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度是在汉魏以来察举制度基础上经漫长演变发展而来的,是在以德取人、以能取人基础上突出以文取人的一种全新的选官制度,是一种公开考试、公平竞争、择优录取的人才选拔制度。具体而言,是由朝廷开设科目,士人自由报考,主要以考试成绩决定取舍。它创始于隋,确立于唐,完备于宋,鼎盛于明,随后走向衰落,至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被废除,经历了1300年之久。
科举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选拔官吏的一种社会性考选活动,它与世卿世禄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等选官制度的不同,在于选拔官员主要不是靠血缘,不是靠关系,也不是靠门第,而是靠“学问”,即考试成绩。它为中小地主乃至平民提供了一个进身的机会,只要参加考试,任何人都有可能凭借自己的学识取得成功。“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在当时并不是一句空话。而政府、家族乃至整个社会又给予成功者以极大的荣誉,从而形成激发全社会奋发向上的道德力量。
1300年间,科举制度对中国的社会、历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其影响面之广,影响之深,超过任何一项典章制度。它不但决定应举者个人的前途、命运,以及家族的兴衰,而且还左右着当时的教育,影响着当时的政治、士风和文化,改变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婚姻观念,以及社会心态。君主们凭借它笼络人才,唐太宗面对士子们对科举的踊跃和倾注,曾得意道:“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唐摭言》卷1士子们则凭借它步入仕途,光宗耀祖,他们无一不把“金榜题名”作为人生的追求。科举考试就像一根指挥棒,整个社会的活动都围绕着它在转动。学校教育纳入了科举的轨道,“书中自有黄金屋”成为望子成龙者进行儿童教育的首课;世代的科场功名提高了许多家族的社会地位,赢得了世人的称道和崇拜;“榜下捉婿”成为时尚,并且不断演出着一个个婚姻家庭的悲喜剧;每逢大比之年,科场都会成为社会的焦点、议论的中心,同时社会传闻骤增,其中有真有假,有褒有贬。应运而生的新行当也在三百六十行中占有一席之地,为儿童编印启蒙书,为生童刊刻教材,为应试者选编、刊刻程文,成为坊间的一大热门;为应试士子占卜算卦者、捉刀代笔者枪手随处可寻;魁星阁之修建遍布全国,为士子们提供了奉祀之处,各色各样的泥塑、木雕小魁星在贡院外供应试者选购;为中式者送喜报、立牌坊也成了一些人的新职业;为新科进士的庆典、期集活动包括朝谢、赴宴、谒先圣先师、拜黄甲叙同年、立题名碑、造登科录等更是要调动各方面的力量,乃至京城的妓院。隋唐至明清的小说、诗歌、散文、戏曲乃至民间文学中,绝大多数作品都直接或间接与科举制有关,科举成了中国传统文学艺术创作长盛不衰的题材。毫无疑问,科举制已深深地渗透到中国封建社会政治、文化与社会生活的每个细胞之中。
科举制度经历过盛世,也伴随过动乱,最后与君主制几乎同时灭亡。无论现代人对科举的印象是好是坏,对它的评价是褒是贬,科举总是一种历史客观存在,并在1300年的社会生活中打上了它的烙印。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物,又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后世产生着影响。沈阳出版社正在出版一套“生活掠影”丛书,并将《科举生活掠影》纳入其中,这是很有意义的。它有助于我们了解科举时代的社会生活,从而进一步认识科举制度,正确评价科举制度。正因为如此,当该社编辑王凯旋先生向我约稿时,我欣然同意了。本书共列38个题目,内容涉及士子读书、应试、登科或幕第、婚姻等生活的各个方面,科场成功者及失败者的生活心态,与科举有关的各种社会活动、社会舆论,以及在科举制度影响下的读书观、功名观、价值观和社会心态。这里对科举制度本身的内容不做单独的阐述有关科举制度方面的著作已有很多,只是在某些题目中做一些必要的介绍。
(资料来源:《中国历代科举生活掠影》沈阳出版社2005年4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