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帝和黄帝一样,同为中华民族的始祖。然而,正如历史学一代宗师杨向奎先生所说,我们中华民族常自称是炎黄子孙,久而久之,这“炎”字成了具文,我们似乎数典忘祖!其实,这种局面早在西汉司马迁的时代就已经定型了。司马迁根据一些世谱、牒记、传说,在《史记》中首列《五帝本纪》,断自黄帝,使本来来源各异的各民族从此都整整齐齐地排列在黄帝一系之下。这五帝中,只有黄帝、尧、舜三人是不缺席的,炎帝就很难定了。杨先生还指出,炎帝虽确实常被人称道,但除了《史记·封禅书》外,却再没有把炎帝放入古史系统了。上世纪以来,顾颉刚、徐旭生、郭沫若、杨向奎等先生开创了炎帝研究的新局面,功不可没。80年代以后,炎黄二帝及其时代的研究欣欣向荣,开始呈现一派繁荣景象。其中,就炎帝的发祥地而言,有陕西、湖北、湖南、山西、甘肃、山东、河南、河北等说法;就炎帝部族的迁徙而言,有由西向东向南迁徙说,有由南向北向西迁徙说,有沿汉水南下,到达巴蜀地区,再沿长江到达两湖地区说;就炎帝陵寝而言,有湖南炎陵、山西高平、陕西宝鸡的说法。观点虽异,但对海内外华人寻根祭祖、增强整个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而言,其功甚伟。
长期以来,湖南省怀化市会同县及其附近地区流传着许多与炎帝有关的古史传说,近几年,又发现了著名的洪江高庙等古遗迹,它们都反映了炎帝、炎帝文化和中华文明起源等方面的诸多新的信息。学者阳国胜先生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和认真考证,提出了“炎帝故里在会同”的新说,这不仅对进一步探讨炎帝故里文化和促进炎帝文化研究,而且对进一步凝聚整个中华民族的向心力,都有重要意义。根据现存史实和阳国胜先生的研究,我认为,会同与上述地区一样,都是炎帝文化的根源和核心地区之一。这可以从下面的粗浅论述中得到一些证明:
1.从历史记载来看炎帝及其活动区域
关于炎帝的发祥地及其活动区域,有陕西、湖北、湖南、山西、甘肃、山东、河南、河北等说法。其中,就炎帝的发祥地而言,影响较大的有陕西宝鸡说、湖北随州说、湖南九嶷山说(还有一说,即炎帝生于“黔中”,即今湖南沅陵西)。陕西宝鸡说的主要依据是《国语·晋语》:“炎帝以姜水成”,《水经注·渭水》:“歧水又东迳姜氏城南,为姜水”,另外还有宝鸡地区发现的大量的包括北首岭文化在内的仰韶文化遗址,以及广泛的民间传说。湖北随州说的主要依据是郑玄所注《礼记》:“厉山氏,炎帝也,起于厉山,或曰烈山氏。”《帝王世纪》:“神农氏,……故曰炎帝,其起本于烈山,又号烈山氏”。晋杜预在其《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注中更确切指出,厉山在“湖北随州四十里”。湖南九嶷山说的主要依据是屈原《远游》:“指炎神而直驰兮,吾将往乎南疑。”张守节《史记正义》说“神农氏,……又曰连山氏”。而九嶷山地区古称连山县(郡)。这三说均有一定的道理。因为,炎帝时代没有文字,更谈不上史籍记载了。于是,中国各地农耕文明的奠基人,只有北方的炎帝(或可称为“北方炎帝”)依据传说而名垂千古,南方由于开化相对晚于北方,加之各种原因,其奠基人也就名不见经传,但该人肯定存在,因为湖南能发现早于炎帝数千年的1.2万年前人工栽培的稻谷,那么南方的农耕文明肯定有自己的首领,只不过限于记载阙失罢了。事实上,南方各部族也确实需要有自己观念上的首领。于是也就接受了北方的炎帝,并将其作为南方农耕文明的奠基人和南方各部族的共同首领(此人或可称为“南方炎帝”)。不过,由上诸说,我们至少可以从一个侧面了解炎帝部落的一些活动轨迹。另据《世本》所载,炎帝后裔曾分出百余国,遍布于上述所说地区和四川、安徽,如再加上他们向华南、西北、西南等部分地区的迁徙活动,那么,古代炎帝的活动区域达于大半个中国。
阳国胜先生根据自己对古籍和古地名的研究和考证,认为连山就是今会同的连山;炎帝所出生的华阳之常羊山,其“华阳”指巴蜀地区(会同在其地望内),“常羊山”则指会同连山境内的常羊山,等等,1都为炎帝研究打开了一条新思路。
2.炎帝在开创中国农耕文明的业绩与考古发现
炎帝是旧石器时代进入新石器时代的氏族部落首领。他开创了中国农耕文明。其主要贡献是:
第一,发明刀耕火种,教民耕种五谷。炎帝为了使广大黎民百姓摆脱吃荤腥生食而多疾 病的状况,发明了刀耕火种,制造耒耜,种植粟谷。同时又烧陶为器,改善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条件。
第二,遍尝百草,发明医药。炎帝为医治人类的疾病,最大限度地减少毒蛇猛兽的伤害,冒着生命的危险,亲口遍尝百草,发明了医药。
第三,首创“日中为市”,使天下之民得以交易,互通有无,各得其所。高平炎帝中庙现存的碑文就记载着“日中为市交易,各得福世利民”的原始贸易盛况。
炎帝的上述贡献不仅为史书广泛记载,而且也为大量考古发现和考古资料所证明。
就炎帝时代言,陕西宝鸡北首岭遗址发现了类似于耒耜的骨铲、骨锄等生产工具,以及粟灰的遗迹;在宝鸡的斗鸡台、西安半坡村等地考古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粟粒、粟壳;山西高平羊头山一带和长治许多地区的新石器遗址也出土有石铲、石斧、石镰等农具;湖北枣阳雕龙碑文化遗址出土了一批较为精致的石制工具,如石犁、石斧、石锄、石铲、石镰,以及陶制品,同时还发现了大量的水稻颗粒和稻壳,在挖掘出土的大型陶瓮、陶罐中贮存有大量的粟、黍类粮食。2湖南道县玉蟾岩出土了1.2万年(早于炎帝数千年)前人工栽培的稻谷。以上这些文化遗址出土的农业工具、生活用具和粮食种类,都与炎帝时代发明耒耜、播种五谷以及“耕而作陶”的记载相符合,充分证明了炎帝传说之不虚。
会同地区的考古资料也对上述史实作了佐证。据怀化市文物处提供的资料,沅水流域怀化境内发现了1-30万年的旧石器遗址113处、新石器遗址18处,且新石器遗址大多分布在会同连山周边50公里范围内。著名的洪江高庙遗址有距今7800年左右的、具有易经八卦特征的“八角星纹”彩绘陶和大量的祭祀用陶器。怀化高坎遗址还出土了大量的与炎帝差不多同一时代的农耕用具和栽培用的稻种,靖州斗蓬坡遗址发现有竹制饭篓。这对研究炎帝及炎帝文化很有参考价值。
3.有关炎帝生平的传说与历史遗迹
随着炎黄文化研究的不断深入与发展,有关炎帝的传说与历史遗迹也在一些地区不断得到发现和发掘,有力地促进了炎帝、炎帝文化的研究向前发展。
在中国辽阔的大地上,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虽然相距遥远,但各地有关炎帝的传说与历史遗迹几乎同出一辙,颇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有关炎帝的传说中,传说资料可谓大同小异。如炎帝的诞生地,陕西宝鸡称姜水,湖北随州称漻水;炎帝的居住地,宝鸡称常羊山,高平称羊头山,随州称厉山(厉山南又有重山);炎帝尝百草、获嘉谷之地,宝鸡称天台山,高平称羊头山,随州、湖南酃县也有具体处所;炎帝的死因,有关各地都传说系在“遍尝百草”中“一日而遇七十毒”,最后终于中毒而亡,具体是何种草,宝鸡、高平、随州、酃县等地都称为“断肠草”,其中宝鸡地区又称“断肠草”为“王药”,高平称为“火焰子”。
会同境内也有常羊山,它既是炎帝的生地,也是炎帝的居住地,更是炎帝尝百草、获
――――
1 引自阳国胜提供的《“炎帝故里会同新说”证据材料》,下引不另注出处。
2胡久明:《初探炎帝神农时代与考古文化遗址》,霍彦儒主编:《炎帝·姜炎文化与和谐社会》,三秦出版社,2007年,第38页。
嘉谷之地。炎帝所尝“断肠草”,据阳国胜说,该草“据《本草纲目》记载即‘钩物’,钩物
只适宜生长在长江以南部分地区。”
在有关炎帝的遗迹中,有关各地几乎都有神农井、神农泉、神农庙、神农祠、神农洞等,
不过各地炎帝遗迹的时间长短、流传范围大小、密度的集中与体系的完整程度是有较大区别的。著名历史学家、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王俊义教授曾指出:从山西长治、高平一带“现存有关炎帝的遗址、遗迹看,其时间之久远、范围之广阔、密度之集中、体系之完整,都令人叹为观止。我们考察组一行由于工作关系,近几年曾到过目前国内炎帝遗迹相对集中的湖南炎帝陵、湖北神农架、陕西宝鸡神农祠,各地现有炎帝遗存,都不像长治、高平
如此密集。”1而在长治、高平两市中,著名的百谷山、羊头山留存有大量的有关炎帝生平
活动的详细记录。如北宋地理总志《太平寰宇记》记载,百谷山“昔神农氏尝百谷于此”。今长治市黎城县宝泰寺(今废)所存隋代的一块石碑称,羊头山为“炎帝获嘉谷之地”。该石碑是全国范围内现存有关炎帝文化的最早的一块,应有极高的史料和文物价值。羊头山神农庙中一块唐天授二年(691年)的《清化寺碑》更说:羊头山“炎帝之所居也。……(炎帝)遍陟群山,备尝庶草;届斯一所,获五谷焉。……于是创制耒耜,始兴稼穑”。值得注意的是,炎帝在陕西宝鸡和山西百谷山、羊头山培种五谷、教民耕种的情形有所不同。宝鸡流传的说法是:炎帝创制耒耜、教民稼穑的忘我精神,感动了天上的玉皇大帝。于是玉皇大帝便派了一只神鸟,带上谷种,降临人间,把种子撒在炎帝部落开垦过的土地上,嘴里不停地叫喊着“布谷!布谷!”,提醒人们适时播种。不久,这些谷物先后破土而出,长出了稻、黍、稷、麦、菽五种谷物。此后,人们在炎帝的带领和指导下,种植和吃上了五谷。于是人们感激炎帝,称他为“神农”2。与宝鸡这种带有传说色彩相比,山西流传的说法就显示出炎帝及其部落发奋图强、人定胜天的英雄气魄了:炎帝在羊头上尝百谷并“获嘉谷”后,就开辟了一块“五谷畦”,教民殖五谷百蔬,以后又推而广之,使炎帝部落和当地的人们都吃上了五谷粮食。人们感戴炎帝的功德,赞颂他为“五谷神”,并修庙建祠纪念他。这种在两地获得谷种和种植五谷的不同情形,说明炎帝部落已从较多地“靠天吃饭”走上了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道路。
高平神农镇在长治、高平两市中,更是炎帝遗址、遗迹群落的集中地。神农镇有炎帝陵、炎帝庙(神农庙)、炎帝行宫。其中神农庙又有炎帝上庙、炎帝中庙和炎帝下庙之分。神农镇北的羊头山和长治市的百谷山、黎城县也有神农庙、神农城、神农井以及炎帝与其一家的活动遗迹。还有两块值得注意的碑文:一块是炎帝中庙的碑文,其中说,此庙“奉敕建立其来远矣,而创兴之始查不可考。重修则于(元朝世祖)至元元年……”。这说明炎帝中庙至迟“奉敕建立”于宋代,这在全国也是罕见的。另一块是高平市团池乡于1995年发现的刻有“高平县神农乡团池村”九个大字的碑文,说明早在北宋时期,高平市团池乡一带即被北宋政府定为“神农乡”。
以上事实至少说明,炎帝在山西古上党地区的生产活动使炎帝部落走上了繁荣发展阶段。
4.有关炎帝陵的传说与历史遗迹
中华民族的伟大始祖炎帝究竟葬于何处?近些年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不过,归纳起来,有陕西宝鸡说、山西高平说和湖南炎陵说。
明代著名学者朱载堉三百多年前就指出:山西高平县北四十里有羊头山,“山之东南八里曰故关村。村之东二里,曰换马镇,镇东南一里许,有古冢,垣址东西广六十步,南北袤百步,松拓茂密,相传为炎帝陵”。又说,“神农冢,天下有二焉:其一在湖广衡州府酃县,
――――
1 王俊义:《山西长治、高平炎帝遗址考察散记》,《炎黄文化研究》第9期。
2 霍彦儒、郭天祥:《炎帝传》,陕西旅游出版社,1999年,第93页。
载于祀典,每三岁遣官祭;其一即此冢。”1由此可见,数千年来只有山西高平和湖南酃县两处有炎帝陵。1993年,宝鸡于常羊山上建筑了一座炎帝陵寝。从此,炎帝安葬处三说并立。实事求是地说,各说均有一定道理。
如所周知,陕西宝鸡原本不存在炎帝陵,但同为中华民族始祖的黄帝于五千年前在宝鸡天台山祭祀过炎帝,至今天台山还留有遗迹烧香台;另据传说,炎帝死后葬于常羊山东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