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404…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Not Found
哎呀…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温馨提醒您 - 您可能输入了错误的网址,或者该网页已删除或移动
211.103.156.162
当前位置 : 首页  >>  清史纂修 > 体裁体例 > 调研汇总

专家咨询意见摘要-3

体裁体例小组

序号:056

作者

何一民

单位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标题

关于清史编纂的几点思考

性质

总体构想

字数

打印稿13页,约14000余字

对体裁体例的意见:将纪传体等和现代章节体结合起来,进行体裁的综合创新

对总字数及文体的意见:3000万字,精炼的现代书面语

内容摘要:编清史不是给古人看,因此即使用半文半白也不可行。主张采用将纪传体等和现代章节体平等、灵活、创造性地结合起来,进行一种体裁的综合创新的体例。另外,还可采用书面版和光盘、网络版两种版本,使《清史》全书更有机地整合成一个整体。字数3000万字,采用精炼的现代书面语。全书可分为六大部件:通史(入关前、入关后至鸦片战争前及鸦片战争后的比例为1:5:4):章节体,300-400万字,占10%;编年:编年体,200-250万字,3.3%;专史(拟分10个方面,35-40类,每类30-40万字):章节体、纪传体及纪事本末体,1200-1600万字,40%;传记(传主约2000-2500人):纪传体,1000-1350万字,33.3%;图表(分为表、图、照片):纪传体,200-250万字,6.6%;书典(有清一代各类重要典籍,清人撰写书籍目录及后人研究清代的书籍目录):纪传体,100-150万字,3.3%。附件:清史资料丛编,500万字。对戴逸先生意见的思考(略)

序号:057

作者

何友良

单位

江西省社会科学院

标题

对《清史》编纂体裁体例的一点意见

性质

总体构想

字数

打印稿4页,约5200字

对体裁体例的意见:现代章节体和传统纪传体的有机结合

对总字数及文体的意见:(除图表外)不少于2500万字,精炼的现代书面语

内容摘要:在指导思想上,要遵循和体现全面性(指体裁的覆盖面)、时代性(立足点)和承传性(科学价值)等原则。具体提出5个方面(略,第4方面强调注重与过去编纂正史时已经完全不同的时代条件和语言习惯,要力避与当今的时代环境和时代要求相脱节)。具体建议:1.要有综合性的通史,有利于突出新修清史的时代性、实现体裁的丰富性,有利于厘清头绪、把握大势,提升新修清史的科学价值,也可以为社会各界提供合适的历史读本(总字数不超过300万字)。2.综合旧史“志”和当今专门史的优点,设立“专纪”,只叙史实,不作评论,客观完整地记述各门各类史事和典章制度的来龙去脉、兴替流变(含专门史和南明、前清和太平天国等,形成一个较大的叙事体系,800万字左右);3.传记,以《清代人物传稿》为基础调整完善,人物不作分类,不取群传体例,以出生年代为序,但加分类索引和姓氏笔划索引(800万字);4.编年,建议新修编年尽可能利用原始史料(600万字);5.图表。文体以采用精炼的现代书面语为宜。

序号:058

作者

林克光

单位

标题

关于大型清史体裁体例的浅见

性质

总体构想,侧重通史、载纪与文体

字数

手写稿10页,约3800字

对体裁体例的意见:对纪传体改造创新

对总字数及文体的意见:现在通行的白话文,力求文字的精炼

内容摘要:大型清史的体裁体例,既要继承传统纪传体的优点,又要有较大的改革创新。总的设想:取消本纪、世家,将重大事件的记载并入编年,帝王本人事迹可立传的归入传记;取消志,旧史书的志含义不清,内容混杂,应按其内容性质分设若干部件,一部分归入专史(如灾荒史),有关典章制度归入典章部件,艺文志改为“著述书目”;列传改为传记,不要给传主分类戴帽(明清之际和清末民初人物,够立传资格的就应立传);增设图录。设立通史并将其放在首位。这一部分内容既然是全面系统叙述有清一代的历史,就应叫做通史,它是全书的主干和精华,但所占篇幅不必太大,以五六十万字为宜。同意设立载纪(清前史……吴三桂、太平天国等6种)。关于文体问题,不同意采用文言文(古文),建议采用语体文(白话文),古今中外一切史书,都是用修史人当时所通行的文体修史,这是时代的要求,也体现了史书的时代特色。当然文字要力求精炼。

序号:059

作者

黎仁凯

单位

河北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

标题

清史编纂体裁体例刍议

性质

总体构想

字数

打印稿6页,约5600字

对体裁体例的意见:以纪传体为基本框架,结合其他体裁的长处,加以改造和综合创新

对总字数及文体的意见:3000万字,简炼白话文

内容摘要:新编清史要和二十四史相衔接,但不求完全代替清史稿。新编的清史应是在继承前人基础上,又大大超越前人、具有时代特色的高水平史书。应将一部中国人艰难走出中世纪、追随世界潮流迈步走向近代化的历史展现在世人面前。清史稿大大落后于时代及其不完整性的缺憾十分明显,对于这些缺失,新编清史应浓墨重彩加以补充。全书定为3000万字是相宜的,文体宜采用简炼白话文。以纪传体为基本框架,综合其他体裁长处加以改造和创新。可设六大部件:综论(通史性的综述,简明章节体,应体现厚今薄古原则);大事编年(按时序记述大事,取代旧史本纪,适当结合纪事本末体);志(分门别类的专史,应占全书较大比重,篇目要大大增加,总数可达40-50个志,具体意见略);列传(清代各方面重要人物的传记,可按帝后等17种分类,客观叙事为主,篇末可附简论);表(可增列一些反映社会历史变化和中外交流的表格);图(地图和其他图籍,包括当时的照片)。

序号:060

作者

赫治清

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标题

关于新修《清史》体裁和框架设计的建议

性质

总体构想

字数

手写稿28页,约11200字

对体裁体例的意见:以传统纪传体为基础加以根本改造,创造出新综合体

对总字数及文体的意见:3000万字左右,精炼的现代书面语

内容摘要:二十四史都以纪传体纂修而成,是由于这类史书所记载的历史内容所决定的。纪传体是多体互相配合的体裁。清王朝集中国封建统治之大成,典章制度尤为完备。加之1840年后开始向近代社会转变,各项制度发生变化,不但内容更加丰富,且有过去不曾有过的许多特点。新修清史的体裁,应以传统纪传体为基础,并加以根本的改造,充分吸收其他体裁的优点,从而创造出新的综合体。7大构件的设想:综述(或总论、通论、通纪),按现代章节体书写,下分序例和通史(8个子目)两部分(100万字);纪年,用清朝年号,按年月日顺序计清代大事(500万字);表,按年次或分类排列复杂事物、事件,可增加反映清代国情内容的相关表和根据艺文志等筛选而成的主要著述表(350万字);志,不能局限于记录朝章典制,还应包括一些特有的社会现象(建议设29个志,具体说明略,1000万字);传记,控制在2000人以下,不必采用类传体裁(1000万字);载纪(南明、太平天国,20-30万字);图录,精选100幅(100万字)。文体采用精炼的现代书面语,不赞成用文言文。

序号:061

作者

郭松义

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标题

就“清史”编写体例谈四点想法

性质

综论,重点讲志的写作

字数

手写稿19页,约7600字

对体裁体例的意见:以纪传体为主,尽量吸收其他体例长处,在具体内容上作适当改造

对总字数及文体的意见:无

内容摘要:一、以纪传体为主,尽量吸收其他体例长处,并在具体内容上作适当改造。考虑到准备投入写作的清史是一部字数多达千万,包含方方面面的超大型著作,采取纪传体值得一试,当然需在某些形式或内容上作适当改造。二、关于志的设想。采用纪传体写作,志是最有发展空间,也是最能吸收史学前沿的部分。要将其延伸到自然、经济、社会、文化、科技等各领域,反映更多的层面。要使条理清楚,必须在纪传体的大框架下吸取章节体之长。志可具体分为地理天象(4个志)、典章制度(13个志)、经济活动(8个志)、社会生活(8个志)、科技文化(4个志)及其他(3个志)等五个大块(具体论述略)。三、建议在写法上遵循“述而不作”的原则。述而不作不等于没有观点,只是寓观点于述之中,不专为论。四、关于设载纪或相类似的专门类目。关键是能否把握历史,正确阐明自己观点,不能因为怕影响不好而掩盖事实。还有一项工作需要筹画,即就编写中可能存在分歧的某些重大学术问题作一次疏理。

序号:062

作者

常建华

单位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

标题

试说新修清史的编纂体裁体例

性质

总体构想

字数

打印稿5页,约8000字

对体裁体例的意见:纪传体与章节体有机结合的新综合体

对总字数及文体的意见:3000万字,精炼的现代书面语

内容摘要:《清史稿》已为传统正史划上了不太圆满的句号。新修清史应体现现代社会的新特点,不必过多考虑与二十四史相衔接,应超越旧史学,兼顾国家与社会两方面,强调人民立场,突出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的经济方面的内容,反映清代的物质文明创造。应采用纪传体与章节体有机结合的新综合体(章节体也是综合体,糅合纪事本末体与志体之长,但存史不及纪传体)。以郑天挺设想为指导,设计方案如下:史事(300万字):实际是通史,但强调记载历史事件本末,以章节叙述,可分关外、前期、后期;专志(700万字):综合《清史稿》、《清朝文献通考》、《清朝续文献通考》与当今志书分类,设立22志(略);编年(500万字):按朝分卷,每朝分年,标注公元纪年;传记(2500人,1000万字):设传目18类(略);年表(300万字):清史稿原设表出自专家之手,可予保留并加修订,台故宫博物院所藏年表应予收入,今人所编也可适当采用;图谱(200万字):含地理、人类学、实际生活、绘画与摄影、美术与科学(以上为郑天挺分类)、档案文书、战图等(具体略)。引文要少,可随文注明出处。

序号:063

作者

刘志琴

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标题

编纂富有中国气派的清史——优化体裁的设想

性质

总体构想

字数

打印稿4页,约6400字

对体裁体例的意见:因史制宜,择优选用,扬长补短,综合创新

对总字数及文体的意见:典雅的白话文体,精炼、流畅、隽永、间有古人文句根据

内容摘要:在相对静止的传统社会,史学体裁的变化也是滞重的;进入20世纪,史学研究的观念和内容都有了空前的变化。体裁是表现内容的形式,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优秀的形式可以将内容发挥得更为圆满,使史学表现方式更加多样化,使读者更乐于阅读。可以提出十六字方针:因史制宜,择优选用,扬长补短,综合创新,建立富有中国气派的历史学。希望清史的纂修,开创一个新的体裁风格。操作方式;一、主编裁决,二、辅项先行,主体殿后。三、篇目列项要符合清朝规章制度,慎用现代意识另起炉灶。具体意见:列传:不作等级区分,但有身份职业标志(10类,略);志:相当于清代典章制度的专史,使用旧篇名9项,适当更改7项,新立篇目12项,计28项;记:建议参照《近代中国社会文化变迁录》集本末、编年、评述为一体,使叙事既有纵通也有横通;表:原有世表可与列传合并,该表主要是史料的汇集和概览,相当于大事年表;别录:会党、别传等不宜收入上述的篇章,类似其他类。文体:可聘高手专事文字修饰。

序号:064

作者

李景屏

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标题

清史编纂体裁体例之管见

性质

总体构想

字数

打印稿8页,约13500字

对体裁体例的意见:以传统的纪传体为主要框架,加以现代的改造、补充和发展

对总字数及文体的意见:2950万字,50万字机动

内容摘要:清王朝自身的特点,决定了编纂清史大体以传统的纪传体为主要框架,能象征性地与二十四史相衔接,而为了如实地记载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这一时期的历史,也需要对传统的纪传体进行改造、补充和发展。有关框架设计的几点思考:以概述统领全书;按照编年的风格撰写本纪;在继承传统类传的基础上,对传进行一定的改造:皇帝作为个人与有影响的政治家、军事家一样立传;有影响的少数民族首领、宗教首领、起义首领及在华传教士立传;有影响的后妃、亲王、郡王立传;保留儒林、艺文、循吏等传;增设贪吏传;去列女、孝义传,部分内容可作风俗志素材;取消土司、藩部,有关内容并入民族志;属国并入邦交志。对跨时代人物入传的标准:凡在1644年清军入关后参与抗清的著名人物及1912年宣统退位前有影响的人物均应立传;取消附传。对志、表等的设想(略)。草拟的框架:概述(70万字):统领全书;本纪(编年,十二朝,670万字);志(计22志,670万字);表(计20表,660万字);载纪(计6种,140万字);列传(计17类,740万字)。

序号:065

作者

杨天石

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标题

以章节体的《清代通史》为主体,编写综合体新型《清史》

性质

综论

字数

打印稿2页,约2000字

对体裁体例的意见:新综合体

对总字数及文体的意见:赞同3000万字,精炼的现代书面语(据其发言)

内容摘要:不能低估纪传体的局限性,不应轻易甩弃现代章节体的优点。章节体的出现是中国历史学的进步,是中国史学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表现之一。大型《清史》应是一种新的综合体,是一种以记述历史事件为中心(区别于纪传体的以人物为中心),以章节体的通史为主体,包容多种体裁、多种专史,相辅相成、可分可合的新型综合体史书。具体设想:章节体的《清代通史》;《清代大事记》(或《清代编年史》);《清代人物传》(取消本纪与列传的区别);章节体的清代政治制度、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的专史;志、表、图、词典、文献目录等资料性、工具性的著作。互相补充、互相配合,相辅相成,既可分,又可合。它是大观园、紫禁城一类的建筑群体。章节体的通史具有以记事为中心,便于全面阐述特定历史事件的面貌,其前因后果,来龙去脉,上下左右,外层表现与内幕潜流;便于阐述历史发展的脉络与趋势;便于在特定的历史场景中再现人物,为人物定位等优点。其规模可控制在100-300万字之间。

序号:066

作者

张小林

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标题

关于清史体例的建议

性质

总体构想

字数

打印稿5页,约7600字

对体裁体例的意见:吸收以往正史体例的合理内核,融会变通

对总字数及文体的意见:通史部分不少于500万字

内容摘要:编纂清史有两个问题要注意:落实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集清史研究之大成。一部新的清史,不应仅仅是已有文献和著述的选择和综合,应是在总体和部分上,在资料、方法、观点上有创意,代表一个时代的学术水平。为简明起见,清史应包括以下四部分:通史:不少于500万字,宜采用章节体,同时吸收纪传体、纪事本末体的长处,形成新的综合体;大事记:规模宜与《清史编年》同,宜采用纲目体;融纪事本末体于编年体之中(其内容可包括8个方面);人物传:宜采用纪传体,以人物为本位,以朝代分卷,皇帝可写出个人特点、文治武功、执政方式、与大臣关系、家庭关系,其余人物按特点分类;专史:以往的志偏重于记述典章制度,其形式已无法容纳目前的研究范围、成果。改为专史,可达到专而后宏的效果,可分为8大类。除以上4大类外,图录和表也是不可少的。

序号:067

作者

杜家骥

单位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

标题

关于新修大型“清史”体裁、体例问题之思考

性质

总体构想,以志为主

字数

打印稿20页,约27600字

对体裁体例的意见:对纪传体加以改造、补充、完善

对总字数及文体的意见:3000万字,简易文言

内容摘要:新修清史应与传统正史在基本原则上保持一致,利用纪传体的优点,克服其缺点,从体例上加以补充、完善、发展。章节体在载史功能上有缺陷,但可利用其识史的功能,以表达今人之史观。新修清史的定位:以载史功能为主,兼具帮助读者识史、资鉴的史书。它不同于《清史稿》的“清朝史”(政权概念上的清王朝),而是“清代史”。大事编年:按时序编写重要事件,以有别于本纪。传记:皇帝、摄政王、垂帘之太后可作为一组列传,按时序排列,放于某阶段其他人物传之首;增加少数民族重要人物,增加反映基层社会重要活动之人物(计13类)。志:共列出6个方面,39志,约170个类目(350万字)。要事本末:主要记事件,以与志相区别,也可将其他部分未能或不便记载的史事系统纳入(含统一女真、准噶尔始末、太平天国始末等计100个事件,100万字)。表:改进旧有3类表,增补5表。图:计4类。综论:为增加识史功能而设,放于全书最前或最后,文字宜简明,几十万字足矣(分4个部分)。全书最好附有索引。

序号:068

作者

郑振满

单位

厦门大学历史系

标题

关于清史编纂的若干建议

性质

简论

字数

打印稿1页,约600余字

对体裁体例的意见:以纪传体为主加以现代的改造

对总字数及文体的意见:现代书面语,3000万字

内容摘要:注重学术积累与创新:进行较为系统的学术史回顾,全面吸收已有成果;建立资源共享的数据化资料库,出版专题性资料长编及工具书;建立科学的学术评估体系,组织多层次的成果论证与鉴定。深化制度史与专门史研究:深入研究表、志体例的科学价值及不同特点,依据深化制度史和专门史研究的基本要求,改革和扩充原有的表、志体系。培训清史研究的后继人才:当前清史研究的学术骨干,大多难以全力以赴承担任务,必须尽快培养大批后继人才。

序号:069

作者

范金民

单位

南京大学历史系

标题

新修《清史》体裁体例之浅见

性质

简论

字数

打印稿1页,约1300字

对体裁体例的意见:新综合体

对总字数及文体的意见:雅训的书面语

内容摘要:新编《清史》是人民共和国为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所纂修的史书,既要承接二十四史的传统,又要有新时代的特色;既要吸收前人的修史良法,又要采用今人包括西方人的撰史新法;既要能客观反映出清代社会的全貌,又应该阐明清代兴亡盛衰的历程。可采用综合纪传体、编年体、本末体和章节体之长的体裁:编年:代替本纪,淡化王朝帝王意识,但仍以年号顺序系年。事纪:叙述有清一代之大事件大兴作大变局,用现代章节体史书反映时代变迁大势之长,补纪传体史书之所短,而又避免现代章节体史书重论轻述的倾向。典志:分述清代典章制度之兴衰因革及流变(驿站可在交通志,增金融志,从选举志中析出教育志,书院入教育志)。列传:反映清代各个阶层人物的活动。图表:经纬清代人事的纷繁复杂状况,以图清眉目(可收各种传世之图,也可重绘),以表省篇什。附录:以容上述5部分难以涵盖或容纳者。文体本宜用文言文,但白话已行1个世纪,当以白话为宜,只是要以雅训的书面语。

序号:070

作者

梁洪生

单位

江西师范大学历史系

标题

关于纂修《清史》的认识和几点意见

性质

综论

字数

打印稿2页,约2300字

对体裁体例的意见:以纪传体为主加以改造……

对总字数及文体的意见:“时文”,赞成用精炼的现代书面语

内容摘要:新修清史难度空前,主要是在清朝灭亡之后,又经过了近百年的巨变。历史观的变化,使得新修清史的理论追求,已不是司马迁所言可涵盖;现存相关史料及近百年研究成果同样无法回避;“时文”变化导致文体变化,又面临用哪一种文体的两难选择。基本赞成由5部分组成的纪传体断代史,应多用表、志两种体裁,另外还包括载纪。重修清史应是以保存清朝史料、史实为主的权威性史书,应从正面对代表帝国统治力量的清政府作客观的记述,并以此为主线,铺陈社会各个阶层的活动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撰写风格更多的应是“述”而不是“作”。到中华民国以后,历史翻开近代民族国家的另一页,就不能再用纪传体来记述了。每个时代写史,最合适宜的办法是用“时文”,以便于当代人阅读。历朝历代都是用当时的书面语言,现在也应该如此,赞成用“精炼的现代书面语”。可考虑先做资料长编,必要时可同时分省区做。可从编修新方志工作中吸取经验和教训。

序号:071

作者

金普森

单位

浙江大学

标题

编纂大型清史之管见

性质

简论

字数

打印稿1页,约1300字

对体裁体例的意见:纪传体

对总字数及文体的意见:规模问题,待体裁、部件定后再说;精炼的现代书面语

内容摘要:由于《清史稿》内容的缺漏错误,史料价值不高,因而有重修之必要。赞成“超越前史,有所创新”。大型清史,一是大,二是型。大是指其规模,得视型而定。若按今日章节体写成清一代之通史,若干专史亦列入其内,规模之大,肯定空前。规模的问题,待体裁、部件定下后,才知有多大。体例、体裁、文体等属型的问题,即何种型号。既然提出与原二十六史相衔接,即肯定了大型清史采纪传体之体例。其结构可设6大部件:编年,以纪史事,取代本纪;传纪,确定入选原则后,确定传主,分别作传;纪,以纪事本末体记述相对独立的史事,南明等可用传统的载纪,军事、外交独立性强,也可列入纪,政治、经济、科技等均可在编年中得到体现;表、图、清史著述书目:这三类内容明确,恕不赘述。通史、专史不应列入大型清史的内容。文体理应采用白话文,即精炼的现代书面语。现今学习古汉语,是为阅读古籍,并非提倡用文言文写作。

序号:072

作者

王戎笙

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标题

新修清史的体裁及其他

性质

综论

字数

打印稿10页,约8000余字

对体裁体例的意见:纪传体为主,加以现代的改造……

对总字数及文体的意见:2000万字,精炼的现代书面语

内容摘要:纪传体和章节体都有严重缺陷,因此主张以纪传体为基本框架,并进行脱胎换骨式的改造。创新清史编纂体裁的出发点:要有利于容纳首创性的成果,有利于探索前人没有探索过的新领域,特别是涉及清史研究中至关重要的、与现实又有密切关系的问题;要有利于吸收国内外用新材料、新视角、新方法研究清代历史的最新成果;既要有利于宏观地,也有利于微观地看待清代社会;既有利于分割成各个部件,又要有利于组合成一个整体,给撰稿人提供发挥聪明才智的广阔天地;要有利于与国际学术规范接轨;要符合扬长避短的原则,要有可操作性、可行性。仍倾向于1978-1979年间修改起草的《〈清史〉编纂规划(草案)》中的思路。新修清史要有“论”。本纪建议用通论来代替。初步想到如下几个问题: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满族的族源、崛起和强盛及其在历史上的作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建立、强化和削弱;中西文化的碰撞及融合;康雍乾三朝的机遇和挑战;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苦难历程;外国殖民主义的入侵和清政府的因应能力;中国落后于西方的起点、原因及严重后果;中国现代化的艰难历程;清初战争的性质;外国人如何看中国和中国人如何看外国;清朝的历史地位。

序号:073

作者

陈连开

单位

北京大学历史系

标题

关于新修清史以何种体裁的想法

性质

简论

字数

约1700字

对体裁体例的意见:按白寿彝的综合体的总体设想,依清史特点有所创新

对总字数及文体的意见:

内容摘要:体裁事关全局,首先要给清史作一明确定位:是修一部清王朝史还是修一部1644-1911年的中国史?清朝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既是中国古代的终结,又是中国近代的开端。从统一多民族中国形成发展角度看,清代处于确立阶段,并且使得这种确立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和巩固。修好一部实事求是、准确、平实并且对当前与后世都有极高价值启发、借鉴作用的清史,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鄙意以为白寿彝先生主编的《中国通史》可谓集大成之作,以序说、综述、典志、传记四大部分相互配合综合运用,沿此总体设想,而依清史特点有所创新。

序号:074

作者

戴鞍钢

单位

复旦大学历史系

标题

关于清史编纂体例二十个问题的思考和建议

性质

回答戴逸教授的20个问题

字数

手写稿3页,约900字

对体裁体例的意见:

对总字数及文体的意见:

内容摘要:天文志可不列。行政区划图似无必要到府县,但可适当采用《国家大地图集·历史地图集》的各类图,以增色和更有时代气息(如农牧业图等)。艺文志似宜取综述形式而不宜罗列书名。邦交志似宜总述大势,分述各双边和多边关系史(多边如中国与拉美关系史)。河渠志似宜述及流域所经水文、人文、水利等内容。兵志似宜总述兵制,分述各军。交通志似宜专述现代意义的交通门类。工矿、银行等宜分列工矿志、金融志等。皇子、公主可不列表叙明。列传可按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分类编排,末端附人名索引。明末清初及清末民初人物,宜述及清时期活动,可列总传或分传,视内容而定。南明、太平天国、准噶尔及吴三桂等载纪可不列,因相关内容已见各部分,如列传、总论。职官志和职官表的处理,可参照艺文志,稍不同的是可附数表。艺文志宜依现代分类法,如自然、人文、社会等门类。篇末不宜附短论,应以厘清清史史实为准绳。

序号:075

作者

贾熟村

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标题

关于清史编纂体例的几点补充意见

性质

回答戴逸教授的20个问题

字数

手写稿2页,约600字

对体裁体例的意见:

对总字数及文体的意见:

内容摘要:可不列天文志,在前言、凡例中说明,将有关资料留给中国天文史。可请各地方志机构提供地图,再请地图出版社根据清代地方志改制成清代府县图。有少数地方无法制图,暂缺,也无碍大局。《太平天国历史地图集》已由地图出版社出版。典章制度等可分别写专史。可写清代外交史,不再分列各国。可分别写八旗、绿营、湘淮军、新军、海军史。可分别写铁路、轮船、电报、邮政、工厂、矿山史。列传可采类传、群传,便于查考、研究。陆皓东……袁世凯……均应列传。应作南明纪、太平天国纪、准噶尔纪。(吴三桂)具体问题,再请专家商定。人物应分类,再请有关专家商定。可夹叙夹议,取舍、措词,即可反映作者观点,似不必于篇首篇末再作简短议论。

序号:076

作者

周远廉

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标题

(致编委会主任、副主任、委员函及附件)

性质

简论

字数

手写稿4页,约1200字

对体裁体例的意见:用纪传体和章节体写两套清史

对总字数及文体的意见:纪传体1500万字,章节体3000万字

内容摘要:我学习与研究清史已近五十年,著有拙著11部(其中有7部获奖),本应遵嘱参加会议,但略加思索,发现自己还未具备与会者的资格,我不能冒入专家行列,只有不来了,望予包含。大清史的编写条件极其优越,国家投入资金之巨,参与工作的清史专家之多,超过二十五史中任何一史,与《四库全书》相比,亦有过之而无不及。祝愿诸位清史专家早日编写成功,出版宏伟巨著,以慰示国人,耀我中华,流传万世。又:既承下问,谨略述三点浅见:一、体例。纪传体与章节体各有短长,不如写两套清史,一为纪传体,纪、表、志、传,一如二十四史,简洁古文,1500万字;一为章节体或白先生之通史体例,3000万字。二、档案。负责大题的带头专家,用两三年时间去翻阅本题所需之几万件几十万件档案。这是大清史修好的必具的关键性条件,千万不能只说不做。三、期望。希望能达到“全面(大题全有,中题基本不漏)、创新(题目新,要发掘新题;论点新,痛除文抄公积弊;资料新)、科学、翔实(资料十分丰富,尤其是大量运用档案)、优美”十个字的标准。纪传体之清史,至少要取代《清史稿》,超过《明史》;章节体之清史,要远远超越现有一切著作,经得起推敲,百年之内,无书能比。

序号:077

作者

蔡家艺

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

标题

建议与附议

性质

谈民族志与准噶尔载纪的问题

字数

手写稿2页,约600字

对体裁体例的意见:

对总字数及文体的意见:

内容摘要:建议在新修清史中增辟《民族志》。清代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历史时期。我国现有的各民族中就有相当一部分是在清代形成并发展起来的。解放后所进行的社会历史调查和研究,为了解边疆各少数民族历史积累了大量资料。为增进中华民族各民族间的进一步了解,有必要在新修清史中增辟《民族志》。现《清史稿》中的《土司传》与《藩部传》虽包含部分民族史的内容,但并非真正的民族史,不能与民族史相提并论。同意戴先生提出的在新修《清史》中增辟《准噶尔载纪》的意见。准噶尔是清代前期雄起于我国西北地区的一个民族政权,先后曾延续了80年时间。其统治疆域,北起南西伯利亚,南抵今新疆和田地区,东自哈密、吐鲁番,西达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一带,在我国西北及中亚地区都有着广泛的影响。但对这样一个重要民族政权,清代史籍却无专书著录,现《清史稿》也无专卷撰载。辟《准噶尔载纪》可弥补史籍记载中的不足。

序号:078

作者

桑兵

单位

中山大学历史系

标题

桑兵方案

性质

简论

字数

打印稿1页,约1300余字

对体裁体例的意见:以纪传体为主,与二十四史大体吻合,然后改造

对总字数及文体的意见:3000万字,现代书面语

内容摘要:修清史能否成就,关键有二:一是资料之收集,一是体例之确定。前者必须国家政府出面,只能谋事在人;后者则主要在见识,难度甚大。迄今为止,新旧各法,均有偏弊,不能将史学功能尽括囊中。善用良法者,体现于治学过程,而不在表述,所以不着痕迹。正史以往体现官方正统观念,基本是从王朝角度表述最重要的史实。如果变换角度,“最重要”可能大相径庭,无法取舍。而无所不包绝不可行,亦无可能。任何体例,均为框架,用其所长,即权衡是否最有利于基本目标的实现。以纪传体为主,与二十四史大体吻合,然后改造。本纪可以编年替代,加强表与志(不必改为专史),具体分类,应平衡考虑清代前后两期的变化。图可以加,但范围、类型,须斟酌。专题不必,传极重要,难在取舍分类。文体只能现代书面语,一则著述须通行,二则用文言准确亦难,遑论典雅?三则文言与现代书面语之间,本无鸿沟。清代史料繁多,3千万字足矣。清史宜叙述,少文采,尽量不作所谓理论分析,寓观念于叙述之中。

序号:079

作者

徐明德

单位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历史学系

标题

(致戴逸、郭成康、张捷夫、吴建雍四教授函)

性质

简论

字数

打印稿1页,约1400字

对体裁体例的意见:

对总字数及文体的意见:20000万字上下的特大型综合型史书,精炼的现代语

内容摘要:根据本人从事教学与科研40多年的体会谈些看法。一、历代官修正史都是宰相挂衔,以确保编纂计划和经费、人才的落实。请温家宝总理挂帅,教育部长负责执行计划,戴逸教授等专家具体落实编纂任务。参编人员必须是全国第一流的专家,不能搞承包。二、认真吸取清史研究的丰硕成果,编纂出一部高质量的《清代史》。三、采用体裁首先考虑能否更全面地保存史料、方便寻找和应用,其次是考虑创新和发展的问题。郭成康、瞿林东两教授在静之湖的发言很好。二十四史计2239卷,只1000多万字,是不可否定的“中国历史宝库”。要总结建国以来的教训,用投票测试不一定有好结果。章节体无法全面地完整地保存丰富的史料。现在编史要考虑“得与失”的问题。四、清史档案非常丰富,研究硕果累累,可编成一部20000万字上下的特大型的综合型史书。叙述时宜用精炼的现代语,牵涉到原始资料时,尽量保留原有文体(改写成现代语,很可能失真)。

序号:080

作者

邱捷

单位

中山大学历史系

标题

对戴逸先生的《关于清史编撰体例的几点补充意见》的一些粗浅想法

性质

回答戴逸教授的问题并补充

字数

打印稿1页,手写稿2页,计2000字

对体裁体例的意见:纪传体为主(见问卷)

对总字数及文体的意见:精炼的现代书面语(见问卷)

内容摘要:可不列天文志。地理志可用地图取代,到行省为止。志的总数不宜过多。清朝外交,可仍合而为一。海洋可立志。兵志可分出海军志。取消食货志,分立工、农、商、交通、财政等志。明清之际人物,有重要地位且明史未立传者应立传。清末烈士应立传,有些可列群传。清末民初人物,从未事清者,不必立传;其他人物可立传,但民国时期活动以最简略的语言带过。不立本纪,代以大事记,诸帝另行立传。南明、吴三桂、太平天国之事,可分见于大事记和各列传。重要职官年表不可缺,可设法简化钱表。可分设新学志(包括不中不西、不新不旧之学,不能以四部分类者)。儒林艺术等群传仍保留,列女、孝义不宜再有。卷首序短语在表、志、群传等以有为宜,卷末论赞不设为好。表:可列一种统计表,项下有若干专题的统计表。将来会是学者们征引特别多的部分。出版《清史编纂通讯》极有必要,以正式渠道通报清史编纂的进展情况,且可随时征集意见,展开讨论。清史编纂网站可尽快建成。

序号:081

作者

罗炳良

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史学所

标题

关于编纂大型《清史》的二点看法

性质

简论

字数

手写稿1页,约800余字

对体裁体例的意见:

对总字数及文体的意见:

内容摘要:国家有关部门倡议编纂大型《清史》著作,以继历史上之二十四史煌煌巨著,实乃历史编纂学上之盛举。一、历史上的二十四史都是采用文言文体撰写,承继二十四史的《清史》则大可不必采用文言文。史学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只有体现时代特色的优秀著作,才能表现出重大学术价值。所谓二十四史文言文,是今天的笼统称谓,《史》《汉》古文与《晋》、《隋》骈文再与《宋》《元》散文皆不相同,每一个时代都是用现代文体修史,而不是一味仿古。大凡拟古之作,都脱离时代而没有学术价值。二、关于修撰体例问题。能否上承二十四史主要并不在于形式,而在于内质。最好采用综合体例,全方位显现清代历史面貌。第一部分为大事记,第二部分为典章制度,第三部分为历史事件,第四部分为社会生活,第五部分为人物传记。

序号:082

作者

李育民

单位

湖南师范大学历史系

标题

清史编纂体例刍议

性质

综论

字数

打印稿2页,约2100余字

对体裁体例的意见:将传统纪传体等与现代章节体结合起来的新综合体

对总字数及文体的意见:精炼的现代书面语

内容摘要:清史纂修的基本原则(略)。新清史宜采取综合体裁,将传统的纪传体、编年体、纪事本末体与现代章节体结合起来。清代兼跨封建和近代,需要一种包容量大的体裁,综合体裁能够满足这一要求。清史体裁宜体现时代性,不能单纯为了衔接二十四史。综合性体裁是很有价值的创新,有益于历史学本身的发展。编年可作成简明扼要的大事记。传记收录可参照清史人物传稿的标准,通史亦可称为总叙,或综述、总论、通论之类,采用现代章节体,勾勒清代历史发展大势。志(专史)的涵盖范围宜宽,尽可能囊括各个方面,充分体现历史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其每一类又可分若干条目。专史的体裁范式,可根据不同内容作不同的设置。纪可记述重要事件,包括清代正史之外的史事。表、图的范围也应扩大。作为一种综合体裁、篇幅宏大的巨著,还须考虑整体协调,尽可能消除不伦不类之感。文体尤应体现时代性,应采用精炼的现代书面语,版式亦应采用横排。

序号:083

作者

李宝臣

单位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标题

无题

性质

字数

手写稿3页,约1000字

对体裁体例的意见:大体以纪传体为主要框架,再加以现代的改造、补充和发展

对总字数及文体的意见:

内容摘要:同意“大体以纪传体为主要框架,再加以现代的改造、补充和发展”的方式修清史。在传统的纪、表、志、传的基础上增加篇、记、图和附录,从而形成八大部件:纪:即帝王纪,以纪系年,一朝大事在焉。中国的帝王实际上是皇朝连续性、同一性与团结的象征。废帝王之号决不能改变帝王中心的实际。表:分门别类,沿革、传系分明。如各类职官年表、皇子、公主、封爵表,人口变迁表等等。图:能增历史的形象感,如舆服、建筑、街区、行政区、交通图等等。志:专记有清一代诸项制度。篇:专记有清一代内乱外祸之事。如南明篇、大顺、大西篇,郑氏台湾篇,三藩篇……太平天国篇……中英战争篇……辛亥革命篇。凡涉及皇朝命运的治乱大事均属焉。记:记与篇同为本末体,侧重新生事物、民生及国家疆域民族。记以专叙专史,如西学东渐记、中外交涉记、洋务记、维新记、近世工业发展记、教育改革记、近世科学技术输[入]发展记等等。传:即人物传,人物采入宜精(5千名上下),叙述宜简。附录:首列清史总纲,史论并茂(可作清史的导读本);次列考异,第三列编清史采用的主要史料。

序号:084

作者

唐力行

单位

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

标题

社会史的内容应在新编清史中占一席之地

性质

简论,关于社会史

字数

手写稿1页,约500字

对体裁体例的意见:同意戴逸先生的设计

对总字数及文体的意见:

内容摘要:新的清史在继承中应有创新,在理论上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也要注意引进国外的新理论。新的清史固然要反映重大的历史事件、重要的历史人物。但是我们的眼睛也要向下,关注下层社会、下层民众,关注长时段的历史。在现在的编纂体例中,似乎没有下层民众的一席之地。如清代活跃于全国各地的商帮(即使有个别进入传记,也很难反映众多商帮在中国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又如农村社会组织:宗族,在清代康乾时代有很大发展,并贯穿于有清一代,颇有特色。如何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农民的衣食住行?这在一个农村大国的历史中应该予以关注。此外,清代的妇女群体,也不是节孝所能涵盖,尤其是晚清的妇女。活跃于清代的秘密社会组织也应有所反映。总之,清代的社会组织、社会群体、社会阶层,各地的区域文化、风俗等下层社会生活应该在新编清史中占有一席之地。建议编纂社会志。如是,我们的新编清史就能突破旧史帝王家谱的缺陷,就能修成一部前无古人的完整的历史。

序号:085

作者

张磊

单位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

标题

几点浅见

性质

综论

字数

手写稿3页,约600余字

对体裁体例的意见:综合创新体裁

对总字数及文体的意见:2000万字,精炼的现代书面语

内容摘要:赞成综合创新体裁。与二十四史相绪,发扬我国史学传统精粹,是必须的。但清史本身有四分之一强属于近代中国范畴,其性质、基本矛盾和经济、政治、思想领域的复杂变化,远非封建末世可比。而共和国版的清史,也定要在指导思想和形式上的革新,因之,坚持科学世界观、方法论,不因袭固有的体裁体例,才能编纂一部科学的清史。清史应采用精炼的现代书面语。因其更能准确表现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事物,也使较多读者能够阅读。清史内容丰富复杂,篇幅似应以2000万字左右为宜。对传统断代史而言,可谓最大的鸿篇巨制。企图包罗万象不可能,那是各种专史、人物传记的任务。全部清史可否划为两大部分(上下篇),以1840年鸦片战争为大致分界点。下篇应有自身的特点,但亦应为上篇的延续,不能与中国近代史(自成体系的专著)完全等同。清史的科技部分不能忽略。天文志应有,其中的非科学部分,指出即可。陆皓东、秋瑾等烈士事迹应予重视和反映。载纪不宜多立,只可考虑太平天国及准噶尔两篇。

序号:086

作者

夏东元

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

标题

清史会议发言提纲

性质

字数

手写稿2页,约700字

对体裁体例的意见:综合创新体

对总字数及文体的意见:3000万字,简易文言(见问卷)

内容摘要:继承传统与创新要二者并重,尤其要注重创新。清朝固然不是与过去简单的重复,鸦片战争以后,帝国主义侵略和中国资本主义反侵略以新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生和发展出现。历史本身有许多新东西。作为21世纪社会主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学家写清史当然比之前二十四史修史应该也能够突破前人的框框。体例上基本同意戴逸、李文海所设想的八大部件。志改为专史,加通史等。如经济史,从清初直到1911年把新的资本主义实业均可包括进去,不必另立实业志之类的项目。但对通史有一想法,即容总论、通史于一体的用“总叙“之类标题,并置于首篇。关于史与论的关系:作为一部清史,是学者对客观的反映,不仅提供准确的史料,还应有编写者的观点看法。譬如写列传,应有看法,但不是长篇大论,而是寓论于叙述,适当加句倾向性语言。列传很难写。对所写人物要全面掌握其材料,有的人很复杂,材料很多,取材难,评述更难。关于史料,强调原始第一手,但也不一定完全可靠,有常常有需要而特别缺乏者……

文章点击数:       【 】    【更换背景色
哎呀404…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Not Found
哎呀…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温馨提醒您 - 您可能输入了错误的网址,或者该网页已删除或移动
211.103.15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