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林漫步 > 学者书林 > 戴逸
爱国主义和历史科学
作者:戴逸 责编:

来源:戴逸:《繁露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  发布时间:2018-02-27  点击量:119
分享到: 0
 加入收藏      更换背景   简体版   繁体版 

爱国主义是对自己祖国和人民的最深厚的感情,它深深地植根于中国久远的历史和文明之中,世世代代哺育着中华儿女,鼓舞和激励他们去劳动、去战斗、去开创祖国的锦绣前程。爱国主义,过去是中华民族生存、团聚、延续、立国的思想支柱,今后仍然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事业的精神源泉。历史科学是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的强大武器。在我国的历史上,有足以自豪的、光辉灿烂的文明遗产;有许多伟大的、堪称表率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有反对阶级剥削和民族压迫的光荣革命传统;有众多的坚韧不拔、可歌可泣的英勇斗争事迹。特别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开展了反帝反封建的激烈斗争,爱国主义精神得到高度的发扬。人民群众为了争取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和强大的敌人进行拼搏,经过崎岖曲折的路程,终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推翻了压在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一部中国史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最丰富、最生动的教材,人们将能从中认识我们民族伟大的过去和光明的未来,将能激发对祖国的忠诚、热爱和高度的自豪感、责任心。

1

为了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新局面,我国各条战线需要培养千千万万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人,需要有超过祖辈、父辈的青年一代。为此,就必须加强祖国历史,特别是近代史的教育。历史的教育,既要陈述事实,总结经验,揭示规律,给人以知识、智慧和才能,又能陶冶品德,培养情操,鼓舞信心,使人们的内心世界迸射出爱国主义的光芒。

人的思想发展和世界观的树立,有各自不同的特点,也有共同普遍的规律。从爱国主义走向共产主义,这是许多前辈革命家经历的共同道路。中国的老一辈共产主义战士,很多人不是一开始就具有共产主义思想觉悟的,而是目睹国家的贫弱,民族的苦难,救国救民之心油然而生,奋不顾身地投入革命运动,经历了多次的失败和挫折,在实践中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认识到社会主义是拯救中国的唯一可行的方案。这样,他们才逐步成长为伟大的共产主义者。在今天,爱国主义和共产主义更是相通的。一个共产主义者必须是最坚定的爱国者,为国家、民族的复兴而全力奋斗,贡献一切,并把爱国主义和无产阶级的国际主义紧密地结合起来。而一个真正的爱国者,即使还没有建立起共产主义的世界观,也会在大量生动、具体的事实面前,认识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赞成和拥护社会主义制度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在青年和人民群众中大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这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将会促进共产主义新一代的成长,大大有利于我们的四化大业。我国史学界过去在普及历史知识,宣传爱国主义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今后有更多的工作要做。

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一项长远的战略任务,应该投入更多的力量,更有计划性,做得更加扎实,更有成效。无论在内容、体裁、方法、选题、文字等方面都有探讨和改进的余地。时代给历史科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一切史学工作者、史学研究和教学单位、2史学刊物都应该关心这项工作,义不容辞地承担更多的责任,利用各种方法,通过不同途径,把科学的历史知识广泛传播,使爱国主义精神更加发扬光大,在群众中生根、开花、结果。  

(《光明日报》1983年6月22日)

3

Copyright©2003-2019 HistoryChina.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9034103号-1京ICP备19034103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40053号 网站访问量:0 技术支持:泽元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