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404…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Not Found
哎呀…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温馨提醒您 - 您可能输入了错误的网址,或者该网页已删除或移动
211.103.156.162
当前位置 : 首页  >> 资源在线

萧一山:清代通史·序·导言


序 

梁启超 

    昔读《亭林集·书潘吴二子事》之篇,窃叹力田、赤溟两先生,弱龄树志,抗迹迁、固,奋然以私家之力,负荷国史;虽横撄文网,业弗克竟,然其所草创,能使一代大师如顾宁人者,推挹咏叹,何其卓跞而闳远也!清社之屋,忽十二年,官修《清史》,汗青无日;即成,亦决不足以餍天下之望。吾侪生今日,公私纪录,未尽散佚,十口相传,可征者滋复不少。不以此时网罗放失,整齐其志传,日月逾迈,乃以守缺钩沉盘错之业贻后人,谁之咎也?亦既数数发愤,思以自任,而学殖谫浅,又多所骛,而志虑不专一,荏苒鲜就,弥用增怍.顾尝端居私祝,谓后起俊彦中,如力田、赤溟其人者,何遽绝于天壤?盖有之也,我未之见耳。吾友蒋百里手一编见视,则萧子一山之《清代通史》:为卷三,为第十六,已写定者,仅上卷三分之二,为篇四,为文三十余万言。余穷一日夜力读卒业,作而叹曰:萧子之于史,非直识力精越,乃其技术,亦罕见也!近世史学,日益光大,若何而始谓之史?若何致力,而可以得良史?世不乏能言之者。虽其原史之言,各有流别,或且相非;其所欲操之术,亦不一致,其孰为最餍心而切理者,且勿论。然而实行其所信,以之泐定一史,使吾之理想,得有所丽,以商榷于世者,何其寥寥也?岂非阐理则易为言,责事则难为力!夫史之为物,兼天下之至赜,与天下之至动:所取材者,既患其寡,复患其多;既不容骋丝毫理想于事实以外,又非可平胪事实于纸上,如钞胥云尔。于其至赜者,勤而搜之,勿使漏;精而核之,勿使舛;无漏无舛矣,更求所以入吾范,勿使乱。于其至动者,观其相生,观其相消,观其相荡;揽其主,絮其从,摘其伏,究其极:凡此举非冥索所能有功也。日日与此至赜至动之事实作缘,心力常注于其中,而眼光常超于其外。嘻!非志毅而力勤,心果而才敏者,其孰能与于斯?萧子之学,未见其止;但以所睹本书四篇论,其所述者,为明清嬗代之枢机,为欧亚接触之端绪,为迹至棼,而不易理;为几至微,而不易析。读兹书,何其乙乙而抽,渊渊而入,若视庵摩罗于掌上,而嚼谏果于回甘也!遵斯志也,岂惟《清史》?渔仲、实斋所怀抱而未就之通史,吾将于萧子焉有望也!夫力田、赤溟在今日,未知其视萧子何如?世有亭林,其必能衡而鉴之!  民国十二年十二月一日,梁启超序于京师北海之松坡图书馆。 


清代通史叙 

朱希祖 

   

萧君一山拟作《清代通史》三卷,十六篇;先成上卷四篇,并《大事表》《世系表》二篇,将出版矣,来征叙于余。惟吾国通史之作,创于司马迁;断代之史,起子班固;今萧君作清代史则断代史也;而又名通史,于义似不安。既又思之:郑樵作《通志》,而清又敕撰《续通志》,及《皇朝通志》;司马光作《通鉴》,而薛应旃、王宗沐作《宋元通鉴》,夏燮又作《明通鉴》,既有先例,似可置而不论。况萧君区分《中国通史》为五期;清代为近世期,故又名《中国近世史》,则清代史,固为通史之一部耳。清史之作,视前代史为尤难;而学者所需,则视前代史为尤要。当明之未亡也,明人之作明史者,代不乏人,一披览《明史·艺文志》,即可知之。清廷忌汉人之记述其事,屡兴史狱,毁史籍;于是野史绝迹,而讳饰之官史,贡谀之家史,为惟一之史材。清史馆之设,十年于兹,史稿之成,邈不可期。加之道光以后,东西交通,事迹繁赜,迥异前代;外人记载清代史事,国有其书,渊博翔实,殆反胜于吾国。不通各国文字,实难胜作史之任,故清史之作,其难尤甚于前代也。吾国各中学校教授中国通史,往往详于古而略于今;甚者清代之史,或不及授而即毕业。北京大学同人有鉴于此,故预科二年,专授中外最近世史,以矫其弊。往者司马迁作《史记》,自黄帝以讫汉武,时代悠长,而汉史占其半;良以历史之目的,不在乎记忆过去,而在乎观察未来;尤不在乎摹仿过去,而在乎创造未来;而其枢纽,则全在乎现在.盖欲创造未来,必先认识现代之社会;现代之社会,由近世所造成者,居其半,由近世以前所造成者,亦居其半;而近世尤有直接之关系。故读其史,尤亲切而有味;且于认识,较古代为尤易,故学者所需,较前代史为尤要也。萧君不畏难而识其要,可谓豪杰之士!且于史例,尤能斟酌科学,发挥所长。萧君之《叙例》曰:普通史内容之评价,为文化政治生计三者:文化在社会上占最高地位,故能指导一切;政治握社会上最大权力,故能支配一切;而个人之生存,社会之维持,又端赖生计,其感受性最敏速最普遍,故三者亦均衡铨叙。本此例以作史,可谓洞中机要!今萧君所成之四篇,虽暂未将清代文化政治生计三者因果之关系,曲折详叙,以饷承学之士;吾人固速盼其成,得先睹之为快。而时贤对此问题,亦尝发为伟论,登之报章;即鄙人亦尝略抒狂论,以为:清代学术,以考据之学为最长,直超出乎汉唐以上;而斯学发达之原因,有正因,有旁因。每观世人泛举旁因,而不能抉发正因,诚为治史者一大憾事!窃谓清代考据之学,其渊源实在乎明弘治嘉靖间前后七子文章之复古:当李梦阳、何景明辈之昌言复古也,规摹秦汉,使学者无读唐以后书;非是,则诋为宋学。李攀龙、王世贞辈继之,其风弥甚。然欲作秦汉之文,必先能读古书;欲读古书,必先能识古字;于是《说文》之学兴焉。赵撝谦著《六书本义》,赵宦光著《六书长笺》、《说文长笺》,其最著者。当此之时,承学之士,类能审别字形,至刻书亦多作篆楷,以《说文》篆字之笔画,造为楷书。如许宗鲁所刻之《尔雅》、《国语》、《六子》,赵宦光所刻之《说文长笺》、《六书长笺》等皆是。清代陈启源之《手诗稽古编》,吾友钱玄同之《书小学答问》,其字体亦渊源于此。然古书之难读,不仅在字形,而尤在字音;于是音韵之学兴焉。杨慎著《古音丛目》、《古音猎要》、《古音余》、《古音略例》,陈第又为《毛诗古音考》、《屈灾古音考》,列举证据,以明古音;于是顾炎武继之,成《音学五书》。其书刻于明崇祯时,则其学实成于明代也。清兴,顾炎武乃以实事求是之学,提倡一世,于是音韵明而训诂明,训诂明而古书不难尽解。加以万历以后,欧洲算数舆地之学,输入中夏,通经之士,类能综贯中西。算学天文地理亦赖以明;于是古经疑牾,豁然贯通,经学昌明,旁通子史:此考据之学,发达之正因也。清初文史理学,尚承明代遗风,颇有作者;然清主疑忌汉人,无所不至,史案诛夷,而野史绝;文字狱兴,而文士诗文,不敢论时事。清主讲理学,于是趋时者即以理学为仕宦捷径,故康熙雍正以后,文史理学皆窳。一世聪明才智之士,皆迫而纳之于治古学,上不为巧宦,下不触刑纲:此清代学术受政治之影响,而使考据之学独盛之原因也。乾隆嘉庆之际,考据之学为极盛时期,一世聪明才智之士,既多专治古学,不问时事;于是政治经济,无正直指道之人,贪庸当道,乱端由是酝酿。迨道光咸丰,遂一败而不可收拾!其时学者,以考古为本分,而鄙夷时事,忘其祖宗不得已之苦心;于是内讧外患,相逼而来。既无审察世界大势之人,又乏深悉国计民生之士;虽曾、胡、左、李诸人,勉强勘定内乱,而其好古自是,不明欧美学术之本原;故对外既失肆应之方,对内又无根本之计。全国人才,不足应付变局;而又鬻官爵,税鸦片,政以贿成,国计民生,同归凋敝,训至丧师失地,终遂覆亡:此皆专治古学,不问时事者阶之厉也。清代政治经济文化相互之关系,大略如此。虽善言饰说,以为科学之兴,政治之改革,皆由治古学者所提倡;吾窃以为皆由东西各强国一而再,再而三,枪炮所迫而成.吾侪白忏自悔之不暇,而又欲窃居其功,是诚何心哉?虽有一二治古学者,导扬新学,既已步武他国而起,已无先觉之明;况又不识根本,无以远过曾李新知。保皇排满两派,虽大都出于经学之士,其实徒种今日全国分裂之因,不敌曾、李遗毒之军阀。数十年来,溃败灭裂,皆因缺乏通时达变之人才,为之中流柱石,有以致是。今萧君成此近代史,即可以明此公案,又可以使承学之士,因观近代史,而上以探原古史,下以审察时事,创造将来。此作史者之目的也。萧君年富力强,既以《通史》自任,则俟《清史》成后,尤深望其再作《民国史》,即所谓《现代史》;推而上之,继成上古,中古,近古诸史,以定成中国全部通史,其功德尤为无量!此余所以乐为之叙,而馨香以祷祝者也! 

中华民国十二年十二月十日,海盐朱希祖作于北京。 


序 

蒋百里 

    

余尝以近人译《清朝全史》于日文为耻。而萧君一山近乃见示以《清代通史》稿。初观其目,而知其部署之法;继观其表,而知其钩提之勤;终乃读其内容,则知其搜讨博而不杂,断制简而不偏。盛矣!绝后吾弗敢知,空前则可决也!惟鄙意则有二事,足以为萧君之参考者,因附著之:     

一、通史之要,莫重于图表。而图表之术,今胜于古。记载一事,往往有历数千百言而不能明者,划一线而大势可了然于掌。且可使读者于瞬时间得全体综合之观念。此新工具为吾人所不能不利用者也。虽然,造图表固难,而印图表尤不易。一图之费,往往较百页之书为贵。而吾侪穷措大,虽殚极其精力以制一图,而不得孔方之许可,则其精神为白费。此吾属望于萧君,而又不能专责萧君者一也。     

一、第三篇标题为《一统期之政略与中国社会之组织》;惟观其内容,则所谓社会组织者,仅及一部之政治组织,而未及于社会全体,此名实之间,所当审慎者也。清以异族入主中夏。挟其政治之力,以改变社会之风尚,而组织亦有因之以变者;是亦极有价值之研究也。惟搜讨极不易耳。此吾属望于萧君之将来者二也。 

民国十二年冬十二月十日蒋方震     


序 

[日]今西 龙 

     

我们通观清代史,觉得他以新兴的强健的满洲民族为骨子,以有数千年来的教养和文化的汉民族为肌肉,合成一体,对外则拓展了历代以来广大无比的版图,把平和给了诸民族;对内则整理了人类的至宝的文化。假使没有这个清代的建设,那么,亚细亚因西力的东渐,现在果该成了个什么样子?清代的文勋武功,岂只是历史上的一个伟观?然而正因为清代史宏大而复杂,加之先人的著述不多,所以著他的通史,比著一般的通史,更加为困难。清代通史虽然是非常切要,但从来公诸于世的作品,无论是哪一国人的著作,都很少可观的,也就是因为这个缘故。近来萧先生立志从事于这个困难的工作,著成《清代通史》一书,刚好我作客于北京,他把稿本示我。我拜读之后,觉得他能够将浩瀚的旧材料,融化成自己的东西,又加上许多新史料,并且记述也安排得宜,详而且确,实是从来都未曾睹的佳著!他的公刊,必定裨益于世不浅!不过把帝讳改成直书,在东洋文化的精神上,是我所不敢苟同的,今且不论。可惊的,是这书比起诸大家费掉多少岁月所著述的都好,可算现时第一的佳著!而著者萧先生乃是一个年纪还不到二十二岁的青年学者。他既有天赋的聪明,又富于春秋,只须好学不倦,将来造诣,实未可限量,必有成为世界的大史家之一日。我敬服萧先生之为人,更惊叹他的学力,敢将这书推奖于内外之人,并为先生的前途祝福!     

日本大正十二年十二月在北京   

     


清代通史序 

李大钊 

愚尝谓一切历史的纪录,皆不过为研究史学之资料已耳此等编册档案以外,吾人固俨然有一延续永存之活历史在。历史学即以此活历史为所研究之对象者也。一切史书,皆为记述解释此活历史而作;故皆为此活历史所据之领域.综而别之,史学可分为普通史、特殊史二大类,而普通史与特殊史,又各有其记述之部与理论之部。记述的普通史,为个人史(传记),氏族史,社团史,民族史,国民史,人类史等是;记述的特殊史,如经济史,伦理史,艺术史,文明史等是。夫历史既为延续永存生动无己者,则其迁流于健行不息之时间,新陈代嬗,兴衰迭现,绝无一瞬间停歇;则吾人关于史实之搜求,纪录,解喻,说明,之业,亦当精勤弗怠,追从此滚滚不尽之史潮以进,而无一瞬间停歇;俾史料少所散佚,史观益趋正确;此真史学者之盛业,而亦不容旁贷之大任也。盖历尽万劫,史乘之纷陈于人间者,悉无完成,悉无终结;时间之推演愈深,即史料之产生愈益繁富,史实之解喻愈益正确;所以一切史书,皆不惮重作,且必须重作。故史家之责任,一方宜勤求关于现在发生之史实,载之纪录,勿使散佚,为后世存留较为详确之史料;一方宜就过去之史实,依新史料,新史观,以为改正修补,匡其谬而足其阙。史演无己时,即史业无已时。积累代学者之绩业,必能发见足以解释一切史象之法则,而与人生进路以豫见之导星,此史学之所以有大效用于人生也。萧子一山,以绩学之余,著《清代通史》一书。书成,执以示愚,愚受而读之;知其书之性质,为有清一代之中国国民史;置之史学系统中,当为普通史中之记述的国民史;取材既极宏富,而于文明与政治诸象,统摄贯通,以为叙述,且合于社会诸象悉相结附,不能分离之史理;愚故乐为之序,冀著者之益精厥业,以此著为重作中国各史之先声也。 

民国十二年十二月十一日李大钊 


序 

杨栋林 

大学同学萧君一山,汇集有清一代故实,编为一书,颜曰《清代通史》(本书命名吾与萧君之见稍有出入),先成一卷,索序于余。愚以为清主中夏几三百年。就民族论,则乾嘉以前,乃汉族衰弱之病史,乾嘉以后,则汉族复兴之酝酿史也。就政治言,则有清一代,乃专制政治之发达史也,又专制政体之结束史也。就文化言,则海通以前之清代学术,乃由明逆溯而上以迄周秦之缩演史也。海通以后,则东西洋文化将发生接触机会之过渡史也。又就社会言,则百年前为东亚民族同化于汉人之历史。近今百年,则东西人类交通之发达史也。其关系綦重,内容复杂,有如此者。吾尝有志于此,拟编近世中国史一书问世。久未脱稿。今见萧君之作,聊书数语于下。     

夫编史与他种著作异。盖不以陈言务去为高,而以宁字有来历为贵。萧君云,其书不炫新奇,不矜创获,有所征引,必著来源。则其书取材之精审可知。又吾观其列目,颇具著书手法。盖著书与编讲义异趣。讲义因时间、篇幅、体裁之限制,故所重在纲举目张,简而有要。其未笔之于书者,可以口述,补充之。倘著书如讲义,则读者将不免有干枯乏味之感矣。萧君之作,取材既丰,配置亦宜。其能得读书社会之欢迎可预卜也。此真为吾校同学增光不少。今将再就鄙见所及者,以商之萧君。    

明清之际,非仅一家一姓之兴亡,抑且关系东亚诸民族之盛衰。即清末汉人之光复运动,亦以此为渊源,实为彰明较著之事。故本书命名虽标《清史》,而当时各民族间之关系,似不妨多所著录,一也。复次则三百年来,世界关系,日趋密切。中国乃在在仍居于被动地位。倘不从世界大势上为之说明,则虽万语千言,仍不足以明中国所以孤立而被动之真像,二也。又就政治上论之。清代政权兵柄之转移,无不以民族关系为之机枢。汉满蒙回藏之盛衰,固不必于靖三藩,平漠北,定回疆,征西藏,以及湖广革命,蒙藏外叛之顷,乃能见之。须知潜移默化之者功效。不必减于耀武扬威之者举动也。此其三。最后则所谓社会者,亦与世俗常用之义稍异其趣。愚以为中国史上社会变迁之故实,当在省藩州县中求之。如人民之移植,文化之隆替,生计之盈亏。无不皆然。夫仅云着眼社会,固属无当之空谈。而毛举细故,亦未必能代表社会之真像。求其方法,惟在从各地方着手耳。此其四。凡此诸端。萧君之见,与鄙意有其相合者,亦有其不相合者。今因为序,故尔连类及之。谨序。 

十二年十二月十二日 


序 

李泰棻 

    革新以还,学术大通,西爪东鳞,文艺渐广。然率猎彼怪丽,袭人糟粕。今兹数稔,间有反本求源,研几国学者;顾多寝馈九流,或专墨学。乙部书籍,浩若烟海,研治匪易,浸淫亡人;甚至清社久屋,史无一书。日人《清朝全史》,谬衍累竹,而违译以还,风行海内。吾邦史界消沉,深可慨焉!萧君一山,博览史籍,清代掌故,弥多搜讨,鸡鸣风雨,无间编述。乃者所著《清代通史》付梓问序。观其取资之勤,叙事之清,已叹为鸿裁巨业,弗可骤几!综厥内容,有数长焉:史公作记,功在十表,诸家绍之,厥用弥宏。有清制度较繁,往代《会典》、《通典》,虽载其详,顾卷帙纷多,览之匪易。一山于其官爵,禄位,兵刑,选举,学校之制,多纳于表;卷首并详列大事,俾读者一目了然,兹其一。北京大学整理档案,一山躬与厥业,故所取材,如天聪四年正月诏书之类,虽《开同方略》诸书,亦未曾载,兹其二。章学诚云“六经皆史”。愚谓治史当以甲乙部为主,丙丁部辅之。清史之作,尤重丁类。一山于福临为僧事,以梅村《清凉山赞佛诗》为旁证,诸若此类,累见编中。愚于兹事,意虽不同,要其方法,允为至当,兹其三。陈启源《毛诗稽古篇·叙例》云:“引据之书,必明著于编,俾可展卷取验,示传信也。”钱大昕《廿二史考异》云:“或严于同学启示,亦必标其名姓。”凡有作者,允宜若此。兹编于《东华录》、《会典》、《通典》、《耆献类征》、《碑传集》之类,虽注不胜注;其征引他作,必标书名。专门之精,与剽窃之陋,在兹几希;而一山得之,兹其四。抑愚有言:通史稗乘,例宜有别,清太后下嫁多尔衮,虽屡见稗书,未得确证;且当时太后有孝端孝庄之分,下嫁者谁?尤难征定。兹类史料,似宜审慎。愚与一山同学晋阳,共校燕市,勉为数语,以介国人。叙兹书者,率皆硕彦,愚之一言,罔关轻重也。民国十二年冬,阳原李泰棻序于京寓。 


清代通史序 

蒋梦麟 

    同学萧一山君,以所著《清代通史》将出版,嘱余为之序,并出其上卷见示。余披览一过,觉其取材宏富,叙述详确,颇可供研究清代史之参考。夫史乘之作,在于敷陈事实,探讨其背景,疏抉其演进,使一代政治文化之实际,及其因果来去之迹,了然于纸上,以资当世及来人之鉴借。有清一代乾嘉之际,一隆盛之时代也,故持庶遇外,一执矜张之象及雅片一役而后,外力日逼,国势陵夷,凡百举进,莫不受制于外力。清代史上如此线索,读萧君此著者,当不难循搜之也。萧君于其首卷,既详述清开国之隆绩矣,其于道光以降之部分,当亦必指出此期史中外力侵入之影响,使读之者知今日国势之由来,而有所以怒惕焉。 


叙  例 

一、鼎革至今,倏逾十年,清史之作,阒焉无人。史馆虽开,而国运飘摇,几等虚设;讲述虽夥,而事实简陋,每病枯塞。余以研究所得,著为斯编;菅蒯之作,抑何敢滥附史乘?锓之,聊备学者之参考云尔。     

一、近世《唯物史观》(Economic Interpretation of History)之学说兴起,谓经济之趋势,当求诸历史;历史之变迁,亦根据于经济:二者有相互之关系,而历史之因革,尤以经济为转枢。此盖社会主义(Socialism)之大旨,而以目前的实际的生计问题为中心者也。吾人既不能不认生计为历史上最重要之问题,亦不能认文化政治纯受经济之支配。盖普通史之内容的评价,为文化、政治、生计三者:文化在社会上占最高地位,故能指导一切;政治握社会上最大权力,故能支配一切;而个人之生存,社会之维持,又端赖生计,其感受性最敏速最普遍者也。本书取普通史例,故三者亦均衡诠叙之。     

一、今之治普通史者,多以文明史附丽于每期之后;是不啻以一史划割为两部,而为政治史文明史之混合物也。故读者于前半,治乱之现象,固明悉矣,而不知当时之文明若何;于后半,则徒知某人之学艺如何,某制之因革如何,而于其身世年代,固多盲然者;是非读书之不能融会贯通,作者之例,有以致之也。今拟力矫此弊,统摄诸种现象于一小时期中而并述之,以政治为纲领。盖政治为国家活动之表现,为文明之一大枢纽也。     

一、班固艺文之志,陈寿辅臣之赞,皆有小注,其后萧大圜《淮海乱离志》,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宋孝王《关东风俗传》,扩充其体,子注愈繁。盖除繁则意有所吝,毕载则言有所妨,为斯变体,不得不然者也。黄遵宪《日本国志》仿其体例,附以分注,兹因其义,凡有事可相证,或需连类并及者,辞碎则媵于行间,文整则附之节后。至于纪载之外,间论得失,则亦裴氏注志,刘昭续书之意耳。    

 一、清代史料,备极繁赜,披沙拣金,掇摭甚难。本书取裁,自必力求详确,凡讪谤失实,粉饰已甚者,当推求其真象之所在,而辨正之,书必可征,未敢轻道也。     

一、清代内阁档案自拔归国立北京大学整理后,余亦躬与斯役,披阅所及,取证滋多。此虽案牍之言,实难尽信,然较之官书,胜万万矣!     

一、本书凡三卷,每卷篇章,例皆标明,惟章中各节,以黑字书之(如一、二等);节内分目,概题小字,并加括弧。除诸目自为系统外,篇章节皆全卷一贯,以清眉目。     

一、本书第一篇,原述后金建国以前之史略,既以思想变迁,毅然删去。盖本书所述,为清代社会之事变,而非爱新一朝之兴亡。换言之,即所述为清国史,亦即清代之中国史;而非清朝史,或清室史也。故本书又名曰《中国近世史》。     

一、第七篇之材料,系请赵振之先生(凭铎)代为搜集,即大体之组织,亦多出振之手笔,余惟就其稿而加以去取修正而已。爰志其事,深表谢忱。     

一、昔邵阳魏源著《圣武记》,付梓二载,颇觉舛疏,改订重刊,慨然曰:“学问之境无穷,未审将来心目,又复奚似!灾梨之悔,岂有既哉?”旨哉斯言!今余此书,难免疏漏,雅材通学,幸教正之! 

民国十二年十一月十八日,萧一山识于北京银闸     

一、本书原采一名之例,于历代帝王略庙谥而改直书,如明之思宗桂王,则称由检由榔,清之世祖圣祖,则称福临玄烨,原欲省记忆之烦,并非有褒贬之见。   

日人今西龙序中曾以东洋文化之精神为言,两国国体不同,持论不妨互异也。     

一、本书名称原涵两义:一即中国通史之清代部分,一即西人所谓普通史(General history)也。前者虽系时间之连贯,后者则示综合的组织,如王应旆《宋元通鉴》、王宗沐《明通鉴》以及《迈尔通史》等,均不乏先例。或有以断代称通为不典者,特书此以代释名。     

一、本书出版已近四十年,国难重重,迄未修订。于此期间,新史料发现甚多,如军机处及内阁大库档案之整理,《夷务始末》及外交史料之印行,太平天国遗书文物之研究,各国秘档私藏之公开展览,凡足以证往谍传说之谬误者,皆一一加以删正。原缺篇章,亦为补充,又增数十万言。此一末朝新史之完成,实由亲友读者督促鼓励之力。妻女分任抄缮,均应志感。 

一九六一年一月,萧一山补记于台北板桥。 


导    言 

    历史者,“宇宙现象之叙述录也”。[1]宇宙不灭,则现象无穷;现象无穷,则史实靡尽。遂古迄今,不知几千万年矣;亘宇呈相,亦不知若干天地也!以吾人一身之位置,与百年之寿命,较之宇宙,其微渺有不堪形容者;故就人类而言史,既已囿隅而不全;更以记述而言史,则尤缺略以难备。虽然,人智之沦,察及其近;结绳而纪,未足示远;洪荒草昧之世,人迹未达之乡,虽有史实,而难言史。《列子·杨朱》曰:“太古之事灭矣,孰志之哉?”《楚辞·天问》曰:“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必,何由考之?”苏东坡诗曰:“洪荒无传记,想象在牺娲。”亦可见史实之难稽,而史形之立,将必自有纪述始矣。 

    夫史实既准乎现象,而历史复昉于纪述,则天地之变迁,事物之原委,政教大纲,里巷琐谈,无论巨细,有纪述而昭示者,皆可为史;故官书,传记,稗史,口碑,皆史也。至其虚饰增华,妄意捏造,托辞讽谕,或不足传信来叶者,辨而正之,亦史家之职志耳。吾国自书契以来,至于今日,历史之著述,自官定史鉴,下及私家志乘,汗牛充栋,毕世不能举其业。然纪传之属,详于状个人,而疏于谈群治;编年之作,便于检日月,而难于寻终始。其间虽纪事本末一体,略有合于新史学之义,然其体创始于袁枢,特以便读《通鉴》者之寻览。即后之继此而作者,亦不能有深识别裁,以斟酌乎其中。故皆史实散漫,略无系统,可以为史料,不足以为史学。史学者,“钩稽史实之真象,为有统系有组织之研究,以阐明其事变演进之迹,并推求其因果相互之关系者也。”呜呼!外人恒言:“中国无史”。岂真无史哉?无史学而已矣。乙库之书,浩如烟海,类多铺叙事实,因袭成例.读之者不惟徒耗脑力,且足使思想智慧,错综无绪。中国学术之不进步,史学不良,未始非一要端也!而今文化革新,国运衰替,士子多瞩目瘁心于世变之哲理,与夫实用之科学;于史学之綦要,乃鲜有注意及之者。不知增进文明,浚疏人智,史学之在今日,较他学科为尤要焉。 

    史学之意义,既述如上矣。历史断(断代)分(分期)之当否,亦为吾人所当研究之问题也。断代为史,始于班固,郑樵《通志》,曾力诋之;谓其昧于相因之义。夫历史事变,具有因果,首尾相承,累代一贯;吾人既不能于其间有所绠断,则历史亦不当于彼此有所分割。且社会演进之象,又属“有渐无顿”;而人类旧习之保存,亦为人性自然之倾向,其结果即成历史上所谓“历史之继续”。Unity Or Continuity of History盖以人类习惯无骤变之迹,亦无骤变之理;此语殆成史学上最重要之原理。故以历史连续之事实,划而为二者,其不当也明矣。虽然,历史上每因一事变起,足使当代大势,面目一新者,史家为便编述计,特据此而区分时代焉。顾时代之区分,乃出于史家之见解,常因其观察不同,而有互异之离合。惟其所取之标准,则不外乎(一)种族盛衰,(二)文化变迁,(三)政治因革,(四)经济趋势而已。今姑以第一种为标准,而区分中国史为五期: 

    一、上古期  中华民族成育时代。  自太古至秦一统之间是也。 

    二、中古期  汉族全盛时代。  自秦一统至唐之亡,凡千一百三十七年间是也。 

    三、近古期  蒙古族盛势时代。  自五代至于有明,凡七百三十七年间是也。 

    四、近世期  东胡族主政时代,亦即西力东渐时代。自清初至于灭亡,约二百七十年间是也。 

    五、现代期  五族共和时代,亦即中华民族复兴时代,自民国告成以后是也。[2] 

    学者欲知社会变迁之大势,与中国今日事变之由来乎?则研究近世史为尤要焉。昔龙门作史,罗及汉武,千古史识,首推子长。陈栎著论(栎元人,著《历朝通略》,据《四库全书·简明目录》。按《总目提要》据旧本题《增广通略》及栎跋,有金事廷方虽略述之言,因疑廷方为原撰是书者之名字。但陈氏有增广之功,故《总目》亦以撰者归之。胡适先生谓非栎作,系根据《陈文定集》),独多两宋,详近略远,为史正职。(《荀子·非相篇》曰:“传者久则论略,近则论详,略则举大,详则举小。”故刘子玄《史通烦省篇》,谓史之不均,为辨已久。)迩来东西史家,常有倒叙之法,即由近世次第上溯,以至太古;此虽史篇之变体,然其用意,欲使学者先今而后古,以养成其应变致用之识。今大学列科,亦以近世为讲述之始事,谓时代不远,关系较密,见闻所及,输饷易为功也。语曰:“知古而不知今,谓之陆沉。”近世事变,不岂要欤?夫我国自革新以来,未尝一日得承平,推源追本,谁厉之阶?瀛寰大通,视线群集于华夏,禹域奧土,何由宰割?此不得不求之近世史矣。清白创业,以迄于今,历时约三百年,史事虽要,无书可凭;非官牍铺张之言,则口碑疑似之说。借资考镜,宁为信史?且史学既兴,当注意于社会现象之真谛,以明变迁之由;东西文化之融冶,以促交流之会。征上诸端,此《清史》之所为作也。 

清史既属于近世,亦可称为中国近代史。今人常有以近百年史名近代史者,意谓吾国自鸦片战争以后,始受帝国主义者之压迫,自强维新革命诸运动,不过欲救亡图存,建设一近代国家;正如李鸿章所云:“二千年未有之一大变局”,故应划为一时代也。殊刁:知就世界大势与中国历史观之,三百年以前,方为此“大变局”之开端。姑无论西洋之近代文明,乃始于十六七世纪,即就欧亚通航,与西力东渐而言,岂非由于明清之际乎?丰臣秀吉之遣将西侵,哥萨克骑兵之东下远征,与夫葡萄牙人之租占澳门,已为后来日俄及西洋诸国之侵略,启其序幕。吾国受异族最大之蹂躏,积专制无上之权威,皆在于清代,社会文化之回照与没落,亦适当其时。民国以后,仅属余波而已。扰攘数十年,海波鲸山,冰窖魔掌,孰使吾炎黄华胄,受彼荼毒,罹此浩劫?治史者固当溯其源而汲其流,以传信于天下后世,宁可舍本逐末,妄以五千年之历史,遽指道光以前,即为近古乎?此不得不首加辩解者也。夫清人以女真入主,其所取代之大国,恰为提倡民族主义者朱元璋所建之明朝,于是“中国者,中国人之中国也,胡人焉得而治理之?”(见《讨元檄文》)之思想,充沛发挥,而民族革命运动,遂成为中国近代史之骨干与中心。易言之,即三百年来之中国近代社会,整个受民族革命之支配,一切皆依其为枢纽而变动,迄于今日,仍处此“大变局”中而未能已。吾人何为乐此革命而不疲耶?乃因帝国主义者之侵略压迫,使我不得自由与平等耳。抵抗为人类之天性,岂可不努力自救哉?至帝国主义者以其政治文化经济之压力,侵凌中国,方面虽多,对象虽繁,若撷其大体,则可分三个阶段,而吾民族革命之目的与行动,数百年来,始终一贯。惟领导人物与口号,随时代而不同。兹先表之如下: 

    阶    段 

    对    象 

    领导者 

    口    号 

(一)反清运动 

满清 

天地会、太平军 

反清复明、天国大同 

(二)革新运动 

帝国主义 

维新人物、革命党 

振兴中华、建立民国 

(三)国民革命 

帝国主义 

国民党 

三民主义 

    ①民初至北伐 

——甲列强 

国父 

自由平等 

    ②统一至抗战 

——乙日本 

蒋总裁 

抗战建国 

    ③抗战胜利后 

——丙苏俄 

蒋总统 

反共抗俄 

    在第一阶段中,我民族革命之对象为满清,目的是“反清复明”。因满清宰制中国,在当时视为异族,本于民族主义之观念,应加以抵抗驱除者也。明太祖驱逐胡元,以中国人之中国作号召,已为民族主义播下种子,恢复明朝之正统,即振兴华夏之宗国。是以郑成功开辟台湾,保持明朝正朔,其部下乃创立天地会以从事于革命运动矣。彼等全凭小说拜盟之方式,组织秘密革命集团,以下层社会为基础,用隐语诗句来传达“暗藏三点革命,誓灭清朝,扶回大明江山,共享荣华,同乐太平天下”之意义,此非最初之革命党乎?杨起隆举事于北京,吴三桂反正于云南,皆诈称朱三太子,似与此革命集团,不无关系。但直接由天地会发难者,自张念一拥朱三太子起义于大岚山,历康、雍、乾、嘉四朝,朱一贵、张玉、林爽文、胡秉耀、钟体刚等,前赴后继,代有兴者。至洪大全洪秀全始大张其军。由伏流而汇为狂澜,奇葩茁生,党势显著.第一阶段之民族革命,可谓功成近半矣。盖反清之目的,虽未全达,而政权转移于汉人之手,爱新觉罗氏之皇位,不过“尸居余气”而已。 

    第二阶段中,我民族革命之对象,已非满清之帝国主义,而为列强之帝国主义。以“海禁既开,列强之帝国主义如怒涛骤至,武力的掠夺,与经济的压迫,使中国丧失独立,陷于半殖民地之地位”(见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吾国忧时之士,无间朝野,均孜孜以救亡图存为事,提倡自强运动,维新运动,但此种运动,皆未能收预期之效果。因“满洲政府既无力以御外侮,而钤制家奴之政策,且行之益厉,适足以侧媚列强”。于是国父孙先生知非颠覆清廷,无由改造中国,“乃奋然而起”,组织兴中会、同盟会,为国民前驱。从光绪乙未广州起义,激进不已,以至于辛亥革命,始推翻清廷,建立民国。此举不但完成前期之民族革命,“荡涤二百六十余年之耻辱,使国内诸民族一切平等,无复轧铄凌制之象”,而且铲除“四千余年君王专制之迹,使民主政治,于以开始”(见《中国革命史》)。虽列强之帝国主义尚未摧毁,而建设“革命政府”之目的,却已达到。“中国民族独立之性质与能力,屹然于世界不可动摇。”此则二百余年来民族革命之硕果也。 

    在第三阶段中,又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之革命对象,仍为列强帝国主义,第二时期之对象,则是日本帝国主义。列强压迫中国,由瓜分而变为共管,日本侵略中国,由蚕食而变为鲸吞。前者注重经济榨睃,后者悍然武力掠夺。但均以专制余孽之军阀作虎伥,所以革命党欲抵抗外力,打倒帝国主义,必先打倒军阀,克服民贼,建设真正之革命政府。自讨袁之役,护法之役,以至组党建军,完成北伐,均系肃清反革命势力,取得政权,以为实行三民主义之张本。列强之帝国主义,凛于世界民族独立之潮流,逐渐放松,而日本帝国主义反暴露狰狞面目,不恤变本加厉,于是有济南五三惨案,沈阳九一八事变,及芦沟桥七七抗战之发生。八载奋斗,万民牺牲,终获最后胜利,不平等条约完全取消,我国列为世界四强之一。民族革命运动,至此应告厥成矣。 

    民族革命之三阶段,始终有其一贯性与连环性。天地会之革命集团,发于闽台,遍及禹域,且横渡重洋,浸淫海外,长江以南尤昌大焉。虽以洪大全之被俘而一蹶不振,然洪秀全承其余绪,益以基督教义,建立太平天国,使清室命运,不绝如缕。惜乎秀全数典忘祖,以致引起湘淮军之反对而遭失败,其余党重回天地会之怀抱。湘军自陷同族,有功不赏,裁撤以后,愤郁惨沮,亦多半加入秘密会党,因而天地会之势力复大盛。海外洪门,两广三合,长江哥老,四川汉留,均为辛亥革命重要之力量,另一主要力量则为新军。新军系由湘淮军演变而来,一方面是反革命势力之源,一方面又为汉人政权所寄,所以能因会党之联络而协同起义,推翻满清。但终因来路不同,变成民国以后之军阀。国父深知革命事业,必须逐步完成,不能一蹴而就;革命集团,亦须随时改进,不能始终不变。天地会之进为太平天国,太平天国之进为国民革命,皆时代然也。辛亥革命之成功,系由同盟会所领导,而同盟会宣言,却溯源于延平金田,可见我民族革命之一贯性。历史乃积渐而成,因果常倚伏难测,是以同盟会能收辛亥革命之功,而不能实行三民主义之革命方略,致民国以后,迭遭顿挫,非无由矣。国父欲完成其大责重任,故不得不改组国民党,训练军事干部,著书立说,昭示来兹,而北伐抗战两役,遂告成功。自国民革命史观之:兴中会同盟会为一时期,北伐抗战又为一时期,前者推翻满清,缔造共和,后者打倒军阀,攘除暴日,然而离革命建国之目的尚远。国父中道崩殂,虽不及亲见厥成,但潜力犹在,景命方新,端视继之者何如耳。若自民族革命史观之:国父仍系受太平天国之影响,而太平天国又由天地会而来。革命运动,原属一贯,革命思想,亦有所本。民族主义“实先民所遗留,初无待于外铄”,可不具论。民权主义,国父溯自唐虞之揖让,汤武之革命,实则孟子民为邦本之义,清儒天下为公之说,以及天地会之平等观念,太平军之乡治设施,似均不无影响。至民生主义,则洪秀全固尝实行“有饭同吃,有衣同穿,有钱同使”之共产制矣。中山先生依我国固有之思想,参以欧美之学说制度,创造主义,厘定方略,加以系统化、具体化,如嘘星星之火,发为日月之光,其克奏民族革命之肤功,固为世人所艳称;然能就孔子中庸之道统,集中西文化之大成,执两用中,并行不悖,“将一举而成政治革命之功,兼以塞经济革命之源”。此非救国最后之方案,建国最佳之准绳乎?综而言之,我国近三百年来民族革命之事业,如剥春笋,层层进里,如行百里,步步成功,不论在中国历史上,即令在世界历史上,亦可谓唯一无二之奇迹也。 

何以谓民族革命有连环性乎?此不得不就中国近代史加以剖析矣。清人人关,内满外汉,军政大权,操于宗室八旗之手,视汉人若奴隶;然大多数之民众,全为汉人。其统治之方法愈严,则反抗之思想愈烈,而畛域之见亦愈深。汉奸降人,为避嫌远祸计,不惜降志辱身,以媚兹一人,丧失臣僚之体态,助长君主之权威,生杀予夺,惟意所欲,祖宗历史,随便捏造。一人犯顺,株连九族,只字不敬,殃及枯骨。人民蜷伏于积威之下,不特无言论集会结社之自由,亦且无思想治学谋生之自由,于是士子相率钻研于故纸堆中,而考据训诂之小学,遂风靡于一世,置明道救世(顾亭林曰:“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之大学而不敢讲,买椟还珠,载车遗人,号称汉学复兴,实则瞀世之俗学耳。清帝又以稽古右文自命,借利禄以收买人心,表章尊君大一统之说,使读书人尽成八股闱墨之禄蠹,三家村塾之学究,人不能尽其才,学不能致其用,于是“政治经济无正直指导之人,贪庸当道,政以贿成,国计民生,同归凋敝,驯至丧师失地,终遂覆亡,此皆专治古学,不问实事者厉之阶也。”(朱希祖先生序《清代通史》语)此为政治与文化两方面交互之影响。清以半耕半牧之民族,统治农业经济之大国,官庄旗田,全赖佃奴,口粮赏赐,多做游手;食众生寡,渐感不支。旗人既不准经营商业,又需度优裕生活,其道奚由哉?只有凭借宗室(黄带子)觉罗(红带子)或亲属之关系,以钻迎于仕宦之途,谋其衣食享受。政治视贪污为固常,焉得而不民穷财尽!因之水旱交祲,萑苻遍野,人民日处于水火之中,而白莲教、天地会以及太平天国都获得绝好之机会。再加帝国主义者以鸦片与洋货输入中国,人民习染日深,身体断丧,劳力锐减,生产渐蹙,手工业为价廉物美之机制货品所破坏,于是“国日贫,民日弱”。清廷既无抵制之方略,反变本加厉,税鸦片,开捐例,贿赂公行,民不聊生。在此双重帝国主义枷锁之下,舍革命外,尚有何途可循耶?此为政治、经济两方面之交互影响。文化原为指导人生之南针,吾国自宋明以来受佛道影响,专究性命之学,走人静寂琐碎、无为、无用之境域,文化丧失活力,社会何殊死水,学而不能利济苍生,使匹夫匹妇受其泽,徒以为士大夫吟风弄月之娱乐品,升官发财之敲门砖,百姓细民,日处苦难之中,谋生救死不暇,“奚暇治礼义哉”?文盲遍于全国,愚昧乃属必然。智识既低,而生活益苦,生活既苦,而文化愈低。列强以科学机械之优势,侵人中国,钳制吾政治,摧残吾经济,沦我为次殖民地,颐指气使,拟于太上。于是国人顿失自尊之信心,一变排牴而为谄媚,竞事摹仿,盲目崇拜,固有文化之价值,泯然殆尽。洋奴买办,因缘时会,操纵政治,剥削人民,为帝国主义者作侵略之工具,使吾国之税关,不能自主,产业无由发达,而浅闻浮慕之士,又骛奇趋新,竞事奢靡,思想庞杂,国本动摇,此又文化与经济之交互影响也。夫人类历史之内容,不外乎文化、政治、经济三者,此三者之所以能互为影响,则又以异民族之统治压迫造其因,吾民族之革命抵抗结其果,因果叠乘,而变生焉。所谓“一大变局”也者,确属近代史之特色:法律、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无一不变,而且要变更革命之性质,如《同盟会宣言》有云:“我等今日与前代殊,于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之外,国体民生,尚当变更。虽经纬万端,要其一贯之精神,则为自由平等博爱。故前代为英雄革命,今日为国民革命。一国之人皆有自由平等博爱之精神,即皆负革命之责任。”此即民族革命变为国民革命之主要理由也.因民族革命只注重民族主义,争民族之独立自由而已,对满清之帝国主义已足矣,以满清仅有政治侵略,文化经济,反落我后。而列强之帝国主义则不然,在政治侵略以外,尚有文化侵略、经济侵略。因西洋自十八世纪中叶起,利用机械生产作战,至十九世纪科学发达,大量生产之结果,不得不争市场求原料。我国地大物博,科学落后,实为西洋人心目中最佳之侵略对象。况西洋人在列强争雄之环境中,养成爱国心与民族意识,团结异常强固,政治趋向民主。我国则社会缺乏组织,人口虽多,类如散沙一盘。所以非“改良社会经济组织,无一夫不获其所”,即不足以言抵抗经济侵略。非“恢复固有道德,迎头赶上科学”,使“一国之内,人人平等,行民主之制,合五权宪法”,则不足以言抵抗文化侵略与政治侵略。中山先生盱衡中外,因时制宜,欲造成独立自由、富强康乐之近代国家,乃发明三民主义。三民主义不仅为抵抗帝国主义者所必需,抑且配合历史背景,适应世界潮流,具有一贯之哲学根据。兹先列一简表: 

主义 

精神 

解喻 

重点 

  近代国家 

  世界思潮 

  哲学背景 

  历史背景 

民族 

自由 

民有 

文化 

国防民族化 

民族自决 

内诸夏而外夷狄 

天地会的反清运动 

民权 

平等 

民治 

政治 

政治民主化 

宪政运动 

民为邦本君为轻 

明遗民的经世学说 

民生 

博爱 

民享 

经济 

产业民生化 

社会主义 

不患寡而患不均 

太平军的公有制度 

何为而解释三民主义?因三民主义为吾国民族革命之产品,亦世界文化之结晶物也.如不了解其由来,即不能知有清一代所造成之史心。国父尝言:“中国之所以革命,与革命之所以成功,原因虽繁,约而言之,不外历史之留遗,与时代之进化而已”。此二语含义甚深,非一般人所能明了,一部中国近代史,即应为此二语作注释耳。夫所谓近代国家者何?民族化之国防,民主化之政治,科学化之产业,如斯而已,三民主义岂非针对此三者而致力乎?夫所谓民族革命者何?争取民族之自由与平等而已,三民主义岂非欲促进中国之国际地位平等,政治地位平等,经济地位平等,以使中国永久适存于世界耶?(见《三民主义讲演》)夫所谓世界潮流者何?十八世纪之民族主义,十九世纪之民权主义,与二十世纪之社会主义而已,(民国十二年中国国民党《宣言》云:“近世以来,革命思潮,磅礴于欧,渐渍于美,波荡于东亚,所谓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由磨砻而愈进于光明,由增益而愈趋于完美。此世界所同,而非一隅所能外者。我国当此,亦不能不激励奋发,于革命史上开一新纪元矣。”)三民主义岂非适应世界潮流,欲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乎?(见光绪三十一年国父《民报发刊词》)上述三事,皆为吾国近代史之特色,而三民主义乃以“缮群之道,与群俱进,择别取舍,惟其最宜”,依中庸辩证之法则,合时代进化之原理,不追逐于已然之末轨,作一劳而永逸之设计,“以建民国,以进大同”。其作用盖不仅为中国之复兴,而实以世界和平为鹄的者也。惜国人视之为口头禅,不求甚解,徒以政治革命之主张,忘却文化改造之精义,倡新诋旧,倒孔溃堤,社会失其重心,邪说因而盛行。以致九仞亏一篑之功,皇汉陷倒悬之厄,此真可为太息痛恨者也。 

    近代既为中国历史上之“一大变局”,吾人治史,固不应只观其变,而不知其所以变,与如何变。宜推求其变之因果,变之法则,鉴往知来,考实运虚,方能见研究历史之功用。以民族革命而论,天地会肇其端,太平军扬其波,革命党竟其功。然洪秀全起义后,即不再假借天地会,革命党却利用反革命之新军,其故安在哉?乃以革命党本身随时代而演进,所谓反革命势力也者,仍属民族革命之产物而已。天地会之“反清复明”口号,在清初实合乎时宜,至太平天国时,即不能行矣,所以洪秀全只反清而不复明。太平天国之驱除光复运动,在当时实为一有力之号召,至清末则又不可行矣,因满清仍属中华民族之一支,而压迫中国之列强帝国主义转成民族革命之新对象。其初抵抗满清,意义简单,着手甚易,若抵抗列强,抵抗日本,抵抗苏俄,却极复杂艰巨。仅用某一和主义,解决某一部分问题,殊不足以获得预期之效果。必须“集合古今中外的学说,顺应世界的潮流”,使革命内容,益加充实,各种问题,同时解决,方能符合人类进化之原理,“中庸”辩证之法则。盖历史之演进,原属有渐无顿,其变也,当亦愈后愈速,愈趋愈佳。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此一因果也;“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此又一因果也。因果叠乘,而变生焉。如前述政治、文化、经济三方面之交互影响,虽错综复杂,抑岂能逃出历史因果之公例。再如,二百年之民族革命,造出一个太平天国;六十年之汉人政权,造出一个中华民国;四十年之党治运动,建立一个国民政府。但汉人政权,却种因于太平天国,方能培植新军之武力;党治运动,却种因于汉人政权,方能瀰漫革新之思想。在前一时期中,二者互相影响而助成,在后一时期中,二者又互相牴牾而消长。革命党之所以利用新军助力,完成辛亥革命,绝非偶然,因新军仍为前期革命所造成之汉人武力,所以袁世凯以新军领袖,能取得二百余年来民族革命之硕果,为中华民国之首任总统。但终以来路不同,袁世凯压迫革命党,革命党又将北洋余孽之军阀打倒。其中机栝,甚为微妙,倘能知历史渐变之法则,即不应诧为奇事。吾国之社会政治文化经济在变,而民族革命之动力亦在变;民族革命之对象在变,而革命之口号亦在变。第一阶段,满清和列强,交侵中国,至第二阶段,满清与我“和平共处于中国之内”,仅余列强矣。第二阶段,列强和日本,协以谋我,至第三阶段,列强已逐渐放弃其侵略,而与我并肩作战,以对付暴日矣。暴日溃而苏俄兴,其侵略已扩充至全世界,盖不仅以中国为目的物,惟中国正首当其冲耳.此固我国人之大不幸,然亦为世界上之一大变局,又不可不知也。倘各国能有如国父之高瞻远瞩,早“塞经济革命之源”,抑何致使我大陆沉沦,全球陧阢不安乎?是故三民主义不仅为曲突徙薪之“一次革命论”,实亦为“救济全世界人类之无上要义”,殊非虚语。吾人如能遵循力行,必可完成近三百年来朝暮相处之民族革命,亦可解决世界上人类和平共存之问题。因三民主义乃适应世界潮流,不悖历史趋势,使中国变为近代国家,使世界趋于大同社会之正确理论,中国文化之精神正在此。若研究中国近代史而不知此义,则又何贵乎有历史耶? 

    就近代史实之演变,民族革命固有其一贯性与连环性:反清、倒帝、抗日、抗俄,逐步成功;社会、文化、政治、经济,同时改造;冶近代思想于一炉,期中庸文化之复兴。因果叠乘,源流隐现,非溯自秘密社会之运动,东西国际之交通,不足以毕其真而括其全。三百年来之社会变迁,其端绪由爱新人主启之,道、咸而后,始为剧烈变动之时代,民国则急转直下矣。故清史亦可谓中国民族革命史,以其与民族革命之源流相终始耳。然清人为东胡之后裔,亦华族之支派,诚如雍正帝《大义觉迷录》所云:“本朝之为满洲,犹中国之有籍贯,舜为东夷之人,文王为西夷之人,曾何损于圣德乎?”而当时人之所以必欲抵抗驱除者,乃基于“内诸夏而外夷狄”之思想。明太祖所谓:“中国居内以制夷狄,未闻夷狄居中国而治”,斯为吾民族主义发生之先河。倘在宋元以前,则未必如是矣。顾清白努尔哈赤建号称王,至皇太极改元称帝,立国于边徼者约三十年。值明覆亡,吴三桂导之入关,不费一矢之遗,坐拥九有之业。虽南明偏安,革命暗流,而福临移宰中国,相传十主,垂二百六十八年,何以能享国如此之久?此盖有二因焉:一日君主多贤明。太祖、太宗,创业开基,勇武睿智,自不必论。世祖年幼,赖多尔衮以为治,驾驭贰臣,混一寰宇,痛爱妃之死而欲逃禅,其聪慧亦有过人者。圣祖六十一年,文治武功,蔚然可观。以其有好学不倦之精神,宽大爱民之治术,谨事惜时,深耕易耨,为清朝培植良好之根基。末叶虽稍流纵弛之弊,然大乱之后,亟需休养生息,此亦守成令主所必循之途径也。世宗刚毅明察,纯系政治家之作风,任法尚廉,吏道澄清,库藏充裕,海宇义安。倘使厥年克永,可为吾国政治变换一种积极性质,扫除数百年来颟顸无为之消极思想,社会亦不至停滞而不进矣。无奈宵旰不遑,求治太切,颇不易得社会之谅解,遂致有暴崩之传说。高宗席累朝之积业,作太平之粉饰,好大喜功,稽古右文,虽有全盛之规模,却种衰弱之肇因。嘉庆以后,武力不竞,纪纲败坏,教徒纷起,民不聊生。但仁宗之淳厚,宣宗之节俭,均有可称。乃十九世纪为世界变动剧烈之时代,西力压迫,门户开放,民族革命多年之酝酿,造成太平天国之大乱,政权逐渐转移于汉人之手。文宗、穆宗,巽懦童騃,曷能当此大局?然亦无显著之失德。同治以后,全为慈禧太后之天下。其才能敏捷,意志坚强,信用曾、左、胡、李诸人,遂有中兴之事业。惟好逸乐,贪财货,阉寺弄柄,吏治日偷,揽权竞势,顽固骄虚,内阻自强之机,外招联军之祸,卒为清朝覆亡之最大原因。德宗鲜始皇之雄才,行熙宁之新法,以一无能之懦夫,而欲对三次专政之宫廷老妇作干蛊,宜其百日无成,身被囚死,可怜亦复可哀!溥仪乳臭小儿,生父为亲贵之班首,嫡母乏西后之才略,大厦将倾,赖人支持。又不度德,不量力,自加斫伐,遂不免土崩瓦解矣。综论关内十帝,性格与成就各不相同,若与明朝之君主相较,则犹胜一筹。明朝除肇造诸帝外,率多昏庸逸惰,不理朝政,一任宦官权臣,擅作威福。清朝惟咸丰帝沉溺酒色,同治帝好作微行,亦未若明武宗之荒淫;慈禧、隆裕宠用李莲英、小德张,招权纳贿,然亦无明光、熹“客魏之祸”。明君贤相,仁政惠绩,皆较明朝为多;权奸巨憝,苛政暴敛,亦较明朝为少。何以吾先民仍刻刻从事于革命?此固由于“蛮夷猾华”之民族意识所驱迫,抑亦“扬州十日”,“嘉定三屠”之血债有以激之。惟清为华族支派,久受熏陶,逐渐同化,血统早巳不纯,通婚更少畛域,是以国父之民族主义,迥不同于光复会以“排满复仇”为事,而欲其“平等共处于中国之内”。惟革命政权须建立,专制政体须废除而已。 

    二曰政策获成功。清以边夷入主中国,鉴于元朝贱儒蔑汉,暴力统治之失策,故不以旗兵为压迫之工具,而以政治为笼络之方法。内阁六部,汉满大学士尚书分庭抗礼,均为堂官。各省督抚亦满汉兼用,对于降将贰臣,受权胙土,示与若辈共有天下。使汉人有联合为治之想,无亡国受制之虞,此政策获得最大之成功。又针对华族之特性,把握社会之基层,一松一紧,时张时弛,宽严互济,恩威兼施,深得两重政策之运用。士子入其彀中,黎民顺其治理,是以剪明裔而歼义师者皆降人也;博功名而争效命者,皆读书人也。士大夫为社会之领导阶级,甘作鹰犬,供其驱策,八旗宗室,可以垂拱而治矣。譬如入关之初,以吊民伐罪为言,因明帝无后,始迁都北京。福王立于江南,名正言顺,自不得不予以承认。故檄文有:“明朝嫡胤无遗,势难孤立,用移大清,宅此北土。厉兵秣马,必歼丑类,以靖万邦.非以富有天下为心,实以拯救中国为计。……其不忘明室,辅立贤藩,戮力同心,共保江左,理亦宜然,予不汝禁。但当通和讲好,无负本朝,彼怀继绝之思,此敦睦邻之谊”诸语,然而南都遣使至北京犒劳通好,反遭扣留,施以恫吓。迨山陕底定以后,即“简西行之锐,转旆东征”矣。此一松一紧之例一也。中国为家族宗族之社会,对于国家观念,民族意识,比较淡薄,所以异代兴替,朝统变更,无论帝王谁属,大多以顺民自居。但若涉及文化礼俗,则有其传统之保守根性。明人束发,以峨冠博带为雅服,清人辫发,以“金钱鼠尾”为陋规。摄政王多尔衮恐引起人民反感,谕令:“前因分别顺降之民,故以薙发分顺逆。今闻甚拂民愿,是反乎予以文教定民之本心矣。照旧束发,悉听其便!”及江南平定,政权巩固,又毅然以“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相威胁。谕云:“今中外一家,天下一体,若不划一,终属异心,不几为异国之人乎?今限旬日,尽使薙发,遵依者为我国之民,迟疑者同逆命之寇,必行重典!”因是激起上下江民兵之反抗,“保护一己之发,竟舍身命以抵抗敌军,其关切较胜于为国家,为皇室”。所谓“腕可折,头可断,肉可脔,身可碎,白刃可蹈,鼎镬可赴,而此星星之发必不可蘿,其意岂在一发哉?盖不忍中国之衣冠,沦于夷狄耳”。此一松一紧之例二也。明朝之亡,三饷为一大原因,清人“以养民之道,莫大于省刑罚,薄税敛,前朝弊政,莫如加派辽饷外,又有剿饷练饷,数倍正供,更有召买加料诸名目,巧取殃民”。所以除额赋外,一切加派,尽为删除,仍依旧《会计录》作准,随时蠲免逋赋钱粮。但顺治十八年江南奏销一案,苏、松、常、镇四府,官绅士子,革黜不下一万三千五百余人,鞭扑枷责,衣冠扫地。贪吏蠹胥,侵吞多至千万,反置不问。此一松一紧之例三也。其设施政纲,最为显著者,即金之俊十从十不从之策也。曰:“男从女不从,生从死不从,阳从阴不从,官从隶不从,老从少不从,儒从而释道不从,娼从而优伶不从,仕官从而婚姻不从,国号从而官号不从,役税从而言语文字不从”。就男女老少,儒释娼优等类,分别从否,或临之以威,或施之以恩。倘有抗拒,动辄屠城,稍事诋谟,亦多族诛。然于老幼鳏寡孤独废疾之贫苦无告者,则遍设养老院、救济院、孤儿院、盲哑院、育婴堂、清洁堂、常平仓、粥厂、义庄之类以恤之。盖左手握金,右手持剑,从之则生,逆之则死。此非清代两重政策,一松一紧,一张一弛之极致乎? 

然而清朝政治之成功,尚不仅对于一般人民心理感情之控制,尤其在对于一般士大夫之牢笼与驾驭。因为中国社会组织之基层,乃读书作官之士大夫,而非农工商贾之劳苦群众也。清廷于此颇费经营,凡明朝官吏降附者各与升级,殉难者予谥立庙,建言罢谪诸臣及山林隐逸怀才抱德者,缙绅士大夫清望所归者,皆征辟录用,使不因国亡而失其职业,自可相安于无事。顺治二年开科取士,一切依明制度,使一般读书人有进身之阶,即不患无用武之地矣。至少数特殊人物,非科举所能诱惑,则诏举博学鸿儒,选以特科,赐之出身,正途人员,或讥为“野进士”。其有博学鸿儒所不能网罗者,则宏开史馆,设法延揽,使之纂修《明史》,以寄托其孤臣亡国之痛.硕儒如顾亭林、黄梨洲等,均不屑就,而万斯同诸人,却以私人赞襄史事,著为史稿。当时有“一队夷齐下首阳,蕨薇堪嗟已吃光”之谐诗,即可见一般士大夫之趋附新朝,受其牢笼。天地会之革命运动,只向下级社会宣传,国父喻为藏宝污秽之地,即以是也。清人对于士大夫阶级,可谓极尽笼络之能事,但有时复济之以威,使凛然于统治者固有之尊严,不敢轻于尝试。譬如哭庙之狱,苏州士子多人,因揭知县不法事,聚哭文庙,巡抚即罪以震惊先帝之灵,处金人瑞等极刑。奏销之案,徐元文以状元而降经历,叶方霭以折钱一厘挂误,时有“探花不值一文钱”之谣。《三冈识略》云:“士大夫自宜急公,乃轩冕与杂犯同科,千金与一毫等罚,仕籍学校,为之一空,吁,过矣!”其实乃清廷“积怨南方人心之未尽向服,假大狱以示威”。如斯荼毒缙绅,玩弄士大夫,仍为一松一紧、宽严互济之作用。总之清人对于中国文化之体认,因其居于旁观地位,似较身处局中者为更清楚。“文可长治,武难久行”之道,“君子怀德,小人怀土”之理,皆能善为运用,以致获得二百六十余年之君权。然仍不能逃文化融冶之公例,革命渐进之暗流,盛衰循环,卒归破碎。此亦天演进化之原则,历史变迁之趋势,国父所谓:“革命为顺天应人之事,顺天则昌,逆天者则亡。”不岂然哉?余于胜朝之史,不敢以铺陈故实,考订章句为业,欲依史家三要之新法,作继周百世之可知,诚如太史公所云“明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虽不能至,而心向往之。惟清史为最繁难之学科,资料浩如烟海,牵涉普及寰瀛,乃中国社会演进之总结,世界潮流变动之枢纽,紫绩钩提,殊非易易。章实斋有言:“专门之精与剽窃之陋?其相去盖在几希。”此吾国大史学家之悟道语。四十年来搜集钻研之功力,亦不知其为醇醪、为糟糠矣。惟望读史能勿拘泥于陈迹,洵属开卷有益耳。 




[1] 历史之定义,学者主张不一;惟综其所取之对象,则大概不外二端:(一)人类,(二)进化现象。此二对象,前者取义太狭,后者又参以主观之见,故以为史之界说,殊难得当(拙著《史学之研究》载十二年八月《学汇》,论之颇详,可参阅)。余于历史之定义,以为有三要件:曰宇宙,曰现象,曰叙述。“上下四方”之谓宇,“往古来今”之谓宙,事物变动之迹,谓之现象;而能表示现象以传达于他人,且有存在之性质者,则为叙述。合三者以为史,则有类于通常之所谓史料也。至于有系统之史,名曰史学;其意义于本文中述之。


[2] 就第一种标准而分期,其方法已嫌陈旧。但清代史迹,往往带有种族之色彩,故依此区分,似仍适当(关于中国历史分期之方法,拙著《中国通史讲义大纲》,已详论之,可参考)。

文章点击数:       【 】    【更换背景色
哎呀404…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Not Found
哎呀…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温馨提醒您 - 您可能输入了错误的网址,或者该网页已删除或移动
211.103.15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