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史研究/学者书林
商传、商全:学者之路——商鸿逵教授传略
李世愉、史志宏: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深切悼念商鸿逵先生
李尚英:学习与思念——读商鸿逵师《明清史论著合集》
郭松义、何龄修:悼念商鸿逵师
木又:商鸿逵教授与明清史研究
本网编辑部:袁良义生平简介
本网编辑部:袁良义著述要目
北师大校友会:单士元生平简介
任继愈:单士元《故宫史话》序
单嘉筠:《故宫史话》扩增新内容出版
单士元:“溥仪出宫,单士元进宫”——我与初创时期的故宫博物院
苏双碧:和胡绳交往二三事——悼胡绳同志
李普:悼胡绳
郑惠:胡绳的读书和治学生活
张海鹏:胡绳与近代史研究所——胡绳同志逝世一周年的怀念
周一平: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研究
何秋耘:清澈与幽深交融——读胡绳《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再评价》
金冲及:忆胡绳同志
新华社:胡绳同志生平
清史研究/专题研究/史学理论
张海鹏:50年来中国近代史研究的理论和方法评析
梁启超:史学之界说
金冲及:中国近代历史的几个根本问题
瞿林东:中国史学史:20世纪的发展道路
清史研究/专题研究/洋务运动
李时岳 胡 滨:论洋务运动
夏东元:洋务运动与各方面的关系——兼论有关洋务运动一些理论问题
夏东元:论洋务运动的经济背景和思想背景——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变化与改革思潮
夏东元:“师夷长技”论
清史研究/专题研究/义和团
刘天路 苏位智:真的历史向我们走来 -50年来义和团研究述评
雷颐:臣不得不死
牟安世:义和团运动的历史意义
李文海:刘仰东义和团运动时期社会心理分析
清史研究/专题研究
李治亭:清朝逊国90年祭
马大正:20世纪新疆考察述论
郭少棠:香港的史学研究
陈九如:刘铭传与台湾铁路近代化
王才:试论辛亥革命时期康有为的政治思想
定宜庄:清末旗人家庭中的孀妇研究
朱诚如:清前期关内外人口流动及其影响
许敏:明清饮食店铺文化略论
许敏:明清饮食店铺与大众社会生活
许敏:试论清代前期铺商户籍问
史志宏:论清代的摊丁入地
李文海:甲午战争与灾荒
张玉兴:朝鲜“三学士”就义沈阳的启示
张玉兴:清前史绝密考原
杨向奎:清代的今文经学
李文海:《康济录》的思想价值与社会作用
清史研究/专题研究/秘密社会
曹新宇:传统中国社会的“灾难信仰制度”与秘密教门的“灾难神话”
曹新宇:20世纪规模最大的中国民间教门田野调查
——评路遥《山东民间秘密教门》
中华文史/礼制风俗
刘中玉:元代文人画风变革之初步考察
刘中玉:放逐与自赎——元杂剧作家的出世情怀及半游离化心态初探
刘中玉:元代江南文人画家逸隐心态之生成
清史研究/学术中心/研究刊物
《历史地理》 第七辑
《历史地理》 第八辑
《历史地理》 第九辑
《历史地理》 第十辑
《历史地理》 第十一辑
《历史地理》 第十二辑
典章制度
孟宪实:论科举制的完结
经济民生
孟宪实:中央、地方的矛盾与长安三年括户
断代研究
孟宪实:试论唐朝在高昌推行州县制的历史与文化基础
马志冰:从魏晋之际官僚贵族世袭特权的法律化制度化看士族门阀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田余庆:《代歌》、《代记》和北魏国史——国史之狱的史学史考察
胡宝国:读《拓拔史探》 6.6
严耀中:关于陈文帝祭“胡公”——陈朝帝室姓氏探讨 5.7
牟发松:内藤湖南和陈寅恪的“六朝隋唐论”试析 18
黄正建:唐代的“传”与“递” 6.5
教学园地
田余庆:中国古代史上的国家统一问题 18
文物考古
齐东方:《花舞大唐春:何家村遗宝精粹》简介 2.6
专家介绍
本网编辑部:郭影秋(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