸿章致盛宣怀遗书》不足为据”,《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01期。 

470.    戴健,“从新发现的史料看李鸿章与严复”,《历史档案》,1988年,02期。 

471.    赵炯,“李鸿章功过是非之我见”,《商丘师范学院学报》,1988年,02期。 

472.    苑书义,“李鸿章科举改革思想刍议”,《近代史研究》,1988年,04期。 

473.    曹中屏,“李鸿章与朝鲜——评甲申政变前后的中朝关系”,《浙江学刊》,1988年,04期。 

474.    林雄辉,“李鸿章与近代中国军事”,《学术界》,1988年,06期。 

475.    拓荒,“李鸿章与中俄伊犁交涉刍议”,《江淮论坛》,1988年,06期。 

476.    饶天枢,“李鸿章——中国近代经济事业的开拓者”,《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02期。 

477.    刘学照,“论李鸿章的“内须变法”主张”,《学术月刊》,1988年,07期。 

478.    夏冬,“论李鸿章的守势战略”,《军事历史研究》,1988年,01期。 

479.    吴福环,“评窦宗一编《李鸿章年(日)谱》”,《安徽史学》,1988年,02期。 

480.    吴福环,“评李鸿章的外交活动”,《学术月刊》,1988年,11期。 

481.    何满子,“想起了李鸿章的故事”,《瞭望》,1988年,01期。 

482.    傅德华,“研究李鸿章晚年思想的珍贵资料——《李鸿章致盛宣怀遗书》”,《安徽史学》,1988年,01期。 

483.    陈德华,“银行史上的丑闻——“李鸿章基金””,《历史教学》,1988年,08期。 

484.    黄绮文,“怎样评价李鸿章在中秘订约谈判中保护华工一事”,《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8年,1期。 

485.    关威,“中法战争中“李鸿章阻止定购铁舰回华”问题辨析”,《安徽史学》,1988年,03期。 

486.    关威,“中法战争中的援闽问题与李鸿章”,《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1988年,06期。 

487.    曹均伟,“对李鸿章“利用外资”的再认识”,《社会科学》,1987年,01期。 

488.    周辉湘,“甲午战争前李鸿章的铁路活动”,《衡阳师范学院学报》,1987年,04期。 

489.    苏双碧,“具有重要史料价值的出访记——评“走向世界丛书”《李鸿章历聘欧美记》卷”,《中国图书评论》,1987年,03期。 

490.    季云飞,“李鸿章改革主张浅议”,《安徽史学》,1987年,01期。 

491.    翁飞,“李鸿章经办教案是媚外还是排外?”,《社会科学》,1987年,01期。 

492.    雷颐,“李鸿章与《中法和约》”,《史学月刊》,1987年,01期。 

493.    傅德华,“研究李鸿章晚年思想的重要资料——《李鸿章致盛宣怀遗书》”,《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06期。 

494.    陆方,“一八七四年日本侵略我国领土台湾与李鸿章”,《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01期。 

495.    苑书义,“李鸿章洋务总纲略论”,《历史教学》,1986年,04期。 

496.    廖宗麟,“李鸿章与淮军的近代化”,《安徽史学》,1986年,01期。 

497.    董蔡时,“试论李鸿章创建淮军及其初步发展”,《安徽史学》,1986年,01期。 

498.    易宁,“洋务运动中的左宗棠、李鸿章之比较”,《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02期。 

499.    廖大伟,““李鸿章遗疏保荐袁世凯继任直督”辨误”,《安徽史学》,1985年,05期。 

500.    劲松,“固始县发现李鸿章 乔松年、丁宝桢等人手札”,《中州学刊》,1985年,05期。 

501.    周传儒,“李鸿章环游世界与一八九六年中俄密约(上)”,《史学月刊》,1985年,01期。 

502.    周传儒,“李鸿章环游世界与一八九六年中俄密约(下)”,《史学月刊》,1985年,02期。 

503.    竺柏松,“李鸿章是中日甲午战争中清方“主角”论质疑”,《江汉论坛》,1985年,01期。 

504.    余明侠,“李鸿章应对甲午战争的失败负主要责任”,《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03期。 

505.    江地,“李鸿章与太平天国”,《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02期。 

506.    戴健,“李鸿章致吴赞诚的节札”,《安徽史学》,1985年,05期。 

507.    饶任坤,“论甲午之战中李鸿章的“以夷制夷”政策”,《学术论坛》,1985年,07期。 

508.    徐勇,“试论李鸿章的海军战略思想”,《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05期。 

509.    廖宗麟,“天津教案中的李鸿章”,《天津社会科学》,1985年,05期。 

510.    陆方,“中法战争中的李鸿章”,《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05期。 

511.    任鸿章,“中日甲午之战与李鸿章的误国外交”,《日本研究》,1985年,02期。 

512.    庄国土,“李鸿章与晚清华侨政策的变化——晚清华侨政策研究之二”,《南洋问题研究》,1984年,04期。 

513.    严修,“论戈登和李鸿章在杀降问题上的斗争”,《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04期。 

514.    王凡,“戊戌变法时期的李鸿章”,《安徽史学》,1984年,06期。 

515.    李达三,“李鸿章创办直隶磁州煤矿和临城煤矿考录”,《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04期。 

516.    刍宏仪,“李鸿章为什么倡导“自强”?”,《淮南师范学院学报》,1983年,00期。 

517.    江地,“李鸿章与捻军”,《社会科学战线》,1983年,01期。 

518.    王自敏,“评李鸿章的洋务活动”,《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3年,02期。 

519.    戈止羲,“对《一八九四年孙中山谒见李鸿章一事的新资料》之补正”,《学术月刊》,1982年,08期。 

520.    饶珍芳,“关于孙中山的《上李鸿章书》”,《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年,02期。 

521.    王华斌,“试论李鸿章创办北洋海军的性质”,《江淮论坛》,1982年,03期。 

522.    崔树菊,“中俄谈判中的杨儒和李鸿章”,《历史教学》,1982年,08期。 

523.    景孤血,“刘赶三何曾嘲讽李鸿章”,《戏曲艺术》,1981年,03期。 

524.    王汝丰,“孙中山的早期思想及《上李鸿章书》”,《前线》,1981年,04期。 

525.    魏宏远,“老沙皇和李鸿章”,《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76年,02期。 

526.    厉思朔,“近代中国的大投降派李鸿章”,《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75年,03期。 

527.    年子敏,“未发表的李鸿章书信147件(二)”,《安徽史学》,1958年,01期。 

528.    赵捷民,““卖国贼李鸿章”一书值得讨论的地方”,《读书》,1957年,04期。 

529.    毛健予,“中法战争中李鸿章怎样始终主张投降?为什么竟会在胜利的局面下签订卖国条约?”,《史学月刊》,1956年,03期。 

图书:

1.          刘申宁:《评说李鸿章》,安徽人民出版社,合肥,2009年。 

2.          清李鸿章:《李鸿章全集. 21-28, 电报》,安徽教育出版社,合肥,2009年。 

3.          清李鸿章:《李鸿章全集. 1-20, 奏议》,安徽教育出版社,合肥,2009年。 

4.          清李鸿章:《李鸿章全集. 38-39, 总目》,安徽教育出版社,合肥,2009年。 

5.          清李鸿章:《李鸿章全集. 37, 诗文》,安徽教育出版社,合肥,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