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大连市图书馆是我国保存有大量珍贵古籍的图书馆之一,向为国内外学者所瞩目。1982年初夏,辽宁社会科学院历史所清史研究室的几位同志到大连考察清代碑刻和古迹,在调查过程中,市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向他们介绍了馆藏这部分档案,并请其帮助鉴定该档案的价值。原来,这些档案俱系清代顺治、康熙、雍正、乾隆等朝的官方档案,有满文本,亦有满汉合璧本,属清官秘档,弥足珍贵。经辨识后,将这部分档案又转回到原善本库妥善藏贮。为抢救这部分珍贵的文化遗产,当时大连市图书馆和辽宁社会科学院历史所初步商定,在适当的时候,双方合作对这部分档案进行挖掘和整理。 1984年9日。大连市图书馆文献研究室正式成立。是年十月下旬,辽宁社会科学院历史所关嘉录、魏鉴勋同志再次南下,与大连市图书馆副馆长孙克力、文献研究室主任王多闻同志研究合作事宜并制定整理规划。从10月30日起至11月5日止,双方合作对大连市图书馆藏清代档案作了清点,在此基础上又作了进一步的调查摸底,认定它确系北京皇宫内阁大库散佚在外的档案。这批档案的来龙去脉,据我们初步调查获知: 其一,1943年原满铁大连图书馆共进入两批档案。一批是从北京购进的,解放后留用的日籍馆员大谷武男参与了此事《书香》第十五卷。1959年1月,大连图书馆参考部对这批档案进行了整理,并编有《馆藏汉满蒙文字档案目录》。经查核,这批档案与我们现在整理的并不相干。第二批进馆的档案,也就是我们现在进行整理的档案,是1943年从满铁奉天图书馆移交来的。据大谷武男回忆:“1943年满铁三图书馆和调查部召开干部会议,因为形势严重,图书馆任务也有了重大变化,三图书馆业务进行了分工:大连图书馆为东亚关系、学术综合专门图书馆,奉天图书馆为交通、工业、工学的社业图书馆,哈尔滨图书馆为北满及苏联关系的专门图书馆。根据这次决定,从大连图书馆把自然科学、工学、医学、交通、通信的图书搬到奉天图书馆,从奉天图书馆把中文古书、欧文贵重书搬到大连图书馆,大连图书馆成立了中文组。”另据曾在满铁大连图书馆工作过现已离休的田余年先生回忆:“当时我在满铁图书馆做勤杂人员,1943年从奉天图书馆运来一批档案,由奉天图书馆的植野武雄监运,后来他就留在大连图书馆任汉籍部主任。当时是我亲自开的箱子,并钤上“大连图书馆藏”朱文方印。由于大谷武男不懂满文,因此那时没有整理满文档案,只整理了满汉合璧部分。”田氏的回忆与大连市图书馆现藏正在整理的这部分档案状况基本一致。我们清楚地看到,满汉合璧部分都有红白相间的日文摘由贴签,而这些贴签均出自一人手迹,经鉴定确系出自大谷武男之手。 其二,1928年罗振玉把“八千麻袋”中的一部分档案带来大连,于1933年成立了“旅顺库籍整理处”,请日本人松崎柔甫做整理处处长,到1936年整理完毕,由罗振玉之子罗福颐编定了《大库史料目录》、《史料丛鳓、《史料丛编二集》三个目录,我们曾仔细查阅,并未发现有总管内务府题本。此外,我们也未见到松崎有其个人的整理目录。 综上所述,可以认为:第一,大连图书馆这批档案与“旅顺库籍整理处”无关,排除了这批档案来自“库籍整理处”的可能,从而不宜肯定它就是罗振玉带到大连“八千麻袋”中的一部分;第二,这批档案似亦与松崎无关;第三,这批档案确系来自满铁奉天图书馆无疑。至于该档如何辗转流失到该馆,是否来自“八千麻袋”,均有待于进一步查清,也望知情者提供这方面的情况。 从1985年6月11日开始,我们按照档案分类整理原则,将大连市图书馆藏清代内阁大库档案逐件摘由分类,填注卡片,装人封筒。这是一项艰苦的工作,有的档案虫蛀受损,纸尘扑鼻;有的档案受潮粘连,翻阅时需要一页一页轻轻揭开。到11月初为止,经过计两个月紧张的工作,整理分类任务圆满完成。大连市图书馆藏清代内阁大库档案大部分系总管内务府题本,此外,尚有相当数量的各库月折,以及少量的部员奏本、题本底稿、官员呈文、银物清册、商人族谱、殿试试卷等。总管内务府题本皆为折叠式,在满文题本和满汉合璧题本上都钤盖总管内务府大印也有部分题本钤盖司院之印,在本首上注有满文批红或汉文批红。这些题本俱系原件,不是抄件,加之内务府题本专写内廷秘事,不准外露,能够保存至今,实属难得文物。大连市图书馆保存的总管内务府题本包括清代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等各朝题本,尤其是康熙朝的题本俱系满文,更是稀世珍品。顺治、雍正两朝题本满文和满汉合璧参半,乾隆朝之后题本基本上全是满汉合璧本。鉴于总管内务府题本数量可观,内容丰富,我们特设总管内务府全宗,下分7大类,每大类之下又分若干小类。在分类中内容有互相交叉者,则取主要内容归类。例如粮庄庄头涉罪,本应放在奖惩类中,但因主要内容反映的是粮庄内部的矛盾和斗争,故统归粮庄类中。所分7次类,计: 1.职司铨选类职司、铨选、科举 2.奖惩抚恤诉讼类奖惩、抚恤、诉讼 3.皇庄类粮庄、果园、打牲、畜牧 4.宫廷用度类宫廷用度、月折、武备、皇商 5.营建类陵寝、建筑、官房 6.宫苑类 7.进贡外藩进贡、官员进献 经过整理统计,大连市图书馆藏清代内阁大库档案总管内务府全宗共计二千余件,残件六百余件。其中满文八百余件,满文残件五百余件;满汉合璧一千一百余件,满汉合璧残件一百余件。康熙朝题本皆系满文,有近七百件之多。 二 总管内务府是清朝特设的管理皇室事务的机构,“掌上三旗包衣之政令与宫禁之治,凡府属吏、户、礼、兵、刑、工之事皆掌焉。“《光绪朝大清会典》卷89可谓朝廷中之朝廷。此外在清朝发祥地盛京还设有盛京内务府,隶总管内务府统辖。实际上总管内务府的职能已经远远超出了执掌宫禁事务的范围。大连市图书馆所藏总管内务府题本涉及的机构主要有总管内务府七司三院。七司即:会计司、都虞司、庆丰司、广储司、慎刑司、掌仪司、营造司;三院即:上驷院、武备院、奉宸苑。此外,还涉及中央六部各衙门、外省督抚以及盛京内务府等机构。从内容上看,这些题本不仅记载皇帝家事,而且涉及国家庶政;不仅反映了封建帝王骄奢淫逸豪华无度的宫廷生活,也记录了他们“朝乾夕惕”勤于治国的所作所为。总之,反映了清朝政治、经济、文化乃至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研究满族史和清史尤其是宫廷史的珍贵的第一手史料。 为明晰起见,现将大连市图书馆藏总管内务府题本择其要者综述如下: 有关曹雪芹家世档案史料的新发现。 1984年11月初,我们在清点大连市图书馆藏清代内阁大库档案时,从纷乱的未加整理的康熙朝满文档案中,发现了反映曹雪芹祖父曹寅在总管内务府任职期间活动的奏本、题本原件,继而又看到几件曹寅署名题奏的满文题本。譬如有一件满文奏本记述了康熙二十五年曹寅任总管内务府会计司郎中一职,曾奉命查勘畿辅皇庄灾情并议处不法庄头,内容翔实具体,洵为罕见珍本。现将该奏本汉译文择要摘录如下: “康熙二十五年十一月十日 会计司郎中臣舒树等谨奏,为议罪事。……据郎中曹寅等查勘后缮具带回之档册内载,除庄头博德伊、崔盛修等二十三名原告称其田禾因河水泛滥被淹及遭螟蝗、棉虫之害情形属实不议外,庄头秦陶色、张成荣、钱子银等一百九十八庄及征豆之两名汉人,总共二百名庄头五百二十八晌以下,七响以上,实属浮报。半分庄头常寿、豆秸庄头李迢远等十六名庄头八十六晌以下,二晌以上,亦属浮报。此辈既已浮报,拟前来报粮时议罪具奏。再,据胡登科等六名庄头告称,先前河水泛滥时,伊等田禾被淹,业经报告。令地里洪水已退,查得田禾并未大损,情愿喂养牧群、交纳官赋。话虽如此,伊等显系特请免罪,故此辈亦应在浮报庄头之列议罪具奏。 有关记载曹寅在总管内务府会计司任职期间一些重要活动的满文档案的发现,不但有助于对曹寅官宦生涯的深入研究,而且使我们对文学巨著《红楼梦》中有关庄头活动的时代背景、独具特色的清代皇庄的经济形态等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和认识。此外,还发现了苏州织造李煦参劾其弟不法行为并请连同自身一并治罪的满文题本残件。在清点满汉合璧档案过程中,魏鉴勋同志发现了有关曹颊骚扰驿站获罪的题本原件,王若同志进一步做了整理。这是迄今为止国内所发现的曹颊骚扰驿站获罪史料中的最完整的原始档案。该件为总管内务府事务和硕庄亲王允禄于雍正六年六月二十一日的题本。文中引据山东巡抚塞楞额于雍正五年十一月参奏曹颊等骚扰驿站的题本原文及塞楞额开列的曹颊等骚扰驿站详情细节的清单。此外还有当时审讯曹顺等人的详细记载。该题本汉文、满文完好无损,书写也极为工整。现将总管内务府事务和硕庄亲王允禄等拟议处罚曹颊等人的一段文字引录如下: “查定例:驰驿官员索诈财物者革职,等语。但曹等俱系织造人员,身受皇上重恩,理宜谨慎事体,敬守法律;乃并不遵例,而运送缎匹沿途骚扰驿站,索取银钱等物,殊属可恶。应将员外郎曹顺革职,笔帖式德文、库使麻色革退。笔帖式、库使均枷号两个月、鞭责一百,发遣乌喇,充当打牲壮丁。其曹颊前站家人方三、麻色家人祁住、德文舍人冯有金,虽听从曹颊等指令,而借前站为端,骚扰驿途,索取银钱,亦属可恶,应将方三、祁住、冯有金各枷号两个月,方三、祁住鞭责一百,冯有金责四十板。其曹顺等沿途索取银两虽有帐目,不便据以为实,应将现在帐目银两照数严追,令交广储司外,行文直隶、山东、江南、浙江巡抚,如此项银两于伊等所记帐目有多取之处,将实收数目查明,到日仍着落伊等赔还可也。臣等未敢擅便,谨题请旨。 该题本的发现,是继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张书才同志发现关于曹颊获骚扰驿站罪的雍正七年刑部移会之后,又一可喜成果和新的突破,对于深人探讨曹顺获罪原因,是具有说服力的重要的档案依据。 利用新发现的有关曹雪芹家世的档案史料,开展专题研究,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果。计有:关嘉录、何溥滢合写的《曹寅与皇庄》,魏鉴勋:《曹颊骚扰驿站获罪始末》,王若:《曹颊被枷号的问题及其获罪原因之管见》、《曹颊获罪原因浅析》等论文,受到了学术界的重视。 在总管内务府机构的设置、沿革以及管理措施方面,也发掘了不少很有价值的档案史料。 康熙十六年十月二十八日内务府总管噶鲁的一件满文题本,详细记载了总管内务府七司三院等衙署更名的起因和过程,弥补了清代官书如《大清会典》、《大清会典事例》以及《总管内务府则例》等记载的不足,对于研究总管内务府机构的设置沿革,是一份珍贵的档案史料。再,有关严格管理、严明奖惩的题本,对研究清代严细的施政情况大有禅益。如乾隆十二年四月二十六日和硕庄亲王允禄的一件题本中转引一道谕旨: “畅春园所用竹蒿过多。再,该处地方不甚辽阔,而所用扫帚以至七百余把,亦觉过多,甚属糜费钱粮。且扫帚原系打扫地方应用,其地面理宜洁净,而现今诸处甚属污秽。著将管理事务郎中翁悟托交该处治罪。钦此。”为此,允禄等查议, “应将管理畅春园事务之郎中翁悟托照不行详查例罚俸六个月……”类此案例,在题本中时有记载,反映了清代皇帝的吏治措施,以及总管内务府的行政效率。 在总管内务府全宗中,反映经济方面的档案史料占有很大比重。 记载康乾盛世时期皇庄的生产、经营、管理还有物价等内容的满文题本和满汉合璧题本为数不少,是研究清代皇庄这一独特经济形态的宝贵史料。譬如康熙四年十一月十三日内务府总管巴喀、明珠等缮具的一件满文题本,对庄头报粮事宜作了详尽的记述。“据宣徽院案呈,山海关内外众庄头告称该年遭逢旱涝灾害,田禾损失严重,不能完纳官粮,经查勘属实,并请旨每庄减纳额粮。旋奉谕旨:山海关内良田较多之庄,着每庄报粮五十石;良田较少之庄,着每庄报粮三十石。山海关外之庄,依议每庄报粮七十石钦此。”宣徽院遵旨详细开列了山海关内外庄头报粮的实情,经内务府总管巴喀等详议,拟定奖惩庄头办法,谨题请旨准行。这件题本提供了极为珍贵的皇庄生产、管理以及处理灾情等方面的档案史料,填补了引清官书中有关记载的空白。此外,有关宫廷用度的题本,内容极为丰富,数量也很可观。大连市图书馆还保存了大量的月折。内务府广储司六库所、储银物的出纳,按月缮折送司核对,呈堂奏销。这些月折详细记录了内务府广储司六库即银库、皮库、瓷库、缎库、衣库、茶库所储银物的出纳情形,是较为完整的经济史料,不仅反映了清代社会经济生产发展的状况,也暴露了当时诸如买卖人口等方面的社会问题。如雍正十二年八月银库进项月折中就有如下记载: “六格管领下领催白二保买人官二等地一顷二十亩,三等地九顷二十一亩九分零,共作价银一千十二两五钱五厘二毫八丝内,初限交银三百三十;七两五钱一厘七毫六丝。……” “原任佐领萨齐库欠买卖人保全名下人官银二万两内,除先交过伊家产折价银四千五十三两,今又交变卖老幼家人六口身价银四十四两。” 在宫苑一类中,不少题本反映了圆明园、畅春园的建筑、修缮、管理及费用开支情形。内务府档案为我们研究皇家园林规模及当时社会生产发展水平提供了十分有益的资料。如乾隆十二年五月二十五日一件题本记载了“圆明园自乾隆十一年正月初一日起至十二月二十九日连闰月共十三个月,除用过红螺炭六万三千一百九十斤二两,白炭三万四千斤,黑炭三十三万九千四百零六斤七两,煤三十九万二千三百十斤八两,木柴二百四十四万七千四百十八斤五两外,尚剩余红螺炭七万三千四百零三斤十二两七钱,白炭二万二千九百五十五斤,黑炭五十九万零九百十九斤五两三钱,煤三十四万七千零六十斤四钱,木柴一百八十一万三千六百二十八斤十三两,人于乾隆十二年应用。”有关清代宫殿建筑的档案也有新的发现。如顺治十六年十一月一份修建大光明殿取讨颜料、工匠的底簿系满汉合璧本,开列了所用各种颜料和物料达七十八种之多,各项工匠计有十六种,这对于研究宫殿建筑和清代手工业发展水平都是珍贵的参考资料。 有关地震的档案史料也有所发现。 如总管内务府的两件满文题本记载了康熙十八年、五十九年畿辅地区及京师西北保安州、怀来县发生强烈地震的实况。这两件题本分别对畿辅地区及居住在保安州、怀来县地区的内务府庄头、庄丁等在地震中人、畜、房屋、什物伤亡损失的具体数字作了详尽的记录,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地震的严重程度及清政府所采取的赈济措施。这一档案史料的发现。填补了清官书和方志中的阙漏,为地震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反映清代民族关系和民族政策的档案史料也不乏见。 康熙朝有关外藩进贡的满文题本多达一百余件。这些题本详细记载了少数民族进贡的品种和数量。在贡物折赏上,往往赏物价值高于贡物价值,体现了清廷对少数民族的优渥和礼遇,尽管这是一种笼络的手段,但仍具有积极作用。这些题本展示了康熙朝少数民族频繁来京进贡的盛况,生动体现了在祖国统一的多民族的大家庭中各民族之间的密切关系,同时也反映了康熙帝处理民族问题确有独到之处。 在总管内务府全宗中,还有反映清代文化的档案。 其中有关于清朝科举的题本,亦有保存完好的殿试试卷。有一件总管内务府题本,记载了我国古籍巨制《古今·图书集成》装订完成呈送御览的情况。《古今图收集成》一书装订完成后,由武英殿委员库掌爱星阿于乾隆二十八年九月初六日送到热河,时乾隆皇帝尚在木兰。十一日乾隆帝回驻热河之后,热河总管永和漫不轻心,未行具奏,被总管内务府议处。这件题本清楚地反映出《古今图书集成》装订完成呈送御览的时间、地点以及乾隆帝是年在热河一带活动的情况,是重要的文化史料。(王多闻、关嘉禄提供)。 (文章来源: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档案调研报告》二,本文为中华文史网首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