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区划名。古为雍州外西域之地,一向与中原内地有密切联系。汉代即在西域设都护府。唐代则设北庭及安西两大都护府以统辖天山南、北路。元代置三行尚书省,又增设天山南、北宣慰司。明代为蒙古族四卫拉特部落、回部诸族及巴什伯里、叶尔羌、吐鲁番诸部族所居之地。清顺治四年(1647),哈密内属,吐鲁番亦为藩属。乾隆十九年(1754),蒙古族杜尔伯特、和硕特、辉特三卫拉特部落亦先后归附。乾隆二十年平定准噶尔部之乱。乾隆二十三年至二十四年先后平定阿睦尔撒纳及大小和卓木之叛乱, 全疆统一内属。乾隆二十七年,设伊犁将军、都统及参赞、办事、协办、领队诸大臣,分驻新疆各地, 并设阿奇木伯克等管理回务。光绪十年(1884),建为行省,置甘肃新疆巡抚(驻乌鲁木齐)及布政使司,隶属于陕甘总督。辖有四道(镇迪、伊塔、阿克苏、喀什噶尔)、六府(迪化、伊犁、温宿、焉耆、疏勒、莎车)、八直隶厅(镇西、吐鲁番、哈密、库尔喀喇乌苏、塔尔巴哈台、精河、乌什、英吉沙尔)、二直隶州(和阗、库车)以及一厅、一州、二十一县。东西广七千四百里,南北长三千七百里。宣统三年(1911),计有编户四十五万三千四百七十七,人口二百零六万九千一百六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