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史纂修/机构组织
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项目中心:国家清史纂修工程资料征集、整理、出版启事
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项目中心:国家清史纂修工程项目招标启事
纂修缘起/清史著述
张玉兴:评《清史稿校注》
孙家红:北京大学图书馆藏部分民国时代清史研究论著书目(待补录)
纂修缘起/新中国清史纂修事业
张玉兴:继承传统 求实创新——关于编纂大型清史体裁体例刍议
梁枢:关于《清史编年》——访中国人民大学李文海教授
文献整理/专题文献
张舜徽:《清代笔记条辨》叙目
王煦华:顾颉刚先生对民间文学、民俗学的研究及贡献
王沉:关于地方志
李尚英:方志
毛庆其、郭小湄:“聊斋”二解
蓝 翎:略谈《聊斋志异》在中国小说史上的地位
李典蓉:试论清太宗朝的“崇德会典”
王令策:新风楼藏陈三立佚文一则
清史研究/学者书林
罗伟国:略叙《明清笔记谈丛》
李先成:萧一山的民族革命史观及其清史研究
本网编辑部:萧一山著作目录
本网编辑部:李洵生平简介
李洵:李洵著述目录
孟昭信:李洵著《下学集》简介
赵毅、张明富:一个独具特色的明清史研究体系——读李洵先生《下学集》
王记录:《中华二千年史》的特色与邓之诚的史学思想
彭忠德:洪业与中国的“引得”之学
清史研究/专题研究/中外关系
王建朗,郦永庆:50年来的近代中外关系史研究
李少军:中日比较研究
张振鵾:日本侵华史研究:一个粗略的回顾
清史研究/专题研究/近代史研究五十年
虞和平:50年来的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
茅海建、刘统:50年来中国近代军事史研究
清史研究/专题研究/辛亥革命
严昌洪、马敏:20世纪的辛亥革命史研究
清史研究/专题研究/海外清史研究
马悦然:海外汉学研究
清史纂修/档案利用
韦庆远:明清史研究与明清档案
李宏为、刘兰青、陈宜:境外中国明清档案文献目录一瞥
辽宁省档案馆:三姓副都统衙门满文档案译编目录
清史研究/专题研究/水利灾荒
倪根金:清民国时期西藏蝗灾及治蝗述论——以西藏地方历史档案资料研究为中心
清史研究/专题研究/人物研究
王先明:张之洞与晚清“新学”
王先明:康有为与戊戌新学的形成
清史研究/专题研究/洋务运动
徐绍清:洋务运动中新知识分子群的形成
清史研究/专题研究/史学理论与史学史
武吉庆:论乾嘉学风对近代史家的影响
陈其泰:梁启超在构建近代史学理论体系上的贡献
清史研究/专题研究/太平天国
路伟东:1865前后天京的粮食供应
清史研究/专题研究/港澳台研究
柳华文:1887年中葡《和好通商条约》评析
中华文史/史书编纂
谢保成:《永乐大典》的价值、流传与利用
谢保成:《通典》的性质与得失
谢保成:倾向统一不是《南史》与《北史》的主题
谢保成:从口述传说到历史编纂
谢保成:《旧唐书》的史料来源
谢保成:The Writing of Official History Under the Tang Dynasty
谢保成:一部研究两《唐书》的集大成之作――王先谦《新旧唐书合注》
谢保成:两部《唐书》的取材与思想
中华文史/文化地理
华林甫:《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的诞生文化地理》
中华文史/教学园地
刘后滨: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史》课程简介
刘后滨:中国通史教材建设的积极探索
黄朴民:“大不攻小,强不侮弱”——墨家军事思想的特色与意义
黄朴民:“因天地之常,与之俱行”——范蠡的兵学观
荣新江:纪念梅维恒教授六十华诞研讨会(附:梅维恒敦煌研究论著目录)
张继海:《岑仲勉著作集》出版
中华文史/断代研究
雷闻:北京大学盛唐研究丛书简介
刘后滨:中国人民大学“汉唐盛世学术研讨会”综述
刘后滨:中国人民大学汉唐研究丛书总序
专家介绍
本网编辑部:罗尔纲(附图)
新闻中心
中华文史网编辑部:《史苑》第四期已上网发布
公告栏
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项目中心:国家清史纂修工程资料征集、整理、出版启事
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项目中心:国家清史纂修工程项目招标启事
(资料来源:中华文史网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