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著作·评论 > 史学著述
杨念群著《灸针PK柳叶刀:医疗变迁与现代政治》出版
作者: 责编:

来源:中华文史网  发布时间:2021-02-25  点击量:125
分享到: 0
 加入收藏      更换背景   简体版   繁体版 

目录  

自序:当手术刀插入中国人身体的时候,到底发生了什么? 001
“地方感”与西方医疗空间在中国的确立 005
“兰安生(John B. Grant)模式”与民国初年北京生死控制空间的转换 075
北京地区“四大门”信仰与“地方感觉”——兼论京郊“巫”与“医”的近代角色之争 113
附录:如何从“医疗史”的视角理解现代政治? 207
作者简介 231
著述年表 232

自序:当手术刀插入中国人身体的时候,到底发生了什么

一看标题可能有人觉得这个问题很奇怪,对一个病人而言,手术刀插入身体一般只有两种结局:身体康复或者不治身亡,也许还有第三种可能:不死不活。总之,现在中国人对开刀这件事已经不会大惊小怪,因为大家都知道,看病除中医之外,西医是唯一的选项,谁不知道开刀排毒是西医的拿手活,区别只不过是你愿不愿意躺在手术台上任人处置罢了。可是在一百多年前,刀割人体全然是大忌,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别说肉体受损,就是几寸头发被剪掉都会闹得刀光血影,尸横遍地,不信你就看看清朝发布剪辫令后江南士人的反应。

与剃发相比,外科手术无疑是对身体的深度侵犯,不仅病人心理极易陷入恐惧,一旦进入手术阶段,其周边环境也会从熟悉变得陌生,比如中医习惯的是家访,哪怕是老大夫坐堂看诊也给病人一种亲密的居家感觉,并不觉得隔膜。西医手术在空间上要求无菌状态,会有意强化治病氛围的陌生感,在病人眼里,仅医师穿着的白大褂就貌似葬礼丧服,很容易引起病人及家属的生理不适。这些看似微妙的感觉差异实际上往往隐藏着病人择医心理背后的文化考虑。

在我看来,手术刀插入中国人身体所引起的震动,绝不是一种简单的“择医”过程,其背后应予关注的是中国人如何重新定义自己的身体,以及由此引发的心理变化问题。接受西医对身体的改造意味着中国人对自己周边世界的认知从此发生了剧变,手术刀既重塑了身体,也更新了观念。举个简单的例子,当初中国人在乡村中与熟人相处的方式是家长里短地打招呼串门,是不分彼此地相互帮助,直到某天,当一座形制特别的教堂在家族邻里之间突然矗立起来,教堂里面的人时常“诡异”地崇拜一具钉在十字架上的洋人尸体时,不引发群体恐慌那才是怪事。而西医进入百姓的日常生活也与教堂的“诡秘”活动密切相关。

据西方医疗史考证,医院几乎就是教会慈善空间的自然延伸,中国的教堂与医院大多为传教士所建,在中国人的脑海里,这两种建筑都属神秘封闭的场所,崇拜耶稣尸体与切割人体器官几乎可以同构到一个想象画面之中,难以让人接受。晚清发生的大量教案中,教堂与医馆常常一起被打砸焚烧即是个鲜明的例子。晚清以来的历史证明,过激行为与文化误解使中国人被迫戴上了“东亚病夫”的帽子,为了甩掉这顶帽子,反过来又进一步诱发了更为激烈的暴力反抗行动。与此同时,西医对国人身体的改变乃是在昭示一种新的世界观。这套世界观描述的图景在中国人的眼里是如此陌生,以至于他们常常把教堂想象成邪教流毒的场所,把手术室当作了挖眼刨心的魔窟。

记得在耶鲁神学院收集资料的时候,我曾偶然发现数十幅油画,让我感到震惊的是,这些油画描绘的都是一些扭曲病态的中国人,画面几乎清一色表现的是身扛一颗或大或小瘤子的病人;另有一幅是瘤子切割前后的对比图,左边显示病人肩上顶着一颗瘤子,右图则是瘤子摘除后的图像。我当时的第一反应是,这些洋人好生奇怪,怎么放着耶稣贵族不描,抛开风花雪月不画,却专门干起了这丑化中国人的勾当。可仔细观瞧就能感觉到,这些画里一定暗藏玄机,其极力彰显的隐喻主题是,通过摘除瘤子前后的画面对比,说明西人已经把一个身陷痛苦的病态中国人彻底改造成了一个健康的新人。

从这幅画中我还了解到,一把手术刀切入身体和一根灸针扎入人体的涵义其差别竟然如此巨大。它绝非仅仅表现出的是医疗史意义上的中西医之争,其背后隐藏着的是两种观念、两种制度、两种文化之间的反差与冲突。所以,手术刀与灸针之间的较量,也不应该仅仅属医史讲述的故事。在这个故事里,还应该有传教士、产婆、巫医、草医、赤脚医的身影,也应该有军人、政治家、警察、阴阳先生和普通百姓的活动画面。他们共同编织了一幅中国近代历史变迁的复杂绚烂图景。一把手术刀切入人体的那一刻,就与身体感受、社会组织、城市改造、政治动员等等一系列的变化过程紧密纠缠在了一起,难以清楚地相互剥离。观察这些历史要素如何发生互动与交集才是最有趣的事情,而不是预先遵循西医无敌与中医没落的二元对立公式,人为构造出一个中西医冲突的现代化解释模式,或据此展开一个单向性的演化线索。

需要说明的是,这本小册子收录的几篇文章很容易被归类进所谓“医疗史”研究,其实我一直在反复澄清,本人对中医西医的相关知识几乎为零,所以每当有人问我相关的医疗专业问题时我都会因为回答不上来深感汗颜。因此,这些文章尚无资格称之为专门的“医疗史研究” 。所谓关涉 “医疗”的这部分内容只不过为我观察中国近百年历史变化提供了若干新视角,或者搭建了一个研究政治史的独特平台。

与西方相比,中国人对各类政治活动的参与程度之高令人难以想象,不仅个人时常被强迫纳入到各种政治运动中去,而且经常身不由己地成为社会组织规训中无法逃避的一分子,不管其选择方式是被动还是主动,如果不能理解中国人言行背后隐秘的政治逻辑,反而不断陷入各种细碎专门的讨论之中,就很难把握历史变化的主脉和实质,因此,对中国政治状况演进态势的观察应该是所有历史研究的终极目标。这些文章涉及中国人在西医治疗下的身体感受,个体如何在新的社会空间里得到安置,以及这些安排在相关治理体系的配合之下是如何被制度化的,最后则试图辨析这种制度化设计在某一特定时刻如何转换成了广泛的政治动员。本书的主题可以提炼出以下几个关键词:身体、空间、制度和社会动员。按照这个线索,我希望读者可以寻觅出一条从医疗史角度观察中国政治变迁的新路径。

杨念群

二〇二〇年一月六日

2021020716590381381

香港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2020年12月


Copyright©2003-2019 HistoryChina.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9034103号-1京ICP备19034103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40053号 网站访问量:0 技术支持:泽元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