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19日,编委会与故宫博物院在京联合召开中国辛亥革命百年纪念暨第十四届清史学术研讨会。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欣淼,编委会常务副主任、清史办主任卜键,编委会副主任朱诚如,中国史学会前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李文海以及来自海内外的13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
卜键致开幕词,他转达了全国政协副主席孙家正和中纪委委员、文化部党组成员、国家清史纂修领导小组副组长李洪峰对大会的问候,代表会议主办方向出席会议的中外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并向故宫博物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等其他主办、协办单位表示感谢。卜键还代表戴逸先生向与会代表致意,并简要介绍了国家清史工程的进展情况。他说,大清史的撰写审改有全国约1800名学者参与,借用曹雪芹诗句“字字写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清史工程已九历寒暑,1800人的九年,甘苦自知,成果具在,也不寻常!
郑欣淼在讲话中指出,故宫博物院同编委会有很深的渊源和联系,双方的合作对清史编纂工作、故宫的事业发展乃至整个清史学界都有很大益处。他介绍了故宫近年来学术研究发展的情况,强调将一如既往地支持清史编纂事业,在各方面继续开展深入合作。
会上,李文海作了题为《辛亥百年祭》的学术报告;台北“故宫博物院”副院长冯明珠以《涓集成洪流——清宫国民革命史料汇编》为题进行报告;俄罗斯科学院院士米亚斯尼科夫作了有关清代理藩院的学术演讲。此外,还有7位专家先后作了大会发言:北京大学教授王晓秋介绍了清末北京立宪派的活动;日本东京外国语大学教授中见立夫根据最新史料考证了辛亥革命爆发前后内蒙古王公的动态;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杨珍探讨了满文档案的价值与局限;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黄兴涛介绍了“中华民族”观念形成的研究心得;香港珠海书院教授胡春惠介绍了清末新政与武昌起义的关联性;韩国汉阳大学校教授任桂淳通过对“大韩光复会”的研究,论证了辛亥革命对该会的影响;山东大学副教授江照信则梳理了辛亥革命对于民国司法建设的重要意义。
会议期间,与会学者分四组就辛亥革命,清代政治、文化、经济、边疆民族以及清代满汉文档案等进行了研讨。
闭幕式由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李文儒主持,中国社科院研究员王戎笙、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教授韩子奇、黑龙江大学教授周喜峰、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孙燕京分别作了学术报告。朱诚如致闭幕词。
据统计,此次会议共收到论文近百篇。这些论文选题广泛,内容丰富,涉及清代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人物等方面,其中以辛亥革命领域的研究成果居多,体现出在辛亥革命百年纪念之际,学界对相关问题有了更广泛和更深入的认识。
资料来源:本文由清史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