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库全书》:为清代最有代表性的丛书,也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部丛书。乾隆三十八年(1773)开馆从事《四库全书》的编辑工作,至四十七年(1782)基本完成,参加编辑和抄写的人员多达四千一百余人。该丛书按照古代传统的经、史、子、集四部编辑,故名《四库全书》。全书收入书籍3503种,共79337卷,分装36304册。每一种书籍都分别编写内容提要。该书只有写本,共抄录了7份,连底本共计有8部,分藏于皇宫文渊阁、圆明园文源阁、盛京故宫文溯阁、承德避暑山庄文津阁、镇江金山寺文宗阁、扬州大观堂文汇阁、杭州圣因寺文澜阁等处,每阁一部,前四处称”北四阁”,后三处则称”南三阁”。《四库全书》的编辑、保存和整理了图书,总结了我国古代丰富的文化典籍遗产。在整理方法上,辑佚、校勘、目录诸方面,对后世学术界有较大的影响。虽然在其编辑中篡改、删毁书籍是对古代文献的一种破坏,但它仍为研究我国古代的政治、经济、科学技术、历史地理,以及文学艺术等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
2、《知不足斋丛书》:乾隆年间鲍廷博辑、鲍志祖续辑,计三十集,选收唐代至清代的各类图书二百零七种,其中清代著作有刘体仁的《七颂堂识小录》、释道济的《苦瓜和尚画语录》、 重光的《画筌》、汪辉祖的《佐治药言》、翁广平的《余姚两孝子万里寻亲记》等。有乾隆、道光、1921年上海古书流通处三种刻本,为丛书中的佼佼者。
3、《艺海珠尘》,乾隆中吴有兰辑、道光中钱熙辅增辑,分十集,收书二百十七种,收有毛奇龄的《大小宗通绎》、《昏礼辨证》、董潮的《东皋杂钞》,李善兰的《方园阐幽》等。道光年间有刊本。
4、《岱南阁丛书》,裨星衍辑,收集编者所注释的古籍和他自己的著作。有乾隆间兰陵孙氏刊本,1924年上海博古斋影印本。.
5、《借月山房汇钞》,张海鹏辑,基本上收明清人著作,全部一百三十五种,分十六集。收有吴省兰的《皇上七旬万寿千字文》、吴伟业《复社纪事》、冯一鹏的《塞外杂识》、钱良择的《出塞纪略》、蒋伊的《蒋氏家训》、严有禧的《漱华随笔》,吴乔的《围炉诗话》、释普恩、立法等的《峨嵋枪法》。嘉庆即有虞山张氏刻本,1920年上海博古斋有影印本。道光年间,陈璜从中选择一部分,刻成《泽古斋重钞》,分为十二集出版。
6、《粤雅堂丛书》,伍崇曜辑,三十集,收有清人李介的《天香阁随笔》,翁方纲的《石洲诗话》,洪亮吉的《北江诗话》,钱谦益的《绛云楼书目》,王懋闳的《朱子年谱》,郁永河的《采硫日记》、郎廷极的《盛饮编》,张穆的《顾亭林先生年谱》,黄宗羲的《南雷文定前集》、《后集》、《三集》、《诗历》和《世谱》,程恩泽的《程侍郎遗集》等,有道光及光绪间南海伍氏刻本。
7、《史学丛书》,有光绪二十五年(1899)文澜书局本,二十八年(1902)上海焕文书局本,光绪间上海点石斋石印本,专辑清人校补正史的图书,计四十三种。
8、《畿辅丛书》,王灏编辑,光绪五年(1879)定州王氏谦德堂刊本,收历代河北人的著作或注释,共一百七十种,其中有一部份是流传很少的图书,特别是汇刻了清颜元、李塨、尹会一、孙奇逢、崔述等人的全集,魏裔介、魏象枢、王源、陈仪、朱筠、舒位、朱珪、方履篯等人的文集。
9、《畿辅河道水利丛书》,吴邦庆辑,道光四年(1824)益津吴氏刊印,汇辑明清两代关于直隶水利的图籍八种,中有允祥的《怡贤亲王疏钞》。
10、《上海掌故丛书》第一集,上海通社辑,1936年排印,主要收清代上海人的著作,有《阅世编》、《沪城备考》、《木棉谱》、《水蜜桃谱》、《淞南乐府》、《泸城岁事衢歌》等。
11、《四部丛刊》,张元济等辑,商务印书馆于1922年、1929年、1936年三次印刷,分经史子集四部,在集部收有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钱谦益、吴伟业、汪琬、朱彝尊、陈维崧、查慎行、方苞、厉鹗、戴震、全祖望、洪亮吉、孙星衍、卢文绍、钱大昕、汪中、阮元、恽敬、龚自珍、张惠言、曾国藩等人的诗文集。《续编》,1934年印行,收有嘉庆《大清一统志》,彭孙贻的《茗斋集》等。台湾商务印书馆梓行缩印本,初、续、三编,共五百五十六册。
12、《四部备要》,中华书局辑,1936年印行,亦分经史子集四部,收有《圣武记》、《国朝先正事略》、《中兴将帅别传》、《吾学录初编》、《文史通义》、《二十二史札记》、以及清人别集多种,有一部份与《四部丛刊》相重。
13、《国学基本丛书》,始由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辑出版,台湾商务印书馆继之,收书四百种,甲种本二千三百八十册,乙种本一千六百三十七册。
14、《小方壶斋舆地丛钞》,王锡祺辑,正编十二帙,补编十二帙,再补编十二帙,由上海著易堂分别于光绪十七年(1891)、二十年(1894)、二十三年(1897)出版,专收清人关于中国和外国历史地理、游记、风土记、边疆史地的著作,兼有外国人关于中国及各国史地的述作。
15、《皇朝藩属舆地丛书》,浦 辑,光绪二十九年(1903)金匮浦氏静寄东轩石印,分六集,收有清人边疆史地著作二十一种,有萨英额的《吉林外记》,西清的《黑龙江外纪》、许景澄《帕米尔图说》、曹廷杰《东北边疆辑要》、薛福成的《滇缅划界图说》、佚名的《平定罗刹方略》等。
16、《中国方略丛书》第一辑,台北成文出版社1968年印行,收清人方略体史书数十种,有《钦定剿粤匪方略》,《皇朝开国方略》,石香村居士的《戡靖教匪述编》,朱孙诒等的《团练事宜》,薛福成的《浙东筹防录》等。
17、《丛书集成初编》,商务印书馆编辑出版。编辑者原计划于宋元明清丛书中选择一百部,收书四千一百零七种,分四千册出版。其编选原则是以实用与罕见为主,以供社会需要和图书孤本的流传。在选定的一百部丛书中,清朝最多,达七十一部。它于1935年-1937年印行了三千四百六十七种,因抗日战争爆发而中断,在尚待出版的约一千种书中,已有六百四十三种制成纸型。1982年中华书局已征得商务印书馆同意,开始重印。
18、《清代稿本百种汇刊》,台北文海出版社印行,收有孙奇逢的《周易卜卦解》、郑庆崧《郑氏事实》、周鼎调的《嘉定周氏宗谱》、翁方纲《复出斋文稿》、官修《南巡盛典稿存》等稿本书。
19、《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编纂委员会编。乾隆间修《四库全书》,从全国征集到图书一万余种,以其中三分之一编成《四库全书》,另三分之二只存书名,不收其书,谓之''存目''。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编纂委员会从《四库全书存目》中择选书目,由齐鲁书社1997年影印出版。全书收经部存目书734种,史部1086种,子部1253种,集部1435种,共收存目书4508种,每套精装1200大册。各书所选底本多系善本,其中稿本22种,宋刻本15种,宋写本1种,元刻本21种,明刻本2153种,明写本127种,清刻本1634种,清写本330种,采用原版影印的方法,无篡改失真的弊病。
20、《续修四库全书》,是国家新闻出版署和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批准立项的国家重点出版项目。1994年初开始策划,到2002年3月完成编纂出版工作,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此书收录范围包括:《四库全书》遗漏、摒弃、禁毁,或列入“存目”而确有学术价值的图书;《四库全书》已收而版本残劣,有善本足可替代的书籍;乾隆中期以后至辛亥革命以前各学术门类、流派的代表性著作;四库馆臣所轻视、所不收的戏曲、小说中确具文学价值的部分;新从海外访回而合于本书选录条件的古籍,以及新出土的卷帙成编的竹简帛书。全书总共收书5213种,按经、史、子、集四部分类,经部260册,史部670册,子部370册,集部500册,全书共1800册。
(资料来源:中华文史网据冯尔康《清史史料学初稿》)< 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