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无为正宗了义宝卷》,不见着录。北京佛教文物图书馆藏,存有上卷一册,共二十四品,略有残缺,为明刊本,刊行年月不详,方册装。作者秦洞山,序中称他为敏翁,明崇祯十二年(一六三九年)无为教明空所著的《三皇初分卷》上卷第六品,尊称他是洞山秦祖,是继罗教开山祖师罗清的第二位续传灯师祖。卷中唱道:
洞山祖,留了义,通传大道。上中下,三册经,印造刻通。
「留了义」,即指留下《无为正宗了义宝卷》上、中、下三册。
《无为正宗了义宝卷》中,记有秦洞山的生平事迹:他祖居河北永平府迁安县,母王氏,是遗腹子。六岁时,母亲去世,孤独一人,住在景忠山救护峪。后来务农维生,养马当差。他信道较早,普遇罗教中的赵公师,传授他无极道。著有《无为正宗了义宝卷》一部。
秦洞山早年经历坎坷,《无为正宗了义宝卷》留有以下一段唱词:
洞山思量痛伤情,今得人身苦无穷。自幼不幸亡父母,撇我无靠过光阴。
与世无亲谁相顾,止有姐夫大恩人。饥寒苦楚犹嫌可,更有步婶歹心人。
终朝折磨难禁受,担惊受怕无投奔。少吃无穿不答紧,官差催逼不消停。
有心待要逃躲去,怕失家业汚祖名。无计奈何权住世,安分守已听命行。
惧怕生死三涂苦,行住坐卧念道心。夏月耕田为活计,冬月看经把道攻。
早办粮草先完税,后随亲朋应世情。修城垒垛当夫役,不敢失误一时辰。
(下缺)
秦洞山幼年失去父母,孤苦无依,只有姐夫肯照顾他。他受到叔婶的折磨和虐待,经历了生活中的百般苦楚。除了家庭的不幸使他深感痛苦外,官差的摧逼,曾使他产生外出逃亡的想法。后来听天由命地留下了耕种,当差完粮,奉公守法。冬闲的时候念经攻道。他的其他经历,由于宝卷的残缺,已经不能知晓了。
民间的活动家,大都有过苦痛的生活经历,罗教的罗清和黄天道的李普明,情形和秦洞山十分相仿。他们通过生活中的种种波折,体验了世态的炎凉,经过不断地磨炼,逐渐地产生了宗教的追求、觉醒和超脱凡俗的创造。秦洞山也是如此。可惜现存经卷中所叙述的有关秦洞山的一生事迹过于简单,我们只能通过他留下的《无为正宗了义宝卷》上卷,来了解他的思想信仰。
(二)
《无为正宗了义宝卷》,文理通顺,较之其他宝来看,卷文要典雅得多,可见秦洞山有一定的文化水平。他读过一些儒、释、道三教的典藉,尤其对儒家的经书,较为熟悉,并能有一定的理解。所以在不知作者的宝卷序文中,称赞秦洞山「观诸经书,文理幽深」。
《无为正宗了义宝卷》上卷,共二十四品,品名如下:
〈报恩品第一〉 〈行孝品第二〉
〈立身品第三〉 〈劝善品第四〉
〈识真品第五〉 〈明教品第六〉
〈知足无贪品第七〉 〈参明义利品第八〉
〈非礼品第九〉 〈颜渊问仁品第十〉
〈辩明空见品第十一〉 〈明优解疑品第十二〉
〈三畏品第十三〉 〈四等品第十四〉
〈五者品第十五〉 〈六蔽品第十六〉
〈坛证道经品第十七〉 〈破邪品第十八〉
〈显正品第十九〉 〈明心品第二十〉
〈明真见性品第二十一〉 〈破泥水金丹品第二十二〉
〈一理不分品第二十三〉 〈混源一体品第二十四〉
卷前有序文。序文称此宝卷有「上下两卷」①,上卷「有举古劝今之比,破邪显正之喻。开诱湛渡,涤除心垢,止恶向善,直入菩提正路。」下卷:「续二十四品之规模,引宗合教,不溺偏情,贯古通今,较办(辨)真伪。或直释经文,或傍通要旨,或拈情则剪裁露布葛藤,
或直示根尘,遍周知界,施拔楔抽钉手段,展敲枷打锁钳铁,佛魔一切剿绝,迷悟通身吐出,实超生梯航化之大好,比足富摩尼,喻照胆之秦镜,凤胶之绩,夜暗之灯,在斯典矣。」下卷与上卷相较,阐明佛典较多,对罗教与佛典的关系,当有深入的说明,可惜未见。
上卷宣传三教一体,卷文中儒、释、道揉合,采道家之宇宙观,释、道两家之修行和儒家的处世为人。全卷均为议论文,不叙述故事,有七言及三、三、四式十字调,无其他曲调,亦无开经偈,与明中叶以后流行的宝卷,形式不同。其内容理论性较强,注重个人的修行,提倡内省功夫,在明清时期的民间秘密宗教经卷中,别具一格,当属万历以前的作品。
(三)
在宇宙观方面,《无为正宗了义宝卷》著重阐明真空、无极之理。〈混源一体品第二十四〉说:
太真空,无极道,先天之祖。诸佛母,为正大,万物之根。未有天,未有地,先有大道。无山河,无人缘,先有真空。空在前,物在后,真空大道。有天地,和人伦,无极发生。发春秋,并四季,能生万物。玄妙道,无为法,灌满乾坤。尽虚空,遍十方,流通三界。恒沙类,诸世界,普运四生。道无穷,理无尽,穿山透海。无极道,为正主,执掌乾坤。从无始,至如今,以为断灭。无生有,有尽无,妙用无穷。
这段经文的思想,袭自罗清的五部六册。它把真空视作天地万物的绝对精神,是第一性的存在。未有天地万物之前,先有真空,然后出现无极,执掌乾坤。无极之道即无为虚空,妙用无穷。这一基本观念先由罗清加以阐发,秦洞山作为罗教的继承人,仍然保留了罗教宣扬真空无为的这一特色。
罗教近禅,从南禅脱演而来。它所阐发的真空真谛,其思想渊源无疑来自禅宗。它认为真空是绝对的、永恒的、万能和永劫不坏的。这在秦洞山的《无为正宗了义宝卷》中,属有阐述。如〈识真品第五〉说:
太真空,无边际,包天裹地。心平等,如虚空,妙用无穷。非著相,不落空,源混一体。
理无边,道无尽,不坏真空。真空性,无毁坏,当然如是。证无生,真空休,无祖家风。
〈辨明空见品第十一〉说:
本性真空广无边,檠架三千及大千。
扬眉竖目空发现,动用千般空现前。本性真空不动摇,大地山河空架肩。万物有尽空不坏,性如真空大坚牢。本性真空大道根,未有万物先有空。空性圆明无极道,天地乾坤道发生。
因为真空是绝对的,所以万物、万法、凡圣、天堂、地狱、一切等等,「一齐都了」。只有真空,乃「不坏金身」②,它「无毁坏」、「不动摇」、「大坚牢」。
在天地万物中,秦洞山突出真空;在人事社会方面,他强调无为。他说:
无为体,甚深意,能了万法③。
无为妙法,无欠无馀,无来亦无去,无成无坏④。
这种真空、无为的世界观,决定了秦洞山和罗清一样,对宇宙万物采取虚无的态度。在宗教信仰和宗旨方面,表现为否定佛像,不立寺庙和一切有形的修行。所以在全卷的结尾说道:
大道真空,本来无名,无相亦无形。无成无坏,无古无今,无来无去,万古常存。一切有坏,难熬太真空。
打破三千界,推倒太须弥。一空无一法,显现一牟尼。
罗清和秦洞山都主张罗教应进一步的向民众普及。本来禅宗已是佛教大众化、普及化的产物,而脱自禅宗的罗教,更加自觉地把普及化的工作进行下去。这是明中叶以后儒家思想大普及的潮流在宗教的领域所发生的影响。罗清和秦洞山所说的否定僧俗、三教菩萨修证、天堂地狱经书、万法、凡圣等言论,是冲破一切网罗禁锢的呼声,是冲击一切规范、成见和传统的战歌。秦洞山更是乾脆地用「打破三千界,推倒太须弥」的说法,来表明他蔑视旧世界并敢于反抗的无畏精神。然而,正像王阳明学派中的左翼分子一样,他们并不认为自己的思想已接近异端,或者为异端思想的出现开辟了新路。罗清和秦洞山的大量言论,仍是严肃地恪守正统伦理的规范。尤其是秦洞山,他否定真空以外的一切存在,却没有去否定实际上的最应该否定的封建的纲常伦理,反而去宣传和颂扬它。这是他思想中所存在的巨大的矛盾。这种矛盾,在其他以正统自居而实际上在为异端思想开创新路的思想家中,也都存在。然而,他不会想到,他对后世民间宗教的影响最大的,并不是他所虔诚宣传的那些戒律、人伦、忠孝等说教,而是「打破三千界,推倒太须弥」这样一信念在民间秘密宗教中为众多的徒众所信奉,并且和现实的社会政治生活相结合的时候,还有什么约束不能冲破,什么统治不能打翻呢?这就是为什么罗清的五部六册虽然没有明显的所谓叛逆之词,却成为明中叶以后大多数具有叛逆色彩的民间秘密宗教教派共同诵读的经典,而罗教也被视为明中叶以后一切邪教始祖的原因所在。民间秘密宗教中从宗教异端走向政治异端的许多思想端倪,都是从罗清以及他的徒子徒孙那里开始的。
明中叶以后的民间秘密宗教,各教派都流行真空、无极、先天之说。这些抽象的概念和名词,随着时间的推移,也逐渐地在各个教派的经卷和教义中,演化而为具体的事物和神佛。如「真空家乡」,本是虚无的、永恒的归宿,成了天宫的别称。「无极」、「先天」都变为至高天神的称谓――无极老祖、先天祖师。在弘阳教中,无极老祖有着无上的权威。在清代八卦教系统中先天祖师代表刘姓的神,刘姓是要取代当时清王朝统治的真主。天理教的首领林清,因为有登基的野心,所以冒充姓刘,并诡称是先天祖师转世,以获取群众的拥戴和认可。所以罗教经卷中所阐述的真空、无极、先天等,本来是理论性的问题,却在明中叶以后的民间秘密宗教中,产生了巨大的实践的意义。后来的民间秘密宗教,没有去发展罗教经卷中的哲理,而是将其带哲理性的名词和概念变化为具体的称谓。在罗教那里,真空、无极、先天等,是宇宙观中第一性的东西,民间秘密宗教把它们从观念中的第一性,变为具体的神佛,再从具体的神佛变为现实社会中至尊的化身。这一宗教哲理通俗性、现实性的演变过程,也是罗教以后的民间秘密宗教更加普及于社会下层的低文化层次,并日益由注重天上的世界转变为注重人间世界的过程。
(四)
在修行方面,秦洞山反对学仙参玄、吐纳按摩、服饵炼养、采补精气、行气闷息、符录念咒、烧炉炼丹等。这些方术在明代是很流行的,不仅上有所好,自宫廷到贵族之家风靡一时,中产阶级和民间也普遍流行。秦洞山极力反对这一社会风气。他认为这些都是做模打样的邪门小法功,不过是枉费功夫劳身误人的哄骗术。他主张采用出世法来修炼成道。他说:「修道若无出世法,枉自徒劳苦身心。」⑤什么是出世法呢?〈破泥水金丹第二十二〉上说,修最上一乘至上至妙道者是:
以太虚为鼎,太极为炉,清静为丹基,无为为丹母,性命为铅汞,定慧为水火,洗心涤虑为沐浴,存诚定意为固济。中为玄关,明心为应验,见性为凝结,三元混一为圣胎,性命打成一片为丹成,身外有身为脱胎,打破虚空则为了当,此最上乘之妙道。
这一修行思想和方法,实即所谓真空修行法。它的要旨在于身心脱难凡尘,与天地化为一体,以达于至上的超脱境界。这和全卷的主旨「有身便有苦,无身苦何来。若到无身外,即是涅般城」相一致。
但另一方面,秦洞山又竭力宣传和提倡儒家的为人处世之道。儒家绝不讲真空,而是讲真实。即使是受佛、道影响较多的儒家,或是偏重于主观唯心主义方面,注重内省超脱的儒家,最后的落脚,仍归于世间的纲常伦理。秦洞山在卷文中,把儒、道、佛三家要旨,并列叙述,一段真空,一段真实,并行不悖。像这样笼统兼容的著述,在明清两代是很常见的,尤其是明中叶以后提倡三教合一为数众多的著述中,更是普遍。但民间秘密宗教之中,还很少见到像秦洞山那样热中于儒家纲常伦理的宝卷。
《无为正宗了义宝卷》序文即指出修行的要旨说:
教后学者,须赁信愿,坚持戒律,忠孝两全,人伦五品,性之全体备矣。
试问修行是何如?要分邪正知端的。行善本无闲杂事,尽忠报孝为第一。
全卷中〈行孝品第二〉、〈立身品第三〉、〈识真品第五〉、〈知足无贪品第七〉、〈参明义利品第八〉、〈非礼曲第九〉、〈颜渊问仁品第十〉、〈三畏品第十三〉、〈四等品第十四〉、〈五者品第十五〉、〈六蔽品第十六〉等,都是专门讲论儒家的纲常伦理的。其中不少的文字抄摘自《论语》、《孝经》和《程子语录》等著作。它们的内容主要是宣讲人伦五德、安贫荣道、克已复礼、仁义信爱等儒家的基本信条。特别强调的是忠和孝,认为「孝乃人间宝,行者得固坚。臣忠君无虑,子孝父心宽」⑥;「事君则忠,事亲则孝,忠孝双全,此乃何不立身之道矣」⑦。所以又处处告诫人们要奉法顺化;「在家奉法,则是顺化之民,以尽忠孝为第一」⑧。此外,秦洞山也和其他的一些佛家一样,将五戒和五伦相比附等同,说道:
不杀存乎仁,不盗存乎义,不淫存乎礼,不醉存乎智,不妄存乎信。此谓正已修身之意⑨。
这种比附应该说有它合理的方面。因为从纵的方面说,人类社会的发展,即使在不同的人种和地区里,都有着大体一致的趋势和规范。由此产生的道德内容,虽然各有特点,然而善恶是非的判断,在所有的阶级社会中,大致相同。五常五戒之间是有它们彼此相通和相同之处的。
关于男女夫妇的纲常,《无为正宗了义宝卷》也很强调奉行。它在〈识真品第五〉中说道:
有等无智浅薄之辈,非通圣教,邪解大乘经典,妄言本无男女,何须著相。本无男女者,单言父母未生之前,一真本性,不住男女相貌,更无分别。今有色身住世,见有男女身形,尊卑所辖,须当禁忌。警告同修善世,不可男女混杂,惑乱人心。勿得夜聚人众,谈论妖邪等语,甚可忌哉。如此若犯,生遭王法,死坠阿鼻,千佛虽忏,永不出期。须当早觉,免入轮回。
秦洞山和封建统治阶级一样,对民间秘密宗教「男女不二」的观点和夜聚人众、男女混杂的教团生活,深恶痛绝,指责这样做是罪大恶极,将入轮回,永不出期。秦洞山认为:
有阴阳而有男女,有男女而有夫妇,有夫妇而有父子,有父子而有君臣,有君臣而有三纲五常之道。三纲统其人伦,五常正其教化,乃圣贤立世之基⑩。
总之,秦洞山认为夫为妻纲乃三纲之根本,男女之间应有尊卑之分,应受纲纪约束规范,方是正道。
从上述内容来看,秦洞山所著《无为正宗了义宝卷》及其信奉的早期罗教,确与明中叶以后的民间秘密宗教如弘阳、黄天、闻香、圆顿等教派及其经卷,有所不同,甚至和后来罗教的自身也存在着差异,这是因为后来的罗教比之早期的罗教,有了较大的发展的缘故。早期的罗教,「邪气」还很不足,虽然它从正宗的佛、道、儒三教中,迈出了背离的一步,然而它自身拖带着的三教的东西,仍然很多,很沉重。而在经卷作者的主观意识中,也表现出颇想附会依傍正统的三教,以提高自身卑微的地位和声望。这固然是因为三教在社会上有着强大影响的缘故,但也不能排斥经卷作者对三教倾倒的主观真诚。要摆脱旧的传统影响是非常困难的。中国社会进展的延缓性和传统思想所有的深融性和一统力量,更加深了摆脱的困难和艰巨。但是,秦洞山毕竟迈出了一步,这一步将使他和传统思想之间出现缝隙,而缝隙会逐渐扩大开来,形成分裂。秦洞山的异端思想是很微弱的,后来的一些民间秘密宗教的教派,却继承了这个微弱的部分,并逐渐地抛弃了他所拖带的正统思想,使民间秘密宗教更朝向邪教的方向发展。
(五)
《无为正宗了义宝卷》宣传三教全一,并贯穿三教合一的宗旨于卷文之中。〈明教品第六〉说道:
夫中国有三教者,儒、释、道也。自伏羲画卦而儒教始于此。自老子著《道德经》而道教始于此。自汉明悟梦金人而释教始于此。三教者,儒以正设教,道以尊设教,释以大设教是也。一切天下之人,不过善恶两途。三教圣意,无非教人改恶向善。……孝宗皇帝曰:「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不容有一不治也」,又曰:「佛如日也,儒似月也,道如星也。如三光之在天,不可缺一也。」
按:孝宗皇帝即明孝宗朱祐樘,他溺性佛老,尊尚方术,所以有上述言论。秦洞山生卒年月不详,从他和罗教的关系来看,大概正是孝宗统治下的臣民。弘治年间这种三教合一的思潮,对秦洞山会有一定的影响。
秦洞山在《无为正宗了义宝卷》中论述问题,常常是将三教的各个说法,一一排列,然后加以总结。例如〈明真见性品第二十一〉说:
性者,真如本体,父母未生以前,一真无妄之体,谓之本来面目。禅宗则曰本性弥陀。
孔子则曰天理,大易则曰太极。名虽有异,其实同一。
把三教的「本性弥陀」、「天理」、「太极」综合解释为「性」、为「本来面目」。这就是秦洞山阐述的方法和特点。卷文中这样将三教言论排列比的内容很多,不一一列举了。
自佛教传入中国后,不久就出现了三教合一论。唐五代时,此说尤盛。至明清时期,又达高峰。创此论者,三教中人皆有之。各人强调的方面和程度虽有所不同,但总的说来都是主张三教同源,提倡互相依存。这一思潮对明清的民间秘密宗教也有很大的影响。民间秘密宗教的思想比较单纯幼稚,没有表现丰富的抽象思维,也没有深刻的理论阐述,但它总不能脱离社会的思潮而孤立的存在,何况由于民间秘密宗教教派中的成员,绝大多数是社会下层的农民和其他劳动人民,他们没有文化,就不可能有科学的和有力的理论武器,这样,掇拾各家之说,拼凑成章,对它们来说,更是很自然很必要的。秦洞山的《无为正宗了义宝卷》,属于他自己的思想语言确实不多。当然,他的宝卷中的重点、编排以及所掇拾的内容,也恰好反映了他的思想,可以根据这些去了解他的特点。
秦洞山在三教中,引用儒家之说最多,其次就是佛理了。卷文中常见「释云」、「佛云」,如佛云「明心见性,万法归一」11,释云「蠢动含灵,皆有佛性」12,「无人无我,无众生能了事。万法皆空,自悟本性也」13等等。在〈坛证道经品第十七〉中,又大段引用六祖的话:
世人色身是城,眼耳鼻舌是门。外有五门,内有意门。心是地,性是王,王居心地上,性在王在,性去王无,性在身心存,性去身心坏。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自性迷即众 生,悟即佛性,慈悲即观音。喜舍名势至,能净即释迦,平直即弥陀,人我是须弥。
秦洞山崇信禅宗的教理,他自己也反复宣讲「识自己的光明佛性,就是正念」的道理14,认为这就是「佛祖正法」,所以他要和大众「作一无相颂」15,即主张无须「剃发出家,与道无益也」16。他极力谴责僧尼中燃指刺血、点灯叫佛等行为,说那些做法都是「不遵教」、「自毁其身」,并破口大骂为「不如畜生」17,可见他对此深恶痛绝的激烈情绪。
《无为正宗了义宝卷》中也宣传净土教宗的教义。如〈明心品第二十〉中说道:
祖师劝修念善者,于自己真心中,流出一句阿弥陀佛,念念观照,法法圆通,是谓都掇六根,净念相续,于一念中,普现全彰。
罗清的五部六册中,也时有阿弥陀佛出现,罗教主张念此四字,给天国的父母听,所以《苦功悟道卷》卷一说:「单念四字,阿弥陀佛,念得慢了,又怕彼国天上,无生父母,不得听闻。」秦洞山继承下来。后来的民间秘密宗教,很多信仰弥陀,罗教净禅结合的特点,对它们有很大的影响。
关于秦洞山对三教合一中的道家思想的采纳,主要集中于对宇宙天地的看法以及个人的修炼,如无极太极、清净无为、先天立妙、混源太虚之类,已于文中介绍,不再赘言。
三教合一是中国的传统思想。它以儒家为主体,以封建文化高峰的优势,兼容并包,覆盖一切。它不仅有三教合一的气度,甚至有万教归一的魄力。因为它善于吸收,善于把一切外来的不同品种的东西,纳入自己几乎是一成不变的模式。在模式中去化掉其他文化的优点和缺点,本体不变,模式永存。这个中国文化的特点,深入上层和民间,遍及主流和支流,延续千百年,顽固而巨大。秦洞山的思想虽然已开始在变异,但他仍然是这一顽固而巨大的文化中的一颗小分子。他提倡三教合一,有时以佛为第一,有时以儒为第一。但即使是他以佛为第一,纯以佛徒的姿态和口吻说教的时候,他所表现出来的思想方法,仍是传统中的儒家正统思想的模式。他的二元论,含糊不清的、矛盾的宇宙观以及将一切纳入伦理范畴的习性,都反映了这个小分子所具有的地道的中国特色。只有他所信奉的、来自佛家的「人皆有佛性,不分凡圣」以及「打倒三千界,推倒大须弥」的思想,才在历史上留下了无穷的余味。
注解
①《三皇初分卷》释秦洞山的《3义经》有上、中、下三册。而序中称上、中两卷。可能是编排不同或版本有异的缘故。
②〈混源一体品第二十四〉。
③ 同上。
④〈明教品第六〉。
⑤〈破泥水金丹品第二十二〉。
⑥〈行孝品第二〉、
⑦〈立身品第三〉。
⑧〈识真品第五〉。
⑨ 10同上。
11〈明教品第六〉。
12〈明忧解疑品第十二〉。
13〈一理不分品第二十三〉。
14 同注(12)。
15〈去证道经品第十七〉。
16 同上。
17 同注(7)。
(原载《民间秘密宗教经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