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 第1期 目录
德国史研究的新视野:德国通史编撰的全球史转向——以格布哈特《德意志史手册》为例 邢来顺
路德宗教改革的全球史意义 刘新利
关于近代中德关系史研究的新思考 孙立新
面向东方:近代德国与东方贸易史研究的新视角 徐健
20世纪前德国人和中国人的相互认识 周建明
改革开放初期学术界对郭沫若古史分期理论的论辩 周书灿
古代阿拉伯史学史的分期及其特点 梁道远
论纪传体史书的人物断代:以萧懿为例 王强
章学诚与柯林武德史学思想比较之再思考——兼评余英时《章实斋与柯灵乌的历史思想》一文 秦丽
城市与空间——欧洲中世纪城市史研究的新进展 朱明
解构与重构之间的宗教改革史研究——兼论晚近三种代表性著作 付亮
全球史与跨国史:法国革命研究的新动向 庞冠群
日本史学史上的“昭和史论争” 张艳茹
基思·赖特森近代早期英格兰新社会史研究述评 杨松涛
维克托·基尔南的帝国主义理论探析 刘耀辉
全球史视野下的中国史研究——彭慕兰(KennethPomeranz)教授访谈录 陈黄蕊
从朝贡文书看清代的朝贡体系——兼评何新华《清代朝贡文书研究》 吕振纲
机遇与挑战:新世纪以来的中西方史学研究——第19届全国史学理论研讨会综述 吴浩;施基邱艳
2017年 第2期 目录
纪念《史学理论研究》杂志创刊30周年——不忘初心、不忘读者——纪念《史学理论研究》杂志创刊三十周年 陈启能
坚持科学标准 深化史学评论 振兴历史科学——30年的回顾、祝福和期盼 庞卓恒
理论研究与学科体系 瞿林东
我与《史学理论研究》的三十年 张广智
《史学理论研究》三十年:构建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新形态的三十年 于沛
再论马克思的“农业公社”问题——与宋培军、张秋霞两位先生商榷 沈斌
新考据派史家胡适、傅斯年的宋学观与方法论述评 徐国利;
傅斯年历史理论思想之现代哲学前提考释 卓立;
西方汉学与“古史辨运动” 李长银
书写“她”的历史——非洲妇女史的兴起与发展 郑晓霞
数字技术与史学观念——中国历史数据库与史学理念方法关系探析 申斌;杨培娜;
回到国家建构——对清代历史研究中帝国主义路径的再分析 刘文鹏;
民国时期夏鼐对考古学的认识 王兴;
阎宗临与法国汉学 张炜
德国与欧洲的当代历史书写——斯特凡·贝格尔教授访谈 尉佩云
转向全球?微观史的扩展 汉斯·梅迪克;董欣洁
“中国中心观”与美国的中国学研究 王瑞;
劳伦斯·斯通家庭发展“三阶段理论”刍议——评《英国的家庭、性与婚姻:1500-1800》 牛文馨
关于召开第20届全国史学理论研讨会的通告
2017年 第3期 目录
郭沫若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郭沫若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诞生与发展 邹兆辰
郭沫若和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成就与不足 何晓明
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论析 赵国华
郭沫若唯物史观接受史 李勇
重塑科学性:“文化大革命”后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转向 尤学工
十月革命和世界历史进程——纪念十月革命100周年 于沛
从“摒秦”论看董仲舒历史时间观的对立与统一 邓锐
修昔底德与现代希腊的古典文化复兴(1790——1830) 陈莹雪
《再创世纪:合成生物学将如何重新创造自然和我们人类》 张文涛
创新还是延续:“内卷化”理论的中国本土溯源 李发根
《历史意识的维度》
从“弱国家的神话”到“社会中的国家”:美国早期国家研究的新趋势 徐扬;田雷
历史教育与民族复兴:抗战时期学术界对历史教育于民族复兴之意义的认识 郑大华
西方物质文化史研究的兴起及其影响 肖文超
从新政治史到文化史——让-弗朗索瓦·西里奈利的法国20世纪史研究 朱晓罕
马歇尔·霍奇森的文明研究 李俊姝
川田顺造比较史学述论 王涛;邓荣秀
大西洋视野下的美国早期史——马库斯·雷迪克访谈录 魏涛
评卡夫雷拉《后社会史初探》 汤晓燕
2017年 第4期 目录
中外史学交流的回顾与展望——中外史学交流的脉络与当代意义 张广智
时代召唤与学理契合——西方史学东传之两翼 李勇
俄罗斯学者对中国和古罗马史学的比较研究 柳若梅
美国史学家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探析 吴原元
张芝联:中外史学交流的使者 张井梅
范文澜与中国通史撰著 赵庆云
论中国近代史学的开端与转变 张越;
思想“在场”:当代中国社会史研究的基点 宋学勤;李晋珩
论冈绍夫的狭义封建主义——为冈绍夫《何为封建主义》中译本出版作 侯树栋
情感有没有历史?——略论威廉·雷迪对建构主义情感研究的批判 孙一萍
《开国五十年史》与明治日本的文化输出 马冰洁
章开沅与辛亥革命和中国资产阶级研究 朱英
艾周昌教授与非洲史研究 张忠祥
现代性何时进入犹太社会?——有关犹太社会现代转型起点问题研究的演进 艾仁贵
20世纪70年代以来法国的妇女与性别史研究 苑莉莉
构建中国古代史主线与体系的新视角——以王权、地主、农商和富民诸话语为中心 薛政超
哈曼与赫尔德对启蒙理性的批判——读以赛亚·伯林《启蒙的三个批评者》 姜芃
纵横通透 见微知著——读王建革《江南环境史研究》 胡火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