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404…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Not Found
哎呀…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温馨提醒您 - 您可能输入了错误的网址,或者该网页已删除或移动
211.103.156.162
当前位置 : 首页  >>  清史纂修 > 纂修始末 > 清史稿

简论《清史稿》

郭松义

 《清史稿》是清亡以后,仿照以往封建时代“正史”的体例编写的一部清代历史。它始编于1914年,至1927年刊印,历时十四年。全书共五三六卷,其中本纪十二,二十五卷;志十六,一四二卷;表十,五十三卷,列传十五,三一六卷。

《清史稿》的史料来源,主要根据《清实录》、清“国史馆纪传表”、《起居注》、《会典》、《方略》以及一些档案。虽然上述资料和档案目前都不难找到,但是,正如标点本《清史稿》“出版说明”中谈到的:“它把大量资料汇集起来,初步作了整理,这就使读者能够得到比较详细系统的有关清代史事的素材,而且有些志和清末人物传并非取材于常见的史料,当另有所本,因此,仍有它的参考价值。”

《清史稿》的最大问题是,全书贯穿着反对民主革命、表扬清朝的封建正统思想。这是因为当时参加编书的,多为清室遗臣。另外,成稿以后,缺乏总阅审定,接着又仓促刊行,因此,体例不一、繁简失当和史实上的错误也颇不少,甚至有一人二传等情况。在有的志中,还参杂封建迷信的东西。《清史稿》正式刊行后,曾经遭到很多人反对,有人还提出加以禁毁。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史学界一直没有能编写出一部更好的清史来取而代之,而《清史稿》在某些方面也还有可取之处,所以不少人还常常把它作为了解清朝历史的基本书籍而加以使用。最近中华书局把它标点出版,其原因也正在此。

《清史稿》前后共有五个版本。1928年史稿印出后,正是国民军向北京推进的时刻,担任校刻的金梁即携其中的一部,随张作霖军至关外。金梁对原稿颇多改窜,并增加张勋等列传及校刻记,这个版本通称“关外本”。“关外本”发行后,引起其他编撰人员的反对。于是他们把原存北京的史稿作了些抽换,并行出版,即称“关内本”。以后,金梁对“关外本”又作了些改动,刊印发行。1942年,上海联合书店根据金梁第二次改动的本子,稍作修改,影印成精装二厚册出版。上述四种版本,内容上互有出入。近年中华书局出版的标点本《清史稿》,是以金梁第二次改动的本子作为工作底本,对照其它本子作了校刊,改正了原书中的脱、漏、衍、误、倒和异体、古体等字,对人、地、官、部落名称中同音异译的,也作了些统一。因此,在上述五种本子中,中华书局标点本是最好的。

 

 

(资料来源:《中国古代史史料学》,北京出版社,1983年,中华文史网整理)

文章点击数:       【 】    【更换背景色
哎呀404…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Not Found
哎呀…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温馨提醒您 - 您可能输入了错误的网址,或者该网页已删除或移动
211.103.15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