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边疆史地学,作为一门新的、综合性的学科,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这是时代的需要,也是从事研究的学者不懈努力的结果。回顾90年代以来中国边疆史地研究,展望21世纪,在世纪之交的今天更是具有重大的意义。
90年代以来,中国边疆史地研究最突出的成绩,主要表现在:
1.研究领域的扩大及发表、出版的论著增多。90年代以来,边疆史地研究进一步突破了研究近代边界、边疆地理的狭窄范围,进而扩大到中国古代边疆、近代边疆(包括边界)及现实的边疆问题的研究;从仅注意陆疆,而转向陆、海疆并重;从研究边疆发展的具体问题,转而对边疆学理论和边疆研究史的探索等。即是说,有关边疆史地学诸方面的研究均全面启动,而其中的重点则是中国古代疆域史、中国近代边界变迁史、中国边疆研究史和现代边疆问题等。这一状况,在90年代发表出版的大量有关论著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如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为主出版的《边疆史地丛书》(已出20余本)、《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丛书》(已出10余种)、《边疆史地资料丛书》等数种大型丛书,《中国边疆史地研究》(季刊)和《中国边疆史地研究报告》两种期刊,还有全国各地其他刊物或论著每年发表约300余篇有关论文,内容涉及到边疆史地的各个方面。有数量才有质量,为数众多的有关论文中,至少有1/4的论文是言之有物,多有新意的优秀之作。
2.边疆史地研究与现实紧密结合、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的紧密结合,直接面对现实边疆出现的新问题、新形势,闯出了一条边疆史地学直接为现实服务的路子。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与边疆省区密切合作,加强实地调查研究,提出新的对策。如对新疆地区社会稳定、云南禁毒斗争等的调查研究等,引起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这可以说是中国边疆史地研究在90年代以来取得的重大突破和最重要的收获之一。
3.过去边疆史地研究的主要困难,是人才的匮乏和研究经费困难(特别是出版和调查经费)。随着我国经济和教育事业的发展,以上困难得到了缓解。90年代以来,全国各地区,特别是边疆省区,加大了支持边疆研究的力度,各种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的扩大和健全、研究单位经费的增加,均缓解了因经费紧张而影响研究工作的状况。全国高等院校、中国社会科学院下设有关的博、硕士点,多年来培养了大批人才,中青年研究者已成长起来。国家教育部最近又批准了一百个“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其中吉林大学的“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四川大学的“藏学研究所”、云南大学的“西南边疆民族研究中心”、兰州大学和新疆大学的“西北民族研究中心”,均直接与边疆研究有关,其经费投入及人才培养规模都是过去所未曾有的。
4.90年代以来边疆史地资料的整理出版也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绩。上述几套丛书中,有一部分是资料整理和翻译国外的边疆史地资料。特别是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与商务印书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联袂推出的《中国古籍海外珍本丛书》,其中包括许多珍贵的清代边疆地区的档案资料。此外,全国各地也相继出版了大量有关边疆史地的资料及译文。资料工作是边疆史地研究的基础之一,这一工作是长期的,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边疆史地研究工作顺利地向前发展。
回顾90年代以来的成绩,令人欣慰,展望21世纪我国边疆史地研究的发展趋势,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应该注意什么?这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重要的问题。我认为,21世纪的边疆史地研究,除了继续发扬90年代以来的研究方向和成绩之外,还应特别注意和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
1.继续加强基础研究与实用研究相结合的方向,更好地为现实服务。这既是调整研究方向的问题,也是21世纪时代的需要。20世纪因民族、边疆问题,造成了国际局势的不稳定,科索沃问题即是一个明显的例证。这股思潮及国内外分裂、恐怖分子的活动,必将影响到我国边疆地区的社会稳定。而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主要涉及到我国边疆民族地区。这些新的重大的边疆现实问题,都需要进行研究和认真对待。这是我们从事边疆史地研究工作者的责任,理应承担起来,为21世纪我国社会稳定、国家统一作出应有的贡献。
2.加强本学科的建设,特别是理论建设。90年代以来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成绩不显著,诸如中国边疆学如何构建,其概念、范畴、性质、功能、体系等问题,仍没有取得大致相同的意见。因此,真正构建科学的具有特色的中国边疆学理论体系,应是21世纪边疆研究一项重要的任务。从现实意义及学科发展等方面看,我认为正式将传统的“边疆史地学”更名为“边疆学”的时机已基本成熟。即是研究单位及刊物名称也应将“史地”两字去掉。中国边疆学,名副其实地将现实边疆问题纳入研究范围之内,即以古今边疆为其研究的对象:它既是一门单独的、专门的学科,又是一门综合、交叉的学科。这门学科的理论构建,将更有利于学科的发展,也是21世纪时代的要求。
3.组织和协调各地边疆研究力量,加强协作,制定短期和长期研究规划。1983年建立的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在组织和协调各地研究机构和人员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今后,应以中心为核心,联合有关高等院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及地方的研究力量,制定好规划,调动有关学科的力量,也应是21世纪边疆学能充分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同时,还建议中国社会科学基金应如90年代初一样,专门开辟“中国边疆学”的研究项目,以予资助。
4.继续增加人才培养的数量和提高培养质量,以及继续重视资料建设工作等。展望21世纪的中国边疆学,我们充满了信心,相信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通过新一代边疆学研究者的努力,作为一门独立的综合学科的中国边疆学,在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园地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发挥其巨大的作用。
(资料来源《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1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