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邠庐抗议》我馆藏有多种版本,它是近代中国早期维新思想家的先驱冯桂芬的代表作。冯桂芬于一八六○年至一八六一年冬在上海“避地暇日,笔之于书”,“凡为篇四十,旧作附者又二”1。笔者曾在《冯桂芬事略考》一文中说过:冯桂芬是两次鸦片战争期间,向西方寻求真理的先进人物之一,他的思想是沿着林则徐、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路线发展的,对早期维新思想的产生有着承先启后的作用,对中国近代思想政治有过积极的影响。《校邠庐抗议》集中反映了作者的政治思想,是研究冯桂芬思想的主要文献。从中可以看到先进的中国人为了国家民族的命运,在“欧风美雨”中艰难跋涉的一个环节,对于更多的了解中国的国情,把握近代中国的历史走向,认清中国人民“以俄为师”,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具有现实意义。
一、《校邠庐抗议》题解和刊行情况
《校邠庐抗议》的命名,主要是因为冯桂芬在上海的寓所称“校邠庐”,他自己亦称“校邠先生”。《太玄经》中有“斐如邠如”之句,谓文风很盛的意思。冯桂芬取谐音称寓所为“校邠庐”,表现了旧时代文人的雅士之风。关于“抗议”一词,作者说:“用后汉赵壹传语,名之曰‘抗议’,即位卑言高之意”2。据查,拉丁文中“抗议”一词含有“公开宣称”或“肯定”的意思。英文、法文含有“坚决主张”的意思。日文译西方语言曾首次用汉语“抗议”一词。古汉语中“抗议”历来和“抗论”意义相近,即抗直(或高抗)的议论。《后汉书》赵壹传中说:“下则抗论当世”,何敝传中说:“乐(恢)、何(敝)之徒,抗议在下”,与冯桂芬书名“抗议”意思相同:实际上是强化了的政治意见。现代汉语中所用“抗议”,含有表示强烈反对的对抗意识,是原词的引中,与该书书名“抗议”的意思有区别。
《校邠庐抗议》(以下简称《抗议》)完稿后,冯桂芬即抄录一份寄呈曾国藩,并附函请求作序。信中说:“检校劫余旧稿,将拙议四十首,缮成两帙,邮呈是正。筹笔余闲,抚览及之,如不以为巨谬,敢乞赐之弁言,托青云而显,附骥尾而彰,荣幸多矣!”3两年后,曾国藩复函冯桂芬说:“辛酉岁接奉惠书,……又蒙示以校邠庐大论四十首,属为序跋”。“自大著珍藏敝斋,传抄日广,京师暨长沙均有友人写去副本”4。冯桂芬首次请权势人物为《抗议》作序,结果只收到曾国藩复信一封,故然反映了曾国藩骨子里对《抗议》的态度,同时也说明在作者生前传抄本已经有了。《显志堂稿》吴云序中说:“同人咸促侵版,先生卒,秘匿不出”。说明《抗议》从写成至一八七四年作者逝世前十四年间没有刊行。
一八七六年(光绪二年),由冯桂芬的儿子冯芳缉、冯芳植主持编辑,校邠庐刊行的《显志堂稿》,辑录了冯桂芬生平文稿。但遵照冯桂芬遗嘱,没有将《抗议》四十余篇全部编入。维新派人物陈宝琛在《抗议》豫章刻本序中说:“先生自定其显志堂集,取此议登其半,以有所避忌,存录其半于家”。《显志堂稿》吴云序中说:“抗议四十篇不全录者,实体先生意也!”看来冯桂芬生前未能刊行《抗议》,又遗嘱只部分选录于《显志堂稿》,是有难言的苦衷的。
《显志堂稿》选录《抗议》多少篇?冯桂芬的孙子冯世澂说:“偿登十五议于集”。5对照按冯桂芬手定稿刊刻的冯氏家刻本,正好是十五篇(按即《显志堂稿》第十一卷)。
“光绪戊戌八月开雕”的《抗议》,是一八九八年维新变法中,由冯世澂主持刻行的家刻本。该本包括附录共五十四议。对照上海图书馆藏的冯桂芬手定《抗议》稿本可知,该本除将原稿本附录两篇编入正篇外,正篇四十二议,篇目、编次均与稿本相同,现抄录以供参考。
上卷二十二篇:公黜陟议、汰冗员议、免回避议、厚养廉议、许自陈议、复乡职议、省则例议、易吏胥议、变捐例议、绘地图议、均赋税议、稽□潦议、兴水利议、改河道议、劝树桑议、壹权量议、稽户口议、折南漕议、利淮鹾议、改土贡议、罢关征议、节经费议。
下卷二十篇:筹国用议、重酒酤议、杜亏空议、收贫民议、崇节俭议、复陈诗议、复宗法议、重儒官议、改科举议、改会试议、广取士议、停武试议、减兵额议、严盗课议、制洋器议、善驭夷议、采西学议、重专对议、以工巧为币议、用钱不费银议。
另外附录十二篇是:均赋议、裁屯田议、寓兵于工议、通道大江运米运盐议、借兵俄法议、上海设同文馆议、垦荒议、太湖收船议、银钞议、变通钱法议、变通淮盐议、沙田弥讼议。
冯世澂在家刻本后附有说明,内容云:“先大父(按即冯桂芬)所著《校邠庐抗议》四十篇,外附:以工巧为币、用钱不费银二篇。即自序所谓‘凡为篇四十,旧作附者又二’是也。尝命世激录原稿存于家,盖当时定本如此,甲戍先大父见背,先大夫(按即冯芳缉)校刊遗集,尝登十五议于集(按即《显志堂稿》)中。初无家刻专本,顾传抄既广,如津门广仁堂本、吴门潘氏本遂先后出。尝取校两本,篇次字句互有不同,盖皆非当时先大父手定本也。豫章局刻6,校集体例未善。一书之中,提行空格杂出不一,又删改原序,几失其真,而夺漏舛讹无论矣。今刻悉依家藏定本,篇次先后仍其旧,并取遗集中‘均赋议’等七篇(按即《显志堂稿》第十卷)及未刊外集‘太湖收船议’等五篇附入焉。”
把稿本和冯氏家刻本加以核对,证明冯世澂的说明是准确的,其家刻本在内容上保持了《抗议》的原貌。
《抗议》究竟有多少种刻本,笔者已知道的有:一八八三年(光绪九年)天津广仁堂刻本;一八八四年(光绪十年)豫章刻本;一八九二年(光绪十八年)吴门潘氏刻本;一八九七年(光绪二十三年)丰城余氏刻本、弢园老民校印本、文瑞楼石印本、聚丰坊校刻本;一八九八年(光绪二十四年)北洋石印官书局印本、上海著易堂精校本、冯氏家刻本;一九○四年(光绪三十年)甘肃官书局刻本。
上述刻本,编次顺序、篇目多寡不尽相同,可以看出《抗议》在维新思想非常活跃的戊戌前后刻行频繁,对当时的思想政治影响不小。
《抗议》是一部政论集,它所反映的冯桂芬思想的内容是什么?其积极意义何在?这是考察该书必须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二、面对现实,面向世界,主张变革是冯桂芬思想的主要精神
鸦片战争的隆隆炮声,一扫笼罩着清朝思想界面向故纸堆,背对现实的沉闷气氛。面对天朝的衰败没落和西方列强的船坚炮利,冯桂芬在《抗议》中,开始用世界眼光考察国家民族的地位。研究国情,正视现实,了解西方,认识西方,通过比较找出差距,正确估价自我,发出外抗强敌,内求变革的呼声,成为冯桂芬思想的主要精神。
《抗议》指出,清朝的腐败统治造成了“奉军国则民力竭,养兵勇则国力又竭”;“文臣不知兵,武士不晓事”;“倍征无艺”;“运道阻,天庚空”;“水利塞,稻田少,民受其饥”;“科目不得人”;“期功陌路,富贵贫贱不相恤”;“谏诤设专官,民隐不上达”;“俸薄官贪”;“则例猥琐,案牍繁多”,“夷患不已”;“器用苦窳”7等种种敝害。这是冯桂芬立论的出发点。
为什么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小而强,而中国却大而弱呢?《抗议》指出,比较之下中国已经落后了,即:“人无弃材不如夷;地无遗利不如夷;君民不隔不如夷;名实必符不如夷”;“船坚炮利不如夷;有进无退不如夷”8。中西比较的强烈反差是冯桂芬立论的根据。
冯桂芬主张“法后王”、“鉴诸国”9,反对因循苟且,固守祖宗之法不知变迁的愚昧思想。《抗议》指出:“古今异时亦异势”10,“自五口通商,而天下之局大变……虽五帝三王复起,不能改也”11。要参古制今,不拘中外,“凡有益于国计民生者”就不能说是“奇技淫巧”12。“法苟不善,虽古先吾斥之,法苟善,虽蛮貊吾师之”13。要承认变是理所当然的,“如历法,从古无数十年不变之理”14,“穷变变通此其时矣”15!应针对现时情况制定相应的变革方略,即“羼以夷说”16,“辅以诸国富强之术”17。倡西学、学西方的原则是“求诸已”,“用西人而不为西人所用”18要“出于夷而转胜于夷”19,总之,放眼世界,变革现状,自强救国是冯桂芬立论的落脚点。
从《抗议》可以看到,冯桂芬的变革思想一再和因循守旧的陈腐观念相冲突,几乎想超越了。无怪乎他的好友吴云一方面评价《抗议》是“关系民生国命,旁及西人格致之学”。同时又指出:“先生悲悯在抱,愤时嫉俗之心,时流露于笔墨间,故立言稍激”20。这种精神在当时却是难能可贵的。
但是,冯桂芬毕竟不能摆脱封建主义的羁绊,维护清王朝的统治,始终是他立论的立足点。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的二十年中,客观上还不具备突破传统的条件。所以,冯桂芬不敢忘记声明“不畔三代圣人之法”21,和“以中国伦常名教为原本”22。并以此总摄其政见,表现了其思想保守的一面,一定程度上冲淡了其思想的变革精神。
应当指出的是,《抗议》成书时,中国还没有自办工业,冯桂芬对其改革主张能否见诸实行,没有实践经验,思想上处于徬徨状态。他说:“明知有不能行者,有不可行者。夫不能行,则非言者之过,而千虑一得,多言或中,又何至无一行?存之以质同志尔!”23他寄希望于“皇上振刷纲纪”24,或当权者的青睐。他寄书稿给曾国藩,结果,却被束之书斋。曾国藩虽然承认《抗议》是“名儒之论”,却又认为“多难见之施行”(《曾国蕃日记》。)。这些都反映了冯桂芬思想的局限性。
从冯桂芬思想的局限性,可以看到《抗议》尽管言辞激烈,却不敢从根本上触及封建制度。清代文字狱屡见不鲜,《抗议》只有声明不离经叛道才能得以生存。在《抗议》稿本中,冯桂芬曾删去了“米利坚(按即美利坚)以总统领治国,传贤不传子”25的敏感字句,《显志堂稿》不录《抗议》“立言稍激”的部分,这些都说明,冯桂芬已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反映了作者畏祸自保的心态。它告诉我们,那个时代人们要想前进一步多么艰难!
但是,无论如何,在资本主义因素开始萌生的年代,冯桂芬思想的变革精神的积极意义是不可低估的。
三、揭露和抨击封建衰世的腐朽黑暗是冯桂芬思想的鲜明特色
《抗议》列举了在清朝政府的统治下,冗滥贪黩种种腐败现象。
1,冗员充斥。
“今之冗员多矣!不冗于小冗于大,不冗于闲冗于要,不冗于一二冗于十百”。“漕督所辖卫弁三百,标兵二千,暖衣饱食,安坐无事”。“河务衙门两河岁修五百万,实用不过十之一二耳,其余皆河督以致兵夫瓜剖而豆分之”。这些人还“弹压生监”、“恫喝平民”、“勒索州县”、“鱼肉小民”无恶不作26。
冯桂芬认为:“国家多一冗员,不特多一糜廪禄之人,即多一脧民膏之人,甚且多一偾国是之人,亦何苦设此累民累国之一倍哉”27!
2,吏治腐败。
“吏、户、兵、工四部为甚”。“其渠数十人,车马宫室衣服妻妾之奉,埒于王侯”。“吏部四司岁约三百万,兵部官少而费更巨,户部有盐漕,工部有河工,计四部岁不下千万”28。
“外省大小衙门人数尤众,婪脏更多,更不啻千万。究银所从来,国家之币藏居其三,吾民之脂膏居其七”29。
“会典诸书,奉恩将军以上俸数皆不录,闻近来岁支三百万,十倍于国初”30。
“苏州岁贡龙衣一箧,辄支千金,用万斛舟,具卫仪,由运河北上,日行数里,遇民船阑之,索钱以舟之大小为差,民船避之如贼寇”31。
冯桂芬指出:“今天下之乱谁为之?亦官亦吏耳!而吏视官为甚。顾氏炎武谓之:‘养百万虎狼于民间者是也’”。“非尽杀不可,然非一杀之而即也!杀一虎狼,复养一虎狼,其噬人自若是,今之吏之不可复用也”32!
3,卖官鬻爵。
“捐班逢迎,必工贿赂”。“近十年来,捐途多而吏治益坏,吏治坏而世变益极,世变极而度支益蹙,度之蹙而捐途益多,是以乱召乱之道也”33!
4,则例猥琐。
“今天下有大弊三,吏也!例也!利也!任吏挟例以牟利”。“例之大纲,尚不失治天下宗旨,至于条目愈勘愈细,其始若离若合,其继风马牛不相及,其终则郑声谵语不知所云,遂于宗旨大相背谬,偶一道破,无不哑然失笑者”34!
“刘文清服阕到京,命署缺部以原藉文未到駇之,特旨准署近年梗驿选人,以服阕文不到扣选者不知凡几”35。
5、案牍繁多。
“凡户、工二部纪银之书,皆胥吏舞弊之书也”!“如苏松重赋数倍于他郡,二三十倍于他省,未尝不载于赋役全书”,“骤阅之,但见款项之繁多,名目之猥琐,分合离糅之离奇,非老于此事者,无从得其每亩征税之数”。“尚书侍郎起家文史,不习会计,虽遍阅全书,亦不能知其数倍二三十倍者”36。
6,俸薄官贪。
“国家之败,由官邪也”!“外官自督抚以至典史,某阙肥,岁赢若干,某阙瘠,岁赔若干。所谓肥瘠者,皆陋规之属,扬扬然习于人口不以为怪,骤闻之,几疑官名为市肆之名吁,可叹也”
7,民隐不上达。
“上下之情不通也,久矣”!“所以通上下之情,而言者无罪,闻者足戒,微而显,婉而讽,莫善于诗,后世以为迁阔而废之”。“上与下又不宜隔,隔则民隐不闻,蒙气乘避而乱又生”37。
8,关政窳陋。
“关无善政”。“以所闻浒墅关一端言之,运米百石者,关吏教之报三十石,验过则云:实米四十石,应倍罚作八十石,仍少完二十石。若实报百石,所费且不止百石,其弊如此。大抵田赋之数,民之所出者二三,而国之所入者一。关税之数,民之所出者十,而国之所入者一”38。
9,田赋不均。
“赋税不均,由于经界不止,其来久矣”!“今吴田一亩,多不敷二百四十步,甚有七折八折者,……所谓南方地亩狭于北方者,此也”!39
10,武备松弛。
“天下大营凡四五,皆募勇居多,官兵每营不及万,然则平日所谓养兵百万者安在”?“各营大都虚额十之三,甚或四五,老弱十之一,炊□洒扫之夫十之一,实可备行阵者不及半”。40
11,驭夷失道。
“国家以夷务为第一政要”。“驭夷之道不讲,宜战反和,宜和反战,而夷务坏,忽和忽战而夷务坏,战不一于战,和不一于和而夷务更坏”。41
12,科举黑暗。
“求一途,可以禁锢生人之心,思才力,不能复为读书。稽古有用之学者,莫善于时文,故毅然用之”。42
“三年一科,今科失而来科可得,一科复一科转舜而其人已老,……意在败坏天下之人才,非欲造就天下之人才”。43
在封建专制的淫威下,冯桂芬以“为民为国开罪于权门势族而不悔”44的精神,以战斗的姿态揭露和抨击封建政治的黑暗。其“抗议”之声发聋振聩,犹如在樊笼中醒来的睡狮,一再碰撞封建秩序的铁窗。客观上告诉人们,这个社会已是千疮百孔,积重难返,日暮途穷了。不自觉地予示了封建制度灭亡的必然,催发了变革思想的萌生。
四、倡导西学,向西方寻找自强救国的良方,是冯挂芬思想的核心内容
要救国首先要爱国。面对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主权再次的大量沦丧,冯桂芬极度愤慨,他说:“有开天辟地以来未有之奇愤,凡有心知血气,莫不冲冠发上指者,则今日之以广运万里地球中第一大国而受制于小夷也”!45他分析了战后的严峻形势,忧心忡忡地指出:“西藏之南及新疆天山南路,皆与英属部孟加拉、本若等境接壤,可滤也!俄境东自兴安岭,西至科布多,毗连者数千里,近闻俄夷□迹已及绥芬河一带,距长白、吉林不甚远,更可虑也!”“将来四国(按即英、法、俄、美)之交即固,协从谋我”。46告诉人们对列强不能抱有幻想,忧国之心跃然纸上。
面对列强的狂妄的侵略野心和中国落后挨打的局面。冯桂芬内心充满了危机感,认为必须寻求自强之道以救国。“不然者,有可自强之道暴弃之,而不知惜,有可雪耻之道隐忍之,而不知所为计,亦不独英、法、俄、米之为患也,我中华且将为天下万国所鱼肉,何以堪之”?47同时,他又充满了紧迫感,疾呼:“自强之道,诚不可须臾缓矣!不自强而有事,危道也!不自强而无事,幸也,而不能久幸也!矧可猜嫌疑忌以速之,使有事也,自强而有事,则我有以待之”,“自强而无事,则我不为祸”。48
冯桂芬的自强之道是什么?他通过在华夷杂处的上海与洋人的多方接触和所读大量“夷书”,特别是中国反侵略战争的一再失败的事实,敏锐的察觉到西方国家在科学技术领域和生产力的发展上所取得的成就,对比之下,中国已是落伍者。针对当时还占上风的“鄙夷”思想,冯桂芬认为应当承认落伍的现实,“夫所谓不如,实不如也,忌嫉之无益,文饰之不能,勉强之无庸,向时中国积习长技俱无所施,道在实知其不如之所在,彼何以小而强,我何以大而弱,必求所以”。49针对“攘夷”的空谈,他又指出:“所谓攘者,必实有以攘之,非虚骄之气也!居今日而言攘夷,试问其何以攘之”?50冯桂芬的答案是:自强才有出路,唯一的途径是向西方学习。其目的是“用之,乃所以攘之也”!51
为什么要自强就要学西方呢?冯桂芬举古今中外事例说明学习的必要性。
“昔吴受乘车战阵之法于晋,而争长于晋。赵武灵为胡服而胜胡。“近事俄夷有比达王者(按即彼得大帝),微服用于英局三年,尽得其巧技,国遂勃兴。……前年西夷突入日本国都,求通市,许之。未几,日本亦驾火轮船十数,偏离西洋,报聘各国,多所要约,诸国知其意,亦许之。日本蕞尔国耳,尚知发愤为雄,独我大国,将纳污含垢以终古哉”!52
冯桂芬以日本、俄国向西方学习以图强的事例。举春秋时期吴国、赵国师敌制敌的故事,反复论证了向西方学习的必要性。
中国能否取得师夷长技的成效呢?冯桂芬认为是可能的。因为“中国多秀民,必有出于夷而转胜于夷者”53。“中华之聪明智巧,必在诸夷之上”。54凭着中国人的聪明才智,定能肩负起师夷自强的重任。
向西方学习应坚持什么原则?冯桂芬强调,要学习长处,要赶立性,不能依赖西方,以避免成为西方列强的附庸。他说:“愚以为今日又宜日鉴诸国,诸国同时并域,独能致富强,岂非相类而易行之,尤大彰明较著者”。55学习要“始则师而法之,继则比而齐之,终则驾而上之,自强之道,实在乎是”!他相信通过学习“当有殊尤异敏出新意于西洋之外者”。56
针对一些人买船请人的思想,冯桂芬坚决认为:“不可。能造、能修、能用,则我之利器!不能造、不能修、不能用,则仍人之利器也!利器在人手,以之转漕,而一日可令我饥饿;以之运盐,一日可令我食淡;以之涉江海,一日可令我覆溺,仓卒有隙,幡然倒戈舟中”。“借兵雇船皆暂也,非常也,目前固无隙,故可暂也,日后岂必无隙?故不可常也,终以自造、自修、自用之为无弊也”!57
向西方学习什么?冯桂芬认为:“学问者,经济所从出也”!“一切西学皆从算学出”。他提出了比较广泛的向西方学习的内容。
要学习西方的自然科学知识。冯桂芬说:“今则地球九万里,莫非舟车所通,人力所到,周髀礼疏,邹衍所称一一实其地。据西人与图所列,不下百国。此百国中经译之书……述耶稣教者,率猥鄙无足道,此外,如算学、重学、视学、光学、化学等皆得格物至理。与地书备列百国山川阨塞,风土物产,多中人所不及”。58
要学习西方的工艺技术。冯桂芬说:“输□之巧,至难也,非上知不能为也。圩镘之役,至贱也,虽中材不屑为也。愿为者不能为,能为者不屑为,必不合之势矣!此所以让诸夷以独能也”。59
关于学习的方法,冯桂芬认为必须从发展教育事业入手。他建议:“宜于广东、上海设一翻译公所,选近郡十五岁以下颖悟儿童,倍其廪饩,住院肄业,聘西人课以诸国语言文字,又聘内地名师,课以经史等学,兼习算学”。“英华书院、墨海书院藏书甚多,又俄夷道光二十七年所进书千余种存方略馆、宜发院,择其有理译之,由是历算之术,而格致之理,而制器尚象之法兼综条贯”60又建议:“推广同文馆之法,令上海、广州仿照办理各为一馆。募近郡年十五岁以下之颖悟诚实文童,聘西人如法教习,仍兼聘品学兼优之举贡生监,兼课经、史、文、艺不碍其上进之路。三年为期,学习有成,调京考试,量才录用”。这样“西人之擅长者,历算之学,格物之理,制器尚象之法,皆有成书经译者十之一二耳!必能尽见其未译之书,方能探赜索隐,由粗迹而入精微”。61
关于机器制造,冯桂芬建议:“宜于通商各口拨款设船炮局,聘夷人数名,招内地善运思者,从授其法,以授众匠”。62冯桂芬认为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设备,能促进各项事业的发展。在军事上“改造轮船,即百船已不止千船之用,无事可以运盐转粟,有事可以调兵赴援,呼应奔走无不捷”。63在盐务方面,“拟造容五六百吨轮船十,安庆、九江、汉口三处牵算,月得往来三,岁得往来三十六,凡运盐七八十万引,更用舟尾系舟之法,……又回舟可带米二三百万石”。64在农业上,用“火轮开垦之法,用力少而成功多,荡平之后,务求而得之,更佐以龙尾车等器,而后荒田无不垦,熟田无不耕”。65
为了发展科学技术事业,冯桂芬认为应当给科技人员以优越的地位。他主张“工成与夷制无辨者,赏给举人,一体会试;出夷制之上者,赏给进士,一体殿试”。66在视科技为“奇技淫巧”的愚昧思想占统治地位的年代,冯桂芬居然提出,让优秀的技术人员与熟读“四书”、“五经”的文人雅士一样平等,企图让他们走上被看作是最荣耀的科举正途,去参与国家的管理,扛鼎华夏,真有点惊世骇俗了。
总之,冯桂芬根据当时只能达到的认识水平,围绕关于倡导西学、自强救国的一系列问题所阐述的主张,成为其思想的核心内容。
五、结语
自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始,西方资本主义用血和火,把古老的中华卷入了殖民主义扩张的漩涡,打乱了中国人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方式,中国社会激荡于前所未有的巨变中。天外还有天,一切那么突然,令人茫然无所措。这些,迫使林则徐、魏源等忧国之士,率先睁眼看世界,了解世界,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富于时代性的口号。继则冯桂芬在《抗议》中,又进一步阐发变革现状,师法西方的思想,其内容更加广泛。
无独有偶,几乎同时,太平天国的革命领袖洪仁玕,提出了学习西方,建设近代化强国的施政纲领《资政新篇》,这个纲领虽然得到了洪秀全的赞许,可惜脱离农民革命的实际,却是纸上谈兵,未能实行。冯桂芬和洪仁玕分属不同营垒,走着不同的政治道路,但在向西方寻求真理以自强救国的旗帜下却是统一的。
冯桂芬与洋务派是有区别的,尽管他本人与洋务派的头面人物关系比较密切,一些主张(如上海设同文馆)也曾被洋务派所采纳。但是,冯桂芬却没有洋务派那样专门靠勾结依赖外国人,以解决船坚炮利的买办性。而是坚决主张通过学习,依靠自己的力量以自强。
冯桂芬与比他后来的早期维新思想家,显然少了些什么,早期的维新思想家政治上明确提出了“君民共主”的要求,冯桂芬没有,但在政治要求上,已有朦胧的民主意识,催发了维新思想的萌生,使他成为由地主阶级改革派向维新思想转变中的过渡人物。
《抗议》后来成为维新派的重要思想资料。戊戌变法时期,刻行频繁,论家蜂起,曾得到康有为、梁启超等的称道,冯桂芬被维新派奉为先导决不是偶然的。说明从林则徐、魏源,到冯桂芬,到王韬、马建忠,到康、梁一脉相承。《抗议》则是这个系列中一定时期的代表作。
中国的近代化应采取什么体制?冯著《校邠庐抗议》,在经济体制上是模糊的,在政治体制上是保守的。应当看到,冯桂芬没有到西方各国去进行详细的考察,因而,他的西学知识是粗浅的,视野是有限的,其变革思想也是脆弱的,缺乏科学性、实践性,今天看来更是早已过时的陈旧观念。但是,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在清朝封建统治的营垒中,冯桂芬思想最为活跃,他站在时代的巅峰,所发“抗议”确有风雷之声,其变革思想不时迸发出维新思想的火花,某些方面对今天仍有启迪作用,成为近代中国思想史上值得彪炳的一页。
注释:
1、《校邠庐抗议自序》,《校邠庐抗议》,聚丰坊校刻本第2—8页。
2、《校邠庐抗议自序》,《校邠庐抗议》,聚丰坊校刻本第2—8页。
3、冯桂芬:《与曾揆帅书》,《显志堂稿》卷五第537页。
4、曾国蕃:《致冯敬亭》,《曾文正公全集》书扎(四)第15144页。
5、冯世澂:《跋校邠庐抗议》,《校邠庐抗议》光绪戊戌八月开雕冯氏家刻本。
6、按即一八八四年,冯芳植在江西做官时刊行本。
7、《校邠庐抗议自序》,《校邠庐抗议》,聚丰坊校刻本第2—8页。
8、《制洋器议》,《校邠庐抗议》,聚丰坊校刻本第153—162页。
9、《采西学议》,《校邠庐抗议》,聚丰坊校刻本第147—152页。
10、《校邠庐抗议自序》,《校邠庐抗议》,聚丰坊校刻本第2—8页。
11、《筹国用议》,《校邠庐抗议》,聚丰坊校刻本第90页。
12、《采西学议》,《校邠庐抗议》,聚丰坊校刻本第147—152页。
13、《收贫民议》,《校邠庐抗议》,聚丰坊校刻本第101页。
14、《采西学议》,《校邠庐抗议》,聚丰坊校刻本第147—152页。
15、《改科举议》,《校邠庐抗议》,聚丰坊校刻本第123—130页。
16、《校邠庐抗议自序》,《校邠庐抗议》,聚丰坊校刻本第2—8页。
17、《采西学议》,《校邠庐抗议》,聚丰坊校刻本第147—152页。
18、《约堂算学杂记序》,《显志堂稿》卷一第133页。
19、《采西学议》,《校邠庐抗议》,聚丰坊校刻本第147—152页。
20、吴云:《吴序》,《显志堂稿》第7—17页。
21、《校邠庐抗议自序》,《校邠庐抗议》,聚丰坊校刻本第2—8页。
22、《采西学议》,《校邠庐抗议》,聚丰坊校刻本第147—152页。
23、《校邠庐抗议自序》,《校邠庐抗议》,聚丰坊校刻本第2—8页。
24、《制洋器议》,《校邠庐抗议》,聚丰坊校刻本第153—162页。
25、《公黜陟议》,《校邠庐抗议》稿本,存上海图书馆。
26、《汰冗员议》,《校邠庐抗议》,聚丰坊校刻本第18—24页。
27、《汰冗员议》,《校邠庐抗议》,聚丰坊校刻本第18—24页。
28、《易吏胥议》,《校邠庐抗议》,聚丰坊校刻本第38—41页。
29、《易吏胥议》,《校邠庐抗议》,聚丰坊校刻本第38—41页。
30、《节经费议》,《校邠庐抗议》,聚丰坊校刻本第94页。
31、《改土贡议》,《校邠庐抗议》,聚丰坊校刻本第84页。
32、《易吏胥议》,《校邠庐抗议》,聚丰坊校刻本第38—41页。
33、《改例捐议》,《校邠庐抗议》,聚丰坊校刻本第49—50页。
34、《省则例议》,《校邠庐抗议》,聚丰坊校刻本第42—46页。
35、《省则例议》,《校邠庐抗议》,聚丰坊校刻本第42—46页。
36、《厚养廉议》,《校邠庐抗议》,聚丰坊校刻本第72页。
37、《复陈诗议》,《校邠庐抗议》,聚丰坊校刻本第105—110页。
38、《罢关征议》,《校邠庐抗议》,聚丰坊校刻本第86—90页。
39、《均赋税议》,《校邠庐抗议》,聚丰坊校刻本第57—60页。
40、《减兵额议》,《校邠庐抗议》,聚丰坊校刻本第141—143页。
41、《善驭夷议》,《校邠庐抗议》,聚丰坊校刻本第162—166页。
42、《改科举议》,《校邠庐抗议》,聚丰坊校刻本第123—130页。
43、《改科举议》,《校邠庐抗议》,聚丰坊校刻本第123—130页。
44、冯桂芬:《五十自讼文》,《显志堂稿》卷下二第1066页。
45、《制洋器议》,《校邠庐抗议》,聚丰坊校刻本第153—162页。
46、《善驭夷议》,《校邠庐抗议》,聚丰坊校刻本第162—166页。
47、《制洋器议》,《校邠庐抗议》,聚丰坊校刻本第153—162页。
48、《善驭夷议》,《校邠庐抗议》,聚丰坊校刻本第162—166页。
49、《制洋器议》,《校邠庐抗议》,聚丰坊校刻本第153—162页。
50、《制洋器议》,《校邠庐抗议》,聚丰坊校刻本第153—162页。
51、《制洋器议》,《校邠庐抗议》,聚丰坊校刻本第153—162页。
52、《制洋器议》,《校邠庐抗议》,聚丰坊校刻本第153—162页。
53、《采西学议》,《校邠庐抗议》,聚丰坊校刻本第147—152页。
54、《制洋器议》,《校邠庐抗议》,聚丰坊校刻本第153—162页。
55、《采西学议》,《校邠庐抗议》,聚丰坊校刻本第147—152页。
56、《制洋器议》,《校邠庐抗议》,聚丰坊校刻本第153—162页。
57、《制洋器议》,《校邠庐抗议》,聚丰坊校刻本第153—162页。
58、《采西学议》,《校邠庐抗议》,聚丰坊校刻本第147—152页。
59、《制洋器议》,《校邠庐抗议》,聚丰坊校刻本第153—162页。
60、《采西学议》,《校邠庐抗议》,聚丰坊校刻本第147—152页。
61、《上海设同文馆议》,《校邠庐抗议》,聚丰坊校刻本第211—215页。
62、《制洋器议》,《校邠庐抗议》,聚丰坊校刻本第153—162页。
63、《制洋器议》,《校邠庐抗议》,聚丰坊校刻本第153—162页。
64、《利淮盐议》,《校邠庐抗议》,聚丰坊校刻本第77—82页。
65、《垦荒议》,《校邠庐抗议》,聚丰坊校刻本第198—199页。
66、《制洋器议》,《校邠庐抗议》,聚丰坊校刻本第153—162页。
(资料来源:《江西图书馆学刊》1991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