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八十一封北洋时期军政要员、社会名流的信札原件,最近在山西浑源县被民间收藏家发现。这批信札对一系列军政重大历史事件多有涉及,极具史料和文献价值。 这批由不同信笺组成的信札,全部裱贴在一大开本民国时期油印教科书《东西洋伦理学》上。浑源当地一位中医在整理祖上留下的故物时发现了这批信札并将其散出。写信人共涉及47位民国北洋名人,其中既有段祺瑞执政时期的皖、闽两派代表人物徐树铮、曾毓隽,又有北洋武力中坚李兆珍、吴焘、王怀庆、李毓芬、姜桂题、言敦源、倪嗣冲、吴凤岭及社会名流马玉昆、曾广銮、钱明训等人的信札。同时,时任督办军务处帮办的庆亲王奕劻亲笔信也包括在内。据初步考证,此批信札收件人为民初曾任多伦镇守使、察哈尔省都统的福建人王懋澄。
这批信札涉及内容广泛,诸如袁世凯与段祺瑞之间的政治关系,兵部设陆军部收回北洋六镇后“士官派”与北洋“武备派”的纷争;袁世凯旧部在北洋六镇整编后相互勾结,伺机再起的密谋;还有督军团成立后,各省督军之间如皖派、直派代表人物之间与各省军阀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以及王士珍内阁下台、段祺瑞上台后发生的“河间、合肥争攘权利”时秦皇岛截械一事的过程和北洋军阀在热河、察哈尔与山海关内外的军事部署等。
民初北洋党政要人信中对一系列军政重大历史事件多有涉及,因是私交同僚间的信函,且信主多为事件的亲历者或参与者,间或因写信人身份特殊和洞悉时政内情,披露了不少鲜为人知的史实;如张勋复辟,铁良与陆军部的相互钳制,奕劻拉拢军阀势力,徐树铮与倪嗣冲、曾毓隽就截械达成共识等,信中均有述及。这批信札大多可取可信、可作史料钩沉,为研究近代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历史提供了又一实物佐证。
写信人共涉及47位民国北洋名人。
(资料来源:《文汇读书周报》2004年6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