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首任台湾巡抚刘铭传,是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爱国主义者,也是台湾近代化建设的肇始者。在担任首任台湾巡抚期间,他围绕台湾海防问题采取许多重要措施,密切了台湾与大陆的联系,而且对台湾近代化建设进程产生重要影响。
光绪九年(1883年),中法战争爆发。次年六月,法舰队入侵我东南领海,台湾危急,京畿震动。在这“战阵忧危之际”(注:《法兵已退请开抚缺专办台防折》,见《刘壮肃公奏议》第一册,台湾文献丛刊第27种。下同。), 清廷诏命一等男爵、前直隶提督刘铭传进京,“赏给巡抚衔督办台湾事务,全台镇道以下各官,均归节制。”(注:《大清德宗景皇帝实录》卷185、卷205。)
经过八个月的艰苦作战,刘铭传领导在台军民赢得了台湾保卫战的胜利。在战争中,刘铭传深刻地认识到台防的重要性。光绪十一年(1885年)五月,上谕:“现在和局虽定,海防不可稍弛, 亟宜切实筹办善后,为久远可恃之计。著各抒所见,确实奏议,迅速具奏。”(注:《大清德宗景皇帝实录》卷185、卷205。)六月初五日,刘铭传上疏:“台湾为东南七省门户,各国无不垂涎,一有衅端,辄欲攘为根据。今大局虽云粗定,而前车可鉴,后患方殷,一切设防、练兵、抚番,清赋诸大端,均须次第筹办。”(注:《法兵已退请开抚缺专办台防折》,见《刘壮肃公奏议》第一册,台湾文献丛刊第27种。下同。)为此,他主动提出愿辞去“地大而权尊”、且安逸舒适的福建巡抚之职,专办“一有外患,辄当其危”的台防(注:《法兵已退请开抚缺专办台防折》后附“陈澹然记”,见《刘壮肃公奏议》第一册。),以“固七省海疆锁钥”(注:《刘壮肃公奏议卷首·序》陈澹然(光绪三十二年)。),“为朝廷建远大之谟”(注:《谟议略序二》,见《刘壮肃公奏议》第一册。)。
光绪十一年(1885年)九月,清廷下诏:“着将福建巡抚改为台湾巡抚”,“福建巡抚事,即着闽浙总督兼管。”(注:《清德宗实录》卷215。)这标志着台湾正式成为中国一个新的省份,刘铭传成为第一任台湾巡抚。面对这块“外则四面环海,周围约三千余里,无险可扼,内则中亘丛山,横纵约二千里,生番□处”的辖地(注:连横:《台湾通史》第一册,第86页,台湾文献丛刊第128种。), 刘铭传开始认真考虑加强海防建设的具体措施。
自古以来,台湾的兵备方针一直以“台贼多自内生,鲜由外至”为指导思想。然而,面对前所未有的时局变化,刘铭传改变了兵备方针,转而以“宁以外备为重”为指导思想(注:高贤治:《台湾三百年史》,第87—88页。)。
早在赴台就任之前,光绪十年(1884年)五月,刘铭传在京受到慈禧和光绪帝的接见时,他就上疏《遵筹整顿海防讲求武备折》。指出:“战不如人而欲图强,犹井中求火也;器不如人而不知变,犹当暑着貂也。”进而提出要“整顿海防,以济当时之急;讲求武备,以立自保之基”(注:《遵筹整顿海防讲求武备折》,见《刘壮肃公奏议》第一册。)。
正式被任命为台湾巡抚,使刘铭传拥有了“整顿海防”、“讲求武备”的职权。在这“瘴疠悍疫之乡,绝海惊涛之地”《惩暴略序十》,见《刘壮肃公奏议》第一册。,刘铭传认为台湾新建省后,百废待兴,“惟办防以御外侮,抚番以清内患,清赋以裕饷需,此三事均为急不可缓”。其中“办防一事,尤为台湾最重最急之需”(注:《遵筹澎防请饬部拨款折》,见《刘壮肃公奏议》第二册。)。
在四面皆海的台湾,刘铭传第一步首先加强“海疆第一要隘”的澎湖海防建设。他认为“澎湖当南北洋关键,闽台要枢”,因而“非特设重镇,不足以保危疆”。为此,他将“牵掣既多”的澎湖副将与海坛镇对调,以求“将来海上有事,声援隔绝之际,稍可自恃”。同时,刘铭传再三强调台湾必须与福建、与大陆保持密切联系,互相支持,“有事必须闽台共济,不分畛域,方足以保孤危。”(注:《遵筹澎防请饬部拨款折》,见《刘壮肃公奏议》第二册。)
刘铭传出身于行伍,久历沙场,对清军的实际情况深为了解。在《遵筹整顿海防讲求武备折》中,他就提出要“酌裁募勇,参用练军”,“亟须妥定军制”,“号令操法”(注:《遵筹整顿海防讲求武备折》,见《刘壮肃公奏议》第一册。)。及至领导军民进行抗法保台斗争后,他深感台湾军务废驰,“已成弩末”,“欲挽积习、杜虚靡,非讲求操练不可”。因此,光绪十一年(1885年)六月,他开始裁汰兵丁、整训军队,“除镇标练兵不计外,拟留三十五营,台南合澎湖十五营,台北合宜兰十五营。中路新竹、嘉、彰、拟派五营。”(注:《条陈台澎善后事宜折》,见《刘壮肃公奏议》第一册。)全部改用洋枪,聘清外国教习,加强训练。到了第二年,他又在以台北设立营务总处,台中、台南地区设立营务处,负责操练兵丁、整顿军务,并按照留强汰弱的原则,“将无用的绿营冗兵裁撤下来,让他们担任盐务、厘金、邮政、地方保甲局和开山凿路事务。”(注:姚永森:《刘铭传传》,第136页。)此外,他还将四千番丁训练成一支屯军,并设屯军俸饷,其效果“实过于绿营”(注:郭廷以:《台湾的开发和现代化》,见《近代的台湾》(朱建民、薛光前主编)第六章。)。
刘铭传裁减兵丁的出发点,固然有节省军饷开支的因素在内,但其根本目的在于提高整个军队的战斗力,并非无原则地滥行裁员。光绪十三年(1887年)十月,清廷因“户部奏请筹议河工赈需用款”,下旨令“自十一月初一起,无论沿海、沿边,各营长夫全行裁撤”,“腾出银数,专备河工”。所谓长夫,“即外国辎重、工程各队也”,在当时清政府军队构成中是较先进的力量,“赖有长夫一项,未致空勇废操”。因此,刘铭传力主不可将“长夫”全部裁撤,否则一旦发生战事,“军政何堪设想”?他上疏力谏“惟兵可百年不用,不可一日无兵”,至于“河工用款”,可以其它“冗费”中裁转而来(注:《台勇长夫不能再裁折》,见《刘壮肃公奏议》第一册。)。在这里,刘铭传提出了“兵可百年不用,不可一日无兵”的正确主张,体现了他重视军队建设的思想,但清廷并未予以采纳。
在大力整饬军队的同时,刘铭传开始考虑添设军事设施。他首先考虑到,“台湾面面皆海”,若要“修造炮台,运办各料”,“断非轮船不行”。因此,他上疏请求南北洋拨给快船三艘、福建船政局拨给货船二艘,以助台事(注:《请拨兵商务轮船片》,见《刘壮肃公奏议》第二册。)。但事实上他的这一请求并未得到满足。不得已之余,他将台北原有两艘旧轮船“伏波号”、“万年青号”稍加修理后投入使用。不料“万年青号”失事沉没,“伏波号”损坏亟待修理,全台仅澎湖尚有一艘专用的“海镜号”兵船。因此,光绪十三年(1887年0)五月,刘铭传以价银3万8千两向英商购买一艘“威利号”轮船。次年六月,又以价银2万6千两向德商购买旧轮船一艘,命名“威定”。(注:《购买轮船片》、《添购轮船片》,见《刘壮肃公奏议》第二册。)
光绪十二年(1886年)正月,刘铭传开始着手修造新式炮台,聘用洋人鲍恩士为监工,“俱仿外洋图形”,“重用铁水泥层累坚筑”。两年后,即至光绪十四年(1888年)春夏,“计澎湖、基隆、沪尾、安平、旗后五海口共造炮台十座”。其中澎湖四座,基隆、沪尾各二座,安平旧炮台经修葺后重新使用,旗后在原有一座炮台的基础上,又“在大坪山添筑一座”(注:《修造炮台并枪炮厂急需外购机器物料片》,见《刘壮肃公奏议》第二册。),共用铁水泥15万6千桶。同时, 刘铭传花费60万两向英国怡和洋行购买31尊“阿马士庄”新式后膛钢炮,“制造精利,体质坚刚”(注:《英国购炮请奖监办参赞片》,见《刘壮肃公奏议》第二册。),“随配炮弹架具等件,包运到台”(注:《买炮到防立案片》,见《刘壮肃公奏议》第二册。),以加强各炮台的防守力量。
光绪十四年(1888年)九月,刘铭传上疏称“海防利器,水雷与炮台相资为用”,全台必须配置各式水雷200枚,“差能分布”。 鉴于经费问题,刘铭传花费3万两白银,先购沉雷60枚、碰雷20枚, 以及“洋硝黄火药等军火所需物品”(注:《拟购水雷矿药附请核议片》,见《刘壮肃公奏议》第二册。),并在基隆、沪尾设水雷营。
战火的硝烟余味犹存,台湾新建为省,岛上经费极不宽裕。然而,就是在“法事粗安”、经费支绌的境况中,首任台湾巡抚刘铭传毅然花下大笔款项来加强海防建设,原因即在于他以深邃的眼光认识到:“诚虑疆场之事,瞬息万端,必有备乃可言战,必能战乃可言和”,否则,“猝有兵端,何以自保?”(注:《遵筹澎防请饬部拨款折》,见《刘壮肃公奏议》第二册。)刘铭传的这一思想,在外患重重的清末时代,无疑是正确而富有积极意义的。
至光绪十四年(1888年)六月,“台湾先后购买后膛洋枪万余杆”。客观地说,这一大批洋枪的购买,使台湾的海防力量得到较大充实。但是,刘铭传与别人不同,他并不满足于购买洋枪、修筑炮台,并不认为台湾海防可以高枕无忧了。相反,他进一步指出,若“各种弹子,不自仿造,子尽则枪皆废弃”,况且台湾“孤悬海外,有事运济艰难”(注:《奏报造成机器局军械所并未成大机器厂折》,见《刘壮肃公奏议》第二册。),要做长远打算,就必须在岛上自办军事工业。所以,刘铭传“于台北城内设机器局及火药,聘德人毕德亚(Bityia)为技监,仿洋式修理制造军械”(注:高贤治:《台湾三百年史》,第87—88页。)。光绪十二年(1886年),制造枪弹的机器局厂和军械所建成。光绪十四年(1888年),制造炮弹的大机器厂建成。刘铭传这种既重视“标”,又重视“本”,两者齐头并进的海防建设思想,是应该给予充分肯定的。
在抗法保台斗争期间,法国人采取禁海措施,以隔绝台湾岛与外界联系。刘铭传曾经在光绪十年(1884年)九月上一份奏疏,直到次年二月才接奉“批折”,历时五个月之久。对这种孤悬海外而通讯极为不便的状况,“公辄痛之”(注:《设防略序五》,见《刘壮肃公奏议》第一册。)。因此,刘铭传正式就任台湾巡抚后,深感“电报关系海防交涉重务”,尤其台湾乃“海外孤悬之地,一旦与内地息息相通,所裨于海疆甚巨”(注:《台湾水陆电线告成援案请奖折》,见《刘壮肃公奏议》第二册。)。
光绪十二年(1886年)夏,刘铭传“于经费万分支绌之际”(注:《台湾海防档》第二册,第103页,台湾文献丛刊第110种。),开始勉力筹办此“目前万不可缓之急图”(注:《购办水陆电线折》,见《刘壮肃公奏议》二册。),计划架设水陆电线。陆线由上海德商泰来洋行承办,以台北为中心,由沪尾、基隆两处海口开始架设至台北府城,再至台湾府安平止,计800华里,“中设电局五处,共需价银规平三万两”(注:《台湾海防档》第二册,第94页,《照录粘抄合同》。)
水路电线由上海英商怡和洋行承办,计划总开支22万两。刘铭传深知“旱线损坏易修”,而“水线损伤,无船不能修理”(注:《购办水陆电线折》,见《刘壮肃公奏议》二册。),因而议定由怡和洋行按照中方要求的式样、吨位、尺寸及做法,在英国定制“四铁叶暗轮钢壳轮船”一艘,“由英运载水线到台安放之后,由中国改作巡船”(注:《台湾海防档》第二册,第105页。),以修理海底电线。该轮船命名为“飞捷号”。水路电线原计划以台南为起点,“由安平至澎湖,再由澎湖至厦门”(注:《购办水陆电线折》,见《刘壮肃公奏议》二册。)。但后来由于“取道厦门,海程不便,改由台北沪尾达福州之川石,“福、台两省先行通报”。在台湾与福建之间水线架设峻工之后,又“至澎湖放线,抵台南之安平”(注:《台湾水陆电线告成援案请奖折》,见《刘壮肃公奏议》第二册。),进一步把澎湖重镇与台湾联为一气。
由此,“台湾以濒海要区,(光绪)十四年,亦水陆线并设焉。”(注:《清史稿台湾资料集辑》第一册,第93页,台湾文献丛刊第243种。)实际共费银28万7千两。在刘铭传任内, 台湾电讯事业初具规模:“统计水陆设线一千四百余里”,并在川石、沪尾、澎湖、安平四处各设水线房一所;在澎湖、彰化、台北、沪尾、基隆五处各设电报局一所,加上台南、安平、旗后原有三所电报局,全台已有电报局八所。(注:《台湾水陆电线告成援案请奖折》,见《刘壮肃公奏议》第二册。)
电讯事业初具规模后,刘铭传紧接着又开始筹办新邮政。光绪十三年(1887年)底,刘铭传要求各县着手将“所设驿站分别裁撤”,呈备“仿照西洋邮政章程变通办理”(注:《刘铭传抚台前后档案》第二册,第185—186页,台湾文献丛刊第276种。)。次年一月刘铭传以台湾邮政原沈葆桢时已建的“站制”为基础,参考中国海关邮政的体例、组织,颁布《邮政条目十二条》和《台湾邮政票章程》(注:参见潘君祥:《我国近代最早自主的新式邮政——1888年台湾邮政改革略述,见《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3年第1期。)。二月,在台北设邮政总局,自初十日起“一律按照邮政新章开办”。邮站设总站、正站、票站、腰站四种,全台共设“各站四十三处”,“所有各站头目、兵丁,均由绿营拨派应用”,“每日按卯、未两班递送”公文和私信(注:《刘铭传抚台前后档案》第二册,第185—186页,台湾文献丛刊第276种。)。至于与大陆各口岸之间的邮递,则以“南通”及“飞捷”两轮船开设定期航班。邮票分官私两种,官用免费,私用收费,由此台湾出现了官民合用的近代邮政机构,比大陆正式开办邮政还早十年。(注:高贤治:《台湾三百年史》第112页、第334页。)
电讯、邮政事业的发展,使台湾内部及与大陆各省之间的通讯面貌大为改观,有力地促进了台湾与大陆的密切联系。
刘铭传海防思想的一个很重要内容,是“筹造铁路以图自强”,认为建造铁路是海防建设中“尤为急不可缓之图”(注:《筹造铁路以图自强折》,见《刘壮肃公奏议》第一册。)。对于“南北相距千里,海口纷歧,兵力、饷力断难处处设守”的台湾(注:《台湾海防档》第二册,第115、118页。),刘铭传认为铁路工程“其利赖无疆”、“于海防所裨甚大”,“此非一时之利,乃万世之利”(注:《复陈津通铁路利害折》,见《刘壮肃公奏议》第一册。)。因为铁路一旦建成,可以使全岛联为一体,“调兵灵便”,“何处有警,瞬息即至,无虞敌兵由中路登岸”(注:《台湾海防档》第二册,第115、118页。)。当时大多数官员因此乃“开辟所未闻、祖宗所未创”之事而反对(注:《复陈津通铁路利害折》,见《刘壮肃公奏议》第一册。)。与这种普遍观点绝然不同,刘铭传认为“铁路为国家血脉,富强至计”(注:《拟修铁路创办商务折》,见《刘壮肃公奏议》第二册。),坚信“今之訾议铁路,必为异时赞美铁路之人”(注:《复陈津通铁路利害折》,见《刘壮肃公奏议》第一册。),这正是刘铭传思想的可贵之处,他不仅眼光长远,在极为保守的时代正确地预见到社会发展的趋势和变化,而且敢于不惧群臣“訾议”,坚持自己的见解,充满自信。
光绪十三年(1887年)六月,刘铭传在台北成立铁路总局,着手修建台湾铁路,计划“基隆至台湾府城拟修车路六百余里”,预计需投资100万两(注:《拟修铁路创办商务折》,见《刘壮肃公奏议》第二册。)。聘请德人贝克尔(Becker)、英人玛体孙(Matheson)为技师(注:高贤治:《台湾三百年史》,第87—88页。)。当年八月开始修筑基隆至台北段。 光绪十七年(1891年)十月正式通车、长64里。同一年,刘铭传离职回大陆, 铁路事业未能如期发展。至光绪十九年(1893年)铁路修至新竹,约185里。
刘铭传作为我国历史上首任台湾巡抚,他为加强台湾的海防建设可谓殚精竭智,呕心沥血。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凡是他所能知道的海防建设措施,他无不尽心尽力筹办,以求取得实效。但身处保守的封建时代,他的不少措施并未能得到清廷和时人的全力支持,这不能不影响了他办台防的成效。尽管如此,我们仍不能脱离具体的历史背景和时代条件苛求古人。刘铭传加强台湾海防建设的结果,不仅增强了台湾的海防力量,促进了台湾全省民众凝聚力的形成和台湾近代化建设进程,而且大大便利和加强了台湾与大陆的联系。
(资料来源:《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8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