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404…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Not Found
哎呀…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温馨提醒您 - 您可能输入了错误的网址,或者该网页已删除或移动
211.103.156.162
当前位置 : 首页  >> 清史研究 > 专题研究 > 社会史

北京地区及周边清代王爷园寝地宫形制管窥

周莎

一、清代王爷园寝现存情况简述


   王爷坟严格的称呼叫园寝,“园寝”一词最早见之于《后汉书》。《后汉书·祭祀志下·宗庙》:“古不墓祭,汉诸陵皆有园寝,承秦所为也。说者以为古宗庙,前制庙,后制寝,以象人之居,前有朝后有寝也。”可见,“园寝”一词最初的含意,是指帝王的墓葬,包括“园陵”与“寝庙”两个部分。《史记》卷九九《叔孙通传》:“高帝崩,孝惠即位,乃谓叔孙生曰:‘先帝园陵寝庙,群臣莫能习。徙为太常,定宗庙仪法。’”

    清代自努尔哈赤建国起,直系皇子共有114位,旁系更多。据统计,清朝正式有封爵的王爷有240多位。众多王爷及家族葬于北京周围,在北京周边形成了以众多王爷园寝为中心的满族贵族家族墓地群。大清王朝铁骑扬起的硝烟早已散去,世袭罔替的宗室王公也气化清风骨化泥,唯有散落于乡间草陌之间的王爷园寝成为研究清代帝王陵墓制度、皇族世系、宫廷生活史、文化史、建筑史及其它专门史的重要文物资料。

    清代王爷园寝历史上是家族管理,每座园寝都有守墓人,国朝更替,事过境迁,大多数王爷园寝渐渐无人管理,被人们遗忘,甚至还有些守墓人因为生活所迫,变卖王爷园寝的木材和石料,对王爷园寝造成极大的破坏。目前除部分王爷园寝被各区文物部门公布为文保单位外,更多的王爷园寝仍处在“三无”状态,即 “无人管理”、“无迹可寻”、“无名无姓”。

    北京地区及周边清代王爷园寝有遗迹的现存较少,几乎可以说没有形制完整的。清代王爷园寝建筑规制尚可查阅《钦定大清会典事例》,但其地宫的形制却少有记载。笔者曾对北京地区及周边清代王爷园寝做过详细的实地考察,现对每座现存的王爷园寝地宫现状予以管窥,笔者希望这些散落于山野田间的园寝地宫能够早日清理并予以妥善保护。


    二、北京及周边王爷园寝地宫调查


    从表1-1中我们可知现存地宫的王爷园寝仅有11座。其中目前没有封闭能考察的尚有8座。为便于分析,笔者把各园寝按年号划分成四个时期,分别是:

    1、清代早期:天命朝、天聪(崇德)朝;
    2、清代前期:顺治朝、康熙朝、雍正朝;
    3、清代中期:乾隆朝、嘉庆朝、道光朝;
    4、清代晚期:咸丰朝、光绪朝、同治朝、宣统朝。

    以上四个时期以清代中期的园寝保存得较多,是研究清代王爷园寝规制不可多得的实物。


    三、清代王爷园寝地宫建筑风格


    解放后,中国考古界抢救性地清理了不少墓葬,其中如清崇陵、清恭亲王常宁等清代帝王、王爷的地宫。在这些墓葬中,建筑形制类似,由外至里依次为挡券墙、罩门券、门洞券、梓券和金券,即四券型。在帝后陵寝地宫中,设有汉白玉石棺床,中央有一个长形方孔,中间填的是黄土,也就是选择墓穴时的第一铲黄土,叫做金井。它是整座陵寝建筑格局的基本点,在棺椁四周和棺椁内放有玉石,或者在死者口中含有玉石,称为玉葬。因为古人认为金井可以沟通阴阳,交流生气,而玉葬能够保持尸体不腐烂。金井玉葬在明清两代是最高等级的葬礼。大部分王爷园寝地宫也采用此法,金井多为圆形,其中在现存实例中,恒敬郡王永皓地宫是比较特殊的一个,他的金井呈桃状。“桃”能使人长寿,有寿桃之美称。笔者猜测墓主可能想使尸体不腐,灵魂得到永生,故将金井设为桃状。

    地宫内各结构的称谓释义:

   (1)挡券墙:俗称金刚墙。砖砌结构,墙外为墓道,将墓主人入葬完毕后,将填土夯实,起封闭墓室作用。
   (2)罩门券:俗称砖发券。挡券墙之前、石门之外的券室。
   (3)门洞券:即石券。石门打开后的第一间券室。
   (4)梓券:门洞券与后室相连处的拱券式门洞,券顶为石券结构并独立成券。
   (5)金券:即墓室,正中设有棺床,券顶为石券结构。

    因此,我们可以把地宫形制简单的分成四种型制:①四券型;②三券型;③特殊型;④棚板石型;⑤竖穴土坑型。

    1、地宫的结构

    (1券、门形制

    ①四券型

    包括挡券墙、罩门券、门洞券、梓券和金券以及石门一道。能够考察的实例有多罗贝勒载滢地宫、定恭亲王绵恩地宫。

    在军阀混战的时代,王爷园寝大多被盗或损毁,大部分地宫的挡券墙和罩门券已不存在或不完整,但其门洞券、梓券和金券保存较好。下面以定恭亲王绵恩和多罗贝勒载滢地宫为例,简述此种类型地宫的特点。(见图1)


在现存的四券型王爷园寝中,清代中期的定恭亲王地宫保存较好,尚存门楼、罩门券、砖券、梓券、金券。在门洞券上雕刻有4枚花形门簪,现其地宫渗水,棺床已毁。(见图2、图3)清代晚期的多罗贝勒载滢地宫结构属亲王级,清光绪年间,恭亲王奕为了避难,居住在戒台寺。在此居住时,奕对戒台寺给予了修缮。戒台寺方丈为了感谢恭亲王,便将下院西峰寺赠给奕做为福地。恭亲王奕薨逝后,光绪皇帝将昌平的一块地赐予他做福地,于是,这里便成了恭亲王次子载滢的墓地。载滢地宫尚存罩门券、砖券、梓券、金券。在门洞券的月光石上雕刻有4枚素面门簪,因地宫内设有泉眼,故梓券至棺床之间有神桥一座,较为特别。金券为石券,内设有棺床,棺床中央有一圆形金井,顶部有悬棺铁,其棺椁为悬棺葬。每逢夏季,地宫中会有“地宫泉涌”之景色,这也是载滢地宫与众王爷园寝不同之处。(见图4、图5、图6)







    ②三券型

    包括挡券墙、罩门券、门洞券和金券,没有梓券结构。此类型的地宫能够考察的实例有淳度亲王允祐、恒敬郡王永皓、庆僖亲王永璘、瑞敏郡王奕、孚敬郡王奕的地宫。这些地宫的挡券墙和罩门券多已不存或被土所掩埋,故门洞券和金券相对完整。(见图7)



    在现存的三券型王爷园寝中,清朝前期的淳度亲王地宫罩门券被土掩埋,其门洞券与金券直接相连,应为三券一门型地宫。其地宫门洞券与金券铺顶相交处呈圆弧状,衔接处用以特殊形制的铺顶砖。清代中期的恒敬郡王地宫是三券型地宫中保存较好的。尚存门楼、罩门券、门洞券和金券,金券内棺床上的金井与众不同,为桃状。在门洞券的月光石上雕刻4枚精美的门簪,从东至西分别是牡丹、荷花、菊花、腊梅,代表春夏秋冬四季。清代中期的庆僖亲王地宫的罩门券被土掩埋,门洞券已毁。其石门贴壁而立,没有空间构建梓券,推测其地宫为三券型。清代中期的瑞敏郡王地宫和清代晚期孚敬郡王地宫也是三券型,其门洞券直接连接金券。

    ③特殊型

    清代中期果毅亲王的地宫形制较特殊,其金券内各有壁龛一个,未建梓券,门洞券是平顶券,可称为改良的拱券,勉强可算特殊的三券型。(见图8)



    ④棚板石型

    果简亲王永的地宫铺顶置以棚板石,金券与门洞券为顺直向设置,挡券墙后门洞券两侧墙壁有对联一幅,东侧对联为:“仙灵一点藏”,西侧对联为“艺林塾慰润”。因被土掩埋,对联尚不能看全。

    ⑤竖穴土坑型

    镇国公奕湘的地宫已属清代晚期,规制是现今能考察的清代王爷园寝中最低的。地宫为夯土结构,铺顶置以棚板石,顶部置雕花石梁一根。笔者考察时,在土坑墓穴中发现有木椁残渣,木椁紧贴于土层中,上有一层黑色的漆皮。发现了几片绘有金龙图案的椁板漆皮。奕湘虽是镇国公,但加贝子衔,或许这样的规制在镇国公品级上已略有放宽。

    2、地宫金券的走向

    除王爷园寝的地宫内各券在数量上有所差异外,其墓室的金券走向也各有异同。金券走向是指金券主墓室与门洞券等其余各券洞的衔接方向,存在平行和交叉两种,即顺直向和垂直向。大部分清代王爷园寝以平行为主,“T”字型相交的垂直向是较少见的。

    ①顺直向类型

    金券与门洞券顺直设置最普遍。(见图9)地宫中各券洞走向一致,地宫呈长方形,对于地宫的营建较方便。此类代表地宫有:果简亲王地宫、庆僖亲王地宫、定恭亲王地宫、瑞敏郡王地宫、孚敬郡王地宫、多罗贝勒载滢地宫。



    ②垂直向类型

    金券与门洞券垂直设置型规制较高,仅次于清代帝陵。(见图10)。地宫与门洞券“T”字形相交,对于地宫的营建较复杂。此类代表地宫有:淳度亲王地宫、果毅亲王地宫、恒敬郡王地宫。要特别提出的是恒敬郡王地宫属四券中的垂直型,金井的形状特别,其原因有待史料详实后加以破解。



    3、建筑材料的应用

    在已发掘和开放的清代帝后地宫中,金券均为石券,规制较低的妃嫔地宫或为石券,或为棚板石结构。笔者通过考察,发现大部分清代王爷园寝地宫建材为石券,各个时期的大都如此,没有等级的限制。

    4、地宫石门的门楣

    1956年,考古工作者在清理明朝定陵地宫时,发现其石门的门楣是铜制的。笔者在尚能考察的王爷园寝地宫中,也发现了几座石门的门楣与其它不同,其所使用的材质是铸铁。代表地宫有:庆僖亲王地宫、定恭亲王地宫、多罗贝勒载滢地宫。

    由此表可知,清代中期至晚期,地宫门洞券以铸铁门楣为主,金券中以石券较普遍,亲王和郡王券洞在等级上没有严格的划分。其它爵位规5、地宫内的棺床及金井在尚能考察的8座地宫中,能见到棺床的,仅有果毅亲王地宫、恒敬郡王地宫、孚敬郡王地宫、多罗贝勒载滢地宫,另外能考察地宫棺床或为损毁,或为掩埋。棺床大部分由若干雕有汉白玉须弥座状的石块组成,呈长方形。但也有例外的,果毅亲王的棺床呈“凸”字形。笔者推测之所以设置“凸”字形棺床,是将果毅亲王的棺椁放置的略靠前,突出其身份地位。 
       
    在棺床有金井一口,至今仅能见到多罗贝勒载滢棺床的圆形金井和恒敬郡王地宫的桃状金井。

    5、特别的地宫形制

    地宫形制与历代陵寝规制一样,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步完善,或许与墓主的爵位、等级、时代、财力、物力等诸多人为因素有关。根椐考察,笔者发现了几座特别的地宫。①果毅亲王地宫。其地宫棺床为“凸”字形,较特别。②恒敬郡王地宫。其地宫棺床上金井呈“桃状”。③淳度亲王地宫。其地宫门洞券与金券铺顶相交处呈圆弧状,较特别。④多罗贝勒载滢地宫。其地宫夏季涌泉并悬棺葬。这些疑问为清代王爷园寝的研究增添了几许神秘,都有待进一步研究。四、关于清代王爷园寝地宫制度的讨论

    综上所述,从地宫形式来看,清代王爷园寝地宫制度与帝陵制度显然不是一种模式,其规制并不十分严格,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其变化也不尽系统规范。(见表1-2)制实例较少,研究起来较困难,只能待考古发掘后加以破解。

(资料来源:北京文博网)

文章点击数:       【 】    【更换背景色
哎呀404…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Not Found
哎呀…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温馨提醒您 - 您可能输入了错误的网址,或者该网页已删除或移动
211.103.15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