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 语:明清两代为尊崇南宋丞相陆秀夫的精忠大节, 相继建祠祭祀、追赐谥号、配享文庙:明成化十二年 (1476), 厓山首建大忠祠祀文天祥、陆秀夫、张世杰; 正德十六年 (1521),镇江立陆秀夫祠;嘉靖十年 (1531),盐城建陆公祠; 万历四十七年 (1619),追谥忠烈; 清咸丰八年 (1858), 从祀文庙。相关史料, 主要流散于明万历间黄淳等纂《厓山志》卷3、清道光间陶性坚等辑 《宋左丞相陆公全书》卷7 和卷8 (简称 《陆公全书》)、清光绪初陆心斋等修 《盐城陆氏宗谱》卷2 (上海图书馆藏清光绪十年景忠堂木活字本,简称 《陆氏宗谱》) 等。其中, 《厓山志》和 《陆公全书》仅存录明代史料, 《陆氏宗谱》则备载明清两代史料。今所选辑者,明代部分以 《厓山志》为主要整理底本, 因其未对胡虏夷狄类字样进行删削雕琢; 其余辑自 《陆公全书》 《陆氏宗谱》或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档案。为方便研究使用,所辑史料均按时间先后顺序依次排列。
广东按察司佥事彭琉上五事疏①
正统六年五月十四日
广东按察司佥事彭琉言五事: 一崇节义以励俗 (略)。一重士禄以养廉 (略)。一举祀典以劝忠。《礼》谓: “有功于民则祀之。” 昔宋之微, 夷狄乱华, 人纪将废, 而陆秀夫于厓山死节, 英风义气振耀今昔。祀礼未行,诚为缺典。请敕有司,就于厓山立庙以祀。岂惟有以慰忠臣于九泉, 而亦可以作士气于千古。一均盐利以实边 (略)。一储载籍以养士 (略)。
上命有司议之。
注:
①此条辑自 《明英宗实录》卷79正统六年五月己酉条, 并据内容拟题。
分巡岭西道佥事陶鲁为崇祀忠烈事疏①
成化十一年十二月初六日
广东等处提刑按察司带管分巡岭西道佥事臣陶鲁谨奏,为崇祀忠烈等事。
臣闻自古圣帝明王治天下,所以扶纲常、立人极者,必以显忠遂良为先务, 然不有以旌之于既往,则无以振之于方来。臣伏睹三代而下,忠良之臣莫盛于宋。宋兴三百余年, 胡元猾夏, 宋祚乃亡。宋亡则中华变为夷狄,衣冠同于左衽。开辟以来,非常之变。当是之时, 忠臣义士逾岭蹈海效死报国者固非一人,其间赫赫显著可与信国公文天祥并列者丞相陆秀夫、太傅张世杰。二人实佐帝昺,与元将张弘范战,死于广东新会之厓山, 十万生灵随之以尽。磨厓大书 “灭宋于此”, 忠义之气郁而不伸。幸我太祖高皇帝龙飞在天,一扫胡尘,以复诸夏,实中原万世臣子之所愿戴也。
- 4 -
臣复思世杰等既为宋臣,尽节于宋,亦是常分。惟其宁于中华而死, 不污左衽而生。立天地之常经,明春秋之大义。英风迈烈,震耀于天地之间。而使一代事元之人赧然愧耻, 此其为教至严而忠至大也。从前有司失于建议,百有余年未蒙圣朝褒奖建立祠宇, 至今海滨或露威灵。臣先任新会县,顾以边境寇患未宁,一向稽阙。今又连年分巡岭西,道经厓山, 忠义感激。谨于本年六月内省令该所县仗义军民各愿出备木瓦,于张、陆死所卜地为祠。
缘系旌忠建祠事理,未敢擅便。如蒙准奏,乞敕该部计议, 特赐庙额, 荣加封谥, 量与祭祀时仪,行该府县岁时致祭,庶使忠义之灵有依,人臣之节有劝,世道幸甚。具奏。
该通政司官于奉天门奏,奉圣旨:该部知道。钦此。
注:
①此条辑自 《厓山志》卷3, 并见 《陆公全书》卷7、《陆氏宗谱》卷2。三书题作陶鲁 《崇祀忠烈奏疏》, 而林光 《南川冰蘖全集》卷1则作 《请建大忠祠代疏》。虽陶、林二疏文字略有不同, 但从内容来看并无差别, 推测初稿原系林光代作, 经陶鲁改定后上奏。至于奏闻时间,《明宪宗实录》卷148成化十一年十二月辛巳条载:“广东按察司副使陶鲁奏, 宋末幼主亡于厓山, 一时死国之臣非止一人, 而太傅张世杰、丞相陆秀夫实为之首。其同时如文天祥者, 朝廷既已建祠于京师, 每岁春秋致祭, 而张、陆二人祀典独遗。臣叨领宪节此地, 适在分巡境内, 已令有司建祠于二人死所。乞加封谥, 特赐庙额, 著在祀典, 命有司岁时致祭。使二人忠义之灵有所依栖, 而使万世之下为臣子者亦知所以企慕。章下礼部, 行之。” 故定为成化十一年十二月初六日。
致仕知府赵善鸣为请祠宋丞相陆秀夫事呈文①
嘉靖二十年十月二十日
广州府顺德县云南曲靖军民府致仕知府赵善鸣呈,为修废坠,彰圣恩,表忠烈,以励世风事。 切照去新会八十里濒海厓山,乃故宋行朝之地。当宋室末造, 事势穷逼, 计无可为, 丞相陆秀
夫负帝沉水死之。太傅张世杰以闻杨太后, 太后曰: “我忍死间关万里至此者, 为赵氏一块肉耳, 今无望矣!” 赴海死。一时六官百职同死国事者十万余人, 七日尸浮塞海, 是为君死社稷, 臣死君,天地之大义也。元以夷狄闰生中国,冠履倒置,天地神人之所共愤。赖我圣祖高皇帝泛扫胡元, 复大一统,耻雪百王,功高万世,此天地之大闲也。缘行朝忠义泯泯三百余年, 逮成化、弘治间, 始有翰林院检讨陈公献章,广东右布政使刘公大夏,按察司佥事陶公鲁、徐公纮, 户部主事张公诩相与诹爰咨谋,先后请建殿宇祀典。赖宪宗纯皇帝、孝宗敬皇帝钦赐俞允, 立全节庙以祀杨太后, 大忠祠以祀文信国公天祥、左丞相陆秀夫、太傅张世杰三公,准依先圣历代帝王事例, 行令本布政司转行本县支给官钱,买办祭品,每岁有司正官亲诣庙祠致祭一次。嘉靖十年内, 蒙巡抚都御史林准守巡王、杨呈准师生罗士实等呈为增祀典以崇忠烈事申详, 依议加仲秋一祭, 仍令依期于厓山致祭,不许畏避涉海,止在行祠行礼塞责。此缴。前后崇重忠烈, 可谓至矣。奈何人情狃于安逸, 利于省便。嘉靖九年,改在邑后圭峰僧寺为行宫、行祠,遂每岁致祭于此, 以致厓山庙宇倾颓, 忠魂无依,甚非所以崇奖忠烈、奉行圣旨之意也。
本年七月内,善鸣与客泛舟厓门吊古,目击废坠,追念先师白沙群公经始之难, 岁月无何而湮
没随之,慨然有修复之意。适有邑士容逵愿出白金百两助工, 遂与相度次第经理。事体重大, 未敢擅便。理合具呈宗主老大人台前, 伏希计处, 转达抚按衙门批示施行。仍乞行本县, 照前亲诣致祭,毋泥圭峰行宫之便。庶恩典彰、大义著,其于激励风化或不小也。实为万幸。须至呈者。
一、大忠祠原立于全节庙之前,背座太后而享食,三公忠正, 心必不安。全节庙宇卑浅, 未惬人心,况已颓坏不可修复,拟于庙左辟地一区,另建大忠祠, 将原祠改作全节庙。前殿则高广深远可观,而太后三公君臣男女,各有门垣庙寝,两为得之。又厓山驻跸时, 建军屋千余间, 行宫三十所,中曰慈元殿,杨太后居之,今全节庙是也。议前庙揭匾曰全节, 庙后寝揭匾曰故宋慈元殿, 两为得之。
- 5 -
一、 全节庙神牌题曰宋国母杨氏之神,行宫木主则题故宋太后杨氏之神, 而徐纮奏准移牒文中又称宋度宗太后杨氏,议者谓皆未稳。盖杨氏乃度宗妃, 如徐纮牒文称度宗太后则非名分也。按, 杨淑妃生益王昰,航海至潮州,即皇帝位于福州,改元景炎, 始册尊母淑妃为皇太后。而前此真宗德妃杨氏,亦封为太后。若依今之称宋国母杨氏, 既不知为何帝之母, 若依行宫所称故宋太后杨氏,又不知为何帝之太后。况二太后皆姓杨,事属混淆。切照帝昰乃度宗长子, 杨太后所生, 即位三年崩,庙号端宗,年号景炎,合称曰故宋景炎太后杨氏之神。如此, 则以年号见帝, 以帝见杨氏太后为端宗之母也。
一、 全节庙正寝以祀景炎杨太后,当太后死难时,同死宫嫔及臣下妻女皆不知姓名。其知姓名 者,陆秀夫夫人、李佳母陈氏耳。盖宋亡时,陆秀夫驱妻女先赴海死。先是, 有臣李佳从二王由闽入广,其母陈氏与诀,曰若勿以母故而怀二心也,遂趋广赴海死。今拟从祀两庑, 东庑揭一牌, 题曰故宋同死国事宫嫔等神位,西庑揭一牌, 题曰故宋同死国事忠烈妇陆夫人之神, 此旧已有之矣。今增一牌题故宋同死国难烈妇陈氏之神,又一牌,题故宋同死国事诸臣妇女等神位,如此乃尽也。
一、 厓山为宋行朝, 祥兴登极于此, 文相乞觐于此, 诸辅奉诏于此, 陆秀夫劝讲 《大学》于此。今拟创一亭于故址,匾曰故宋行朝遗址。
一、 大忠祠佥事陶鲁所奏,以祀三忠,今东西两庑从祀其不知姓名, 牌题曰同死王事于广诸臣之位。但按宋忠义死节之士,其知姓名者, 惟义士伍隆起, 故揭一牌题宋义士赠州判伍隆起之神。若学士刘鼎孙、侍郎茅湘、吏部赵樵、枢密高桂、太卿杜浒、指挥苏刘义、防御刘师勇, 以及曾渊子、陈仲微、钟震桂诸死难之臣, 列传载在 《宋史》, 乃独不设神位。况远方相从, 勤王以死, 又为无主孤厉,深为可悯。议一一标题官爵神位,配享三公, 庶慰英魂于海宇, 揭忠义于将来。其不知名者依旧,但加故宋二字于同死王事于广诸臣之位之上。
钦差提督学校广东等处提刑按察司副使林为修废坠, 彰圣恩, 表忠烈, 以励世风事。据广州府顺德县原任云南曲靖军民府致仕知府赵善鸣呈前事, 等因到道, 据此, 看得厓山乃宋君臣死难之地,先年奏准建立全节庙、大忠祠,递年春秋有司官员亲诣致祭。此诚崇忠义以正纲常, 顺人心而兴礼乐,其所关系岂小小哉!夫当大势危急之秋,志气激烈, 既浩然以大海为归, 则其精神流寄天地间耿耿不死,固知凄然皎然栖息于兹土无疑也。凡我司存必须冒风波之险, 躬蘋藻之勤, 乃庶几诚敬孚洽冥灵顾歆也。今乃于附郭圭峰寺改立行祠权宜行礼, 而厓山祠宇遂致倾颓, 此盖人情因循便安,岂所以仰体国家褒遂之鸿猷,俯示黎庶瞻慕之遗迹哉? 稽详典礼, 委属未宜。而本官所呈前因诚为有见,且称义士容逵愿捐己赀,本官亦欲均出财用一节, 尤见志士勤心, 良民效义, 甚嘉美也。但中间更创事宜,必须体勘归一,乃可施行。为此,抄粘原呈图本, 案仰本县着落当该官吏照依案验内事理,即行掌印官会同该学教官并选择逵 [达] 时练故生员二三名, 亲诣厓山踏看: 全节庙、大忠祠创自何年,今自何年倾废,见有遗址及屋宇门墙有无, 见在应否重新改作? 当时俱系诣彼致祭,起自何年改立行祠就近行礼? 如果相应, 就便估计修建工费合用若干, 除乡宦出银不劳外,其义士容逵愿捐己赀一百余两,审是实情与否?如果无异, 作何奖励? 除此之外, 更有何项钱粮可以动支凑用?俱一一查议明白,开具揭帖具由作速申来,以凭议处呈详施行。
钦差提督学校广东等处提刑按察司副使林奉钦差提督两广军务兼理巡抚兵部左侍郎兼都察院副
都御史蔡批,据本道呈,近于嘉靖二十年十月二十日据广州府顺德县原任云南曲靖军民府致仕知府赵善鸣呈前事等因,已经备行新会县转行掌印官会同该学教官并选择逵 [达] 时练故生员二三名亲诣厓山踏看,计议未报。近据该县申报缴 《厓山新志》一部到道, 详阅志内开载嘉靖十年间守巡岭南道左参议等官王洙等会议加增秋祭缘由通呈,奉钦差提督两广军务兼理巡抚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林批,看得所议加增秋祭一节,乃崇重忠烈盛典, 如拟施行, 仍令依期于厓山致祭, 不
- 6 -
许畏避涉海,止在行祠行礼塞责, 等因。前项批议督责谆切, 奈缘有司苟图近便, 以致庙宇倾残, 祀典弗称,诚为未安,亟宜修举改正者也。缘干系典礼重事, 必须呈请, 方可遵行。合俟详示之 日,备行该县掌印官查照, 上紧踏看估议, 回报复议, 呈请施行。惟复别有裁处, 呈乞照详, 等因。奉批:据呈乃崇忠烈修典礼,诚为重务,仰行该县作急估议呈夺。缴。又蒙巡按广东监察御史 姚批:依拟。行该县查勘该道复议详报。依奉案仰本县即行掌印官查照, 作急会同踏看估计议处申详,以凭复议施行。毋得迟缓不便。
注:
①此条辑自 《厓山志》卷3, 并摘录部分抚按批文。“须至呈者” 后列款五事, 乃据阮元修、陈昌齐等纂 (道光) 《广东通志》卷146 《建置略· 坛庙》补入。另, 《陆公全书》卷7、(道光) 《广东通志》卷146 《建置略· 坛庙》、《陆氏宗谱》卷2 均未录批文。
盐城县儒学训导庞尚鸿为表忠事疏草①
万历二十年二月
盐城县儒学训导庞尚鸿为表精忠大节辅臣,以警奸邪,以励风俗,以垂劝万世事。
切惟国家必得精忠大节之臣,而后朝廷以尊;朝廷必表精忠大节之臣, 而后臣节愈励。职原籍广东南海人,去厓山不远,读史志知宋亡丞相陆秀夫死节甚悉。丞相为楚州盐城人, 时端宗播越海滨,每朝会,秀夫俨然正笏立如治朝。或时在行中,凄然泪下, 以朝衣拭泪, 衣为尽湿, 左右无不悲痛。及立卫王,外筹军务, 内调工役。虽匆遽流离中, 犹日书 《大学章句》以励讲。及厓山破, 秀山度不可为,义恐受辱,乃仗剑驱妻子先入海。妻有难色,叱之曰: “你先去, 怕我不来!” 秀夫即朝服走帝舟,启帝曰:“国事至此,陛下当为国死。太皇太后辱已甚, 陛下不可再辱。” 遂抱帝沉海中。呜呼!胡元之祸,自有天地以来,未有若此之酷者也。辅弼之臣, 自有君臣以来, 未有若此之烈者也。夫难莫难于从容就义,烈莫烈于举家沉海。故宋亡死节之臣以丞相为称首焉。
职往来厓山,望风悲吊。职入盐城,首拜丞相祠前,不觉欷歔泣下。盖丞相死于职之乡, 而职又官于丞相之乡。仰观遗像剥落,祠宇荒圮,门庭污秽, 垣墙倾卸, 不蔽风雪, 巍然独立, 俨如正笏之风焉。职属有司葺其祠宇,查其子孙而录之。与诸生讲学, 首以忠孝勉励, 举丞相为法师。夫有宋权奸执政,媚虏误国,二帝蒙尘,三宫罹辱,举族北辕。南渡之后, 事势已无可为者。丞相当险难危迫之秋,一君亡,复立一君,国存与存,国亡与亡。盖其得天地至大至刚之气, 故能发为至坚至贞之节,使纲常之道大明于世。其精忠大节炳耀千古,天下后世虽庸夫懦子皆知敬而仰之, 况盐城乃丞相生长之地,有风化之责者,可无表扬以为万世劝哉!
按丞相与庐陵文天祥、范阳张世杰俱以死节并祀厓山, 祠曰大忠, 堂曰正气。已经奏闻, 载在祀典。而信国公文天祥庐陵有祠, 景泰间都御史韩雍时疏请于朝, 得赐谥曰 “忠烈”, 无问京师各省俱建祠祀之。而丞相未经请谥,止学者私谥曰 “忠贞”。职以陆秀夫为左丞相, 文天祥为右丞相, 同时死节,与日月争光,相应一体议谥,各祀于其乡,立其子孙以主其祀。为此具呈本县申道府转 详抚按具请奏圣明敕下礼部,查议比照文天祥事例一体议谥, 载入祀典, 查录子孙以奉香火, 以扶一代之纲常,以立万世之人极,庶忠魂不泯,义烈常存。不惟世之保躯全妻子之臣怀二心者劝, 而天下后世忠臣义士亦有所观感而兴起矣。照得祠宇狭陋,再行恢扩, 祠前旧建表忠坊今尽倾圮。且春秋二祭,一羊一豕,俱借办屠户,礼毕发还,礼不成享。况编有守祠门子一役, 工食三两, 累年不给。朔望香火俱废,而子孙又不查而录之,以主其祀,此所以当并议也。
奉本县知县董公继祖再议停妥,具申淮安府知府李公化龙覆议, 宋忠臣陆秀夫孤忠抗节, 正笏立朝。时端宗播越海滨,公奋然挺立,气欲吞胡,志存辅宋。顾以国势倾危, 遂举族捐生, 钟两间之正气,扶万世之纲常。异世而下,犹可兴起,况盐为公桑梓里乎? 至于乞要转达抚按照例奏疏一
- 7 -
体请谥录后赐庙额,系干题请,应否出白 [自] 本道,等因。奉钦差整饬淮徐等处兵备兼管水利山东布政司参政兼按察司佥事周批:陆公节义,万代瞻仰,笃生之处, 庙祠何可轻废。既经该府查勘明白,准动官银修理,完日册报。其议谥庙额、查录子孙,俟另行。缴。
注:
①此条辑自 《陆氏宗谱》卷2, 所涉人物已得奏疏、实录、方志等史料印证可靠: 《明神宗实录》卷238 万历十九年七月丁亥条载 “李琯奏大学士申时行十罪: 一、寝训导庞尚鸿玄宫有水之疏”, 且 《万历疏钞》卷18载万历十九年七月李琯 《权奸植党壅蔽欺君乞赐罢斥以清政本疏》云 “万历十七年十月内, 臣补官在京, 适广东岁贡今选盐城县儒学训导庞尚鸿亲见玄宫有水, 已具疏投之通政司矣”。又,(万历) 《盐城县志》卷4 《秩官志· 列官》 “知县” 载董继祖万历十九年至二十一年间任盐城知县, “训导” 后载庞尚鸿万历十八年至二十二年任儒学训导。复检 (光绪) 《盐城县志》卷8 《职官志下· 名宦》曰: “庞尚鸿, 字少襄, 南海人。
……万历十八年莅任 (盐城训导), 首谒陆丞相祠, 录其子孙。建议为陆公请谥, 以夫人及二子配享。与诸生讲学, 勉以忠孝, 举
陆公为法。”
盐城县知县陈美为宋丞相陆秀夫请谥事申文①
万历四十四年
盐城县为忠臣不可久缺谥典,敬摅末议,以表忠贞事。
窃谓赏罚系一时之荣辱,而谥法关万世之劝惩。古今有勋劳定国死力勤事者, 概得谥。至若孤忠凛烈、砥柱颓波而不幸鼎移身殒,为当年之所不及谥,后禩之所未举谥者, 尤当表而扬之, 以识不朽,庶不失春秋微权耳。卑职吊古,至宋丞相陆秀夫负帝沉海, 心窃壮之, 以为身骑箕尾气作山河,烈丈夫何凛凛若此,古未有也,其亦宋家三百余年尊养贤士之报也哉! 及补令盐城, 盐属公故里,里中有祠而祀之者。莅任之初,侦之髦俊,谱系云亡,稽其显号,尚未有谥也。
嗟呼!以丞相间关板荡,就死如饴,而不一膺身后之华衮, 是亦我明之缺典哉! 夫忠莫难于殉主,烈莫大于捐躯。以彼播越海滨,盈朝泪湿,犹俨然正笏, 进讲 《大学》。想其心直欲尽瘁皇储, 挽回板荡之运。即不得,或可见度宗皇帝于地下耳。假若洪范之师未逼, 帝昺之舟得走, 彼岂肯以赵氏一块肉遽葬鲸波,而偕其妻子以殉耶!则时事之不可为, 而不欲以委裘之君抱青衣之痛也。志凌霄而神委蛇,虽孤忠未酬,帝子何在。而洒血一腔,化碧千古, 使万世君臣之义犹不至澌灭, 其所留者奢也。奈何泯泯无闻,不蒙一字之褒也耶!且丞相已经请祀, 血食何穷, 岂其可以庙祀者而 不可当于谥典耶!夫丞相在天之灵耿耿如昨,亦岂羡身后名? 顾以我朝公是昌明之日, 而令吊古者 欷歔抱恨,似非所以阐幽光、慰贞魂者矣。
卑职遥闻其名,发为上指,近瞻其象,神至今存。况叨牧一方, 凡属先正忠谊, 例当表扬。故敢摅其款款,恳乞台台加意忠贞, 奏请加谥。庶荣名偕宇宙常新, 芳誉同日星俱灿, 史册为有光 矣。卑职不敢擅便,伏惟裁詧举行, 幸甚! 为此今备前由, 另具书册, 理合具申。伏乞照详施行, 须至申者。
各院道批文
江院汪批:陆丞相尚未有谥,委属缺典。候题请行。缴。
盐院谢批:千古孤忠,未蒙褒谥,诚缺典也。仰候抚按会题。缴。漕院朱批:陆丞相精忠大节,委应谥。候各院题行。缴。
屯马院孙批:陆丞相精忠烈节,担荷纲常,万代瞻仰。既经庙祀, 委应谥以补缺典。仰候各院题行。缴。
仓院郭批:据申,陆丞相负帝沉海,青史炳然,尚未加谥, 真缺典也。具见该县忠贞之意。候两院并题后,亦应催行。缴。
海道熊批:仰候院详行。缴。
- 8 -
盐法道吴批:忠烈有如陆丞相, 理学如吴聘君, 皆未与易名之典。信乎继继绳绳, 贵有人也。今当奉诏谥进退古今如二先生者,廷议当屈第一指。本道仰止有年,敢复他委。仍候通详行。缴。
附 本县复勘陆丞相补谥回文
盐城县为忠臣不可久缺谥典,敬摅末议,以表忠贞事。
奉本府帖文,该蒙徐道袁案验, 该蒙学院王批, 据本县申详宋丞相陆秀夫忠贞请加谥典缘由, 批准淮徐道查报,蒙此,案照先蒙抚按各院道批同前事, 备奉帖仰本县官吏查照先今呈详内事理, 即将宋丞相陆秀夫应加谥典有无比例可援, 该县再加酌议确妥, 作速具由报府, 以凭复议转详等因,奉此,遵依复行本县儒学查勘去后。续据该学回称,遵依随行通学生员周国勋等查议, 据各回称,遵奉查得,宋丞相陆秀夫世籍盐城,忠贞天植,崇祀有庙, 谥典无闻。然考之载记, 不过曰大忠完节,曰贞志烈节,曰忠贞节烈,而未有评定,等情呈县。据此, 该随本县知县陈复勘得, 忠臣植乾坤正气,谥典关国家公评。自赵宋社墟, 君臣义薄, 陆丞相出万死一生之计, 为补天浴日之谟。既而事与愿违,身从帝溺,揭忠义于一时,扶纲常于万古。与当时殉节诸贤如文公天祥、谢公 枋得均之,精神贯日,气节凌霜,三人一心,九原共照者也。今国朝于文公则追谥曰忠烈, 于谢公则追谥曰文节,业已熙鸿号于无穷,表英魂于不朽矣。乃陆丞相孤忠殉节, 实与二公争烈当年, 而美谥休称不得与二公垂声后世, 盖为之后者既继述无人, 而官其乡者亦表章有待。以故史馆扬徽, 未蒙褒于一字;遂至英雄吊古,徒洒泪于千秋。合无体照文、谢二公事例, 转详题请赐谥施行。庶丞相在天之灵以慰,而圣朝之公议有光。培养士风,激励人心,岂小补哉!
缘系仰县查议事理,未敢擅便。拟合申禀。为此,请乞转详施行。
注:
①此条辑自 《陆公全书》卷8, 并见 《陆氏宗谱》卷2。又, 陈美疏文复载 (光绪) 《盐城县志》卷17 《杂类志· 拾遗》。
漕运总督王纪为请谥陆秀夫忠烈疏①
万历四十七年五月
题为宋室死节忠臣久缺谥典,伏乞敕部议补,以慰忠魂,以励臣节事。
万历四十七年五月内,准礼部咨,据直隶淮安府山阳县籍盐城县人陆应袍系宋左丞相陆秀夫后 裔原任湖广黄州府蕲水县典史告前事内称,先祖宋丞相陆秀夫孤忠大节, 久无谥典, 蒙盐城知县陈美通详申请到部备咨到院行查, 等因。臣自早岁受书读史, 至陆丞相负帝赴海事, 未尝不掩卷太息,喜其节而悲其志也。自行都航海如泉如广,亡君立君, 遗嫠弱息, 寄命于茫茫大海中, 即三尺童子亦知宋祚将绝,断断不可为矣。秀夫犹且间关南澨,百折不回, 庶几乎一旅一成之再奋。迨厓山破,度不可脱,乃仗剑驱妻子先入海, 奏曰: “德祐皇帝已辱, 陛下不可再辱。” 遂负帝赴海死。嗟夫!当宋季颠危之时,奸臣卖国降敌,甘受万世之唾骂者无论已, 即平日所号为须眉男子, 一遇 祸难,全躯保妻子之念横结胸中,往往散去。甚且有缒城、匿影、屈膝、请命、偷息于人间者, 卒之身死名灭,与粪土无异。乃丞相遭古今未尝有之大变,而能全天地无所逃之大伦, 忠魄浩气, 炳炳琅琅,照映宇宙。千载而下,读其传犹凛凛有生气,谓丞相为不死可也。文天祥所云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正秀夫之谓矣。以彼精忠大节, 何减于文、谢二公! 乃文、谢二公景泰俱被有美谥,而丞相独遗,岂非缺典?厓山录、文献志及盐城邑乘, 虽有 “忠贞” 字, 说者疑其为后人私谥。臣不揣固陋,敢以臆断,丞相亡时,宋亦亡矣,元未必谥也, “忠贞” 二字, 为公谥, 为私谥,皆不可知。就令谥出国朝,亦殊不类丞相之为人。试观仗剑驱妻子负帝入海光景, 真有视死生同昼夜、弃血肉如泥沙者,正昔人所谓杀身存仁、舍生取义、临大节而不可夺者也。宋亡死节 忠臣,此非其最苦最烈者耶!窃谓必以 “忠烈” 易名,始足快千古之公评矣。
- 9 -
伏乞敕下礼部再加查复议上请早为补谥,庶忠魂得慰于九泉,而圣朝亦可无阙事也。时万历四十七年题,奉旨:依议。
注:
①此条辑自 《陆公全书》卷8, 并见 《陆氏宗谱》卷2、(光绪) 《盐城县志》卷17 《杂类志· 拾遗》。
淮安府绅士金旭昌等为请将宋丞相陆秀夫从祀文庙事呈文①
咸丰朝
具呈。淮安府绅士知府衔前四川蓬州知州进士高士魁,员外郎衔候补主事举人王玙, 光禄寺署正衔前怀远县教谕许联甲, 国子监学正衔副贡生韦墉, 学正衔拔贡生王琛、丁一鹏, 即选知县丁昀、候选知县优贡生丁寿征,试用训导何,候选训导徐德怀、施德明、丁寿辰, 廪生杨庆之、潘亮熙,文生何其杰、丁禧纯等,窃淮安郡城有陆忠烈之祠, 祔徐节孝之祭, 祀典未极其褒崇, 风教奚资夫激励?查 《宋史》陆丞相本传,名秀夫,字君实,籍盐城之丁户, 登宝祐之甲科。讲明 《大学》,军中进辅弼之言;刊正 《孝经》,阁下赞丝纶之务。读书于鹤林之寺, 草檄于龙舰之滨。垂帘秉政,赞翚翟以扬名; 正笏立朝, 奉委裘而驻跸。历五坡之险, 杀身成仁; 托六尺之孤, 见危授命。迨厓山殉难,井澳捐躯。蹈海效鲁连之志,投湘悲屈子之魂。誓沉大海, 盼青鸟而无灵; 哀感微禽,与白鹇而共陨。师亡一旅, 四十年壮志空存; 义感三军, 十万人同时俱溺。金硾赴, 水海凌。纪事犹详, 玉带传铭。少保挽歌, 可诵大节。光于日月, 忠比睢阳。正气塞于乾坤, 节符信国。宜享两庑牲牷之典,庶慰九原忠尽之忱。除由盐城绅士造具事册公呈申送外, 理合公吁移详核明题奉从祀圣庙,追配文山。表忠贤之宰相,褒理学之名臣,以励真儒,以崇正道。
盐城县绅士廪贡生试用训导金旭昌, 岁贡生张 , 廪生陶骧、凌云衢、李淳、吴兆骏、宋惟新、王会儒、金从衡,廪贡生试用训导陶跃龙,文生周潢、宋惟康等呈称, 恭惟圣朝重道崇儒, 孔庙祀典增设诸葛忠武诸贤,又增文丞相从祀,凡以褒显忠臣, 风励士品也。兹查有宋相忠贤儒臣理学,缅维陆忠烈之大节,足配文少保之先儒。丞相名秀夫, 字君实。传征 《宋史》, 籍隶盐城。沉 静寡言,登文信国状元之榜; 矜庄终日, 辟李庭芝幕府之僚。讲 《大学章句》之义, 军戎进于冲 人;订 《孝经刊误》之书,理学崇夫名教。嗣是国步濒危, 宗卿内擢, 秩晋端明, 签知枢密。覆舟井澳,君臣殉而归天;仗剑厓山, 妻子驱而入海。攀龙髯而不返, 八龄位正于宫中; 葬鱼腹以奚辞,七日尸浮于水上。赞符衣带,负少帝之形骸;泪湿朝衫, 染孤臣之心血。惟丞相本格致诚正之学,裕修齐平治之经。造次颠沛, 仁弗能违; 寄命托孤, 节不可夺。昌明正学, 实道传泗水之宗; 崇祀先儒,宜位次文山之下。谨具事实清册, 公叩电核, 宋贤忠烈从祀黉宫, 移详奏题, 以光学校。计呈事实十则。
……
淮安府教授蒋锡宝、训导朱沅、盐城县教谕吴自征会看得, 宋儒忠烈陆公秀夫节义, 具详正史,理学尤得真传。《大学章句》之进讲,极造次颠沛而不违;《孝经刊误》之绪言, 统事君立身而无憾。方今圣学懋勉,孝治光昭。衍义备乙夜之观,试士增 《孝经》之论。凡以昌明正学, 崇尚纯修。惟公贤儒端粹,洵称名教之完人;大节精忠,应列熙朝之祀典。伏查道光二十三年九月礼部遵旨议奏宋臣文天祥古谊龟鉴, 忠肝铁石, 扶植纲常, 维持世教, 请从祀文庙, 以彰崇报。奉旨依议,行知敝学,钦遵在案。兹陆忠烈公与文信国公进士同榜, 丞相同朝, 同为学道师儒, 同是捐躯忠节。考史则其事无殊,合符则其揆若一允,宜升祔殿庑, 用励胶庠。理合造具事实清册, 备文移送联衔加看通详。
该补用直隶州署山阳县知县顾思尧、盐城县知县裘辅会看得, 宋儒忠烈陆公秀夫, 才裕丁年,
-10-
名登甲榜,讲明 《大学》,刊正 《孝经》。初辟置于幕僚,洊签知夫枢密。致身为国, 睹国事而泪洒千行;经武整军,念军溃而师成一旅。帝舟坏于井澳,立志存孤; 臣节尽于厓山, 见危授命。洵属昌明理学,扶植纲常,宜升数仞之宫墙,允享千秋之俎豆。兹准造具事实清 [册] 移送前来, 理合加看,详请该转。
该道衔淮安府知府恒廉该 [核] 看得, 宋儒忠烈陆公秀夫, 学本深淳, 才宏经济。初居幕府, 旋赞纶扉。当流离颠沛之余,犹劝讲夫 《大学》;明事君立身之旨, 特厘订乎 《孝经》。谋军旅则筹运不遗,维国事则夙夜匪懈。见危授命, 临大节而无亏; 不负有生, 秉丹忱而自矢。匡佐著于当 世,忠义塞乎两间。合配美富之宫墙, 永享馨香之俎豆。除行山、盐二县取具各结, 到日另行送 转,合将送到事实清册加看,具文转详。
该署江宁布政使梁佐中会同江苏布政使、江苏按察使核看得, 宋儒忠烈陆公秀夫, 精研性理, 素笃忠贞。初辟幕僚, 已著澄清之志; 继登枢密, 益彰辅弼之才。进讲书 《大学》十章, 无间军旅; 正讹跋 《孝经》一册, 有裨儒林。倡定策之勋, 颠沛冀延乎宋祚; 表成仁之志, 纲常已著于厓山。可寄命, 可托孤, 不可夺节; 能正心, 能诚意, 即能致身。洵堪羽翼圣经, 维持名教; 允宜追踪信国, 从祀黉宫。合将送到事实清册, 具文转详江苏巡抚会同两江总督、江苏学政恭疏题。
注:
①此条辑自 《陆氏宗谱》卷2, 并据内容拟题。金旭昌、陶骧等呈文后原附 《计呈事实十则》, 内容主要撮述史传事迹及选摘元明名儒评语, 兹不赘录。
礼部为议准陆秀夫从祀文庙事奏折①
咸丰八年十二月初六日
礼部谨奏,为遵旨议奏事。
礼科抄出江苏巡抚赵德辙等题请宋儒陆秀夫从祀文庙一疏, 奉旨: “该部议奏。钦此。” 查原题内称,陆丞相秀夫精研性理,素笃忠贞。初辟幕僚,已著澄清之志; 继登枢密, 益彰辅弼之才。进讲书 《大学》十章,无间军旅;正讹跋 《孝经》一册,有裨儒林。可寄命, 可托孤, 不可夺节; 能正心,能诚意,即能致身。洵堪羽翼圣经,维持名教。允宜追踪信国, 从祀黉宫, 等语。臣等复读 道光九年宣宗成皇帝上谕,先儒升祔学宫, 祀典至钜, 必其人学术精纯, 经纶卓越, 方可俎豆馨香,用昭崇报。钦此。钦遵在案。兹查陆秀夫仕宋,历官端明殿大学士, 至左丞相。其在李庭芝幕府之时,沉静寡言,不求希合。虽雍容樽俎,亦终日矜庄, 此则敬以直内、义以方外之学也。其时君臣播越海滨,庶事疏阔,秀夫俨然正笏,无异治朝。或时在行中, 悽然泣下, 左右莫不悲恸, 此 则事君尽礼、诚能动物之理也。匆遽流离之中,犹日书 《大学章句》以劝讲, 此引君当道、必至于仁之义也。厓山既破,尽室捐躯,此则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之事也。生平著述, 原题内称有跋 《孝经刊误》一册,本传内载有 《二王记事》一书。虽迁徙之余, 简篇半帙, 然昭诸实事, 不必更借空言,崎岖兵燹之间,与圣贤相吻合。揆之圣训所云学术精纯者, 盖无愧矣。当益王即世之时, 正群臣欲散之日,秀夫正名定位,拥立卫王。此则西蜀有君, 仍存汉鼎; 东周虚器, 尚系姬宗。以灰烬 之偏安,明春秋之大统,藐孤犹在望,坠绪之仅延,一旅可乘, 冀中兴之有日, 宋祚之不绝者, 赖 有数年。迨至力屈势穷,负主入海, 矢死靡他。既不使其君贻北狩之羞, 又不忍其君作降王之长。主持国是,绩炳日星,功未成而事皆不朽。揆之圣训所云经纶卓越者, 亦无忝矣。稽其学术如彼, 经纶如此,即使圣人复起,亦许进之门墙,况以盛世教忠,益当隆其俎豆。谨照道光二十三年奉旨 准以宋臣文天祥从祀之典,应如该抚所请,准陆秀夫从祀文庙,位在文天祥之次。
-11-
所有臣等遵议缘由,是否有当,伏乞皇上训示遵行。为此谨奏请旨。
注:
①据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军机处录副奏折, 礼部尚书肃顺等奏为遵议是否准宋儒陆秀夫从祀文庙事, 咸丰八年十二月初六日, 档号:03—4176—052。又, 此折并载 《陆氏宗谱》卷2、(光绪) 《盐城县志》卷5 《学校志· 学宫》等。
着准陆秀夫从祀文庙事上谕①
咸丰八年十二月初七日
礼部议复江苏巡抚赵德辙等题请以宋儒陆秀夫从祀文庙一折, 宋丞相陆秀夫精研理学, 品谊端纯,立朝后事君尽礼。虽当军旅之时,犹日书 《大学章句》进讲。及其成仁取义, 大节凛然, 亮节孤忠,光昭史册。宜膺茂典,俾列宫墙。陆秀夫着照该部所议, 从祀文庙, 位在文天祥之次, 以奖忠义而激懦顽。钦此。
注:
①此谕并见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军机处上谕档、《咸丰朝起居注》、 《清文宗实录》卷271、 《东华续录咸丰朝》卷84 咸丰八年十二月初七日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