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10年7月、12月,清史专家滕绍箴、李治亭先生不畏酷暑与湿寒,先后两次奔赴贵州省黔东南州岑巩县水尾镇马家寨,对吴三桂后裔与陈圆圆归隐之地展开调查。新近出版的《陈圆圆后传》一书便包含了这两次考察的心血结晶。
该书主要从吴三桂卒后清军大反攻、洪化小朝廷及陈圆圆谋划隐身避险、陈圆圆与吴三桂后裔鲜为人知的关系以及她晚年生活等诸多层面,进行深入、系统的探讨。作者极为注重对吴氏族群、陈圆圆等人的隐蔽过程及其形成的特有文化之整体认识,既避免了单纯考证的分散与堆砌,又让历史疑问在整体研究的视角下迎刃而解。
首先,他们运用了极具价值的口述史料,那便是吴氏家族内设立的秘传人制。众所周知,吴三桂反清,被清朝视为罪大恶极的“逆臣”。按其罪过之大,势必株连家属。为生存下去,吴氏余脉只有远走他乡,隐姓埋名。约在康熙后期、形势趋于缓和之时,吴氏始立秘传人,将家族的历史代代分房口传,不得见诸文字,以免被朝廷发现。迄今为止,秘传人已是第10代。他们对于吴三桂、陈圆圆等人的身后事,可谓如数家珍。
在此之前,关于吴三桂反清失败后还有无后人传世和陈圆圆在昆明城破之后的下落如何,一直是历史之谜。各种文献资料中只有零星的提及,并无确凿的证据。随着两位先生的贵州之行,该问题取得了重要突破。他们从秘传人的口中得到了完整且翔实的信息:马家寨吴氏是吴三桂之子吴应麒的后裔。而这种说法却与史籍中所载,吴应麒是吴三凤之子、吴三桂之侄的说法相悖。原来,吴三桂官至明朝辽东副总兵时,曾娶一妾杨氏。其时,他已娶张氏为正房。史书记载张氏为一“悍妇”,“性嫉”,与杨氏不相容。不到两年,杨氏生下一子,取名应麒。而张氏已育有一子,名曰应熊。吴应麒出生几月后,其母杨氏病逝,张氏不愿接纳吴应麒,吴三桂便将他交给吴三凤育养。待吴应麒长大后,才认吴三桂为父、陈圆圆为养母。吴应麒以子事母之礼待陈圆圆,母子二人感情笃厚。康熙十七年(1678),吴三桂病逝。陈圆圆在昆明给吴三桂办完丧事后,因失望于郭壮图所操控的吴世璠新政权,便再下湖南辰州(作者分析应该是沅州),请来吴应麒前来会商未来的安排。面对急转直下的战况,吴应麒令将军马宝等将陈圆圆送入思州(贵州省岑巩县)猴子岭搭茅洞,秘密保护起来。而吴应麒仍留在前线与清军作战,为给陈圆圆在搭茅洞的隐蔽争取更充裕的时间。在与清军周旋了一年多之后,吴应麒看到洪化小朝廷败局已定,便悄然隐身,前往搭茅洞与陈圆圆会合,揭开了吴氏后裔隐蔽生活的序幕。雍正年间,吴氏才举家下山,移居马家寨。他们隐姓埋名,声称自己姓马。直至嘉庆三年,为纪念吴三桂称帝120周年,同时也是在清政府“追杀风松动下来”之后,马家寨吴氏才改回姓吴。尽管过着隐蔽的生活,但从吴姓家族的字辈排列依稀可见,他们的子孙仍世代铭记“永、能、兴、国、继、可、裕(玉)、坤”的遗训,保留着雄心勃勃、重振邦家的霸气。
其次,作者大量查阅了各种史料,对档案、地方志、笔记、文集等无不广收博采,认真梳理,潜心研究,进而分析和考证实物遗存、口述史背后隐藏的历史真相。面对宝贵的口述史料,两位先生立即进行系统、深入地整理,然后将其与文献资料中记载的史实,进行对比印证。例如,将史料中关于康熙十八年(1679)七月十四日,吴应麒奉诏回军“保驾”一事的记载,与秘传人所说“陈圆圆再下湖南,请来吴应麒前来会商”之事相互印证;以及把史料中关于马宝从康熙十八年(1679)八月下旬至十九年(1680)二月有将近半年未出现在两军对垒的战场上的记载,和秘传人所说“马宝此时正在思州猴子岭搭茅洞,秘密保护陈圆圆”这一口述史料相比较,以验证两种记述中所涉人物、时间、空间的吻合程度,从而帮助作出更客观的结论。而对于颇多争议的历史问题,作者并未偏听偏信,而是将口述史料和其它诸说排比条晰,斟酌取舍,而且作出了必要的考订。以吴应麒之父考为例,作者便从吴三桂对吴应麒的重视、吴应麒与陈圆圆的亲密关系、吴氏字辈排行、吴应麒与叔辈等人生卒时间的诸多方面进行比对,进一步确认吴应麒身世。上述比较研究,不仅有效地提高了口述史料的可信度,还有助于纠正其中的讹误之处,例如吴世璠的即位之地、陈圆圆与吴应麒在湖南会面的地点等问题,对传统研究方法所得之历史结论,进行了更好的补充和拓展。
第三,两位先生还利用了历史人类学的研究方法,深入到吴氏族人的家中,采取家访的形式,体察他们的生活方式及生活状态,并对当地的建筑、碑刻等遗迹进行考察,从中挖掘与吴三桂千丝万缕的联系。
通过对秘传人所述史实和文献资料的研究,作者从宏观方面知晓了那段不为人知的历史。随后,他们便从微观入手,以求真务实的态度,仔细观察马家寨保留的实物遗存,将历史和现实加以印证,挖掘更深层次的联系。他们将搭茅洞和马家寨独特的地理环境,与吴氏躲避追杀的心理诉求相结合,证明了两地先后作为隐蔽之所的可行性。搭茅洞,位于苗、侗、土家等少数民族居住地的环绕之中,并具有多山、多河流与溶洞、蔓草密林、交通便利等特点。马家寨,也位于寂静的深山翠林之中,周围人烟稀少。山寨的入口狭窄,容不得车身通过。寨内根据八卦图建造,巷道纵横交错,路皆用石板铺成,宽窄相同。巷道两侧高墙则用石块砌成,规格和材料皆同。因此无论行走到哪条街道,皆难以辨别其不同,遂造成视觉混乱。生人进来,很难找到出路,甚至连原路也难找回。由此足见,寨子的建造是为了防御和保护寨中人的安全。又如作者还将吴氏各家祭祀堂的横联“延陵堂历代宗祖昭穆考妣姻亲神位”之“延陵”,与吴氏祖先的发祥地——延陵,以及吴三桂当上将军以后曾别号“延陵将军”联系在一起,进一步推断马家寨吴氏乃吴三桂之后裔。
本书表现了作者的探索精神,以口述史料为突破点,并综合运用文本考证、实地考察的方法印证其真实性。它不仅弥补了三百多年来有关吴三桂、陈圆圆研究的历史空白,更是口述史、文献资料和实地考察三种研究方法相结合的典范之作。
(资料来源:《博览群书》2012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