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于马克思对东方社会性质及发展道路研究的再思考 于沛 5-9
2 唯物史观史学方法论的中国化问题 李杰 9-12
3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史学意蕴 隽鸿飞 12-15
4 当代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注重理论渊源和文化研究传统的双重考察 梁民愫 15-17
5 霍布斯鲍姆和佩里·安德森对唯物史观的理解 姜芃 17-20
6 论历史学的起源和早期历史记载的方式 李永采、李岸冰 21-31+159
7 梁启超对历史统计学的倡导与实践 宋学勤 32-42+159
8 “和合”文化与“文明冲突”——东亚国际关系中的文化 李世安 43-51+159
9 人口变动与农奴制兴衰关系的再探讨——中古西欧农奴制兴衰的政治经济学 文礼朋 52-59+160
10 解读霍夫施塔特的地位革命史观 陈茂华 60-70+160
11 晚清知识层的差异及士人的边缘化 孙燕京 71-81+160
12 论北宋的唐史编纂和政治诉求 宋馥香 82-91
13 再论“部落联盟”还是“民族” 易建平 92-102
14 马克思恩格斯农奴制理论的再认识 张世满 103-113+160-161
15 工业革命定义之争 舒小昀 114-124+161
16 从怀特透视全球史 刘新成 125-130+161
17 20世纪西方史学中两次性质不同的变革 王邵励 131-132
18 《全球文明史》的独特视角 赵轶峰 133-140
19 读《朱本源史学文集》 王成军 141-147
20 关于《春秋》性质的再思考 晁天义 148-154
21 “全球化时代的人类历史与史学理论”研讨会综述 潘娜娜 155-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