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404…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Not Found
哎呀…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温馨提醒您 - 您可能输入了错误的网址,或者该网页已删除或移动
211.103.156.162
当前位置 : 首页  >>  清史纂修 > 新闻中心

《清史参考》青年学者组稿工作会议在京举行

中华文史网

 

   为落实2010年《清史参考》选题计划,拓宽组稿方式,发挥清史工程青年学者专业才干,进一步提高《清史参考》文章撰写水平,清史办于2010年4月14日在京召开了“《清史参考》青年学者组稿工作会议”。 

上午的会议由清史办主任石雅娟主持。文化部党组成员、中央纪委驻文化部纪检组组长、国家清史纂修领导小组副组长李洪峰研究员出席了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国家清史编委会委员、主任办公会议成员、《清史参考》顾问李文海教授,国家清史编委会副主任马大正研究员,清史办副主任马小林,《清史参考》特邀编审陈铮编审、李治亭研究员、李尚英编审,清史办王江、赵海明、赫晓琳、穆蕾、高子淇和10余位青年学者参加了会议。 

李洪峰同志在讲话中说,文化部部长、国家清史纂修领导小组组长蔡武同志和他多次就清史纂修交换意见,一致认为 ,《清史参考》有改进和提高的必要。小刊物要有大影响。要把《清史参考》办成一个展示清史研究的重要窗口,以史为鉴、资政育人的重要基地,培养青年的重要课堂。为此,他提出,在重大选题上,要抓好重要人物、重要典章制度、重要思想理论和重大事件的撰写工作。写出的文章要有正确理论,观点鲜明,立论准确,事实清楚,逻辑性强,有文采。他指出,《清史参考》最近发表的马大正研究员的《清代新疆军府制度》是一篇好的、重要的文章,值得重视。洪峰同志还勉励青年学者要好好读书,要有板凳坐得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字空的精神。马大正副主任在讲话中阐述了《清史参考》的性质和读者对象,强调指出,《清史参考》的文章讲的是清代历史,必须注意两点论,即在进行正面评价时,要看到其局限性。选题上要切忌过细、过繁。李文海教授在讲话中勉励青年学者多参与《清史参考》的写作,为此,有两种本事最重要:看和写。看是了解知识,吸取知识,学习别人优点,写就是“厚积薄发”。他指出,写《清史参考》的文章与写学术文章不同,要注意现实性、生动性和科学性,要防止学究气、防止教材的写法。李文海教授还提出,写文章要小题大做,举重若轻,要“通情达理”,即通过情节,表达理念。陈铮编审在发言中指出,文章选题既要传播清史,又要优先选择对今人有借鉴作用的题目;史料可信,史实记述要简明无误;不用或少用引文,尤其是大量引文,要把原始资料变成作者自己的话;在选题时,要小题大做。李治亭研究员对《清史参考》的定位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并着重谈了题目的选择。他认为,文章题目要简洁、准确、活泼,要防止使用论文题目,更不能用现代化的题目。李尚英编审在发言中,引用历史学一代宗师杨向奎先生的话:“没有伟大的思想,很难有杰出的科学成就”,希望青年学者认真学习理论,学习和发扬老一辈史学家倡导的“三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四性”(科学性、系统性、逻辑性、生动性)和“四把钥匙”(职官、年代、目录、地理),在史学研究上取得更大成就。 

    下午的会议由清史办出版处处长赵海明主持。马忠文、李岚、阚红柳、孙喆、杨剑利、郑永华、刘文鹏、孔祥文、赵晨岭、宝音、乐嘉辉、王立新、刘朝辉、陈兆肆、张建斌等青年学者也发了言。孔祥文在发言中希望《清史参考》和“中华文史网”加强合作,为清史纂修做出更大贡献。《清史参考》责任编辑赫晓琳向与会者介绍了撰稿要求。赵海明在会上谈了自己的几点感受:《清史参考》发展到今天,离不开领导、专家学者和青年学者的支持,今天洪峰同志百忙中与会更给《清史参考》以极大支持。这次会议对选题思路及如何写好文章都有了更加明确的方向。 

石雅娟在会议结束前的讲话中,赞扬青年学者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勉励他们要下定决心,努力奋斗,做好研究工作,写好文章,为办好《清史参考》多做贡献。 

文章点击数:       【 】    【更换背景色
哎呀404…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Not Found
哎呀…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温馨提醒您 - 您可能输入了错误的网址,或者该网页已删除或移动
211.103.15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