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404…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Not Found
哎呀…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温馨提醒您 - 您可能输入了错误的网址,或者该网页已删除或移动
211.103.156.162
当前位置 : 首页  >>  清史纂修 > 体裁体例 > 调研汇总

专家咨询意见摘要-4

体裁体例小组

序号:087

作者

陈桥驿

单位

浙江大学

标题

我对清史的编纂的管见

性质

散论,侧重指导思想

字数

打印稿6页,约7600余字

对体裁体例的意见:

对总字数及文体的意见:

内容摘要:修纂一部史书,指导思想于事为大,而体裁、体例于事为小。在地方志的修纂中曾有人提出要“秉笔直书,不要御笔行事”。“秉笔直书”尽管是我国史官的传统美德,但是假使脱离当时的时代实际,就会酿成“愤笔妄书”。总的说来,我是尊重正史的。当然,历代正史,从体例到内容,做到真正的秉笔直书又谈何容易,它们多存在缺陷,有的是很大的缺陷。如正史不立《暴君纪》和《昏君纪》,这实在是正史的极不公正之处。提两个问题与学术界商榷。一是民族问题。清是满族人建立的王朝,李唐也非汉族血统,对于汉族来说都是“非我族类”,但人们的观念却很不相同。今天从事清史编纂的学者,一定会慎重考虑。二是对洪秀全(太平天国)的评价问题。这也与曾国藩列传怎样写密切相关。在清史编纂中,需要研究的问题当然很多,但这个问题或许是必须澄清和解决的头等问题。让“历史归真”,历史上恐怕没有哪一个朝代能够真正做到。但如上世纪60年代鼓吹要“把颠倒的历史颠倒过来”,或许是全世界有史以来的独创。

序号:088

作者

郑克晟

单位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

标题

关于清史修撰体例之我见

性质

简论

字数

打印稿1页,约1400字

对体裁体例的意见:对传统的纪传体进行创新

对总字数及文体的意见:简易文言文

内容摘要:首先应该给所修清史定位。若是作为接续二十四史的正史,应毫无选择地采用纪传体,如果改用其他体裁,就无法列入所谓正史之列。因为时代的不同与现代学术的发展,我们应该对传统的纪传体进行创新。可以对本纪进行改革,而且也必须改革。按照编年的方式,兼顾帝王的活动,将清代政治上的重大事件列出,失之能提纲挈领地总揽大清王朝的历史大势与发展规律,成为整部书的纲领。其他部分,亦应做出相应的变动。其次,文体问题:语言、叙事与议论。文体不能采用大白话文,以简易文言文为佳。而叙事上亦得采用传统的方式,不要随意褒贬,而要秉笔直书,不虚美,不隐恶。不发空洞议论,可在文尾给与论赞,文章开头加序。行文时谨叙事,慎议论。其三,不能以现代的学科分类限制清史的选材与体例。现代史学的范畴越来越窄,不能将一些历史学者学者不研究、不懂的东西都去掉。其四,修清史应继承传统(接续正史传统),立足当代(既考虑当今学术发展成就,又要克服当今的不足),放眼未来(真正让后人看重,当作正史看重)。

序号:089

作者

张寄谦

单位

北京大学历史系

标题

(致戴逸教授函)

性质

回答戴逸教授提出的问题

字数

手写稿2页,约1000字

对体裁体例的意见:

对总字数及文体的意见:

内容摘要:中央既批准成立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则目的在于期望我们以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史观纂修中国最后一代封建王朝的历史,为中国数千年封建社会作一总结。大的体例上亦不背离传统的各朝历史,吸取传统史书优点而扬弃其糟粕。对于所提问题,先挑一二题谈谈自己意见。1.《天文志》问题。人类重视天象是基于寻求保护以避免灾难。中国历代特别重视观察几种天文现象。清代钦天监档册遗失,但天文这个部类的记载虽残缺仍应视为很宝贵。另外清代由于天文记载引发政治斗争的现象则是历代所未经历的。清代是确定至今流传的阴[阳]历历法的时代。这一改变在康熙时曾引起中国保守的天文工作者的不满,此事也反映西方科技传入中国所遇到的困难。2.《邦交志》问题。史稿中邦交志所列国家顺序,基本反映各国与中国建交先后顺序,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中外国际关系历史发展进程。分别写可比较集中地分析该国与中国发生外交关系的特点,总的可以反映中国逐步融入国际社会的进程。这些是与清代中西关系史不同的。

序号:090

作者

陈国灿

单位

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标题

对清史编纂体裁与体例的几点建议

性质

总体构想

字数

打印稿4页,约3900字

对体裁体例的意见:新的综合性体裁

对总字数及文体的意见:2000万字,简明、通俗的现代书面语(面向一般民众)

内容摘要:在确定清史纂修指导思想时,应避免两种倾向:一是从衔接二十四史的角度出发来定位所修清史;二是从全面反映史实的角度出发,力图将清代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各个层面,事无巨细,均列入纂修内容范围。新修清史只能在时间和中国历史进程的角度上与二十四史相衔接,以最大限度地科学反映清代社会历史及其时代特征为目标。在体裁上应将重点放在如何开创出一种能反映时代特点和史学发展水平的新的综合性体裁。在体例结构上,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全局性内容安排:通论、大事记;二是局部性内容安排:专史(按社会不同领域作专门性介绍,不能分得太细,具体可分为12种。南明史和太平天国史也作为专史的组成部分)、传记(具体可分为7大类人物,应注意3个方面的问题)、人表(对人物传记的补充);三是补充性内容安排:图、表(均分为全局性和局部性两种);谱系(可分为4种)、外编(侧重介绍国际环境的变化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附录(其他有关内容的介绍,如重要照片、清史资料介绍、研究概况等)。其他问题(不设专门的天文史,不以地图代替相关叙述,等)。

序号:091

作者

杨珍

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标题

关于《清史》体裁的几点意见

性质

总体构想

字数

打印稿4页,约5000余字

对体裁体例的意见:以纪传体为主,加以现代的改造、补充和发展

对总字数及文体的意见:2000万字左右,精炼的现代书面语(简体字,繁体字版并行)

内容摘要:《清史》一书应是简明并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可读性的权威性大型学术著作。规模在2000万字左右,即《清史稿》的一倍有余,平装本66册,每册约30万字,精装本33册,每册约60万字,附目录及论著引用目录各1册。简体字、繁体字版并行。纪(300万字,10册):分为天命……宣统等12个时期;以每个皇帝统治时期为一叙事单位,综论这一时期的政治、军事、经济、学术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情况。皇帝的各项活动(起居)大多数可归入宫廷志。志(700万字,23册):设立天文、历等18志,大体可归纳为自然、国土与国民、学术文化、政权机构等4类。表、图(300万字,10册):表分为大事年表等20表(《清史稿》各表全部保留,酌增若干新表),图分为舆地、民族等6种;传(700万字,23册):分为后妃、诸王等11类。

序号:092

作者

陈支平

单位

厦门大学

标题

《清史》编纂体裁体例的四点意见

性质

综论

字数

打印稿5页,约3300余字

对体裁体例的意见:大体以传统的纪传体为主要框架,加以现代的改造、补充和发展

对总字数及文体的意见:3000万字,简练的白话文

内容摘要:编纂《清史》是一件功在千秋的文化事业。完全赞成“大体以传统的纪传体为主要框架,再加以现代的改造、补充和发展”的观点。补充4点意见:一、继承乾嘉学派的治史传统。《清史》的定位是可以为后人长期引用的“信史”。应当坚持不加褒贬,尽可能把相对客观的历史原貌呈现给后人。乾嘉学派的治史法门,独步天下,大可不必妄自菲薄。二、突出清朝的时代重点。清代是中国历史的重要转变时期,有许多事件对于现代的社会政治文化以及国际关系都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同意在纪传体之外另设诸如专史、纪事本末、载纪等的形式,加以专门的论述。不必顾虑有无政权的名份,而是应当充分利用这种始末清晰的史学记叙方法。三、新增条目务必慎重。处理好我们现在的思维方式与清人思维方式间的差异,虽主张用简练的白话文,但在文字的表述上要尽可能合乎清代的典章制度和当时的学术用语,避免用现代的习惯提法来作为《清史》条目的名称(以宗教志和少数民族志为例)。四、清代社会经济史应分为国计、民生二志。另可在地理志中反映清人社会生活风土人情的内容。

序号:093

作者

赵毅

单位

华南师范大学

标题

(致清史编修办)

性质

简论

字数

手写稿2页,约600字

对体裁体例的意见:在纪传体基础上创新突破

对总字数及文体的意见:1500—2000万字

内容摘要:新编《清史》是官修正史,但不能取消清史稿的正史地位,应两部并存。应以纪传体裁编写,与前二十四史保持体裁统一,而在体例上创新突破,重点在本纪和志上作文章。本纪要改变帝王起居注式的内容,而纳入清史编年的纪事内容。志要增加新内容,如宗教、民族、社会史等内容,即纪、传、志、表、图5大部分。不主张独立设立总论或综论部分,因其可能成为意见之渊薮。应采春秋笔法微言大义,不应有以史论为主的总论。以简洁明快文言文撰写。一省篇幅,二争取港台学界认同,三与前二十四史文风一致。不必担心中青年史学工作者无此能力,培训无不可。古史论文之文风已近浅显之文言。《清史》以1500-2000万字规模为妥,不宜超过2000万字。晚清史6大问题可纳入纪、传、志、表之中,不宜以纪事本末体撰写。

序号:094

作者

汪敬虞

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标题

(无题)

性质

简论

字数

手写稿2页,约500余字

对体裁体例的意见:同意戴、李提出的设想,次序略有调整

对总字数及文体的意见:3000万字,接近文言的白话,或接近白话之文言

内容摘要:清史是衔接26史的正史,体例自应与前史大体一致。同意戴、李两先生提出的八大部件设想,但次序似可再予斟酌。可否以编年为首,以(依)次为通史、专史、传记、纪、表、图,书目殿后。乞予权衡。关于文体,以接近文言的白话,或以接近白话之文言两者并用为当。“之”“的”并用,以充分发挥撰者之写作才华为宜。但“呜呼”可用,“於戲”则不宜出现。总以一般读者不查《辞源》、《辞海》为是。全书字数,三千万言比较适当,成书之日,恐怕还打不住。既为国史,博大不妨。在博大的基础上以求精粹。此外,个人尚有一建议:清史编纂是经中央批准之建国以来最大的文化学术工程,正宜乘此大好时机,在全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尽最大可能征集有关清史资料,努力争取成立永久性的清史图书馆(或博物馆、资料馆),造福后代。是否想入非非,全凭编纂诸公评断。又:对入选人物原则第10条中,可否再加上“海关外籍人员”一项。清史纂修在戴先生主持下,动员全国力量,必能多、快、好、省地完成任务,谨以十六字为赞:《大清》工程,不让《夏商》,众擎易举,前景辉煌。

序号:095

作者

吴量恺

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系

标题

清史编纂体裁体例调研大纲

性质

问卷答题的补充说明

字数

打印稿1页,约1100余字

对体裁体例的意见:以传统的纪传体为主要框架,……综合创新

对总字数及文体的意见:3000万字,简易文言

内容摘要:新修纂的《清史》,从总体上应该远远胜过,并在诸多方面大大超越《清史稿》。它既能继承与发扬传统史学的精粹,又能吸收与超越国外修史的优长;它既能继承、发展修纂二十五史的精神和风格,又能体现当今时代的特征和理念(具体应该做到4点,略)。体裁:基本上以传统的纪传体为主要框架,吸收传统的编年与纪事本末体之长,广泛吸纳章节体的优点,兼收并蓄,综合创新。部件组合为:总论(国内外的历史背景,社会变化,时代特征,理论构架,基本理念,撰修的原则,体例结构,材料的评述,各部件的任务等);纪(采用《左传》的体例、叙说大事、寓评于史);表(要扩大,可增民族关系表、文化艺术大师表、科技人物表、思想家表、耶稣会士表等);志(也要增多,应有社会风俗志、边域开发志、外贸志、宗教志、工艺志等);图谱;传(人物列传)。文字,以简易文言为主,适当吸纳现代书面语。字数,暂定三千万字左右较为合适。

序号:096

作者

薛衔天

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标题

关于清史编纂体裁体例等问题问卷简答

性质

综论,侧重中外关系

字数

打印稿5页,约7000字

对体裁体例的意见:以传统的纪传体为主要框架,加以现代的改造,补充和发展

对总字数及文体的意见:3000万字左右,精炼的现代书面语

内容摘要:希望清史编纂以传统的纪传体为主要框架,再加以现代的改造,补充和发展,文体用精炼的现代书面语,总规模3千万字左右(不含附属产品:如档案集等)。理由很简单,要与时俱进,不能与时俱退。建议凡参加撰稿者,都要了解主纂者的文字风格,以便减少统稿时的麻烦。对大纲尚未提到的方面,谈一点意见:一、理论问题,在大的理论原则问题上应有大体统一和清晰的思路。就理论问题开几次小型讨论会是必要的。二、中外关系,将外交列入专史值得商榷。其一,外交仅是对外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议将外交改为中外关系;其二,外交专史用章节体欠妥。专史就是专著,再加上通史,就成了一部清史丛书,看不出与二十四史有何继承性,建议将专史改为志。中外关系志设总志和国别志,纲目结合,详略互补。抓住修清史的契机,把清代中外关系作为子工程来抓,除撰写过程外,还应包括学术史和资料方面的准备。切莫忽略周边小国。中俄关系部分应注意的几点(略)。

序号:097

作者

王日根

单位

厦门大学历史系

标题

清史纂修宜立足原作,着意体现时代感

性质

综论

字数

打印稿4页,约5000余字

对体裁体例的意见:以传统的纪传体为主要框架,再加以现代的改造,补充和发展

对总字数及文体的意见:3000万字,精炼的现代书面语

内容摘要:组织力量纂修清史是值得的,要做出一部既能与二十四史相衔接,又具有时代特色的清史。前人认为《清史稿》志、表等价值较高,纪相对粗疏,传的质量相对最低。因而我们必须在增添新志、充实纪、订正传方面下工夫。修纂清史适合旧体新作,以传统的体例统摄较多的历史内容,在此基础上增加新的体例设置,如志的部分可增加艺文内容(包括官方典籍、民间各种书籍、金石、家谱、文牍还有外国人的著述等);以流畅的时代语文,间用文言,以体现时代潮流,又立意精炼;具体编纂注重不同年龄层的相互搭配,相互审查,进行语言文字的修饰;融纪传、编年、本末体之长于纪、传中,设置类传以显示时代之变迁、进步;着意揭示清代社会层面:社会的整体近代化倾向、社会生活、社会风尚的变迁,中外文化交流;充分利用表、图谱,便于包罗更多内容,便于体现人民性,便于生动地反映历史;列传应包括在华外国人,儒林可分学派师承叙述,畴人传的内容应增加;志应在地理志中加入人文地理的内容,如社会风俗的变迁、特产等。是否可列阶层志。

序号:098

作者

周积明

单位

湖北大学

标题

关于新编《清史》体裁体例的意见

性质

总体构想

字数

打印稿2页,约2900字

对体裁体例的意见:大体以传统的纪传体为主,加以现代的改造、补充和发展

对总字数及文体的意见:3000万字,精炼的现代书面语

内容摘要:基本原则与主要目标:一、应与二十四史相衔接,充分体现中华文化的承传不坠与绵延不绝,对于这一文化象征意义必须给予足够认识;二、必须尽可能充分整理和发掘各种档案文献,应有资料长编和完备的史源考证,不能因主观褒贬而裁剪历史事实;三、必须体现截止目前清史研究的最高水平和最新成果。体例:如确定新修清史与二十四史相衔接,就不宜采用现代章节体,那种感觉会很滑稽。在全书结构中不要设置章节体,否则会显得很不协调。具体设想是:编年:记有清一朝大事,以体现历史线索;纪:改本纪为纪,叙一个时期的大势和主要事件,建议以朝代为阶段分立;南明、太平天国、准噶尔汗国之史事,均可在相应时期,以纪事本末体加以处理;纪传:有清一代重要人物的列传,可分9大类,按生卒年代排列;志:即专门史,建议设23类;表:传之不胜传,而又不容尽没者;图;舆图与其他图籍,建议收录照片。新修清史,最难的是文体;篇首篇末,不宜专作评骘议论。

序号:099

作者

周育民

单位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标题

关于清史编纂体例的两点意见

性质

综论,侧重“朝纪”与图像问题

字数

打印稿2页,约2000余字

对体裁体例的意见:以纪传体为基础,有所改造创新

对总字数及文体的意见:

内容摘要:主张以纪传体为基础,有所改造创新。新修清史如不以纪传体为基础,决不能取得如二十五史之地位。以纪传体为基础的创新,并不是简单地把其他史体并入,而是在纪传体中吸收其他史体的长处。一部史书,体裁应一致。将旧史帝纪改为朝纪,采纪事本末体之长,按朝纪事,按年代顺序分叙。诸帝生平另列传,兼顾诸帝与朝纪外之行政事项。如此,则一朝大事,见于朝纪;朝纪不备之要政,载于帝传。编年之意,亦涵其中。叙事之法,旧史之纪事本末体依年叙事,条理不彰,可采章节体之长(但不必分章节)。图像运用,在文献中十分重要。新修清史要采用新式舆图,已为大家认同。以下图像资料也应编入:人物像;宫舍、陵寝、苑囿;重大事件、典礼绘图;器物;优秀美术作品。在现代摄影、印刷技术能够支持的情况下,新编清史将改变旧史只能以文字、图表记载历史的方式,而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现有清一代的历史。

序号:100

作者

俞政

单位

苏州大学社会学院历史系

标题

关于新修《清史》的几点浅见

性质

综论

字数

手写稿11页,约3500余字

对体裁体例的意见:创新的综合体

对总字数及文体的意见:3000万字,精炼的现代书面语

内容摘要:新修《清史》应当顺着近代以来史学著作体例变迁的客观趋势继续发展,应当兼有继承和开创的两面,且以创新为主,其中包括体例上的创新。本纪可取消,改成普通的传。新修清史不是为皇帝写家谱,不是为爱新觉罗写族谱。后妃、皇子、公主,如确有重大活动重大事迹,可单独写传,其他人连列表也没有必要。新修清史应采用新的综合体裁。采用中西结合的史学体裁来反映清代历史亦中亦西的特点是合适的。通史、专史的名称虽可通融(改称综述和志),但实际写作时仍应按通史、专史的规格写,不如干脆挑明。主张按通史、专史、传记的顺序,将编年改成大事年表,置于全书最后。通史可在《简明清史》的基础上补足晚清部分,并增加字数。简易文言与精炼白话相去不远,为读者着想,不如干脆用精炼白话。人物传记不赞成按传统分类,但可相对集中,便于查阅,而不是为了戴帽子、贴标签。作者观点应主要写在通史而不是在传记部分。天文志应请天文学家写成专史。载纪因有人坚持纪传体而起,可在通史中列专章专节叙述,再用有关传记去补足。

序号:101

作者

谢俊美

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

标题

关于纂修《清史》的点滴意见;关于戴逸教授“意见”的意见

性质

总体构想并回答戴逸教授的问题

字数

打印稿2页,约3000字

对体裁体例的意见:以传统的纪传体为主要框架,加以现代的改造、补充和发展

对总字数及文体的意见:3000万字,精炼的现代书面语

内容摘要:关于指导思想,除了完成一部清史外,还应注意通过纂修清史,形成一支新的史学骨干研究队伍,为今后中国古代历史的研究提供一些必要的经验和借鉴。关于纂修的基本原则,要站在人民的立场上修史,要写出清朝历史的特色,充分利用90多年来国内外清史研究的成果、史料,尊重历史事实,不乱加褒贬评论。关于体裁,为了能与二十四史相衔接,建议以传统的纪传体为主要框架,加以现代的改造、补充和发展,可防止撰写过程中的随意性,做到全书体例的统一、规范、严谨。鉴于当今能写简单文言的学者不多和大多数读者不懂文言文的事实,建议文体采用精炼的现代书面语。全书规模以3000万字为宜。关于纂修体例,可设总论、编年、志(17志,略)、纪(4纪,皇帝、后妃、南明、太平天国)、表(13表,略)、传(9大类)等6大部分。关于戴逸教授《清史编纂体例的几点补充意见》的意见。天文志应保留,但宜以撰写灾变内容为主。地理志以写自然地理为主,另增疆域志,以写行政地理为主。……

序号:102

作者

萧致治

单位

关于清史编纂体裁体例的粗浅想法

标题

关于清史编纂体裁体例的粗浅想法

性质

总体构想

字数

手写稿12页,约3600字

对体裁体例的意见:综合创新体

对总字数及文体的意见:2000万字,精炼的现代书面语

内容摘要:清代是中国社会转型的一个关键时期。编纂清史应该紧紧把握这个转折特点。所谓继承,不仅是体裁体例方面的继承,还包括内容方面的历史传承。不能专写帝王将相。赞成进行体裁的综合创新,有利于吸收古代纪传体、编年体、纪事本末体的优点,克服其局限;运用章节体综述清代历史发展全貌,有利于阐述有清一代历史发展大势;从实际需要出发,因事命篇,为包含丰富内容提供了广阔空间;突破帝王家谱的传统模式,有利于显示新编清史的时代性、科学性、工具性。建议分为7个部分:序说(5方面内容,略);综述(清史主干,可按章节体裁,分为5个阶段);大事纪要(采纪事本末体裁,分年记述当年大事,跨年度者,可分年记述,也可合并记载,与国计民生无关的帝王起居可以不记);专记(贯彻因事设篇的宗旨,每篇记述一个重大事件,如南明、郑成功等8篇);图志(把志与图录结合起来,至少有人口志等22志);人物传记(以朝代分阶段,按死亡的先后排序);表(计列出8种表)。

序号:103

作者

王世华

单位

安徽师范大学

标题

发言提纲;关于戴逸先生补充意见的看法

性质

总体构想

字数

打印稿3页,约3700字

对体裁体例的意见:以纪传体为主要框架

对总字数及文体的意见:简易文言

内容摘要:《清史》在质量上应大大超越《清史稿》,成为接续二十四史的二十五史。调研大纲所列的多项目标,都应该努力达到。不赞成现代的章节体,一是其涵盖内容有限,二是难以和二十四史衔接。纪传体有生命力,其最大优点,是能反映历史活动的主体——人物的情况。具体的体例部件如下:综述(《清史》本身就已是通史,其中的一部分又称为通史不妥);本纪(以保留本纪为好,不是突出帝王,而只是王朝符号);列传(采用类传、群传体裁,重要人物单独立传,凡主要活动在清代,均可立传);志(不必设专史,还是称志);表(应改进编制方法和形式);图(新修清史一定要有图,即地图和图籍,地图到行省即可);载纪(记载割据政权事迹,只要历史存在这种现象,就应有所反映);清史著述(不知何所指,如是关于清史的著述,可列为附录;如指清代人著述,可以艺文志代之)。文体采用简易文言,摒弃生僻字和不常用的文法。(对戴逸先生补充意见的看法,计9条,略)

序号:104

作者

田汉云

单位

扬州大学文学院

标题

关于新修清史人物传计编纂的建议

性质

侧重人物传记

字数

打印稿2页,约2400余字

对体裁体例的意见:以纪传体为主,加以现代的改造……

对总字数及文体的意见:3000万字,精炼的现代书面语

内容摘要:新修清史人物传记现在设想1500名左右,大约接近《清史稿》的50%,可能偏少。如对《清史稿》传主删汰太多,其使用、参考价值可能降低。调研大纲所举11类基本完备,至于外国人,除了在中国定居、在清政府中任职者,一般不宜设专篇传记。侵华战争外国主要将帅,尤其不应立传。考虑到史书的垂鉴功能,可为少数反面人物立传。孝义、遗逸、列女可取消,可根据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需要,增设特殊类传,如见义勇为、事迹突出者。入选人物类型还需进一步细化,如学者、科学家、艺术家、医生等可按照主要专长再作分类。在具体而微确定传主分类的基础上,还要考虑各类人物所占大致比例。可先行对清代人物传记类文献以及权威工具书及各种专门史著重点记载的清代人物进行统计分析,编制拟入选人物名单,在一定范围征求专家意见。关于传主事迹记载,应确定若干原则。人物传记的编次,要有利于反映历史的进程,有利于反映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有利于反映历史人物的历史地位,有利于读者的利用。可吸收传统史传经验,采取条块结合、相对灵活的处理办法。各篇卷首可写短序,篇末需有简短史论。单篇重要传记以五六千字为宜,附见的篇什,三五百字亦可。

序号:105

作者

陶水木

单位

杭州师范大学历史系

标题

关于编纂《清史》的意见

性质

指导思想、人物排序、文体

字数

打印稿2页,约1400字

对体裁体例的意见:

对总字数及文体的意见:白话文

内容摘要:关于清史编纂的指导思想:编纂清史应继承传统史学中的精华部分,一是秉笔直书,修史不应为任何人避讳,应如实写出历史的本来样子;二是疑者传疑,不能随意将有争论的观点作为定论。新史人物传的排序问题:《清史稿》列传的类传、群传体裁是一种较为科学的排序方法。有按人物共性进行排列的一面,也有按时间排列的一面,能尽最大可能做到“条理相贯、杂而不越”。新史的排序可加以考虑。跨朝代传主入选的问题,只要主要活动、主要贡献在清代的都应该列入。除原有的类传、群传外,要根据清代历史发展的特点,增加一些新类目,如实业人物传。关于纂修文体:二十四史及《清史稿》都是用文言文,即当时的书面语。时至今日,文言文在现代能使用者已经不多,即使能使用,也不能确保不犯语法错误,普通人更是无法阅读。用白话文作为文体,既可保证语言的正确性,也可为社会广泛接受。

序号:106

作者

谭继和

单位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标题

关于清史编纂体例的一些意见(提纲)

性质

总体构想

字数

打印稿页,约2500余字

对体裁体例的意见:综合创新体

对总字数及文体的意见:3000万字,精炼的现代书面语

内容摘要:纪传体史书以人的活动为历史主体的精神内涵值得深入发掘和继承,而其纪传体形式在现代的时代条件下应有所突破。为尽可能系统、清晰地叙述清朝历史事实和各方面的社会情况,应考虑在纪传体和本末体相结合的基础上参以章节体有所创新。从邓之诚的经验教训看,选择新路是有道理的,应在新旧两种体裁相结合并相取舍的基础上创新。关于清史框架结构,对戴逸、李文海的意见提出补充:1.首设清代三百年历史要略,类似总纲,可分四个时段。2.次设事纪,综合编年、帝王本纪和纪史事三部分,仍以顺治等十帝为纪时纪事的统系。在清初加清代前纪和南明纪,在咸丰同治间加太平天国纪。3.通史,可大体集中写政治、军事与对外交涉,可分为四个时期。4.专史部分可改称专门史,重在经济、文化、民族与典章制度,以避免同通史部分雷同。5.表、图、传部分无意见。6.纪可取消。建议新设区域发展史,可按文化圈分别写,可纳入专门史范畴,也可单独设史。清代民族发展为现代民族发展奠定了基础,建议单独写民族发展史。

序号:107

作者

林金水

单位

福建师范大学历史系

标题

关于拟修《清史》体裁体例的看法(发言稿)

性质

综论

字数

打印稿5页,约2700字

对体裁体例的意见:章节体

对总字数及文体的意见:

内容摘要:修纂体裁的确定必须注重时代性,首先必须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产物。大型清史无论是学术性的,还是资料性的,都必须能够满足对清代历史加以系统科学研究的要求,而这是传统的史书体裁无法做到的。清代史料的种类、数量都是以前历代不可比拟的,可供我们引用、参照的很多。如继续沿用传统的史书体裁,如纪传体,势必会由于传统体裁固有的史料适应性,而使得相当种类、数量的史料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从而历史的丰富性也无以在《清史》中得以全面的展现。修纂《清史》应考虑采用章节体:首先,章节体对所述历史内容的分类容纳,比之传统史书体裁有更大的包容性。其次,章节体与清代社会的发展特征具有一致性。再次,清史纂修体裁的时代性,不仅反映撰述对象本身的变化促使史书体裁变革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来自史书受众的推进力。第四,清代历史自鸦片战争后,已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西人物共同演绎这段历史,采用文言文和纪传体无法翻译和引用这些外文资料。最后,最好集中有关人员,给以相应待遇,让其专心致志从事编写工作。

序号:108

作者

冯天瑜

单位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标题

关于“清史编纂体裁、文体”的建议

性质

体裁与文体问题

字数

打印稿1页,约600余字

对体裁体例的意见:以经改造、补充的纪传体为主要框架

对总字数及文体的意见:精炼、典雅的白话

内容摘要:愚以为清史修纂采用的体裁,宜以经改造、补充的纪传体为主要框架,辅之以编年体等体裁。以纪传体为框架,除其包容量大、伸缩自如等优长外,还因其是反映王朝时代的编史体裁,形式与内容相统一,故历代正史沿用不辍。清朝是中国最后一个王朝,《清史》也理所当然成为纪传体的一次绝唱。民国史以下,不应当也不必要再沿用纪传体。纪传体自有其弊端,主要是重帝王将相而忽略人民大众,重朝廷而忽略社会,这是必须力加纠正的。《清史》纂修,应增大“民史”内容,加强社会史、经济史、文化史部分。其又一弱点,是“类例易求而大势难贯”,为此,各帝王纪不要写成帝王个人传记,而成为该帝王年号内的编年史(以政治史为主,因经济史、文化史、社会史内容在志、表、传中展开),这样,诸纪便可连贯成为清史编年(不必另写编年)。清代268年间,中国社会形态发生重大发展变化,晚清尤为剧烈,在纪、传、志、表中都应充分反映。与纪传体框架相匹配,文体宜用精炼、典雅的白话,向通畅文言靠拢。

序号:109

作者

曹树基

单位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

标题

修纂《清史》的目的与策略

性质

简论修史目的与策略

字数

打印稿2页,约2100字

对体裁体例的意见:传统的纪传体

对总字数及文体的意见:精炼的现代书面语

内容摘要:修纂《清史》的目的是完善或超越《清史稿》,并象征性地与二十四史对接。应当而且必须继承中国史学传统,但不一定强调吸收世界先进的史学思想和方法。此次修纂《清史》可理解为国家修史,其与学者所修清史之最大不同,在于国家之“史”实为国家之“志”;后代修前代之“史”,实为修前代之“志”。二十四史中的绝大部分,均属此性质。采取的体例当然是传统的纪传体(若加以现代的改造,很可能弄得非驴非马),由于时代变化,采取简易文言已不合适,精炼的现代书面语是最合适的文体。修纂《清史》活动的目的是促进清史研究水平的提高,繁荣清史研究,提升中国学术的整体水平。建议将主要款项用于建立大型《清史》资料库,包括将已出版的清史资料在网站上公布,并制成可检索文本。为避免将清史修成“胡子工程”,建议以全面地总结已有的清史研究成果为主,对绕不过去,而原有研究又相对薄弱者,则开展重点研究(举地理志及人口志为例)。建议所有的内容在定稿前,都拿到网站上公布,听取意见。网络文本必须按学术规范写作,也就是说,纸质版本是“志”,电子版本是“史”。

序号:110

作者

刘学照

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

标题

清史编纂体裁体例之我见

性质

综论,总体构想

字数

打印稿16页,约16000余字

对体裁体例的意见:大体以纪传体为主要框架,加以现代的改造、补充和发展

对总字数及文体的意见:3000万字,精炼的现代书面语

内容摘要:新修《清史》自系官修正史性质,当以修成与二十四史相衔接可以传世的珍贵清史为职志。《清史》纂修应遵循“存史、通变、资治、敦化、广识、益智”的原则。主张“大体以传统的纪传体为主要框架,再加以现代的改造、补充和发展”,使之成为能吸取编年体、纪事本末体及现代章节体之长以补纪传体之短的新型纪传体。采用精炼的现代书面语,必要时穿插使用简易文言。规模为3000万字。设计方案(5部分):纪(总纪1,纪10,别纪3,计300万字);志(40种,计1000万字);表(37种,计600万字);传(42类,计1000万字);图(11类,文字部分100万字)。本纪改称纪,只用其名,而以编年史充其实。首列一篇取纪事本末体的清代总纪,论述有清一代若干大事。志,既是纪典章制度,又包含广泛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史方面的史实和史料。宜赋予类史、专史的性质,但仍应保有其原有专题史料萃辑的功能。表的作用是通史事的脉络。传的特点是以人系事,可增至8千人。图的直观性和实用性很强,有助于为大型清史增色。正史是诸史之母,且不常修。不应将其与通史、专史出于一炉。

序号:111

作者

林仁川

单位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中心

标题

关于纂修清史的几点建议

性质

总体构想

字数

打印稿2页,约1600字

对体裁体例的意见:以现代章节体为主要框架,同时吸收传统史学体裁的各种优点

对总字数及文体的意见:3000万字,现代书面语

内容摘要:新修清史既要继承二十四史的修史传统,又要有所发展创新,必须以发展创新为主;兼顾广度(涵盖清朝的各个方面)与深度(揭示历史发展的规律和社会历史现象的本质与内涵),必须以深度为主;既要为今人提供全面准确的历史知识又要提供丰富深刻的历史借鉴,必须以提供历史借鉴为主。旧体裁写的正史,更像是史料书,只有章节体才能体现对历史的研究,反映历史发生、发展的全过程,揭示历史的规律。清史纂修体裁应该体现与时俱进的原则,以现代章节体为主要框架,同时吸收传统史学体裁的各种优点。新编清史是给现代人看的,不是摆设品,当然应该用现代书面语。中青年古文根底薄弱,写出来的文言文可能是四不像。大型清史可分三部分:一、通史,集中全国最精干的力量,按章节体编写一部观点鲜明、内容丰富、资料准确的具有国家水平、体现当代精神的大型通史著作。二、专史,尽可能全面地撰写各种各样的专史(7个方面),也用章节体;三、人物传记(对清代历史产生重大影响的)。图和表不必单独作为一部分。

序号:112

作者

施宣圆

单位

《文汇报》

标题

关于编纂大型《清史》的一些意见

性质

总体构想

字数

打印稿2页,约3000字

对体裁体例的意见:以纪传体与纪事本末体有机结合

对总字数及文体的意见:2000万字,简洁、精炼的现代书面语

内容摘要:我们要与时俱进,继往开来,有所突破,有所创新。体裁与体例:以纪传体与纪事本末体有机结合起来比较妥当,也就是罗尔纲和白寿彝两先生所说的“多种体裁结合而成的综合体裁”。史论与史实:应持客观公允的态度,实事求是,述而不作,史料要尽量来源于第一手,有的要加以考证和验证。文体和字数:2000万字为宜,用简洁、精炼的现代书面语,要让更多的人买得起,看得懂。关于全书框架的构思:概述:简单叙述前朝60多年历史,既要简明扼要,条理分明,又要史论结合,评说恰当(50万字);大事记:即纪年,按时间先后顺序简单记述以皇帝为主的朝廷的主要活动以及所发生的事件(50万字);专史:相当于正史中的志(表可归纳到志中),根据近代社会的特点,增加租界志、外贸志、海关志、报刊志(或新闻出版志)、教育志(包括留学生留学)……(500万字);事件:叙述有清一代各个时期发生的重大事件,相当于载记(500万字);人物:可按时间先后处理(800万字);附录(清代著述目录和有些难以归类的内容(100万字)。

序号:113

作者

王文楚

单位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

标题

编纂清史应重修《地理志》;撰写河渠志的意见

性质

地理志及河渠志的撰写问题

字数

手写稿9页,约2500字

对体裁体例的意见:纪传体为主(据回收问卷)

对总字数及文体的意见:3000万字,文言文(据回收问卷)

内容摘要:中国历来重视《地理志》和《地理总志》的纂修,现在既然纂修清史,理应将地理志作为编修的重要内容。清朝260多年,疆域几度变迁,政区建置屡经改制。《嘉庆一统志》记载详尽,内容丰富,谭其骧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第8册即据是为主而编撰的。嘉庆以后,清朝由盛转衰,疆土日蹙,《清史稿·地理志》所载政区大致以光绪末至宣统末期为准,记述政区建置不完整,有缺漏,沿革较简略,且有错误,其价值与《嘉庆一统志》不可比。因此编修一部系统而完整的地理志,事在必行。地图不能代替地理志,但可配合地理志,图文并茂,相得益彰。历代河渠志大致包括三方面内容:记载黄河决溢、泛滥和改道;关于运河的开凿和变迁;淮河、漳河、卫河、滹沱河等大河水利设施及各地河流水利灌溉的兴修。河渠志是叙述河流水利兴修设施的志书,但不是水道志。河渠志不能取代河道志,故从未进行过水利设施的河流,可不予列入。

序号:114

作者

沈渭滨

单位

复旦大学历史系

标题

清史编纂体裁体例之我见

性质

总体构想

字数

手写稿19页,约10900字

对体裁体例的意见:传统的纪传体

对总字数及文体的意见:2000万字,简易文言

内容摘要:《清史稿》虽多缺陷,但可资采择者不少,应在《清史稿》原有基础上,改善体例、核实史事、摈弃正统史观、扩大历史内容,编成一部以纪、志、表、传为主要体裁,“总体上胜过并在许多方面大大超过《清史稿》,能够象征性地与二十四史相衔接”的《清史》。新纂《清史》只可卷首序短语,以提要撮元,不必于篇末作评骘之添足。体裁为传统四体:纪以序帝王,一为本纪,专纪清代帝王,一为别纪,记述南明诸王及太平天王洪秀全。以编年为主,适当变通。志以计朝章国典及国计民生攸关之事,设22篇(略,增设租界等志,太平天国之相关部分均设目)。表以系时事,设16表(删皇子世表及公主表)。列传以志人物,按“分类相从”原则设12类(南明人物、太平诸王、清末革命党人、立宪人物等与清之臣僚均入“政事”),仍按朝代先后编次,以符正史体例。《清史》为清代全史,纪志表传均以百年纪事,适当掺以本末之体,有鲜明之时序感。文体以用简易文言为好,一为省篇幅,二可与前史衔接,尤其与使用资料之文体相一致,可使全书措辞命字统一,显得顺畅可读。

序号:115

作者

蔡克骄

单位

温州师范学院

标题

无题

性质

简论

字数

打印稿2页,约800余字

对体裁体例的意见:以传统纪传体为主要框架,加以现代的改造、补充和发展(据问卷)

对总字数及文体的意见:精炼的现代书面语,2000万字(据回收问卷)

内容摘要:新清史应综合罗尔纲与白寿彝的长处,文体应采用简明的白话体,不仅要考虑文言或白话的优缺点,还要考虑编修者实际能力及今后阅读对象。新清史的天文志只可增补,万万不可遗弃。应加大对科技及科技人物的编写力度。新清史编写人员可否邀请台、港及海外同行专家共同编撰。新清史应是在《清史稿》的基础上,依据现有资料,修正其错误,补充其缺漏,提高质量,以取代《清史稿》而置于二十五史之列。

序号:116

作者

杨国桢

单位

厦门大学历史研究所

标题

无题(谈三点看法)

性质

总体构想

字数

打印稿3页,约4400字

对体裁体例的意见:综合利用各种体裁的优点,创制适合表达清史内容的新型体裁

对总字数及文体的意见:

内容摘要:清史体裁应由所设计的内容决定。现有条件已具备纂修新型清史的要求。史学发展需要传承,更需要创新。如新清史不能运用新观点、新方法,不能反映已有研究成果,充其量只能是《清史稿》的21世纪版,对史学自身的发展毫无益处。历史应该是大历史,整体史。已有的正史重上层、重政治,是帝王将相史,根本没有老百姓的身影。吸收各种体裁的优点,创造性地将其融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清朝最大的特点是不能孤立于世界之外,清史不能与世界近代史相割裂。新清史的体例似应包括以下6个部件:编年:源于正史的本纪,类似后出的大事记。记事:引入纪事本末体叙事方式,将重要事件专门提出进行叙述。图表:皇子、公主、外戚表可作删节。典志:典章制度和专门史,增加门类,加大经济、社会风气、习俗等内容,吸收当代区域研究成果,多层面地论述清代历史。传记:本着典型性、代表性、全面性的原则,所选人物在典型不在多寡。载记:南明、准噶尔、太平天国等政权,对其经过、制度诸端进行论述。对中国近代化的动力、对海权丧失等问题应有充分的认识,并有所反映。

序号:117

作者

黄国盛

单位

福建师范大学历史系

标题

几点意见

性质

简论,尤重海洋问题

字数

手写稿1页,135字

对体裁体例的意见:将纪传体等与现代章节体平等结合,进行体裁的创新(据回收问卷)

对总字数及文体的意见:3000万字,精炼的现代书面语(据回收问卷)

内容摘要:一、原则上赞同戴逸教授、李文海教授的编纂构想。二、同意夏东元教授将“通史”部分排前的建议。三、同意用精炼的现代书面语。四、要重视海洋方面的内容,包括海疆问题、海洋国土问题、海域问题,海洋资源开发与利用问题。五、无论形式和内容,都要在继承优良传统和创新两个方面都付出努力。

文章点击数:       【 】    【更换背景色
哎呀404…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Not Found
哎呀…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温馨提醒您 - 您可能输入了错误的网址,或者该网页已删除或移动
211.103.15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