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林漫步 > 学者书林 > 李尚英
一位勤奋治学、著述丰硕的清史学者 ――写在李尚英教授《明清史索彙》出版之际
作者: 王俊义 责编:

来源:中华文史网  发布时间:2018-10-08  点击量:508
分享到: 0
 加入收藏      更换背景   简体版   繁体版 

当李尚英教授撰著的《明清史索彙》即将出版之际,特嘱我写篇序文,我实感盛情难却。奈因我与尚英是相交多年的老友,他长期做编辑工作,我亦曾厕身编辑之列;他在做好编辑工作的同时,又一直坚持不懈地从事清史研究,我亦置身清史领域有年。我们既是同道,又是同行。而且,在多年相互切磋的交往中,尚英那种扎实治学,勤奋著述,忠于职守,待人谦恭厚道的风范,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正鉴于此,在其大著问世之际,我理应写一点读后感言性的赘语列置于卷端。

尚英平日为人,虽然不显山,不露水,甘心于为他人作嫁衣裳,其实,他是正规的历史学科班出身。他早年就读于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史专业,习学明清史,师从商鸿逵、许大龄等史学名师。其后,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历史系深造,师从史学大家杨向奎先生攻读清史专业硕士学位。他于1981年研究生毕业后,留在研究生院学报工作,先后做编辑、副编审、编审、编辑部主任、副主编,在编辑工作岗位上一干就是二十余年。多年如一日,埋头苦干,任劳任怨,忠于职守,精益求精,为学报的发展壮大作出了突出贡献。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他在琐细繁忙的编辑工作中,却不荒废专业,利用假日和休息时间,仍孜孜不懈地从事专业研究,认真读书,刻苦钻研,勤奋著书立说,独著或与他人合著有十多本书,诸如《民间宗教常识答问》、《中俄密约》、《科举史话》、《清朝典制》、《中国清代政治史》、《中国清代宗教史》、《陈玉成评传》等,还发表有多篇论文(2002年曾将部分论文结集成《清代政治与民间宗教》一书出版)。尤其是在清代政治与民间宗教研究领域,多有开拓和创获,受到学术界的好评。而今,结集出版的《明清史索彙》,正是从《清代政治与民间宗教》出版前后所写的论文、文章中挑选出的篇什。我粗读之后,认为大体上反映了尚英治学脉络与学术成就。我们亦可从中感悟到其治学与为人的突出特点:

其一,学风扎实,论说有据,所撰论著,多是从搜集清宫档案等原始史料出发,或利用《清实录》、《清史稿》等正史资料,或搜罗清人文集、地方志、笔记、野史与民间传说,绝不夸夸其谈,凭空臆造。正如他在纪念其业师商鸿逵先生《学习与思念——读商鸿逵师<明清史论著合集>》一文中所说:“商先生继承了孟森先生治史以尊重史实为主的优良传统,在研究历史问题和评价历史人物时,总是以正史、官书为基础,旁采私书、方志、档案等其他记载,在精心选择和运用史料的基础上,实事求是地进行全面分析,因而考析详明,持论得当,多具灼见”。 商先生还曾亲笔书写了条幅:“坐得十年冷板凳,赢来满腹好文章”赠给他。我们从收入本书的各篇文章中,都可以印证尚英确在一定程度上继承和发扬了商鸿逵先生的学术衣钵。

其二,在诸多问题上具有独到见解,特别是对清代民间宗教与清代政治史上有关问题,具有开拓性的研究贡献。由于尚英对所涉课题的研究,大都依据丰富充实的史料,进而得出的观点和结论亦多有独到之见。他对明清之际不少重要历史人物和历史问题,就能不囿成说。如毛文龙和袁崇焕的被杀,一些论者认为毛文龙“私通外番”,“接受了后金的招降”,尚英则认为,毛文龙的招摇坐大及袁崇焕的统一事权才是毛文龙被杀的直接原因,而明末激烈的党争,亦是袁崇焕杀毛文龙的推动力。对于学界所谓袁崇焕的遭受杀戮是因崇祯帝中了皇太极反间计的成说,尚英则认为袁崇焕的被杀完全是遭阉党余孽的诬陷。他们藉崇祯帝之手,诬陷袁崇焕“谋叛”,使袁成为明末党争的牺牲品。再如其对天理教、八卦教源流的研究,过去的史书多认为“天理教又名八卦教”。尚英则依据档案和有关文献得出结论说:“天理教是林清、李文成、冯克善等人将京畿地区的白阳教、坎卦教、大乘教和直鲁豫三省地区以震、离二卦为核心的八卦教联合之后成立的新组织,它有本身的特点,并不等同于八卦教。”他这一具有开拓性的见解很有说服力,因而为一些研究秘密社会史的专家所赞同,并吸收到自己的著作中。再联系到他在自己的其他论著中,对清代民间宗教诸多流派的源流、发展和盛衰演变,及其历史地位和作用,都条分缕析,一一梳理。如对罗教及其教派,红阳教及其教派,八卦教及其教派,黄天教及其教派,等等,都溯源逐流,进行了梳理和总结,颇有便研究者参考和读者阅读。尚英也因拥有这些研究成果而成为研究清代民间宗教的专家,在这一研究领域理所当然的有一席之地。

纂修清史是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并于2003年正式启动的一项巨大学术工程,拟集全国清史学界之力,纂修一部能反映当代中国学术水平的大型清史,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令人欣喜的是,尚英于2002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退休之后,旋于2004年初被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聘请,参加了清史纂修工作,先后担任编委会主办的“中华文史网”主编、通纪组专家(审读和修改《清史·通纪》各卷书稿)。此间,他还撰写有《“中华文史网”与清史纂修》、《清史纂修与中华传统文化》、《清史纂修的缘起与现状述略》等文。这几篇文章既有利于海内外学界了解清史纂修的来龙去脉及当前的进展状况,又为今后学界研究当代史学史提供了宝贵的史料,很有学术史料价值。而这些文章也都收入《明清史索彙》一书之中。

此外,本书还收录尚英撰写的多篇《明清著述评介》的论文,以其中几篇纪念和阐述其业师杨向奎、商鸿逵和许大龄诸位学术前辈的论文为例,他以弟子的亲历、所见和独特的视角,论述了这些史学大家的学术成就与治学风范,尤具学术史价值。如《勤奋为学, 博通经史,兼擅文理,著述宏富——纪念杨向奎先生诞辰一百周年》一文,较为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杨向奎先生的学术成就,在阐述杨先生经史成就的同时,又评介了杨先生在物理学方面的重要贡献,使学界和读者能更为全面了解杨先生这位学术大师。而这样的论述则是其他评介杨先生的论著中所罕见的。

其三,尊师重道,谦虚忠厚,提携后进的为人风范。据我所知,学术界的老少同事和朋友,都喜欢与尚英交往,一方面是因为他学有所长,长期做编辑工作,自然接触面广;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因为他一贯的尊师重道,谦虚平和,忠厚待人,提携后进的为人风范,人们喜欢和他交朋友。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在尚英的为人处事中有充分体现。《明清史索彚》中收录的有关其业师的几篇文章,就是这方面的直接印证。人们从这些文稿的字里行间都可看到尚英对杨向奎、商鸿逵、许大龄这些对其传业、授道、解惑的老师们尊敬感恩之情。他还专门整理有《杨向奎学述》,以使学术界更好地继承和发扬杨向奎先生的学术成就与治学风范。

尚英还一向谦虚谨慎,从善如流,对比自己学资与年龄较长的同事朋友,都很谦恭有礼,很是尊重。这方面我自己就感同身受。其实,我仅比尚英年长五岁,原本是兄弟。但从相识相交的三十多年来,他却始终对我以师长待之,处处关照,关爱有加,常使我感到难以为情。对其他一些学界的朋友,他亦同样抱以尊重师长的态度。如其在读了边疆民族史地专家马大正先生的文集后撰写的《一部在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的率先垂范之作》,就翔实分析和阐述了大正教授在中国疆域史和中国边疆史研究中取得的突破性成就,并高度肯定了其是“中国边疆学的倡导人之一和躬行实践的积极探索者”,又深入评介了“马大正先生的中国边疆史地研究方法”。再如他撰写的《学海扬帆,独辟蹊径,宏著圆美梦》一文,从各个方面深入评价了著名流人史专家李兴盛先生的学术贡献。读者如果能够阅读收入《明清史索彚》中的这些文章,定能感受到这些明清史著述评介,绝非是敷衍应景之作,而是很有分量的研究性评介论文。这一方面反映出尚英对学界同行的尊重谦虚的胸怀,也说明其关注学术研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尚英的为人风范,还反映在其乐于助人、提携后进方面。他既尊重长者,又乐于提携后进。由于他长期编辑《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又十分关心和提携学术新人,对于研究生投寄给《学报》的稿件,他大都认真审阅,修改核定,精细加工,以不断提高学报质量。一位年轻作者曾在给尚英的信中说:“看到您对我的文章进行三番五次的修改,令人十分感动。真没想到您肯对拙文花费如此大的精力,一种钦佩、感激之情油然而生。”事实上,现今国内社科界的一些中青年名家,其中不少人的处女作都发表在研究生院学报上,而其中都凝聚有尚英的大量心血。他这方面的品德,曾得到在研究生院学习的校友、后任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郑新立教授的高度赞扬。笔者就亲耳听到郑教授在2001年研究生院举办的《学报》创刊二十周年纪念会上说过:“李尚英是我同一届的校友,二十多年他一直在学报工作,这一点很不简单,他二十年热爱这一编辑事业,把自己全部精力贡献给这个杂志。这种甘为人做嫁衣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我在这里之所以不厌其烦地述说尚英热心编辑、提携后进的事迹,一方面是想说明他的为人之道,另一方面也意在说明,尚英撰写的包括这部《明清史索彚》等论著,都是他在呕心沥血的以极大精力做好编辑工作的同时,又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休息和假日而伏案写成的。他这种勤奋治学、锐意著述的品德风范,焉能不令人肃然起敬!

当然,任何一部学术著作,都不可能尽善尽美,何况是对历史问题的研究,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评价,常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有不同看法。尚英有些看法,人们也许有商榷之处。再者,本书一些文章的表述,也使人感到文字尚欠精练。但瑕不掩瑜,总体而论,《明清史索彚》毕竟是一部厚重而又有分量的研究之作。谨以上述算不得是序言的感想,与尚英及学界同仁共勉。敬请批评指正。

2016年5月22日于晚居斋

(作者是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原所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原总编辑、著名历史学家、清代思想史专家)

Copyright©2003-2019 HistoryChina.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9034103号-1京ICP备19034103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40053号 网站访问量:0 技术支持:泽元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