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有重视历史著述的传统,历代撰写的史籍汗牛充栋,并且非常重视“以史为鉴,资政育人”。每当一个朝代衰亡了,继起的政府为了总结前代的历史经验,都要为前朝修史。江泽民同志说:“中华民族历来重视治史,世界几大古代文明,只有中华文明没有中断地延续下来,这同我们这个民族始终注重治史有着直接的关系。”
在我国的众多史籍中,有“正史”之名的纪传体史书共二十五部,系统详细而不间断地记录了自五帝以来数千年的中国史。这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文化载体,是人们了解、研究我们国家和民族形成发展的百科全书,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智慧宝库。
二十五史至《明史》而终,不包括清代历史。清朝自满族入关至宣统逊位,统治中国长达268年,时间跨度长,内容丰富,史料繁多,而且与现实接近,因而清史的地位和价值十分重要。当代面临的许多重大问题,如经济建设、政治改革、文化发展、中外交往以及人口问题、宗教问题、边疆问题、生态问题、城市化问题、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等等,都各有其历史渊源,都要追溯到清代才能够了解问题的根由。因此,编纂一部详尽的高水平的清史是全面了解祖国历史、科学分析中国历史发展道路的需要,也是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正确认识中国国情、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
清亡后,继起的北洋政府于1914年开设清史馆,为清朝修史,但因战争频仍、经费拮据和政权更迭等原因,没有正式成书前即仓促杀青,故名为《清史稿》。该书虽然也有一定的学术价值,但修撰者大多是清朝遗老,往往站在清朝的立场上说话,故在许多问题上记载失实,讹误甚多,且评论不公。如对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贬抑殊甚,以至国民政府将它列为禁书。此后台湾当局亦欲再修清史,但限于人力财力及缺乏史料,仅修补了《清史稿》之一部分,近年来又作《清史稿校注》,订正了《清史稿》中的许多谬误疏漏,而再修清史之工作始终未能启动。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几代领导人都十分重视清史的纂修。建国以后,董必武同志曾建议纂修清史,并得到毛泽东主席的赞同。50年代末,周恩来总理曾委托吴晗同志考虑纂修清史的规划,后因三年困难时期暂行搁置。1965年秋,周总理委托中宣部周扬同志负责组成了以郭影秋为首的七人清史编纂委员会,并在中国人民大学建立清史研究所,作为编纂清史之机构,因不久发生文化大革命,修史计划又告夭折。十年动乱结束以后,邓小平转下一封建议纂修清史的信件,学术界又曾筹议纂修清史,并初步拟订了编纂规划。但当时刚刚改革开放,百废待举,万端待理,难以顾及修清史之事,故此议再度被搁置。由此可见,纂修清史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殷切期望,也是几代史学家努力不懈的奋斗目标。
时至新世纪,学术界再次呼吁编纂清史。中央领导经过详细的调研和缜密的考虑,衡量修史的时机和条件,决定启动编纂清史工程。应该说,动员组织学术界的力量撰写一部能反映新中国理论水平、学术水平的大型《清史》,使之成为新世纪学术发展、文化建设的标志性成果,这对发展我国学术事业,推动历史研究,提高我国人民的历史知识和人文素养,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展示新世纪的文化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建设蓬勃发展,成果辉煌,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学术文化日趋繁荣,清史研究也取得巨大的进步。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的清史学体系逐渐形成,日臻完善,大批清史资料已整理出版,研究队伍不断扩大,研究水平不断提高,优秀成果大量涌现。纂修《清史》的学术条件已基本成熟。因此,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领导下,在有关部门的支持协助下,在全国清史和其他学科专家的通力合作下,我们有信心经过十余年的艰苦努力,完成一部多达三千万字、具有较高水平的《清史》著作,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奉献一部优秀的历史作品。
《清史》纂修是新世纪的一项标志性文化工程。我们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重大理论问题和历史是非问题上讲政治,讲原则,实事求是,还历史以本来面目;要坚持学术创新与发扬史学优良传统的统一,坚持尊重客观历史真实与反映时代精神的统一,坚持文化学术积累与以史为鉴、古为今用的统一;要做到材料丰富,叙事精当,观点正确,文字流畅;要组织专家研究新编清史的内容、体例、文字和编纂规划,经过充分讨论,继承传统史书的长处,吸收现代史学研究的成果,并结合清朝历史的实际情况,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做到思想性、学术性与科学性的较完美统一。
清代的文献档案,浩如烟海,不计其数。要撰写一部高质量的《清史》,必需对原始资料作一番认真、切实、细密的研究和清理工作。查核记载,考证史事,改正讹误,做到“实事求是”,“言必有据”,力求成为“信史”。有清一代的各种文献档案数量庞大,分散各地,杂乱无章,从未经过有计划的全面整理,我们对其种类、数量、保存地点和保存情况,还心中无数。由于年深日久,纸质脆薄,不少珍贵的文献档案已破损碎裂,行将毁灭。我们应大力进行抢救,经过调查研究,搜集整理,或妥善保存,或公开出版,使之流传永久,泽及后世。这是保护清代历史文化遗产的大事,必须充分重视。文献档案的整理研究是提高《清史》质量的关键,而修撰《清史》又可带动清代文献档案的抢救、保护和开发。
纂修《清史》,工程浩大,时间长久,不是少数单位、少数人员短时间内所能完成的。我们必须组织学术界广大力量,调动大家的积极性,群策群力,共襄盛举。清朝历史时间跨度长,涵盖领域广,不仅有政治、经济、军事、法律、文化和民族等内容,而且涉及科技史、艺术史、社会史、宗教史、民族风俗史等,包罗万象。除了发动清史学者修史,还应邀请其它领域的学者参与,争取撰写一部全面、真实、高水平的《清史》。
为了调动修史人才,为了利用浩瀚的档案文献和历史资料,为了取得充分的物质和资金保障,应有政府介入,得到政府的领导和支持。因为编纂清史是一项规模宏大、艰难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经历很长时间,投入很大的人力、财力,任何个人或单位都没有举办这项宏大文化事业的能力。中国历史上重大的有成效的文化工程大多是由政府出面组织的,历代所修正史以及唐代纂修的《五经正义》、宋代纂修的《文苑英华》、《册府元龟》、《太平御览》、明代纂修的《永乐大典》、清代纂修的《四库全书》等,无不如此。这是顺利完成工作的需要,也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需要。在此需要提及的是,现在政府支持清史的编纂与过去官修史书已完全不同。今天修史主要是专家学者的集体创作,政府在物质条件和财力上予以支持,并不是在学术上干预,因而不会发生封建时代“罢黜众说,定于一尊”的事。而且也只有尊重专家学者的研究自由和学术观点,在百家争鸣的基础上各抒己见,独立思想,权衡至当,择善而从,才能产生高水平的学术著作。
清史纂修工作即将启动。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在全社会和学术界的支持下,在全体编纂人员的努力下,我们相信这项宏伟的文化工程一定能够顺利实施,圆满完成。
稿件来源:《光明日报》2003年2月25日第B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