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404…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Not Found
哎呀…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温馨提醒您 - 您可能输入了错误的网址,或者该网页已删除或移动
211.103.156.162
当前位置 : 首页  >> 清史研究 > 专题研究 > 军事

清代的吉林将军

赵云田

东北是清朝的“根本重地”,又与俄罗斯接壤,因此,清朝建立后,在长达200多年的时间里,都是以军府建置统治东北,其中,吉林将军占有重要地位。 

一、吉林将军的设立 

最初,清政府把东北当作一个行政区,即盛京行政区。当时盛京的疆域,东西广5100余里,南北袤6830余里,东南至西北2690余里,西南至东北4800余里。在如此广阔的地域内,顺治初年,清政府设盛京昂邦章京(昂邦章京是满语音译,汉语意为总兵官)镇守,后来,感到只设盛京昂邦章京1员镇守难以顾及,于是,又添设宁古塔昂邦章京,这就是吉林将军的前身。 

吉林将军原名镇守宁古塔等处将军。宁古塔位于长白山和黑龙江之间的广阔地带,史书上记载是“南瞻长白,北望龙江,充边镇之雄区,壮金汤之帝里”(乾隆元年《盛京通志》卷12),可见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早在努尔哈赤创业时期,它就是后金的一个重要城镇,从天命十年到顺治九年(1625-1652年)间,先后有佐领(满语称牛录额真)、昂邦章京、散骑郎、阿达哈哈番(汉语称轻车都尉)驻防。顺治十年,再次以昂邦章京驻防,与盛京昂邦章京同为镇守东北地区的最高军政长官。康熙元年(1662年),宁古塔昂邦章京升格为镇守宁古塔等处将军。康熙十五年(1676年),移驻吉林乌拉城。吉林乌拉原名船厂,以顺治十五年(1658年)防俄罗斯造船于此而得名,移驻将军后始改名吉林乌拉。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改称吉林将军。 

二、吉林将军的职掌 

吉林将军驻防公署设有印务处,以及户、兵、刑、工等司属机构。印务处设管档主事1员,为将军掌印,并领四司。户司掌财政出纳、官兵俸饷及各种税务。兵司掌官兵训练、官员升补及防务边务等事。刑司掌旗民词讼案件。工司掌各项土木工程事宜。每司都设有掌关防官1员,以协领兼衔。此外,每司还设笔帖式2名,刑司因处理事务过多,增设理刑笔帖式2名。 

吉林将军管辖的区域,东至西3595里,南至北1900余里,东南至西北2750余里,西南至东北3700余里。此外,东北还包括乌第河以南黑龙江下游的全部地区,以及海中的库页岛和沿海其他岛屿。 

吉林将军的职掌是:镇守吉林乌拉等处地方,缮固镇戍,绥和军民,秩礼山川,辑宁边境(《清朝通典》卷36,职官14)。具体内容包括: 

统率吉林地方驻防官兵。吉林地方在将军以下,分吉林、三姓、宁古塔、伯都纳、阿尔楚哈5个副都统辖区。副都统各守分地,以兵数多寡,定额有差,掌巡防稽察等事。吉林副都统设于康熙十年(1671年),辖协领、统领等官194员,满洲马兵4330名,汉军马兵1170名,侍卫等官46员,食粮及不食粮壮丁2349名。三姓副都统设于雍正九年(1731年),辖协领、佐领等官63员,满洲马兵2800名。宁古塔副都统设于顺治十年(1653年),辖协领、佐领等官52员,满洲马兵1140名。伯都纳副都统设于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辖协领、佐领等官46员,满洲马兵900名,蒙古马兵100名。阿尔楚哈副都统原为副都统品级协领,雍正三年(1725年)设,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改置副都统,下辖协领、佐领等官90员,满洲马兵520员。 

统御柳条边边门驻防。清初,为禁止汉人流入东北,筑有柳条边实行封禁。吉林将军辖区内柳条边门有布尔图边门、克尔素门、伊屯门、法特哈门。每门设防御、笔帖式各1员,披甲10名,直辖于吉林副都统,而统于吉林将军。 

稽查卡伦(卡伦即哨所)。为杜绝私挖人参,并查偷打牲畜、私占禁山流民等事,清朝在吉林、围场、乌拉、宁古塔、珲春、伯都纳、三姓、阿尔楚哈等地险要处设置卡伦。卡伦有常设和堵设之分。终年不撤的是常设,春设冬撤的是堵设。吉林地区共有常设卡伦44座,堵设卡伦61座,总计105座。每座卡伦都设有定额官兵,并定期派出协领等员巡查。 

管理驿站。吉林将军辖区内共有驿站38站,分两路监督统辖。乌拉额赫穆站监督管辖东路和西路。东路自小东门外乌拉站起,至宁古塔,大站1,小站9;西路自搜登起,到蒙古霍洛站止,大站8。金珠额佛罗站监督管辖北路。北路从金珠额佛罗起,到登伊哲库分道,正北是蒙古卡伦站,西北到齐齐哈尔茂兴站,计10大站;自蒙古卡伦站起,到三姓城,计10小站。每站设笔帖式、领催各1员,大站设壮丁50名至25名,小站壮丁15名至10名,共有壮丁850名。大小站额设牛马与壮丁数同。 

管理汉族民户。随着汉族人民进入吉林地区日益增多,清政府设置州县加强管理。雍正四年(1726年),在吉林乌拉城设立永吉州,隶属奉天府尹,乾隆十二年(1747年)罢州,改置吉林理事同知,归吉林将军管辖。还在伯都纳设长宁县,到嘉庆十五年(1810年),改设伯都纳厅,也归吉林将军管辖。又在宁古塔设泰宁县,隶奉天府尹,后罢县,归宁古塔副都统管理。乾隆十二年,置吉林直隶厅,属宁古塔将军。嘉庆五年(1800年),在漠南蒙古郭尔罗斯前旗长春堡地方置长春厅,归吉林将军管辖,初设于新立城,道光五年(1825年)迁宽城子。 

统辖漠南蒙古哲里木盟郭尔罗斯前旗军务。郭尔罗斯前旗牧地,在嫩江与松花江相合两岸。该旗旗务除受清政府中央机构理藩院管辖外,旗内军务亦受吉林将军统辖。 

管理边疆各少数民族。吉林将军统辖下的黑龙江下游、松花江与乌苏里江流域、滨海与库页岛地区,居住着赫哲、库页、费雅喀、鄂伦春、奇勒尔、恰克拉等少数民族。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清政府在松花江与牡丹江汇合处三姓设协领衙门,作为宁古塔副都统的下属机构。雍正十年(1732年),三姓协领改为副都统,起初专管库页岛,与宁古塔副都统分辖吉林边疆地区。从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起,吉林各少数民族统一归三姓副都统管辖。为了便于管理,三姓副都统之下设两个行署,作为办理边远地区各族事务的机构。三姓衙门每年还派人到黑龙江下游行署,每两年一次派人到尼曼河行署驻扎3个月,收取贡赋,赏赐特品,审理案件,监督贸易。 

管理官庄和旗地。吉林境内的官庄总计有84个。每1庄共10人,1人为庄头,9人为庄丁。庄丁每人每年规定交粮12石,草300束,猪肉100斤,石灰300斤,芦100束。吉林八旗及蒙古鸟枪营、水手营、各驿站都有旗地,总计365092垧(东北1垧合15亩)。这些都归吉林将军管辖。 

管理打牲乌拉。打牲乌拉又名布特哈乌拉,是为清宫廷采捕贡品而设置的机构,按八旗编制的军事生产组织。打牲乌拉总管衙门在康熙十五年(1676年)以后,由宁古塔将军管辖,后来则由吉林将军督辖。 

                           三、吉林将军的历史作用 

有清一代,约有73人次任吉林将军(包括暂署)。清代吉林将军的设立,对稳定清朝在东北广大地区的统治起了重要作用,特别是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反击沙俄对黑龙江地区的侵略,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崇德八年(1643年)以后,沙俄不断派遣哥萨克武装入侵我国黑龙江流域,烧杀劫掠,无恶不作。为了保卫黑龙江流域各族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清政府多次派军队北上围剿和驱逐沙俄入侵者。顺治十五年(1658年),首任宁古塔将军巴海的父亲、固山额真(汉语称都统)沙尔虎达与入侵者大战于黑龙江、松花江汇合处,多有斩获。沙尔虎达死后,巴海继承父志,几次率军在黑龙江下游大败哥萨克兵,仅顺治十七年(1660年)的一次战斗中,就斩杀60余入侵者,缴获船只、枪炮无数。特别是康熙三年(1664年),巴海率军与入侵者激战于索伦部,战功卓著,受到康熙皇帝奖励。巴海任宁古塔将军20余年,为保卫东北边疆、反击沙俄入侵建立了卓越功勋。 

(资料来源:本文由作者提供,中华文史网首发) 

文章点击数:       【 】    【更换背景色
哎呀404…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Not Found
哎呀…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温馨提醒您 - 您可能输入了错误的网址,或者该网页已删除或移动
211.103.15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