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404…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Not Found
哎呀…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温馨提醒您 - 您可能输入了错误的网址,或者该网页已删除或移动
211.103.156.162
当前位置 : 首页  >> 清史研究 > 文献档案 > 文献整理

《在“模范殖民地”胶州湾的统治与抵抗》目录


总序

原著前言

著者中文本前言

译者前言

引言

1.欧洲与非欧洲社会接触的维度

2.殖民地历史编纂的范式

3.文化间接触的结构

4.写作方法和章节划分

第一章 武力与适应:在山东的政治经济相互作用

1.山东省的空间和社会经济结构

1.1  19世纪山东省的地形学

1.2  “文明化”的宏伟设想:殖民主义者对山东的觊觎及其自我理解

2.德国的军事行动与中国的外交:1897年占领胶州事件

2.1  殖民话语:德国向中国扩张的推动力

2.2  德国世界政策的开始:1897年11月的军事行动

2.3  改革与全民动员之间:中国政治解决占领危机的第一次尝试

2.4  外交的相互作用:关于租借胶州的谈判

2.5  总结:德国的世界政策与中国内政3.在山东的经济和武力:德国与中国之间的“经济战”

3.1  武力“开发”:胶济铁路的铺设

3.2  “帝国的”经济:1900—1904年殖民统治当局对经济的调控

3.3  国家利益至上论:中国人为捍卫经济活动能力而付出的努力

3.4  作为反帝国主义的技术引进:接受经济、生产、运输和新闻报道技术

4.总结:政治——经济相互作用中的武力与顺应

第二章  隔离与参与:中国居民与德国殖民统治当局在胶澳租借地的相互作用

1.“种族”和“肤色”:他者的话语虚构

1.1“蒙古人种”:德国媒体对“中国人”的论述

1.2  仇视和政治利益:流行语“黄祸”

1.3  种族主义与宗主国

2.驯化:殖民地的行政管理机关

2.1  军队和社会:殖民地行政管理的建设

2.2  模范居民区的建设:地方行政管理、平民社区、土地政策、建筑样式243

2.3  军队的样板:青岛的殖民地社会

3.隔离:在胶澳租借地的中国居民

3.1  统治和区分的机构:中国居民的处境

3.2  隔离机构:胶澳租借地中法律秩序的两分

3.3  隔离与殖民地社会

4.操纵:青岛的文化和科学

4.1  胶澳租借地作为德国文化和科学的中心

4.2  医学、野战医院和他者的话语虚构

4.3  殖民法律与中国人的法律传统:社会空间的重新组织

4.4  青岛的学校、野战医院和法院

5.适应、学习和排拒之间:中国精英们的战略

5.1  对传统的重新解说

5.2  “现代”的威力

5.3  社会纪律与现代中国国家的形成

6.总结:话语与殖民地日常生活中符号的统治体系

第三章  宗教排斥:斯泰伊尔传教士与山东乡村社会的相互作用

1.结构前提:中国、帝国主义与基督教传教

1.1  帝国主义与基督教化:圣言会鲁南传教实践的政治维度

1.2  19世纪末山东的宗教与社会

2.圣言会向中国乡村推进:计划、方法和战略

2.1  “撒旦国”中的“圣斗士”:针对中国的传教话语

2.2  异教徒布道与祈祷:直接传教的工具

2.3  慈善事业、教育和印刷出版的上帝之言:间接的传教方法

2.4  斯泰伊尔中国传教士内部关于正确的传教方法的争论

3.社会秩序与宗教信仰:中国人对基督教传教的解说

3.1  超自然的灵感和疏远众神:中国民众接受天主教信仰的动机

3.2  抵抗与集体迫害:非基督教民众对传教活动的反应

3.3  传教与中国社会之间的冲突和争斗:案例

3.4  非物质资源的调动:义和团运动在山东

3.5  现代化与迷信:1900年以后中国国家在山东进行的反对民间宗教的宣传战

4.总结:排斥的形式

结语:殖民主义时代德国与中国相互作用的形式、功能和转型

1.统治的战略

2.抵抗的战略

3.跨文化相互作用的形式

附录

1.缩写符号

2.未刊史料和文献

2.1  德文档案

2.2  中文档案

2.3  西文文献

2.4  中文文献

资料来源: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编译丛书《在“模范殖民地”胶州湾的统治与抵抗》

文章点击数:       【 】    【更换背景色
哎呀404…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Not Found
哎呀…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温馨提醒您 - 您可能输入了错误的网址,或者该网页已删除或移动
211.103.15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