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克祥,男,1938年7月生,湖南省娄底市人。1957年入武汉大学历史系本科学习,1962年毕业,同年考上该校中国近代经济史专业研究生,师从彭雨新教授,1965年毕业。1968年分配至哲学社会科学部今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工作,1985年提升为副研究员,1990年提升为研究员,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曾任经济研究所中国经济史研究室副主任,系中国经济史学会理事。
在大学期间,即对经济史研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62年发表首篇经济史论文《庚子赔款与清政府的捐税剥削》载《历史教学》1962年第6期,但研究生毕业后不久,因文化大革命爆发,刚刚起步的经济史研究被迫中断,本人也被打成“修正主义苗子”而受到冲击。直至1978年12月党的十—届三中全会后,才全身心地投入了中国经济史的研究探索,主攻清代和近代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问题,旁及财政、金融和商业、市场,先后完成和发表专著、论文和文章200余万字。
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主要参加“六五”国家重点项目《中国近代经济史,1840—1894》人民出版社1989年出版,曾获孙冶方经济科学1990年度著作奖,第二届吴玉章奖金—等奖,1977—1991年院优秀科研成果奖的编纂任务,承担农村经济和财政税收方面有关章节的撰写。并负责全书的后期通纂和技术处理。结合该书的撰写,完成和发表了若干专题论文,主要有:《太平天国失败后地租剥削问题初探》与章有义合作,载《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集刊》以下简称《集刊》第4辑。曾获经济研究昕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太平天国后清政府的财政“整顿”和搜刮政策》《集刊》第3辑、《十九世纪五十至九十年代清政府的减赋和清赋运动》《集刊》第7辑和《清代永佃制的形成途径、地区分布和发展状况》《集刊》第8辑,曾获经济所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清代热河的蒙地开垦和永佃制度》《中国经济史研究》1986年第3期。这期间还参加了《政治经济学辞典》、《中国大百科全书·经济卷》等大型辞书的编撰和审定工作,系后者的中国经济史分支编写组成员。
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前半叶,主要参加“七五”国家重点项目《中国近代经济史,1895—1927》出版中的编纂工作,承担和完成有关农业经济部分的撰写任务,并为此深入农村调查,收集、整理和研究各种活材料和档案资料。完成和发表了一系列专题论文,其中关于农业雇佣关系方面的主要有:《试论近代北方地区的分益雇役制》《中国经济史研究》1987年第3期、《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农业雇佣劳动数量研究》《中国经济史研究》1988年第3期、《甲午战争后自由的、资本主义的农业雇佣劳动的发展》《中国经济史研究》1990年第4期、《甲午战争后的中国农业封建性雇佣劳动》《中国经济史研究》1992年第1期、《甲午战争后的农村换工劳动及其向雇佣劳动的演变》《中国农史》1992年第1期;关于近代商业性农业发展方面的主要有:《1895—1927年通商口岸附近和铁路沿线地区的农产品商品化》《集刊》第11辑、《近代商业性农业的发展及其艰难历程》《北京党史研究》1994年第1期;关于近代农业经营形式和农户经济方面的主要有:《论中国富农经济,1895—1927》《集刊》第9辑、《中国近代的地主雇工经营和经营地主》《中国经济史研究》1994年增刊,曾获经济所1996年科研成果论文类二等奖、《解放前五十年间八角村农户经济的变迁》《中国经济史研究》1990年第3期、《北京西山农产的养牛“卖套”业》《中国经济史研究》1992年第3期等。这期间还参加厂“六五”国家重点项目、十卷本《清代全史》辽宁人民出版社199l一1993年出版,曾获1977—1991年院优秀科研成果奖、1994年第8届全国图书奖和《清代简史》出版中的编纂工作,为第8、10两卷主要撰稿人,任第10卷主编;还参加厂《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农业经济卷》农业出版社1991年出版、《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农业历史卷》农业出版社,1995年出版的编纂工作,承担中国近代农业经济、中国近代农业史有关辞条的撰写和审定工作;参加了《中华文明史话丛书》的编纂工作,完成了其中《棉麻纺织史话》和《蚕桑丝绸史话》出版中两书的撰写;参加了“八五”国家重点项目《中国民族文化大观·汉族卷》出版中的编纂工作,完成了有关经济生产部分的撰写。
目前刘克祥教授正致力于“九五”国家重点项目《中国近代经济史,1927—1937》和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农业经济通史》任分卷主编的写作。
文章来源:《名师荟萃——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简介一》,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年版,中华文史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