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史纂修/档案利用/档案研究
戴 逸:戴逸教授谈明清档案的作用、特点 清史纂修/文献整理 王钟翰:清史列传点校序言 何龄修:评《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 辛德勇:《清人别集总目》书后 清史研究/学者书林 宋馥香:论范文澜在民族史撰述上的贡献 宋馥香:范文澜在民族史理论上的贡献 蔡美彪:范文澜著《中国通史简编》的前前后后 陈其泰:论范文澜在20世纪中国史学中的地位 陈其泰、张利:范文澜在延安-20世纪中国史学的重要篇章 张剑平:论范文澜太平天国史研究的价值-兼论新时期关于太平天国和曾国藩的评价 张剑平:论范文澜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 陈君静:风雨历尽香犹在-范文澜的史学成就 洪认清:抗战时期范文澜的史学研究 彭 明:范文澜治史的我见我闻 范文澜:范文澜自述:从烦恼到快乐 范绪锋:范文澜与南开大学 国学网:范文澜研究论著论文目录 清史研究/专题研究/辛亥革命 黄顺力:孙中山与章太炎民族主义思想之比较-以辛亥革命时期为例 金冲及:辛亥革命和中国近代民族主义 李 凭:辛亥革命前的资产阶级革命报刊 李喜所:略论辛亥革命时期的国粹主义思潮 林增平:辛亥革命是一次伟大的民主革命 马 敏:论孙中山的现代国家建设思想 茅家琦:孙中山研究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饶怀民:纪念辛亥革命八十周年东京国际学术讨论会述评 饶怀民:论辛亥革命时期湖南会党的特征 陈振江:论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民众观 清史研究/专题研究/社会史 郭成康:18世纪后期中国贪污问题研究 清史研究/专题研究/政治史 张捷夫:关于雍正西南改土归流的几个问题 清史研究/专题研究/义和团 张 鸣:华北农村的巫觋风习与义和团运动 李尚英:对义和拳研究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翁 飞:试论义和团时期的李鸿章 孔祥吉:义和团运动若干重要史实辨析 廖一中:义和团运动与晚清“新政” 林敦奎:社会灾荒与义和团运动 刘天路:清政府的政策与义和团运动的兴起 戚其章:关于毓贤评价的几个问题 乔还田:也评义和团的“排外”和迷信色彩 陈振江:义和团文献探微 清史研究/专题研究 章开沅:对外反应与中国近代化 戴 逸:辛亥革命的教训和社会主义的选择 罗尔纲:回民起义杰出领袖杜文秀 罗尔纲:李秀成自述原稿注序 陈旭麓:李鸿章与中国近代化 戴 逸:中日甲午战争的前因后果 戴 逸:金田起义出大湟 吴雁南:改良还是革命 戴 逸:中国近现代史的研究如何深入 陈旭麓:略论演化中的中国近代文化 中华文史/古典文学 杨合林:唐诗学史之“通观” 中华读书报:全国最大的古代文学作品数据库完成研制 吴夏平:数据库与古代文学研究 汪春泓:会通古人 自辟蹊径-读蒋寅著《古典诗学的现代诠释》 王长华:当前先秦文学研究的困难处境 房日晰:姜夔《满江红》解读 莫道才:从历史语境角度重新审视花间词 马世年:论中国寓言的独立 何天杰:拟话本小说的转捩点-李渔《无声戏》、《十二楼》论略 木 斋:苏轼的审美人生 新闻中心 图录组:图录组召开华北西北地区专家咨询会 传记组:在大连召开传记项目招投标动员会议 典志组:典志组9月工作会议纪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