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说面对精神抉择的心灵之河
秋 风
--------------------------------------------------------------------------------
“了解你自己”,这大概是存在于演化之川和历史之网当中的我们所面临的最根本的问题。总体上看,从人猿相揖别的时候算起,人类社会及其精神在“了解你自己”的过程当中积累了无数宝贵的经验和教训。然而具体到每一个个人,由于个体生命的有限性,“了解你自己”这件事不得不重头做起。
怎样“了解你自己”呢?最近,围绕《中国通史》(彩图版)的论证和交锋便给我们提供了难得的机会。双方具体的论辩过程,这里就不赘述了,值得注意的是双方在如何“了解你自己”方面高下迥异的表现。
在《历史学家茶座》第一辑上,刊登了一篇王曾瑜先生的访谈记,主题是关于“精神抉择”的。王曾瑜先生以自己从事宋代历史研究和历史文学创作的学术经历为例,具体而微地阐发了自己面对“精神抉择”之际的平和之意、求真之情与浩然之气。这些话,说得真是太好了,太切中目前浮躁的人心和学林了——脑海中浮现的王先生俨然一位淳厚的长者和学人。看看他写的历史文学作品——《靖康奇耻》和《大江风云》——也能充分证实这一点。文如其人、文学即人,无论从哪个标准来看,这都不会是假的了。
然而,事情往往就是这么复杂,在同一期《历史学家茶座》上,王曾瑜先生还同时发表了他那篇轰动一时的“檄文”。在这篇文章里,前一个“平和”、“求真”和“浩然”的王曾瑜先生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另外一个“出离了愤怒”的王曾瑜先生,着实让人有些愕然!放眼望去,通篇从“空头主编”到“学术垃圾”、从“南郭先生”到“盛世修史”,所论问题之广,所发感慨之不着边际,早已超出王曾瑜先生的宋史研究和小说创作。以“同情”之心揣度的结果,隐藏在字里行间的是一腔落拓之意、郁闷之情和浮躁之气。 依“知人论世”的原则揣度的结果,无疑此事终于成全了王先生所追求的“名人效应”和“公众效应”,博得了一些人出于同样或类似心理的喝彩。于是想到,我还看不看王先生写的历史小说?也许,我不应该“因人废言”,毕竟人无完人。但,由此我终于实际体会到了“了解你自己”的困难。
与此同时,王曾瑜先生的“对立面”——姑且这么称呼吧——却没有他这么处心积虑。从哪里可以看出王先生是“有备而来”的呢?正是王先生的访谈记和王先生的“檄文”,访谈记的目的在于“立”,“檄文”的目的在于“破”,既“破”又“立”,可见王先生是深谙论辩和舆论之道的。这两篇文字,不仅同时发表在《历史学家茶座》之上,还同时发表在《新京报》上,从“雅”、“俗”两个层面和两个渠道一齐杀向他早已看好了的“对立面”。如此用心,不禁让人想起那早已逝去的“鸣放”岁月。——看完了几乎所有的相关文章,似乎还没有人从这个角度观照王曾瑜先生的所作所为,于是略作揭示如上。
根据事发以来的种种情况,王先生的“对立面”是很懂得“了解你自己”的。因为,他们所坚持和所追求的始终是一个能够平心静气展开学术争鸣的环境和平台。他们没有满纸的牢骚,更没有满纸的骂人,有的只是老老实实承认不足,战战兢兢做得更好。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如何能够传承下去,普及是一件很要紧的事情。普及的手段和方法有很多种,《中国通史》(彩图版)就是其中之一,其中或有小失,却无大舛,即使有所谓的“大舛”,那也是业经炒做而变了种的小失。所以,冀望于王先生曾瑜的,只有极其微薄的一点要求,就是请他继续发扬蹈砺他的历史文学创作的普及工作,坚持“精神抉择”之际的平和之意、求真之情与浩然之气,为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的传承添砖加瓦。如是,吾乐成之。
中华文史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