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你们好!
今天我们请来了档案界的许多专家,包括国家档案局的毛局长,还有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第二历史档案馆,以及部分省、市、自治区档案界的领导和专家。这是一个向你们请教的会议,请教编纂清史如何利用档案,如何结合档案来进行修史工作。大家知道,研究历史最重要的是史料,要有第一手的史料,真实的史料。其中档案是最重要、最珍贵的史料,是不可替代的史料,也是清史研究的基础。因此,清史编纂必须和档案工作相结合,清史编纂工作必须和档案整理齐头并进。
为什么清史研究必须依赖档案?为什么档案是清史研究最重要的基础资料?这是由档案本身的性质和它的特点所决定的。档案有这么几个特点。第一是丰富性。全国所存档案的数量非常大,浩如烟海。第一历史档案馆就有一千多万件,各地方保存的中央档案和地方档案也有一千多万件,总共有两千多万件。档案的一件,有的就不只是一片纸、两片纸,而是有很大一摞,所以两千余万件数量的清代档案,包含了很多的信息,涵盖了清朝近三百年的历史。三百年间的历史大事、历史人物,典章制度、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外交等各方面在档案中都保存了比较详细、比较完整的记录。尤其是清朝中央一级档案,也就是中枢机构的档案,包括内阁、军机处、内务府等,经过那么多战乱,能基本上完整保存了下来,这很不容易。当然也有散佚在各个地方的,还有地方的档案也非常多。总之,档案的丰富性决定了它的重要性。清代档案的数量如汪洋大海,这是我们清史研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料源泉,一个非常宝贵的资源。
档案的第二个特点是它的系统性。一般而言,档案是在处理历史事件过程中形成的文书,它不是片断的记录,不是零碎的记录,而是对历史事件自始至终、原原本本的记录,非常完整,非常系统。这件事情怎么开始,怎么进行,怎么发展,中间碰到什么困难,碰到什么问题,一直到它结束,原原本本,把这个历史事件都记录下来了。比如有一本《中日交涉史料》,是由档案编成的,要研究中日甲午战争,就非看这个档案不可。从战争一开始日本如何在朝鲜挑衅,中国如何应对,各个国家如何调停、调解,到战争爆发后,日本进行偷袭,丰岛之战,黄海之战,中国不得不应战,应战中又如何屡战屡败,每一次战役怎么打的,怎么布置的,将领是谁,为什么失败,最后到马关条约签订,这一年多时间里的档案非常多,自始至终,记录很详细。研究甲午战争,不看这些档案是不行的。虽然还有其他的第一手记载,但都是记载一个方面,如记载的只是黄海大战,或是平壤之战,或是记载外国的调停,或是记载主战派怎么弹劾主和派等等,外交的、军事的、政治的都有,这样的史料也非常的多,但都是一个方面的记载,不是个完整的记录。唯独档案,它是完整的,全面的,各个方面都有。由于档案保存了时间上的连续性和内容上的系统性,看完了这些档案,对于甲午战争的全过程,就了然于胸,非常清楚了。所以档案的长处、优点,就在于不是记片断的事情,不是一堆杂乱无章的个别记录,而是全面系统的记录,它的重要性就在这里。
档案的第三个特点是直接性。档案是在历史事件进行中当事人根据亲身经历和直接见闻所形成的第一手记录。比如关于一次战争的档案,根据统帅意见上报朝廷的一些奏折,它是当事人直接的报告,所记录下来的文书,不是为了留传给后世看的。其他的记载,很多是事后的回忆录,不是当时的记录。隔了几十年时间的回忆,就可能有差错,所以回忆录是有点靠不住的。现在有一些回忆录,对于同一件事情就有各种各样的说法,因为事过境迁,人的记忆模糊了,当事人也记不住了。譬如同盟会成立的日期,现在知道是在1905年9月,但到底是哪一天呢?各种不一样的记载都有,还都是参加同盟会成立大会的人说的。我当老校长吴玉章的学术秘书时,帮他写回忆录,就问过他。吴老是参加了这次会议的人,对同盟会成立的日期,他只记得是在秋天,连九月都记不起来了。因为从1905年同盟会成立,到上世纪五十年代我给他当学术秘书的时候,已经有半个世纪了。因此回忆录往往有差错,它不是当时的记录,是事后的回忆,好多事情容易记错。如果你不是当事人,不在历史现场,所记的是人家告诉你的传闻,那这个记录更要打点折扣,因为传闻常常有添枝加叶的地方,或者有些细节忘掉了。档案就没有这个问题。它是当时的记录,不是人家传说的东西,比如战争的档案,不是听人说,那次仗怎么打,而是他参加了这次战争,看到了这次战争,或是指挥了这次战争,回来写的报告,这就比较可信了。因此档案有直接性,也就是权威性,是这件事情的权威的记录,避免了记忆上的错误,也避免了传闻中的错误,同时避免了一些主观的想象,因此档案较真实可信。我们研究历史,最重要的一条就是真实。真实是历史的生命,一点也不能造假,时间、地点、人物、事件,都要是真的。讲真实性,档案最有真实性。当然档案也不完全可靠,比如说打了败仗,向上报的档案却说打了胜仗,这种情况也是不少的。所以我们也不能百分之百地相信档案,档案里边也有许多虚假的东西,模糊的东西。但是比起其他的记录来,档案则要好一些,因此我们历史工作者最重视档案。
为什么历史研究要重视档案,我想就是上面说的三点:一是丰富性,信息量大;一是系统性,记事完整系统;再一个是真实。这三条非常重要。国家编修清史,最重要的是质量,档案整理利用是清史纂修的基础工程,我们一开始就非常重视。历代修史也是这样的。比如说明朝朱元璋修元史时,元朝其他的实录保存着,但是没有元顺帝的实录,因此朱元璋下令征集元顺帝时所有的档案,散失在外的都要征集回来。清朝修明史的时候,也缺失了很多档案,因此从顺治开始下令修史,修了很长时间,有九十多年,在前一阶段根本没动笔,就是征集史料,讨论体例,这个时间花的很长。历代都讲隔代修史,之所以要赶快修,就是时间一长,档案一旦丢失就修不了史了。可以说,没有档案,就无法修史。唐朝的时候,唐太宗曾设立史馆,他有个命令,就是把重要的档案移到史馆,在史馆里必须查看重要档案。我们现在修清史比前代人幸运得多,因为清代的档案,现在虽然散失了很多,特别是部、院和各地方的档案,但是清代中枢的档案,相当于现在的中央政治局的档案,如军机处、内阁、内务府,最重要的这部分档案,基本上都保存完整,这是我们的幸运。要是这部分档案丢失了,这可麻烦了。其他像户部、工部、刑部也保存着一些,但是比较零碎,大部分都遗失了。保存下来的档案很多,这是我们的幸运,但也有一个问题,就是根本看不过来。刚才我讲到清代档案的丰富性,让一个人一辈子去搞档案,也只能看到其中的一个小角落。这么多的档案,怎么样去利用它,也是一门学问。档案工作者都知道档案的分类、提要、索引都非常重要,它为你指出了一个怎么去看档案的门径。档案太多了,如果东看一点西看一点,什么也抓不住。
建国以来,第一历史档案馆的同志做了大量非常有意义的工作,大概出了数以百计的档案史料,有四、五亿字。这还仅仅是档案中很少的一部分,光第一历史档案馆保存的东西,就多得不得了。所以清史编纂委员会成立以来一个很重要的事情,就是要继承第一历史档案馆原来的传统,再整理部分档案。当然,我们编纂委员会力量也有限,也不可能去把档案都整理出来,也只能整理很小的一部分。这些档案,将来还有子孙后代来整理,这是我们的一个宝库。档案的使用价值很大,整理出来也不仅仅是为了我们编修清史,还有很多用处。譬如现在连年闹水灾,历史上水灾的档案多得很,在什么地方,哪些年发生过大水,就可以参考。从前黄河每年都有水灾,现在黄河的水少了,水灾也少了,倒是长江厉害起来了。档案里面,就能够查到长江的水文记载。除了水利,其他如建筑方面,现在故宫的建筑,避暑山庄的建筑,圆明园、颐和园的建筑,还有各地方的建筑,档案也非常多,有内务府的,有工部的,还有营造则例。各种各样的档案,除了我们清史编纂离不开以外,其他方面的工作与档案的关系也很大。
除了中央第一历史档案的很多档案以外,地方上的档案我们也很注意。比如辽宁省档案馆就有满文老档、玉牒(就是皇帝的家谱)、黑图档、屏风档。屏风档就是明末辽东残档,后来曾用来糊了屏风,成了屏风档。大连图书馆也保存了一部分内务府档案。吉林省,有吉林将军衙门的档案、中东铁路的档案(中东铁路是清朝末年修的,这个档案,除了吉林,黑龙江也有)、矿务档案等。又如黑龙江省,有黑龙江将军衙门的档案。河北省,有获鹿县档案,这以前是保存在北京的,后来调回去了。还有内蒙古的档案。内蒙古各个盟旗,蒙文档案非常多。我们这次特别希望能够整理出版少数民族文字的档案,满文的、蒙文的、藏文的,等等,因为清朝是一个多民族统一的国家,我们不能光出汉文档案。蒙文、藏文档案的量也是相当大。像内蒙清朝末年贻谷垦荒的档案。当时大规模的垦荒,一方面是扩大了耕地面积,提高了粮食产量,养活了那么多人口,但另一方面也破坏了生态,这里面是不是也有些教训可以吸收?像贻谷的档案,我非常注意,因为这是晚清时候一个新政的大举措,在蒙古的河套地区垦荒。还有阿拉善札萨克衙门档案,我听说数量很大,但是不知道记的什么内容,价值如何也不清楚。还有江苏泰州,保存着很多中央一级的档案,听说还有明朝的档案。还有,最近在四川发现的档案。四川的巴县档案是有名的,最近又有一个南部县衙的档案,内容是些什么,还不太清楚。巴县档案量很大,听说有二十五万卷,只出了一小部分,保存在南充市的南部县衙档案,听说量也不小。还有西藏的档案,数量就更大了,甚至于有宋朝的,唐朝的,当然大量档案是清朝的。西藏最重要的档案是噶厦政府的档案。还有译仓的档案,是宗教的。还有寺院的档案,像色拉寺、哲蚌寺,都有档案。还有各大家族的档案,西藏各个贵族家庭里的档案。西藏档案中还有许多是人物传。
所以地方档案也是数量大,品种多。但是我们这些在北京研究历史的同志,对这些档案就不太清楚了,只是看过书上很简单的介绍,而它实际内容是非常丰富、非常重要的,是我们珍贵的文化遗产。因此我们希望各地方的同志们能够协助我们在编清史时整理利用这一部分档案。当然,对于这些档案,我们也不可能全部整理。我们的办法是招标,你们认为有比较好、价值比较高、比较完整的档案,由你们向清史编纂委员会来申报整理项目,包括什么名称,大体内容是什么,重要性是什么,有多少数量,整理的人是谁,要多少时间,花多少经费,等等。少数民族文字档案,如满文、藏文、蒙文,还要翻译,翻成汉文。我们大概在今年五、六月份在报纸上登出招标广告,请大家注意时间,也可以写信索取投标的详细办法。各个单位能够把你们的项目来投标,我们挑选那些内容重要,整理得比较好,经费也比较合适的项目进行评选,哪个项目中标,我们就拨给资助、经费,请他们在一定的时间内整理出来。当然落选的也不见得就一定不好,因为落选有很多原因,如档案数量太大,或者整理经费太高,等等。下一阶段我们要采取这个办法来跟同志们合作,我希望各个地方的档案馆都能够踊跃地来投标,参与清史纂修工程的工作。
资料来源:此文是戴逸主任4月15日在清史纂修中央级档案整理工作座谈会上讲话的整理稿,由档案组提供,本网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