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404…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Not Found
哎呀…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温馨提醒您 - 您可能输入了错误的网址,或者该网页已删除或移动
211.103.156.162
当前位置 : 首页  >> 资源在线

女真问题研究论著索引


 

期刊论文:

于东新,“女真“本曲”文学史意义之考察”,《民族文学研究》,2010年,01期。 

赵俊杰、黄旭、王彤宇,“金朝女真民族教育研究”,《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年,01期。 

刁书仁,“景泰、天顺年间建州三卫女真与明朝、朝鲜的关系”,《史学集刊》,2010年,01期。 

毛英萍,“明代辽河流域女真族迁徙的原因和作用”,《沈阳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刘丽丽,“略论女真文字”,《世纪桥》,2009年,23期。 

刘筝筝,“金代女真的婚姻形式和习俗”,《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范忠泽,“肃慎女真族系历史演变、地理分布及对鹤岗地区的影响”,《黑龙江史志》,2009年,03期。 

綦岩,“微探女真文字的流传”,《黑龙江史志》,2009年,19期。 

周惠泉,“论金代女真族口传长篇叙事文学的发现在文学史上的意义”,《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李玉君,“论金朝中央集权对女真皇族的防范对策”,《满族研究》,2009年,03期。 

顾韵芬、张姝,“金代女真族服饰文化的涵化”,《纺织学报》,2009年,01期。 

赵维和、王丽,“后金冶铁、炒金炼银及烧造业遗址考证——兼论建州女真手工业的发展”,《满族研究》,2009年,03期。 

任崇岳,“河南省完颜姓女真遗民探析”,《中州学刊》,2009年,01期。 

金宝丽,“论女真文字与金源文化的关系”,《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09年,09期。 

王耘,““寺”字从女真语到满语的音变分析——兼谈中原佛教在东北地区的本土化”,《东北史地》,2009年,01期。 

太平,“评乌拉熙春女真契丹学和辽金史研究的新作”,《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孙志刚,“浅析女真完颜氏世婚制的原因”,《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刘代霞,“从《董西厢》看女真婚俗对金代婚姻观念的影响”,《黑龙江民族丛刊》,2009年,04期。 

田索菲,“辽金时期契丹女真的民族政策和文化特点”,《黑龙江史志》,2009年,15期。 

陈晓宁,“从“金以儒亡”谈起——评女真汉化及其影响”,《消费导刊》,2009年,09期。 

刘文生朱国忱,“金代女真人名解读”,《黑龙江民族丛刊》,2009年,02期。 

杨海鹏,“别样风情的女真金耳饰”,《收藏家》,2009年,04期。 

刘筝筝,“金代女真的婚姻形式和习俗”,《满族研究》,2009年,01期。 

江帆,“东海女真文化的认知人类学阐释——以满族萨满史诗《乌布西奔妈妈》为例”,《满族研究》,2009年,04期。 

刘肃勇,“从“放偷日”习俗看女真族早期婚制与经济生活”,《满族研究》,2009年,01期。 

贺绍俊,“琐事烦心事都是大事——读女真的家庭小说”,《当代作家评论》,2008年,02期。 

王臻,“建州女真董山部与朝鲜王朝的关系述论”,《北方文物》,2008年,03期。 

孙伯君,“圣彼得堡藏女真文草书残叶汇考”,《北方文物》,2008年,03期。 

王臻,“建州女真凡察部与朝鲜关系述论”,《东北史地》,2008年,01期。 

王臻,“明前期建州女真与朝鲜、明朝的关系探析”,《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王景泽,“明末东北自然灾害与女真族的崛起”,《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裘真,““顺者以德服,逆者以兵临”——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学理论》,2008年,13期。 

薛莲王小川,“满语、女真语研究者渡部薰太郎著述考”,《满族研究》,2008年,02期。 

王文素,“女真族杰出的军事家完颜银术可”,《黑龙江民族丛刊》,2008年,03期。 

李秀莲 姚玉成,“龙与女真语“木杜儿”对译关系的文化寓意”,《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年,06期。 

哈斯巴特尔,“女真语与满语的关系”,《满语研究》,2008年,02期。 

李淑岩、李英姿,“金源女真淡化“华夷之辨”的成功举措”,《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年,05期。 

王久宇,“论金世宗制订“以女真为本”政策的历史前提”,《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肖瑶,“金世宗在汉文化与女真旧俗的冲撞与融合中的态度与政策问题”,《继续教育研究》,2008年,04期。 

王鑫,“宁安市沙兰镇发现的女真族遗物”,《北方文物》,2008年,04期。 

周惠泉,“金代文学与女真族文学历史发展新探”,《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胡玉伟,“走在归“家”的路上——评女真的小说创作”,《当代作家评论》,2008年,02期。 

乔幼梅,“论女真统治者民族政策的演变”,《文史哲》,2008年,02期。 

杨玉彬、王颜贞,“略论女真族状元徒单镒”,《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1期。 

吴凤霞,“女真贵族的史学自觉与金代实录的编纂”,《史学集刊》,2008年,02期。 

刘金明,“论女真族对天津的文化整合”,《黑龙江民族丛刊》,2008年,05期。 

顾韵芬、高岩、李丹,“金代女真族服饰文化的整合性发展”,《纺织学报》,2008年,02期。 

李婧,“浅析建州女真统一战争下的叶赫部族”,《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S2期。 

任崇岳,“河南省南召、郏县的女真遗民”,《寻根》,2008年,01期。 

蒋秀松,“明代建州女真兴起原因略探”,《东北史地》,2008年,05期。 

任崇岳、杨海中,“许昌县的女真遗民”,《许昌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张帆,“野人女真南迁与赫哲族的形成”,《满族研究》,2007年,01期。 

张士尊,“建洲女真董鄂部族源考”,《东北史地》,2007年,02期。 

王臻,“建州女真李满住部与朝鲜王朝的关系探析”,《满族研究》,2007年,04期。 

李成,“金代女真文化对元杂剧繁荣的影响”,《黑龙江民族丛刊》,2007年,01期。 

韩狄,“八旗满洲“国初”东海女真佐领补正”,《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王德忠,“论金朝女真族的社会阶层流动及其评价”,《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顾韵芬、刘国联、曾慧,“金代女真族服装结构处理技术的探讨”,《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顾韵芬、杨书岫、曾慧,“金代女真族服饰文化的传承性发展”,《纺织学报》,2007年,11期。 

王久宇,“金世宗以女真为本的民族政策述评”,《黑龙江史志》,2007年,10期。 

徐秀娟、庞永彩、杜亚伟,“复方女真丹颗粒镇痛抗炎作用研究”,《河北中医》,2007年,09期。 

栾凡,“女真民族的历史际遇——从金到后金”,《文化学刊》,2007年,05期。 

刁书仁,“明代女真与朝鲜的贸易”,《史学集刊》,2007年,05期。 

奇文瑛,“论《三万卫选簿》中的军籍女真”,《学习与探索》,2007年,05期。 

张雷、邵泽健,“假民警再拐被拐女  真骗子最终落法网”,《乡镇论坛》,2007年,13期。 

爱新觉罗·乌拉熙春,“契丹小字《金代博州防御使墓志銘》墓主非移剌斡里朵——兼论金朝初期无“女真国”之国号”,《满语研究》,2007年,01期。 

曾慧,“民族学视野下的金代女真服饰研究”,《满族研究》,2007年,02期。 

夏宇旭、赵玮彬,“辽金契丹女真婚制婚俗之比较”,《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王永,“女真民族性格与金代散文风格关系管见”,《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王禹浪、王宏北,“女真族所建立的金上京会宁府”,《黑龙江民族丛刊》,2006年,02期。 

李秀莲,“金代定都燕京与女真民族文化的流变”,《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杨军,“女真文字、女真科举与女真汉化”,《长春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于晓光,““以夷制夷”与“以倭攻胡”——壬辰战争期间明朝与朝鲜对女真政策的比较研究”,《潍坊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爱新觉罗·乌拉熙春,“从名词复数后缀、格后缀的异同看满洲语与女真语的关系”,《满语研究》,2006年,02期。 

刘丹,“金代女真文学的民族文化特征及其成因”,《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卢伟张克,“见证黑龙江历史的女真文古碑——女真文和女真文古碑考”,《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白初一,“试论明朝初期明廷与北元和女真地区的政治关系”,《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6年,05期。 

黄任远,“满族故事家马亚川和女真萨满神话”,《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04期。 

殷桂莲,“明朝“羁縻政策”与女真社会经济文化的嬗变”,《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年,07期。 

金适,“金光平先生与契丹大小字、女真大小字——纪念金光平先生逝世四十周年”,《满语研究》,2006年,01期。 

郝素娟,“论扈伦四部与建州女真联姻的特点与影响”,《满族研究》,2006年,02期。 

沈林,“明代后金女真“沈”姓探——从《明代满蒙史料·李朝实录抄》“沈”姓记载看女真姓氏的变化”,《满族研究》,2006年,02期。 

王伟,“和则互利  战则俱伤——宋代女真与白蛮比较研究的启迪”,《大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6年,05期。 

穆鸿利,“女真语言文字研究的历程”,《满语研究》,2005年,01期。 

吕真,“《金代女真语》出版”,《满语研究》,2005年,01期。 

李无未,“日本学者汉满女真对音译音研究”,《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程尼娜,“元朝对黑龙江下游女真水达达地区统辖研究”,《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5年,02期。 

金宝丽,“从金源郡王看女真族的民族精神”,《黑龙江史志》,2005年,06期。 

路子,“大金末裔:中国大地上最后一个女真部落”,《西部大开发》,2005年,06期。 

穆鸿利,“金源女真姓氏谱及改汉姓之分类与特点”,《满族研究》,2005年,04期。 

韩世明,“金史女真史研究的新进展——第三届全国金史女真史学术研讨会综述”,《北方文物》,2005年,02期。 

兰婷孙运来,“金代女真教育制度”,《黑龙江民族丛刊》,2005年,06期。 

王孝华,“全国第三届辽史契丹史、金史女真史学术研讨会分别在阜新市和松原市举行”,《北方文物》,2005年,01期。 

黄凤岐,“辽宁省辽金契丹女真史研究会二十年工作述略”,《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乌云高娃,“明四夷馆“女真馆”和朝鲜司译院“女真语学””,《中国史研究》,2005年,01期。 

刘丹,“略论女真文学的文化艺术特征”,《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9期。 

“女真族和百年金朝”,《世纪桥》,2005年,Z1期。 

谢肇华,“浪孛儿罕事件与女真族民族精神的觉醒”,《满族研究》,2005年,03期。 

赵永春,“《茅斋自叙》记载的女真生活习俗与宋金关系”,《北方文物》,2005年,03期。 

吴凤霞,“金代女真学的兴衰及其历史意义”,《社会科学辑刊》,2005年,04期。 

栾凡,“明代女真社会的“商人”群体”,《社会科学战线》,2005年,04期。 

兰婷,“金代女真族教育特点、历史地位及影响”,《社会科学战线》,2005年,04期。 

王臻刘玉,“关于朝鲜与明代建州女真关系研究的理性思考”,《东疆学刊》,2004年,03期。 

任崇岳,“女真遗民在河南”,《寻根》,2004年,04期。 

穆鸿利、孙伯君,“蒙古国女真文、汉文《九峰石壁纪功碑》初释”,《世界民族》,2004年,04期。 

孙伯君,“宋元史籍中女真语的标音”,《民族语文》,2004年,04期。 

五月,“女真语中的外来语成分上”,《满语研究》,2004年,01期。 

沉痛悼念女真学家、满学家金启孮先生”,《满语研究》,2004年,01期。 

程尼娜,“辽代女真属国、属部研究”,《史学集刊》,2004年,02期。 

张文澍,“《全元文》之辑佚与女真族古文家孛术鲁翀”,《民族文学研究》,2004年,02期。 

陈秀英,“女真子中黄酮类物质的提取”,《广州食品工业科技》,2004年,01期。 

李成,“论女真帝王海陵完颜亮的诗词艺术”,《黑龙江民族丛刊》,2004年,01期。 

宋基中李贤淑,“朝鲜时代的女真学与清学”,《满语研究》,2004年,02期。 

五月,“女真语中的外来语成分下”,《满语研究》,2004年,02期。 

穆鸿利,“怀念·景仰·继承——沉痛悼念女真满学一代大师金啟孮先生”,《满族研究》,2004年,04期。 

都兴智,“金代科举的女真进士科”,《黑龙江民族丛刊》,2004年,06期。 

伊葆力,“女真原始社会形态的思考与再认识”,《大连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刘秉虎,“建州女真与朝鲜交涉之研究——以《建州探情记轴》为中心”,《大连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孙伯君,“元明戏曲中的女真语”,《民族语文》,2003年,03期。 

李文泽,“金代女真族科举考试制度研究”,《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宝玉柱,“清代蒙古社会转型研究——社会政治转型的客观原因:女真崛起”,《满族研究》,2003年,01期。 

张秀荣,“简论女真的冶铁业与农业的发展”,《黑龙江民族丛刊》,2003年,01期。 

吴文清,“镜中观史  金代双鱼镜与女真社会生活”,《收藏界》,2003年,02期。 

于晓光,“明朝与朝鲜围绕女真问题交涉论析”,《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王伟,“宋代女真与白蛮之比较研究”,《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S2期。 

王臻,“朝鲜太宗与明朝争夺建州女真所有权述论”,《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杜成安,“女真官制与满族共同体的形成”,《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董万崙,“完颜女真发祥黑龙江说应当重新认识”,《北方文物》,2003年,02期。 

姚斌,“建州女真董鄂部的历史初探”,《满族研究》,2003年,02期。 

刘浦江,“女真语言文字资料总目提要”,《文献》,2002年,03期。 

栾凡,“明朝的羁縻政策与文化边缘地区的文化嬗变——透视明代女真文化”,《社会科学战线》,2002年,03期。 

林永强,“萨满教与女真文化”,《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王臻,“明代女真族与朝鲜的边贸考述”,《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杜成安,“建州女真在明朝国家政权体系中的地位”,《满族研究》,2002年,01期。 

奇文瑛,“论明朝内迁女真安置政策——以安乐、自在州为例”,《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刁书仁,“论明前期斡朵里女真与明、朝鲜的关系——兼论女真对朝鲜向图们江流域拓展疆域的抵制与斗争”,《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2年,01期。 

曲六乙,“《完颜金娜》与女真金源文化”,《上海戏剧》,2002年,02期。 

刘达科,“女真族文学研究百年掠影”,《民族文学研究》,2002年,01期。 

孙伯君,“《金史》女真人名释例”,《满语研究》,2002年,02期。 

林永强,“萨满教——女真民族文化现象”,《黑龙江农垦师专学报》,2002年,04期。 

杨勇金宝丽,“谈金代女真族猛安谋克制的变迁”,《黑龙江农垦师专学报》,2002年,04期。 

王春蕾,“试述金代女真族服饰及演变”,《黑龙江农垦师专学报》,2002年,04期。 

芮素平,“女真民族习惯法考述”,《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2年,S1期。 

和希格、穆鸿利,“从奥屯良弼女真文石刻看金代民族文字的演变”,《北方文物》,2002年,03期。 

那炎、赵东升,“海西女真与朝鲜的关系”,《满族研究》,2001年,02期。 

朝克,“关于女真语研究”,《民族语文》,2001年,01期。 

李漪云,“烟草经由蒙古传入女真考”,《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徐俐力、张泰湘,“论女真语、满语在东北史研究中的作用”,《满语研究》,2001年,02期。 

杜成安,“女真官制与满族共同体的形成”,《满族研究》,2001年,04期。 

宋馥香,“论金代女真族文化对汉族的影响”,《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魏志江、潘清,“女真与高丽曷懒甸之战考略”,《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刁书仁,“元末明初朝鲜半岛的女真族与明、朝鲜的关系”,《史学集刊》,2001年,03期。 

孙伯君,“《女真译语》中的遇摄三等字”,《民族语文》,2001年,04期。 

玛纳,“《一种文化边缘地带的特有经济类型剖析——明代女真族的多元经济研究》出版”,《黑龙江民族丛刊》,2000年,04期。 

哈斯巴特尔,“试析肃慎、挹娄、女真的族称关系”,《黑龙江民族丛刊》,2000年,03期。 

裘石,“《一种文化边缘地带的特有经济类型剖析──明代女真族的多元经济研究》一书出版”,《北方文物》,2000年,03期。 

谢肇华,“评析朝鲜对建州卫女真的第一次用兵”,《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高庆仁纪桂秀,“努尔哈赤与东哥格格——兼述建州女真统一海西女真的历程”,《满族研究》,2000年,02期。 

邓敏文,“侗乡椎髻女  真有巧文人——评《中国侗族习俗与稻作文化》”,《民间文化》,2000年,Z1期。 

赵毅栾凡,“文化边缘地区与边缘文化──明代女真地区文化特征探析”,《史学月刊》,2000年,02期。 

栾凡项福库,“明代女真族的农耕经济状况刍议”,《黑龙江民族丛刊》,2000年,01期。 

栾凡,“明代女真族的贸易关系网及社会效应”,《北方文物》,2000年,01期。 

刁书仁,“成化年间明与朝鲜两次征讨建州女真”,《史学集刊》,1999年,02期。 

李秀莲,“女真萨满教源流探微”,《黑龙江农垦师专学报》,1999年,02期。 

董万崙,“辽代长白山女真“三十姓”部落联盟研究”,《北方文物》,1999年,02期。 

李琳镐,“《女真译语研究》”,《满族研究》,1999年,04期。 

何溥滢,“李朝初期对女真的政策”,《满族研究》,1999年,02期。 

刘子敏、金宪淑,“辽代鸭绿江女真的分布”,《东疆学刊》,1998年,01期。 

张博泉,“辽金女真达鲁古部与达鲁古城重议”,《黑龙江民族丛刊》,1998年,04期。 

董万仑,“从庆源、北青女真字刻石看金代东海女真的文化”,《黑龙江民族丛刊》,1998年,04期。 

姜龙范,“洪武至永乐初年围绕女真问题所展开的中朝交涉”,《延边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4期。 

刘子敏、金星月,“辽代女真长白山部居地辨”,《延边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4期。 

栾凡,“明代女真族多元经济的特点及影响”,《黑龙江民族丛刊》,1998年,03期。 

聂鸿音,“《金史》女真译名的音韵学研究”,《满语研究》,1998年,02期。 

栾凡,“明代女真族从事农耕的生产组织”,《北方文物》,1998年,03期。 

栾凡,“明代后期女真社会的民族结构”,《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3期。 

张晶,“金代文化变异与女真诗人风格”,《民族文学研究》,1998年,02期。 

穆鸿利,“谈阿尔泰语系女真语与满语之比较研究问题”,《满族研究》,1998年,02期。 

其木德·道尔吉,“金代女真语札记”,《满族研究》,1998年,02期。 

和希格,“永乐《女真译语》词汇总论”,《满族研究》,1998年,02期。 

张德明,“又一种女性文学现实──东北作家女真创作散论”,《当代作家评论》,1997年,05期。 

王景泽马桂秋,““野人女真”与努尔哈赤的兴起”,《黑龙江民族丛刊》,1997年,03期。 

牛达生,“《郎君行记》与契丹字研究——兼谈不能再视《郎君行记》为女真字了”,《考古与文物》,1997年,04期。 

关玉华王兴文胡冠峰,“金代女真民族文化整合原因探析”,《蒲峪学刊》,1997年,02期。 

关亚新,“论金代女真族的村社组织——谋克”,《社会科学辑刊》,1997年,02期。 

栾凡,“建国以来明代女真经济问题研究述评”,《中国史研究动态》,1997年,03期。 

都兴智,“锡伯族源出女真论”,《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7年,02期。 

苍松,“论女真文化体及其演进”,《求是学刊》,1997年,02期。 

赵家壁,“钻研女真文学的学者金光平”,《南京史志》,1997年,01期。 

王长兴,“杰出的女真族军事家完颜阿骨打”,《军事历史》,1996年,04期。 

禹宏、徐蓓文,“金代黑龙江的女真状元徒单镒”,《黑龙江民族丛刊》,1996年,02期。 

文钟哲,“浅谈明代女真族与朝鲜人之间的边境贸易”,《满族研究》,1996年,02期。 

栾凡,“试论贸易对明代女真经济的影响”,《延边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2期。 

齐米德道尔吉,“金代女真语札记”,《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3期。 

额尔敦巴特尔,“简论契丹大字和女真文字的比较研究”,《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3期。 

胡秀杰,“辽金时期契丹女真族瓜棱器研究”,《北方文物》,1996年,02期。 

赵展,“满族与锡伯族同为明代女真的后裔”,《满族研究》,1996年,01期。 

袁清,“清军入关前女真族的经济潜力”,《清史研究》,1996年,01期。 

张长利,“蒙古、满(女真)及突厥人的围猎术语”,《西北民族研究》,1996年,02期。 

王世杰,“辽金时期契丹女真族马镫研究”,《北方论丛》,1996年,06期。 

刘小萌,“明末女真社会氏族制度的瓦解”,《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6年,05期。 

王可宾,“再议女真称谓”,《龙江社会科学》,1995年,01期。 

蒋秀松,“《开元新志》对女真等族的记述”,《松辽学刊社会科学版》,1995年,01期。 

文钟哲,“浅谈明代女真族与朝鲜人之间的边境贸易”,《延边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3期。 

金启,“韩国女真语文学的丰硕成果──金东昭教授《女真语满语研究》读后”,《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3期。 

王菊艳,“女真民族文化心理的折射——简析女真族作家的元曲作品”,《社会科学战线》,1995年,04期。 

陈伯霖,“女真、蒙古族尚白新探”,《黑龙江民族丛刊》,1995年,02期。 

高扬,“《离骚》求女真义阐解及其原型寻择”,《湖北教育学院学报》,1995年,02期。 

穆鸿利,“女真语与满语之比较研究”,《满语研究》,1995年,01期。 

刘小萌,“明代女真社会的酋长”,《中国史研究》,1995年,02期。 

王崇时,“论金代女真族文化教育的发展”,《延边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2期。 

赵振绩,“女真族系源流考异”,《历史研究》,1995年,05期。 

任崇岳,“谈晋皖豫三省的女真遗民”,《北方文物》,1995年,02期。 

张颖超,“努尔哈赤时代女真族的婚姻与家庭”,《三峡学刊》,1995年,03期。 

赵评春,“金代女真服饰研究”,《黑龙江民族丛刊》,1995年,01期。 

滕绍箴,“明代奴儿干都司女真诸卫研究概述与探索”,《民族研究》,1995年,02期。 

蒋维忠,“明代初期建州女真的社会形态”,《满族研究》,1995年,01期。 

伊葆力、张建华,“浅谈女真文化体及其演进”,《北方文物》,1995年,01期。 

黄任远,“女真原始神话的古老文化蕴意”,《龙江社会科学》,1995年,01期。 

李成,“略论女真文学的民族文化特征及对中国文学的贡献”,《齐齐哈尔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2期。 

金启孮、乌拉熙春,“女真语与满语关系浅议”,《民族语文》,1994年,01期。 

周建奇,““女真”与契丹小字“山””,《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4期。 

蒋秀松,“女真与高丽间的“易懒甸之战””,《民族研究》,1994年,01期。 

王文素,“宁江州榷场与女真族起兵抗辽”,《黑龙江农垦师专学报》,1994年,04期。 

李锡厚,“辽金时期契丹及女真族社会性质的演变”,《历史研究》,1994年,05期。 

汪玉明,“《女真馆杂字》研究新探”,《民族语文》,1994年,05期。 

蒋秀松,“高丽末期的东、西女真”,《黑龙江民族丛刊》,1994年,03期。 

董万崙,“《龙飞御天歌》记东女真姓氏及部族移动、合流研究”,《黑龙江民族丛刊》,1994年,03期。 

黄任远,“女真原始神话形象的古老文化蕴意”,《满族研究》,1994年,03期。 

蒋秀松,““东女真”与“西女真””,《社会科学战线》,1994年,04期。 

和希格,“日本女真语文研究50年述评”,《北方文物》,1994年,03期。 

穆鸿利,“女真文研究中不能回避的问题”,《北方文物》,1994年,03期。 

任崇岳、杨海中,“河南省的女真遗民”,《中州今古》,1994年,04期。 

韩世明,“辽金时期女真氏族制度新论”,《东北亚论坛》,1994年,02期。 

Э·В·沙弗库诺夫、朱国忱,“从最新考古研究成果看女真文化源流的某些问题”,《北方文物》,1994年,02期。 

齐春风,“金源女真文化与各族文化之交融与影响”,《大连教育学院学报》,1994年,02期。 

葛凤晨、陈东海,“女真时期长白山区蜂业历史考证”,《中国养蜂》,1993年,03期。 

孙丽清,“满族戏《铁血女真》表导演风格的探索”,《中国戏剧》,1993年,03期。 

那晓文,“女真文”,《黑龙江民族丛刊》,1993年,04期。 

董万,“《龙飞御天歌》记东女真族源研究”,《黑龙江民族丛刊》,1993年,04期。 

聂鸿音,“女真文中汉语借词的音韵特点”,《固原师专学报》,1993年,04期。 

王高李琳,“《契丹的东北政策——契丹与高丽、女真关系之研究》”,《满族研究》,1993年,03期。 

张泰湘、吕和咏、康波,“论金代女真族与汉族之间的文化交流”,《黑龙江民族丛刊》,1993年,03期。 

董万,“《龙飞御天歌》记东女真族属与分布研究”,《黑龙江民族丛刊》,1993年,02期。 

刘慧宇,“儒家思想与金代女真族的思想政治变革”,《黑龙江民族丛刊》,1993年,02期。 

郭殿忱,“女真服饰史论”,《黑龙江民族丛刊》,1993年,02期。 

韩世明,“辽金时期女真家庭形态研究”,《史学集刊》,1993年,02期。 

姚凤林树山,“绥芬河下游女真文化遗存”,《社会科学战线》,1993年,03期。 

和希格,“1413年永宁寺碑与金代女真文石刻”,《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02期。 

李澍田、张云樵,“明末海西女真叶赫部的卫属、都城及世系的考订”,《北方文物》,1993年,01期。 

乔幼梅,“女真奴隶制的演变”,《文史哲》,1992年,05期。 

林树山、Э·В·沙弗库诺夫,“赛加古城址——原苏联滨海边区境内的重要女真文化遗存”,《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2年,02期。 

王世莲,“金代非女真族后妃刍议”,《求是学刊》,1992年,02期。 

王冬芳,“努尔哈赤在统一女真、治理后金中的措施及其作用”,《满族研究》,1992年,04期。 

苍寒,“女真族名起源新说”,《黑龙江民族丛刊》,1992年,01期。 

肖女,“《铁血女真》座谈会发言摘要”,《戏剧文学》,1992年,12期。 

张甫白,“肃慎·挹娄·女真考辨”,《史学集刊》,1992年,01期。 

田子馥,“从历史走向现实的艺术形象——满族新城戏《铁血女真》观后”,《戏剧文学》,1992年,11期。 

Э·沙弗库诺夫、徐昌翰,““黑水”地理位置及“黑龙江女真”族属考”,《黑河学刊》,1992年,01期。 

王可宾,“从语言遗迹看女真社会历史文化”,《史学集刊》,1992年,03期。 

王禹浪,““女真”称号的含义与民族精神”,《北方文物》,1992年,03期。 

蒋秀松,“女真与靺鞨”,《民族研究》,1992年,03期。 

一鉴,“辽金女真族的绘画、建筑、雕塑与工艺美术”,《新美术》,1992年,03期。 

王可宾,““女真”释义”,《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2年,02期。 

陈安丽,“女真法律简述”,《满族研究》,1992年,03期。 

刘小萌,“明代女真的血缘家族“乌克孙””,《社会科学辑刊》,1992年,04期。 

周竞红,“论明代兀良哈三卫与东西蒙古、女真的关系”,《内蒙古社会科学文史哲版》,1992年,04期。 

武玉环,“论金代女真的宗教信仰与宗教政策”,《史学集刊》,1992年,02期。 

徐长谦,“建州女真在宽甸述略”,《满族研究》,1992年,02期。 

吴英俊,“《铁血女真》的悲剧艺术”,《中国戏剧》,1992年,11期。 

王冬芳,“关于努尔哈赤时期女真社会性质问题新探”,《社会科学辑刊》,1991年,03期。 

张晶,“试论金代女真文化与汉文化的融合与排拒”,《社会科学辑刊》,1991年,02期。 

《龙飞御天歌》所记的女真首领”,《北方文物》,1991年,01期。 

董万仑,“略论建州女真的起源”,《黑河学刊》,1991年,01期。 

刘小萌,“明代女真的地缘组织——噶栅”,《民族研究》,1991年,03期。 

杨茂盛,“女真—乌底改人的宇宙观”,《北方文物》,1991年,04期。 

何天明,“试探元代女真与蒙古的关系”,《黑河学刊》,1991年,04期。 

山仑、董万,“建州女真定居奚关总管府城研究”,《黑龙江民族丛刊》,1991年,03期。 

陈安丽,“明代女真族的文化风俗”,《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04期。 

苏兴,“蒲松龄的远祖约是女真族补证”,《蒲松龄研究》,1991年,02期。 

姚凤,“苏联学者麦德维杰夫论北方女真文化”,《黑龙江民族丛刊》,1991年,02期。 

王叔言,“女真“妻后母”复议”,《北方文物》,1991年,02期。 

王可宾,“辽代女真官制考略”,《史学集刊》,1990年,04期。 

亚明,“《女真进士题名碑》研究述略”,《中原文物》,1990年,04期。 

林树山,“苏联出版《12~13世纪女真兀的改部的文化与远东通古斯族的起源问题》”,《中国边疆史地研究导报》,1990年,06期。 

孙秀仁,“生女真文化的渊源与构成——以黑龙江地区考古资料为主的论述”,《黑龙江民族丛刊》,1990年,03期。 

董万崙,“建州女真定居阿木河研究”,《黑龙江民族丛刊》,1990年,03期。 

王可宾,“女真公主述要”,《北方文物》,1990年,03期。 

刘小萌,“明代女真血缘组织哈拉穆昆的动态分析”,《社会科学战线》,1990年,04期。 

金焘方,“从女真语到满洲语”,《满语研究》,1990年,01期。 

河浠,“按出虎水和女真早期文化”,《内蒙古社会科学文史哲版》,1990年,03期。 

邓荣臻,“金代女真族“妻后母”说考辨——兼论女真族宗族接续婚”,《北方文物》,1990年,01期。 

杨茂盛,“关于海西、海西江和海西女真”,《学习与探索》,1989年,06期。 

王崇实,“女真族发展的不平衡性和连续性——兼论明初建州女真的社会性质”,《吉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03期。 

门岿,“论元代女真族和契丹族诗人及其诗作”,《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9年,04期。 

王德忠,“女真政权传世方式琐谈”,《北方文物》,1989年,02期。 

陈国良,“女真族史学开拓者金代史学奠基人——完颜勖”,《黑河学刊》,1989年,02期。 

张晶,“金代女真与汉文化”,《中州学刊》,1989年,03期。 

张晶,“金代女真词人创作的文化品格”,《民族文学研究》,1989年,03期。 

祖英,“试论女真族的崛起”,《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01期。 

董万崙,“关于辽代长白山女真几个问题的探讨”,《民族研究》,1989年,01期。 

张晶,“试论金代女真民族文化心理的变迁——兼议女真人的诗歌创作”,《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8年,04期。 

膝绍箴,“女真社会发展评述”,《黑龙江民族丛刊》,1988年,02期。 

张创新,“简论阿骨打在女真民族形成中的作用”,《北方文物》,1988年,02期。 

王彬,“赫哲族与东海女真”,《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8年,02期。 

汪玢玲,“女真英雄传奇的历史价值”,《民族文学研究》,1988年,02期。 

陈涴,“努尔哈赤与女真族社会变革——兼论明代女真族社会形态”,《社会科学研究》,1988年,02期。 

王可宾,“女真地理风情——《松漠纪闻》札记”,《北方文物》,1988年,01期。 

裘实,“新书信息——《女真史》问世”,《北方文物》,1988年,04期。 

王胜国,“努尔哈赤时期女真社会性质新探”,《松辽学刊社会科学版》,1988年,03期。 

林树山,“关于黑龙江沿岸女真文化的起源问题”,《黑龙江民族丛刊》,1988年,03期。 

祝注先,“金代女真族的诗歌”,《北方文物》,1988年,03期。 

富育光、孟慧英,“金代女真族的萨满教”,《黑河学刊》,1988年,03期。 

陈会学,“女真和满族的飞骑射柳习俗”,《黑河学刊》,1988年,03期。 

王仁钦,“中国辽金契丹、女真史学会第四届年会在赤峰举行”,《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02期。 

林树山,“续《苏联对女真文化的研究》上篇”,《北方文物》,1987年,02期。 

傅朗云、扬旸、宗惠玉,“略谈明代女真族同汉族之间的密切联系”,《吉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02期。 

杨业进,“建州女真奴隶制的发展状况”,《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87年,03期。 

聂锡文,“女真为什么又称女直”,《中国民族》,1987年,05期。 

张克陈曼平,“试论女真族诗人完颜亮”,《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01期。 

刘庆,“金代女真官制的演变道路”,《民族研究》,1987年,02期。 

林树山,“续《苏联对女真文化的研究》下篇”,《北方文物》,1987年,04期。 

邓荣臻,“女真发辫式样管窥”,《北方文物》,1987年,04期。 

菊池俊彦、李陈奇,“阿穆尔河流域的靺鞨、女真遗存”,《黑河学刊地方历史版》,1987年,04期。 

王冬芳,“联姻政策在女真统一中的作用”,《社会科学辑刊》,1987年,05期。 

王晓莉,“一位有作为的女真族皇帝——浅评《金世宗传》”,《社会科学辑刊》,1987年,05期。 

姜守鹏,“十世纪初至十二世纪初的女真族”,《北方文物》,1987年,03期。 

张博泉,“中国辽金奖契丹女真史第四次学术讨论会总结报告”,《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02期。 

景爱,“金上京女真贵族的社会生活”,《学习与探索》,1986年,03期。 

滕绍箴,“浅论明代女真与蒙古关系演变中的经济问题”,《辽宁师范大学学报》,1986年,02期。 

张秀蓉,“女真箩纹蛾在吉林省的发现”,《吉林农业大学学报》,1986年,01期。 

白凤岐,“从肃慎到女真”,《满族研究》,1986年,01期。 

王学松,“试论明代前期建州女真的生产方式及其社会性质”,《黑龙江民族丛刊》,1986年,01期。 

舒焚,“金初女真族知识分子群”,《北方文物》,1986年,01期。 

赵冬晖,“关于生女真氏族部落的几个问题”,《北方文物》,1986年,01期。 

傅朗云,“明代《女真馆来文》研究概述”,《北方文物》,1986年,01期。 

滕绍箴,“明代女真振兴述论”,《北方文物》,1986年,04期。 

刘肃勇,“浅议辽代生女真的习俗”,《黑河学刊地方历史版》,1986年,01期。 

蒋秀松,“明代的野人女真”,《黑河学刊地方历史版》,1986年,04期。 

都兴智,“曷苏馆女真考略”,《辽宁师范大学学报》,1986年,01期。 

张宝才,“论完颜女真国家关系的确立过程及其特点”,《求是学刊》,1986年,05期。 

金启孮,“女真的文字和语言——对祖国文化融合发展的贡献”,《社会科学战线》,1986年,01期。 

吴正格,“金代女真族食俗窥略”,《满族研究》,1986年,03期。 

王崇时,“十至十二世纪初女真与高丽的关系”,《北方文物》,1986年,03期。 

李利,“女真叶白糖治疗下肢创伤感染”,《中国社区医师》,1986年,07期。 

邓荣臻,“对《金初女真族知识分子群》的一点质疑”,《北方文物》,1986年,02期。 

滕绍箴,“论明代女真的几种风俗”,《民族研究》,1986年,06期。 

刘世哲,“金初女真习俗与满族早期习俗的传承关系”,《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06期。 

贾敬颜,“女真及其相关的民族”,《历史教学》,1985年,10期。 

程迅,“《三仙女》是女真族的古老神话吗”,《民族文学研究》,1985年,04期。 

穆鸿利,“辽金文化研究取得新进展——中国辽金契丹女真史学会第三次年会学术讨论概述”,《社会科学战线》,1985年,04期。 

刘炳愉陈福林,“曷苏馆熟女真探源”,《北方文物》,1985年,02期。 

王世莲,“试论金初女真族尚文好学的进取精神”,《北方文物》,1985年,02期。 

Д·卡拉Е·И·克恰诺夫В·С·斯塔里科夫姚凤,“纸抄女真文的首次发现”,《北方文物》,1985年,02期。 

董万崙,“明代建州女真迁徒新证”,《求是学刊》,1985年,03期。 

小镇,“中国辽金及契丹女真史学会第三次年会纪闻”,《民族研究》,1985年,06期。 

吕光天古清尧,“明代女真族的分布与发展”,《社会科学辑刊》,1985年,02期。 

孙进己,“辽代女真族的习俗及宗教艺术”,《北方文物》,1985年,04期。 

周惠泉,“金代女真族诗人完颜王寿简论”,《社会科学战线》,1985年,02期。 

张广志,“女真与奴隶制——“从少数民族史看初始阶级社会的非奴隶制性质”专题研究之九”,《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01期。 

清濑义三郎、则府、刘京雨,“《女真语言文字研究》的序言”,《北方文物》,1985年,01期。 

李鸿彬,“明代女真铁业发展简述”,《民族研究》,1984年,05期。 

咏椿,“辽代的“打女真””,《松辽学刊社会科学版》,1984年,04期。 

蒋秀松,“明代女真的敕贡制”,《民族研究》,1984年,04期。 

孙进己,“女真源流考”,《史学集刊》,1984年,04期。 

蔡美彪,“女真字构制初探”,《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02期。 

刘世哲,“明代女真物产输入几种”,《黑龙江文物丛刊》,1984年,04期。 

武玉环,“拓跋、契丹、女真等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黑龙江文物丛刊》,1984年,01期。 

刘肃勇,““放偷日”与辽女真婚俗”,《社会科学辑刊》,1984年,06期。 

古清尧,“中国辽金及契丹女真史研究会第二次学术讨论会简述”,《民族研究》,1984年,02期。 

刘肃勇,“辽完颜部女真族与木制器具”,《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06期。 

赵冬晖,“金代女真社会奴隶制度的特点”,《社会科学辑刊》,1984年,05期。 

张云樵,“叶赫研究上——叶赫的崛起及其为争夺女真最高统治权的战争”,《松辽学刊社会科学版》,1984年,03期。 

纪言,“中国辽金及契丹女真史研究会第二次学术讨论会纪实”,《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4年,01期。 

金启孮,“论金代的女真文学”,《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04期。 

穆鸿利,“完颜娄室—智勇双全的女真名将”,《东北师大学报》,1984年,01期。 

道尔吉和希格,“女真文《大金得胜陀颂》碑校勘释读”,《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04期。 

蒋秀松,“从兀良哈与兀狄哈的比较中看女真各部发展的不平衡性”,《社会科学战线》,1984年,01期。 

赵志辉,“金元时期女真散曲探微”,《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02期。 

B·E·麦德维杰夫孙秀仁,“阿穆尔河下游女真文化的一些发现”,《黑龙江文物丛刊》,1984年,02期。 

道尔吉和希格,“海龙汉文、女真文对译摩崖真伪辨”,《内蒙古社会科学》,1984年,03期。 

刘世哲,“明代女真几种物产输出述议”,《民族研究》,1984年,06期。 

和希格,“契丹大字与传世的女真文字”,《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03期。 

三田村泰助杨旸,“野人女真的“塔坦””,《民族译丛》,1984年,03期。 

张云樵,“叶赫研究下——叶赫在争夺统一女真诸部斗争中的失败及灭亡”,《松辽学刊社会科学版》,1984年,04期。 

赵东辉,“女真族的家长制家庭公社”,《黑龙江文物丛刊》,1983年,01期。 

董玉瑛,“明正统末景泰初女真的动乱”,《史学集刊》,1983年,04期。 

林树山,“苏联对女真文化的研究”,《黑龙江文物丛刊》,1983年,04期。 

李林,“建州女真风俗考略”,《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05期。 

车锡伦、袁爱国,“浅论女真族剧作家李直夫的杂剧《虎头牌》”,《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04期。 

杨伯达,“女真族“春水”、“秋山”玉考”,《故宫博物院院刊》,1983年,02期。 

滕绍箴,“试论明代女真与蒙古的关系”,《民族研究》,1983年,04期。 

王崇时,“元代东北女真族试探”,《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年,04期。 

廖慎,“中国辽金及契丹女真史研究会成立”,《社会科学辑刊》,1982年,05期。 

贾敬颜,“女真文官印考略”,《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2年,04期。 

敬知本,“试论女真族民族英雄阿骨打”,《历史教学》,1982年,07期。 

松浦茂、陈瑞云,“关于女真社会史研究的几个问题摘译”,《史学集刊》,1982年,02期。 

刘肃勇,“辽代女真完颜部的氏族生活”,《黑龙江文物丛刊》,1982年,02期。 

和希格,“近百年国内外《女真译语》研究概况”,《内蒙古社会科学》,1982年,03期。 

朱诚如,“论明代女真与中央王朝的关系”,《辽宁师院学报》,1982年,03期。 

罗福颐、金启孮、贾敬颜、黄振华,“女真字奥屯良弼诗刻石初释”,《民族语文》,1982年,02期。 

滕绍箴,“从朝鲜《李朝实录》看明代女真族与朝鲜族的友好关系”,《延边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年,03期。 

庆春,“阿骨打是女真族的民族英雄”,《四平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年,02期。 

滕绍箴,“明代女真社会的军事民主制”,《黑龙江文物丛刊》,1981年,01期。 

蒋秀松,“海西与海西女真”,《民族研究》,1981年,05期。 

周远廉、谢肇华,“明代女真与汉族的关系——明代辽东档案研究之四”,《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1年,02期。 

陈涴,“试论努尔哈赤对女真各部的统一”,《社会科学辑刊》,1980年,05期。 

金光平 金启孮,“女真制字方法论——兼与日本山路广明氏商榷”,《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4期。 

和希格,“从金代的金银牌探讨女真大小字”,《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4期。 

道尔吉,“关于女真大小字问题”,《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4期。 

周有光,“女真语文学的丰硕成果——介绍金光平、金启孮《女真语言文字研究》”,《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4期。 

董玉瑛,“明代海西女真的经济生活”,《社会科学战线》,1980年,04期。 

穆鸿利,“完颜希尹——女真族著名的将军、丞相和学者”,《东北师大学报》,1980年,03期。 

刘凤翥,“契丹、女真文字简介”,《历史教学》,1980年,05期。 

苏金源,“辽代东北女真和汉人的分布”,《社会科学战线》,1980年,02期。 

刘凤翥,“女真字“国诚”银牌考释”,《文物》,1980年,01期。 

杨余练,“明代后期的辽东马市与女真族的兴起”,《民族研究》,1980年,05期。 

岑家梧,“金代女真和汉族及其他民族的经济文化联系”,《民族研究》,1979年,02期。 

颜华,“女真文国信牌的发现”,《社会科学战线》,1979年,02期。 

穆鸿利、道尔吉和希格,“女真文字史料摘抄”,《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年,Z2期。 

王崇时,“女真杂谈”,《延边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年,02期。 

刘最长、朱捷元,“西安碑林发现女真文书、南宋拓全幅集王《圣教序》及版画”,《文物》,1979年,05期。 

金启孮,“陕西碑林发现的女真字文书”,《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年,Z1期。 

范进已,“海龙女真摩崖石刻”,《社会科学战线》,1979年,02期。 

李洵,“公元十五世纪到十七世纪中叶建州女真族社会性质问题的探讨”,《吉林师大学报》,1978年,04期。 

薛虹,“明代初期建州女真的迁徙”,《吉林师大学报》,1978年,03期。 

萧振泉,“努尔哈赤与女真各部的统一”,《历史教学》,1965年,08期。 

张博泉,“论猛安谋克在女真族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63年,01期。 

金光平,“从契丹大小字到女真大小字特约稿”,《内蒙古大学学报社会科学》,1962年,02期。 

华山王赓唐,“略论女真族氏族制度的解体和国家的形成”,《文史哲》,1956年,06期。 

图书:

仝道荣主编:《女真族的一支后裔——仝姓》,凤凰出版社,2009年。 

马亚川讲述王宏刚、程迅记录整理:《女真谱评》,吉林人民出版社,2009年。 

王冬芳 季明明著:《女真——满族建国研究》,学苑出版社,2009年。 

杨军孙昊著:《女真帝国传奇》,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9年。 

许宗汉著:《努尔哈赤》,中国华侨出版社,2009年。 

包丽英著:《蒙古王妃,女真·歧国卷》,南海出版公司,2009年。 

刘浦江著:《松漠之间》,中华书局,2008年。 

刘德诚杨立伟编著:《崛起的原点》,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8年。 

薄音湖编辑点校:《明代蒙古汉籍史料汇编.第四辑》,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7年。 

赵维江主编:《走进契丹与女真王朝的文学》,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 

马亚川遗稿王益章主编黄任远王益章整理:《女真萨满神话》,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 

韩世明著:《明代女真家庭形态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粘子瑛著:《女真后裔在台湾》,台湾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 

王臻著:《朝鲜前期与明建州女真关系研究》,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年。 

何光岳著:《女真源流史》,江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 

粘子瑛著:《女真后裔在台湾》,台湾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4年。 

陶晋生著:《女真史论》,稻乡出版社,2003年。 

罗浮散客等著明:《中国艳情孤本小说:足本珍藏.卷二》,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9年。 

栾凡著:《一种文化边缘地带的特有经济类型剖析》,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真妮演唱:《少女真妮》,广东珠江音像出版社,1997年。 

王洪昌著:《女真河》,北方文艺出版社,1997年。 

贾敬颜朱风辑:《蒙古译语女真译语汇编》,天津古籍出版社,1990年。 

王承礼主编:《辽金契丹女真史译文集.第一集》,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年。 

于又彦等著:《女真传奇》,时代文艺出版社,1989年。 

孙进已等著:《女真史》,吉林文史出版社,1987年。 

撰元佚名錢熙祚輯清:《元朝征緬錄女真招捕總錄》,中國書店,1986年。 

撰元佚名錢熙祚輯清:《女真招捕總錄》,中國書店,1986年。 

金启孮编著:《女真文辞典》,文物出版社,1984年。 

三上次男著日金启琮译:《金代女真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 

于宝林著:《女真文字研究论文集》,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1983年。 

期刊中国辽金及契丹女真史研究会秘书处:《辽金契丹女真史研究/中国辽金及契丹女真史研究会秘书处》,该刊编辑部,1982年。 

王可宾著:《女真国俗》,吉林大学出版社,1981年。 

金光平 金启對著:《女真语言文字研究》,文物出版社,1980年。 

王锺翰辑录辽宁大学历史系编:《清初史料丛刊第七种,朝鲜《李朝实录》中的女真史料选编》,辽宁大学历史系,1979年。 

闕名撰明:《張於湖誤宿女真觀》,商務印書館,1941年。 

羅福成編:《女真譯語》,[出版者不詳],1933年。 

金渭显著:《契丹的东北政策》,华世出版社, 

天都山臣撰明:《建州女真考》,不详, 

天都山臣撰明:《寶顏堂訂正建州女真考》,不详,

学位论文:

臧颖:《论金朝对女真族的政策及影响》,东北师范大学,硕士,中国古代史,王德史,2009年。 

李婧:《明朝政府叶赫女真政策研究》,陕西师范大学,硕士,中国古代史,萧正洪,2009年。 

赵苏楠:《试论女真与高丽的关系》,延边大学,硕士,专门史,李宗勋,2008年。 

王宝平:《明初至后金兴起前蒙古与女真关系研究》,内蒙古大学,硕士,专门史,宝音德力根,2008年。 

曲娟:《《金史》女真语词汇研究》,吉林大学,硕士,历史学,赵永春,2008年。 

赵鹏:《金元时期女真科举和蒙古科举比较研究》,吉林大学,硕士,专门史,程妮娜,2008年。 

宋巧玲:《从明代援朝抗倭战争看女真的崛起》,吉林大学,硕士,中国古代史,王剑,2008年。 

赵萍:《试论金中期女真族“全盘汉化”及维护旧俗问题》,辽宁师范大学,硕士,中国古代史,都兴智,2007年。 

刘彩旺:《泾川县完颜村女真族民俗旅游文化研究》,西北师范大学,硕士,专门史,王三北,2007年。 

王久宇:《论金世宗的女真为本政策及其评价》,东北师范大学,硕士,中国古代史,王德忠,2007年。 

于晓光:《明朝与朝鲜围绕女真问题的交涉研究(1368年—1619年)》,山东大学,博士,专门史,陈尚胜申解淳,2006年。 

顾韵芬:《金代女真族民族服饰文化和发展》,苏州大学,硕士,服装设计与工程,刘国联,2006年。 

张增吉:《金代女真词人研究》,兰州大学,硕士,中国古代文学,庆振轩,2006年。 

孙伯君:《宋元史籍中的女真语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专门史学,聂鸿音,2003年。 

会议论文:

张士尊:《建州女真董鄂部族源考》,辽宁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辽宁省委宣传部辽宁省教育厅辽宁省委党校辽宁社会科 

李日强晁中辰:《明代援朝抗倭与建州女真的崛起》,沈阳东亚研究中心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延边大学历史系与东北亚 

李秀莲:《金代定都燕京与女真民族文化的流变》,北京市文物局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北京建都85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北京,2003年。 

栾凡:《明代女真族的贸易关系网及社会效应》,吉林省社会科学院中国明史学会东北师范大学吉林大学吉林师范学院,“第七届明史国际学术讨论会”,中国吉林长春,1999年。 

刁书仁:《成化年间明与朝鲜两次征讨建州女真》,吉林省社会科学院中国明史学会东北师范大学吉林大学吉林师范学院,“第七届明史国际学术讨论会”,中国吉林长春,1999年。 

那炎:《扈伦四部和海西女真》,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学术会议”,1998年。 

铁玉钦:《从《信牌档》中《水浒》残本的发现,看明末《水浒》的传入辽东及女真地区》,1984年。 

颜华:《女真文》,1982年。 

金启孮:《女真文字研究概况》,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成立大会和首次学术讨论会”,中国北京,1980年。 

文章点击数:       【 】    【更换背景色
哎呀404…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Not Found
哎呀…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温馨提醒您 - 您可能输入了错误的网址,或者该网页已删除或移动
211.103.15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