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史综览 > 论著索引
2005年台湾、香港、澳门地区出版中国近代史论著目录·论文2
作者:近代史研究所图书馆 责编:

来源:  发布时间:2007-02-08  点击量:526
分享到: 0
 加入收藏      更换背景   简体版   繁体版 
   

论文 

  

六、思想、文化 

  

    清代公羊学与晚清的变革.陈福滨.哲学与文化,11 

    清代公羊学思想之形成、扩大与影响.张永俊.哲学与文化,11 

    想象现代化:一九三年代中国思想界的一个解剖.潘光哲.新史学,16(1) 

   想象民族耻辱:近代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东亚病夫.杨瑞国立政治大学历史学报,23 

    从胡与钱穆的学论争看现代学思想的转型.杨一鸣.史辙,

    戴季陶的《日本论》:思想史视野的观察.侯智元.思与言,43(1) 

    湾三年代颓废意识的可见与不可见:重探进步意识与阴医观看.刘纪蕙.中外文学,34(3) 

    日治时期湾建会组织架构初探.吴昱莹.湾风物,55(4) 

    消逝的清道光年间古宅:中县乌日乡石螺潭孝思堂.林佳灵.湾文献,56(2) 

    日治时期湾日式木造住宅之木割法探讨王惠君.北文献,154 

    静生生物调查所:中国近代最有成就的生物学研究机构之一.姜玉平.传记文学,

    西医与近代中国社会.贾学德.文化杂志,54 

    中西医脉学理论在近代史上的初遇:以唐宗海(1851—1897)的医学观点为例.皮国立中国历史学会史学集刊,37 

    小梅庄公文类纂(1920—1945)之史料学研究:形态解析.李若文.湾史料研究,25 

识字入门:明清以来的杂字书.吴蕙芳.兴大历史学报,16 

日治时期湾的杂字书.吴蕙芳.海洋文化学刊,12 

    从张灏和王汎森两本著作谈对中国近代思想史的看法.罗皓星.政大史粹,

    百年郑和研究(1905—2005).时平.文化杂志,54 

    追索晚清阅读史的一些想法:知识仓库思想资源概念变迁.潘光哲.新史学,16(3) 

    开拓近代中国历史图象的新天地:近代中国的阅读、出版与文化专辑导论潘光哲.思与言,43(3) 

    再谈历史与文化.黄应贵.东吴历史学报,14 

    军国主义军事化:历史学者是否应该使用这两名词来分析二十世纪之中国?GreenColin.近代中国,162 

    清代湾方志所载官祀建之时代意义.张昆振.湾文献,56(2) 

《重修凤山县志》版本与校勘.胡巨川.高市文献,18(1) 

《嘉义县志》大纲修订总说明.雷骥.嘉义县文献,32 

湾古典文学史概说(一六五一~一九四五)黄美娥.北文献,151 

    五四时期中国新旧文学阵营的重组过程:以胡和南社成员的论辩为讨论对象.林香伶.兴大人文学报,35(

    晚清词汇的意义转变:以梁启超对民族一词为例.梁世佑.史汇

终战前后永靖汉诗三杰的叙事诗.张瑞和.彰化文献,

湾传统汉诗对乡土文史建构的意义:以北斗街为例谢瑞隆.彰化文献,

    吴德功的割经历与心境转变:以《瑞桃斋诗稿》乙未、丙申诗作为研究中心.李知灏.彰化文献,

    清代湾诗中儒学传承与文昌信仰的关.许惠玟.东海大学文学院学报,46 

    清治时期湾游宦散文的特色及其影响.田启文.东海中文学报,17 

    国共斗争与历史再现:姜贵《风》与杨沫《青春之歌》的比较研究.陈建忠.湾文学研究学报,

    论晚清常州词派对清词史解释取及其在常派发展上的意义.侯雅文.淡江中文学报,12 

    藤井省三《湾文学这一百年》评介.黄幸代.中国文化月刊,297 

    清末民间神像版画的作工艺与图像分析.黄倩佩.国立历史博物馆学报,32 

我们对音乐报国应有的认识.齐国良.河北平津文献,31 

粤乐的传承、推动和奏,下.江正诚.广东文献,33(1) 

媒材与艺创造: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中的茶戏与八音活动之探讨.苏秀婷新竹文献,

    冈山镇戏院发展史.刘天赋.高县文献,24 

    曾与邵氏匹敌的大中华影业公司:略谈大中华的创办人和投资者.子王.明报月刊,

    战后国民党新闻机构的企业化尝试(1945—1949)高郁雅.辅仁历史学报,17 

    战后初期湾的图书出版:19451949年.蔡盛琦国史馆集刊,

    清末九芎林文林阁鸾书.戴淑珍.新竹文献,18 

    百年前鸾书《化民新新》之社会关怀与道德规.戴淑珍.竹堑文献,35 

    阅书消永日:良友图书与近代中国的消闲阅读习惯.芳珍.思与言,43(3) 

    开拓近代中国历史图象的新天地:近代中国的阅读、出版与文化专辑.潘光哲思与言,43(3) 

古西部(绥远)早期的报纸.杨性恺.绥远文献,29 

北京大学与《新青年》编辑部.张耀杰.传记文学,10 

民国期间的湖南中山图书馆.寻霖.湖南文献,32(4) 

国史馆规划后设资料(Metadata)经验谈.林平华.国史馆馆刊,38 

    乡土文化之撰写:以南市青年”“府城传奇专栏为例.何培夫.湾文献,56(1) 

    身份想像:一九三年代文艺大众化的讨论.曹清华.二十一世纪,89 

    自强运动中的教育:谈教育改革的新旧冲突张玮驿.洄澜春

    1916体操科教授要目取调委员报告书编纂之研究.谢仕渊.湾文献,56(3) 

    书房义塾相关规程”(府令)定过程与湾公学校设置之关连.大滨郁子湾文献,56(2) 

    忍教黄埔青史尽成灰:有关黄埔校史的讨论与辨正.陈三井.近代中国,160 

    破坏与成长:抗战时期高等教育的强韧特征胡国.近代中国,163 

抗战初期两所鸡犬不留的大学经盛鸿.传记文学,11 

北帝国大学到湾大学:以考古人类学研究为例.欧素瑛.北文献,153 

    从文大看南开大学.曾习贤.中外杂志,

    谈日治时期湾教育史料的发掘与研究的深化.吴文星.湾教育史研究会通讯,41 

    论陆志鸿治校风格与大文学院(19468—19485).李东华.大历史学报,36 

    战后初期湾大学留用的日籍师资.欧素瑛国史馆集刊,

    日治时期北师学校修身教育之研究(1902—1929)谢明如.湾教育史研究会通讯,39 

从实业教育到职业教育:论近代中国社会发展与教育推行之关(1904—1922).邱秀香.辅仁历史学报,16 

清代边区儒学的发展与特质:湾书院与内古书院的比较.黄丽生湾师大历史学报,34 

    第一所私立职业学校:基隆夜学校.陈青湾文献,56(1) 

    总督府南中学校校史影像中的教育活动与历史情境.王厚匡湾教育史研究会通讯,41 

    中县雾峰国民小学校史研究(1898—2003).张雅雯国立新竹师学院教育研究所论文集,10 

    日治时期湾幼稚园之设立与发展.林崎惠美.湾教育史研究会通讯,41 

    寺庙空间的变迁与意义的转化:以新竹市金山寺为例.吴庆杰.竹堑文献,32 

    苗栗县弥勒山普光寺草创期和历任住持之记录.孙素琴.苗栗文献,17 

    藏传佛教道厂在湾的发展概况.薛荣祥湾文献,56(2) 

    民间信仰与宋元以来韩江中下游地方社会的变迁.陈春声.东吴历史学报,14 

    吃斋与清代民间宗教的发展机.林泽荣.湾师大历史学报,33 

    清代倒风内海地域内民间信仰初探:以妈祖信仰为例的一个观察.赵文荣.南瀛文献,

    清代湾文教发展与风水习俗的关联,上下.洪健荣.湾风物,55(2—3) 

    清代湾的巫觋与巫俗:以《湾文献丛刊》为主要材料的初步探讨.林富士.新史学,16(3) 

    近百年来妈祖研究概况.蔡相辉.北文献,152 

    山东地区妈祖信俗的初步研究.阎化川.文化杂志,55 

从三山国王、义民爷到文昌帝君:看清治时代芎林客族群信仰特质与历史文化的变迁.庄兴惠.新竹文献,11 

杨寮的庙宇与地域社会:庄惠珍.竹堑文献,35 

    大龙峒保安宫癸未年三朝庆成醮醮典行事,下.谢宗荣北文献,154 

    心灵原乡丛书介绍:大甲妈祖战后进香资料的重要汇整.洪莹发.湾文献,56(2) 

    1700—1930年珠江三角洲的穆斯林.SmithCarl T.文化杂志,54 

    迎纳与拒斥:法国作20世纪中国的文化奇遇.钱林森.中西文化研究,

论澳门与明清西方油画传入中国.胡光华.文化杂志,56 

晚清寓华传教士对中国科举度的改革方案初探.孙邦华.中西文化研究,

    澳门与西江流域的历史文化联:利马窦等在肇庆传教活动剖析.章文钦.文化杂志,56 

    葡国与澳门宗教艺及西方传教士对中西美与乐舞戏剧交流之贡献.李强.文化杂志,56 

基督教与中国近代女子盲人教育.郭卫东.文化杂志,57 

晚清广东教会教育初探.夏泉.中西文化研究,

    清末民初中国政府对教会学校的态度.饶宇婷.新北大史学,10 

马礼逊的《华英字典》与《康熙字典》的文化比较.钟少华.中西文化研究,

  

七、中外关 

  

    中国国际化的历程:以清末民初参与万国邮政联盟为例.许峰源.中兴史学,11 

    清季派遣驻外公使始末之分析.吴昆财.中华人文社会学报,

    清朝驻外使馆的设立:以考虑清朝决策派遣驻外使节的过程及其目的为中心.箱田惠子.湾师大历史学报,33 

    清末民初中国对海牙保和会之参与(1899—1917).唐启华.国立政治大学历史学报,23 

    战后初年在日本人留用政策初探,吴文星.湾师大历史学报,33 

清朝基督教弛禁的澳门交涉.郭卫东.文化杂志,53 

澳门总督的缘起.张廷茂.文化杂志,54 

    晚清时期的汉口日租界.吴明堂.湖北文献,145 

    中日甲午战前东北亚局势分析:论英俄与中日两国之外交.丘凯彬.近代中国,161 

    美日开战与中国:臼井胜美著《中日外交史研究》(昭和前期).陈鹏仁.历史月刊,

    执政府与一九二五年的沪案交涉.洪振强、邓超.湾师大历史学报,33 

    华洋冲突、审判与舆论形塑:1924年北京使馆区李义元殴打外人案.应俊豪国立政治大学历史学报,24 

    1849年詹姆士·岑马士事件研究:英国与澳门早期关一个案.马锦强.文化杂志,56 

    耶稣会罗马档案馆明清天主教文献.顾卫民.文化杂志,54 

    十九世纪中期美国传教士对太平天国的态度与影响.詹恩胜.中兴史学,11 

    加比丹·莫尔(Capito Mor)及其澳日贸易与耶苏会士的特殊关.戚印平.文化杂志,57 

    在远东的塞尔纳谢··邦雅尔丁学院(Colégio de Cernache do Bonjardim)的神父.Am6nio Rodrigues Baptista.文化杂志,57 

从淡新档案看红毛港、大湖口教堂.林柏燕.新竹文献,

天主教新丰、湖口地区传教简史.汪文麟.新竹文献,

从金门后浦堂会议事录看长老教会的惩戒治理.陈子仁.湾史料研究,26 

    清代中国传教士培训基地澳门圣若瑟修院(St Joseph’S College).夏泉.文化杂志,54 

    五千万英镑贷款交涉看抗战时期之中英关.林雅青近代中国,160 

    19世纪40年代前期英国强占澳门几次主要侵略活动.张运华.文化杂志,54 

评介FanFa-tiBritish Naturalists in Qing ChinaScience Empire and Cultural Encounter?祝平一.新史学,16(3) 

抗战前期美国外交官对华政策的分歧.王纲领.中国历史学会史学集刊,37 

    中美《望厦条约》再研究:以美国传教士伯驾(Peter Parker)《望厦条约》的关为中心.谭树林.文化杂志,57 

    (黄嘉谟著)《美国与(1784—1895)》.罗皓星.政大史粹,

    从《王世杰日记》看战后中法越南交涉(1945—1946).杨维真.近代中国,161 

    德国对满洲国汪政权的外交态度.周惠民.国立政治大学历史学报,23 

    抗战前期中国与苏俄关之研究.陈晖.近代中国,161 

    日本近代中国思想研究的回顾与前景:以对中国认识的推动为指针.HamMasato.近代中国,162 

    论塘沽停战协议.陈鹏仁近代中国,160 

    内战、轮船与绑架勒赎:中日宜阳丸事件(1923—1924).应俊豪近代中国,161 

    分歧的对华步调:1934年南京藏本失踪事件的日方对应.陈群元.近代中国,162 

    南京日本总领事馆毒酒案.经盛鸿.传记文学,

    流感与出草:中地区的泰雅族动乱(1918—1923).蔡承豪.湾文献,56(1) 

    日治时期中挫的降笔会事件.陈文添.湾文献,56(4) 

    一二八事变与国府对日政策之转变:以《蒋中正总统档案》为中心的探讨.李君山.兴大人文学报,35(

    中日塘沽协议后关内外通车谈判之研究.李君山.兴大历史学报,16 

    评价高成凤《植民地鐵道と民衆生活:朝鲜、湾、中国東北》.蔡龙保.湾师大历史学报,34 

    日本外交史料馆所藏湾籍民抗日文宣组织:以日治时期上海为中心.卞风奎.北文献,152 

    日本士兵从军来日记,上下.齐藤浅次郎.湾风物,55(1—2) 

    太平洋战争中英俘在金瓜石之生死岁月:一名当地小顽童看到听到的俘虏营.唐羽.湾风物,55(2) 

    从魏特琳的一则日记谈侵华日军对南京图书文物的劫掠.经盛鸿.传记文学,

    评介《主权及其真实:满洲国和东亚的现代化》.蒋亦麟.湾师大历史学报,33 

    评介郑曦原著《帝国的回忆》.徐仔莹.洄澜春

    伊能嘉矩《湾踏查日记》评析.翁耿崇.中国文化月刊,292 

    湾光复六十周年:日治时期之回忆点滴,上中下杜武志.北文献,151—513 

    日治时期行政统治策略之后殖民分析.吴宗仁、张雅净.淡江人文社会学刊,24 

    评周婉窈《日据时代的湾议会设置请愿运动》.陈柏棕.新北大史学,10 

    日据初期的外太鲁阁情形.山口政治.新竹文献,

    花莲县吉安乡日治时期遗迹,上下.潘继道.湾文献,56(1—2) 

    繁华破坏一瞬间:日治末期的冈山街生活.杨春风.高县文献,24 

    日本稻荷神社在湾.林柏燕.新竹文献,

    中神社石灯笼残迹及其相关人物.刘泽民.湾文献,56(4) 

    日治时代湾知识分子的内在殖民论述:以《植有木瓜树的小镇》为例.陈龙廷.文学湾,

    日治末期小说《爱国花》呈现的皇民文学貌.萧玉贞中国文化月刊,291 

    湾总督府的卫生政策与湾公医.铃木哲造.湾教育史研究会通讯,40 

    评介骆明正《疆界内的医生:在殖民地湾专业性、民族性与现代性》.陈德智.湾师大历史学报,34 

    外语教育与社会精英:以日治时期高等教育的外语课程为中心.郑丽玲国史馆集刊,

    日治时期湾教育史料《毕业纪念册》特展图录总论.姚浙生湾文献,56(3) 

    评介田吉郎《湾原住民と日本语育》.谢明如.湾师大历史学报,33 

    日治时期的原住民族群教育:以太鲁阁族为中心的探讨潘继道.湾文献,56(3) 

    殖民地的隐喻:以佐藤春夫的湾旅行书写为中心邱雅芳.中外文学34(2) 

精神医学凝视下的福尔摩沙:日治中期(1916—1929)中村让之地位建构与退化理论.王佩莹.新北大史学,10 

日治前期湾总督府之企业管理政策(1895—1923).高淑媛.湾史研究,12(1) 

    日治时期大溪绅商社会网络之研究.梁颢曦史汇.

    湾拓殖株式会社的政商网络关(1936—1945)德兰.湾史研究,12(4) 

    湾拓殖株式会社在海南岛事业之研究.钟淑敏.湾史研究,12(2) 

    湾战时生产扩充政策之实施成效:以工业为中心之分析.高淑媛.成大历史学报,29 

    历史可以原谅,但不能忘记!读《前进婆罗洲:籍战俘监视员》.林翠凤.湾文献,56(4) 

    阿公店大虐杀事件之研究.刘天赋.高县文献,24 

    太平洋战争与湾原住民慰安妇德兰.近代中国,163 

    中日关何处去?一种历史的反思.毕万闻.历史月刊,

    中国改造日本战犯纪实.熊锡阶.传记文学,

    十九世纪中期美国传教士对太平天国的态度与影响.詹恩胜.中兴史学,11 

珠江三角洲的巴斯客商.SmithCarlT.文化杂志,55 

对华贸易中的巴斯人.ThampiMadhavi.文化杂志,55 

追寻澳门亚美尼亚商人的足迹.SmithCarlT.文化杂志,55 

  

八、人物 

  

 

  

日本新秩序下的中国资本.萧小红.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49 

    清代南投县人物及其相关问题.陈哲三.逢甲人文社会学报,11 

    日治时期湾人物志,3—4.刘少玲、卞凤奎.北文献,151—154 

    黄埔军校的籍学生.林德政.近代中国,160 

    当代在湾弘法的河南高僧.于凌波.中原文献,37(3) 

    日治时期旅居高雄的日本人士简介,上下.胡巨川.高市文献,18(2—4) 

    《近代华人生卒简历表》编后记胡健国.国史馆馆刊,38 

    贵州刘氏对近代史的影响,下.刘达禹.中外杂志,

    菁英探讨:日治时期原住民人物典型.宋秀环.湾教育史研究会通讯,41 

盐分地带新文学拓荒者:北门七子.许献平.南瀛文献,

从工商社会之乘探讨今谱之体例:以基隆颜为个案之研究.唐羽.北文献,152 

    湖口吴千七郎族介绍.吴文审.新竹文献,18 

    王惕吾、王永涛与民族报崛起的相关考证,上下.习贤德.传记文学,2—3 

    冯文潜与陈寅恪、俞大维的交往.冯承柏.传记文学,

    孙中山与陈其美:纪念同盟会成立一百周年.经盛鸿.传记文学,

    莱恩(RaySCline)与蒋经国.涂成吉.历史月刊,

追怀正统文化人:展如和李白虹.曹志源.中外杂志,

理解与选择:胡与康纳脱的科学方法观比论.其忠.大历史学报,35 

    鲁迅与蔡、胡红学之争.陈辉.传记文学,

    君子和而不同:蔡元培与胡的红学论争.陈辉.传记文学,

    蔡元培编造假履历聘陈独秀长北大文科.庄森.传记文学,12 

    晚清政坛上的一对杰出师生:曾国藩、李鸿章的师生情缘.唐浩明湖南文献,33(1) 

    东风与西风:胡毛泽东论第二党.陈之藩.明报月刊,10 

    梁漱溟与毛泽东.胡胜华.传记文学,

吴浊流、张我军及林海音.夏烈.新竹文献,

  

 

(资料来源:《近代史研究》2006年第6期) 

Copyright©2003-2019 HistoryChina.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9034103号-1京ICP备19034103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40053号 网站访问量:0 技术支持:泽元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