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史研究是近年来中国近代史研究中最为热门的一门学科,但其中对太平军西征史的研究相对显得薄弱些。自1979年以来,公开发表的论及太平天国西征的研究论文,总共只有十多篇,且大多集中于几次较大战役的研究上。有关太平天国专著论及西征时大多也是一带而过。由于西征资料贫乏,因此著名的太平天国史专家简又文称西征时期为“黑暗时期”。太平天国史学界至今没有对西征引起足够的重视。现将近年来西征史研究中有争议的问题综述如下:
一、关于西征始发日期。自郭廷以在《太平天国史事日志》中提出太平军西征始发日期是1853年5月19日之后,史学界多从此说。郦纯认为郭廷以所依据的光绪《安微通志》卷102《武备志》《兵事4》关于西征出发日期条记载错误,他根据《方略》《东华录》等材料中向荣等的奏报认为西征始发日期当在1853年6月3日,否定了郭廷以“5·19”说。近来还有的同志提出西征军出征日期应是1835年5月29日,他们首先对向荣所谓于5月29日在天京观音门外“遣散”太平军师船千余号、水手万余人一事提出质疑,进而根据《向荣奏稿》中载9月9日、10日太平军师船活动于江西彭泽一带的材料,论证西征军先遣队出发日期是5月29日,而6月3日则是太平军西征主力部队出发时间。(郭廷以从《太平天国史事日志》(上);《太平天国军事史概述》上编第二册)
二、关于西征战略目标和任务。传统说法认为太平军西征战略目标和任务是夺取安徽、江西、湖北、湖南等天京上游地区,控制长江沿岸重镇以屏蔽天京。近来有的论者经过认真考察后认为,西征军的战略任务有个不断变化过程。西征伊始,西征军主要战略任务一是夺取粮草、支援天京,二是截断向荣江南大营粮源、攻其必救,分散向荣江南大营兵力。此时,太平天国领导人建立天京上游根据地的思想尚未形成。1853年9月底,石达开督师安庆,主持西征全局,标志着西征军战略任务实现根本性转变,“开疆拓土”建立天京上游赣、皖、鄂、湘四省为太平天国根据地的战略思想才真正确立。在三年多的西征战斗中,西征军的战略目标初期指向江西南昌,未久又定在湖北武汉,不久再定皖北,然后又指向武汉,西征军战略重点受双方军事力量制约,随形势发展而不断变化。我们对此应作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方之光《论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的战略得失》《光明日报》1982年9月27日崔之清等《论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及其战略转变》《徐州师院学报》1983年第3期)
三、关于西征的历史分期。主要有三种分法。一般把西征分成三个时期:战略进攻阶段(1853.—1854.4)战略防御与退却阶段(1854.5—1855.1);和战略反攻阶段(1855.2—1856.12)也有人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从西征出师到攻克庐州(1853.5—1854.1);第二阶段;从西征军开辟两湖根据地到湘军攻陷武昌(1854.2 —1854.10);第三阶段从武昌失陷到湘军犯九江(1854.10—1854.12);第四阶段从西征易帅到三克武昌(1855.1—1855.4)。还有人分成胜利进军(1853.5到1854.6)被迫退却(1854.7—1854.1),转败为胜(1855.1—1855.2);乘胜反攻(1855.8—1856.3)等四个阶段。(军事科学院《中国近代战争史》一、董蔡时《略论太平天国西征的失败与胜利》《安徽史学》1985年第2期)。
四、关于石达开“回师图赣”战略问题。一种观点认为,1855年11月石达开在湖北崇阳一带大败罗泽南军后,没有直下湖南、直捣湘军巢穴,而是“回师图赣”,是石达开战略指挥上的失策。另一种观点认为石达开没有直下湖南是受当时敌我双方力量制约,当时韦俊军败于羊楼峒,石达开军受挫于平江,因而“回师图赣”是一个制人而不制于人的比较明智、比较现实可行的正确的战略决策,不能认为是失策。第三种观点认为虽然石达开、韦俊军南下湖南受敌对双方军事力量制约,但“回师图赣”也并非是唯一正确的战略决策,石达开军的最佳战略应是在鄂东南与敌展开决战,这样才能真正解围武汉。事实上,石达开军入赣后,虽使曾国藩受困,却并未使罗泽南回救江西,石达开军解围武汉计划,也未能真正实现。(何振东《试论太平天国革命战争中的几个战略问题》《徐州师院学报》1979年第2期,张一文《太平天国前期战争的战略问题》《历史研究》1979年第10期,方之光等主编《太平天国军事史》,郦纯《太平天国军事史概述》上编第二册)
五、关于西征历史作用。部分论者认为太平军西征得不偿失,既北伐又西征,同时又要保卫天京,使太平天国有限兵力分散在三个战场;北伐军孤军深入、外援不继终于全军覆没,从而使太平军北上推翻清朝之大业攻亏一匮。多数学者认为太平军西征是形势发展的必然,西征历史作用不容抹杀。西征军三年浴血奋战,不仅扩大了太平天国革命影响,打击了反革命死敌湘军,而且占领了安庆、九江、庐州、武汉等长江沿岸军事重镇,建立了比较巩固的根据地,从粮食等物资上有力地支持了天京战场斗争。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正是依靠西征的战斗成果才坚持了十二年之久。以后由于天京上游重镇的不断丧失,湘军才逐渐包围天京,太平天国终告失败。(牟安世《太平天国》,茅家琦《太平天国兴亡史》)
西征研究中尚需继续展开的问题有:
一是发掘史料,开拓新的研究领域。过去论者多数探讨了南昌攻坚战、庐州大捷、九江湖口之战等较大战役,而对西征史料发掘不够,忽视对西征全过程详细考察,对西征战略全局也缺乏总体、全方位的考察与分析;对西征军各个阶段的战略战术得失与变化缺乏研究;对西征军在安徽、湖南、湖北等各省战略也尚未探讨,这些问题都值得进一步研究。
二是需要加强对对立面的研究。太平军的对立面清军,尤其是湘军,过去的研究一直是个薄弱环节。今后要加强对湘军战略、对清朝政府为与太平军争夺天京上游四省而采取的对策、对于地主团练在太平军西征中的反动作用等方面的研究。
三是开展太平军西征中军事斗争以外的其它方面的研究。伴随西征中军事行动的,还有太平天国在天京上游四省中实施的其它政策,如经济政策(包括土地政策和赋税政策)、文化政策等。此外太平军占领区人民的生活水平、心理状态、风俗习惯的变化等方面都可深入探讨。
【资料来源:《社科信息》1988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