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清史的编纂,首先遇到的是体裁问题。关于这个问题,早在民国初年即有过激烈的争论,最后以多数人主张的纪传体为准,而淹没了梁启超等人新史学的声音。时至今日,这个问题似乎并没有引起高度重视,而对于今天我们通用的章节体裁,整理和总结尤其不够。这里笔者谈谈自己对章节体的一些粗浅的看法,以期抛砖引玉。
我国古代的史籍,其中以编年体、纪传体、典制体和纪事本末体为主要体裁,此外还有学案体、表、图和评论等,兹不赘述。近代以来章节体的引入和创编,实现了史籍体裁的变革,促进了中国历史学的极大发展。清末,欧美、日本的史学著作传入中国,梁启超对我国传统史学口诛笔伐,积极倡导、发展“新史学”。同时,1901年开始的“新政”,废科举、兴学堂,促使编新教科书蔚然成风。于是,章太炎等提出编写新式中国通史,一些学者积极探索,借鉴国外通史编写体例,在二十世纪初年,编出了几十种章节体通史,其中大多数是为大、中、小学编写的历史教科书。较早编出新式章节体历史教科书的是柳诒征,1902年前后,他据日本史学家那珂通世的《支那通史》,编写了一部新颖的章节体《历代史略》。稍后,曾鲲化“仿泰西文明史及开化史例”,采用章节体并有图表,编写了《中国历史》,于1903年出版上卷,1904年出版中卷。关于我国章节体历史教科书问世的时间及其创编者,学术界尚有不同的说法;但是,大家一致认为:二十世纪初,章节体通史影响最大的是夏曾佑编写的《新编中国历史教科书》。这部书把中国史分为三个时期:上古史,从上古至战国;中古史,从秦至唐;近古史,从宋至清末。各章节叙述偏重治乱兴衰、政治文化,涉及社会经济较少。夏曾佑运用“进化论”等观点对中国典章制度演变作了一些分析,提出了一些新看法,他试图寻找中国社会内在联系与外部世界的关系。由于这部书体裁与观点都十分新颖,曾轰动社会,风行一时,1923年商务印书馆将这部书列为大学丛书,改名为《中国古代史》(从传疑时代至隋),1955年,三联书店据1985年第三版重印。以夏曾佑为代表的史学家在二十世纪初创编章节体通史,影响深远。如果我们翻阅本世纪以来的史学著作,从体裁讲,真可谓章节体大流行!尤其是二十世纪中后期,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指导下,我国史学工作者探索历史发展规律,编著新观点、新体例的史学著作,将章节体史籍推进到一个新阶段。
纵观章节体的发展过程,可以发现它具有浓厚的时代色彩。但仅仅这样笼统地说它具有“时代色彩”并没有多大实际意义,我们需要分析其具体原因。体裁作为历史外在的表现形式,说到底是由历史本身的内容决定的,不过还是与人们的认识密切相关。史学体裁的多样化实际上也反映了人们对历史多种方式的理解和表述。时下通行的章节体是在近代新史学兴起和读者平民化的情况下产生的新形式,这是受西方著作影响的新体裁。同时,出版和发表的社会行为也极大地影响到史学表述即写作方式的转变,这也与对科学和理性的向往有关。张君劢注意到,自科学引入,“国人之著书,先之以定义,继之以沿革,又继之以分类、分章、分节,眉目了然”,认为这才是“科学的”。大体言之,西方传教士最先提供了与今日章节体近似的史学书籍样本,但真正影响中国学人的恐怕主要是从日本人那里传过来的章节体通史。再者,这与官方和社会对这种潮流的顺应及推动有关。最后,也要看到章节体本身的优势。章节体有更大的容纳量和更系统的组织形式,既便于对历史进行综合论述,也便于对历史进行分类研究。在形式上,它简洁明了,通俗易懂,作者便于操作,读者也易于理解。而且,章节体史书似乎还与明初以来日益成熟的章回体小说有种似曾相识的渊源。章节体史书在社会上能够受到普遍欢迎,这种历史资源所起的作用似乎亦不容低估。
当然,它固有的缺陷也正慢慢显露出来。本来,这种体裁的史书,起目的是要反映历史从发生到发展以至转变的全过程,试图揭示重大的历史规律,结果忽视了历史发展的多样性,过于笼统,似乎任何事物的发生、发展都可这样分期,给人一种似是而非的感觉。再次,它不便于反映史学研究的最新成果,不便于阐述社会生活、社会制度的变迁,更无法完整地表现各种历史人物。要言之,它不具备纪传、典制和纪事本末等传统体裁的优点。
下面以几部章节体清朝史书及多卷本《中国通史》中的清史部分为例,不揣稚陋,稍加阐述。
1(日)稻叶君山著,但焘译:《清朝全史》,1914年初版。此书出版之后深受欢迎,影响颇大。作者认为满族虽系外族,但“其统治得宜,享国历年之久”,远比元朝强,对清朝的历史地位作出了较为公允的评价。在当时条件下,《清朝全史》是唯一一部对清代历史进行了较为全面研究的学术著作。该书分上、下两卷,共84章,多数章名之下直接冠以标题(相当于“节”),少数章名之下则先有(一)、(二)、(三)等,或者甲、乙、丙等(相当于“节”),然后再有小标题(相当于“小节”)。例如,第一章《总说》下面有《满洲部族之概说》、《满洲部族之自负》、《清朝史之发轫》、《明朝边备之破坏》、《满洲部族之能力》、《种族观念之调和》、《思想之变迁与种族之自悟》等七部分;而第四十五章《扩大外藩及治藩事业》则先有(一)《承认西藏及达赖》、(二)《青海蒙古之略定》、(三)《与准噶尔汗之战事》等14节,各节之下再细分小节。或如,第七十章《同治中兴》下面先有甲《化除满汉畛域》、乙《清室之内讧》,再甲之下有《湘军之怨望》、《重用汉人之议》、《书生建勋非国家之福》、《湘军之解散》、《满人为汉人之傀儡》等五小节,乙之下有《咸丰帝崩于热河》、《垂帘政治》、《肃顺及其党羽之失败》、《对于孤儿寡妇之同情》、《东太后与西太后》、《同治帝及皇后之殉死》等六小节。此书是草创阶段的清朝断代史,章节分类较为粗疏。
2戴逸主编:《简明清史》(第一、二册),人民出版社1980、1984年第1版。20年以来本书曾被印刷十几次,为国内大中院校通用的历史教科书,至今仍不失为水平较高的著作。该书的范围从满族的先世和满族的兴起开始,叙述到1840年鸦片战争为止,囊括政治、经济、、民族关系、文化、艺术等各方面。本书是严格、完备的章节体著作,共分16章,每章下面均有节,每节下面均有一、二、三等小节。
3(美)费正清编,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译室译:《剑桥中国晚清史》(上、下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第1版。该书上卷分11章,下卷分10章,每章下设若干个小标题。各章均由某个专题的专家执笔,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截至出书前为止的西方清史研究的水平和动向。本书实际上为松散的章节体著作。
4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第十卷《中古时代?清时期》(上、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1版。此书分甲、乙、丙、丁四部分,每部分均用章节结构,以序说、综述、典志、传记四种体裁形式来展现清朝前中期的历史。甲编《序说》部分是资料及研究情况的介绍,从中可以了解该时期历史记载所依据的文献资料、文物资料等,同时可以了解到目前史学界对该时期研究的新水平。乙编《综述》部分类似过去通史的基本结构,主要叙说该时期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发展中的大势,一般重要的历史过程、重大历史事件都会在这里找到说明。丙编《典志》部分则分章叙述该时代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农业、手工业、商业、货币、交通、道路、都会、土地制度、赋税制度、等级与阶级等等。丁编《传记》部分也是分章节为各种人物立传,这里既包括各朝代重要的帝王的传记,也有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以及这一时期各种有影响的人物的传记,其中还包括妇女人物。当然,也包括那些反面人物。此外,科学技术的成果也归属于传记部分,如数学、天文学、气象学、地学、物理学、医药学等。这种新综合体通史的编纂方法,是极其可贵的、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对清史的编纂有重要的意义。
(资料来源:清史编委会体裁组提供,本网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