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清史研究 > 文献档案 > 档案利用
日俄战争侵华物证“表忠塔”揭秘
作者:周爱民 周祥令 责编:

来源:《大连近代史研究》第11卷  发布时间:2015-04-03  点击量:10563
分享到: 0
 加入收藏      更换背景   简体版   繁体版 

摘要:1905年日俄战争结束后日本侵占大连,为了炫耀其所谓的“战功”,日本殖民当局在日俄战争时期的主要战场遗迹大兴土木,建神社、立碑塔,其中纳骨祠”、“表忠塔”就是日本殖民当局修建较早的侵华物证,并成为日本殖民统治大连40年期间所谓的圣地”,每逢“春秋祭”,都要组织阅兵、“招魂”等祭拜活动,大肆宣扬军国主义的武士道精神。时至今日,日本政府篡改历史、否认侵略罪行,致使日本国内右翼势力猖獗。作为历史工作者,有责任将日本侵略者修建表忠塔”的历史真相揭开,使大家在了解历史的同时,进行反思,从中汲取深刻的教训。

关键词:日俄战争纳骨祠表忠塔揭秘

回顾110年前,即1904年2月,在中国辽东半岛最南端的旅顺口爆发了日俄战争。这场不义之战双方在旅顺经过329天的厮拼,俄国战败退出辽东半岛,日军付出巨大的伤亡代价,夺取俄国在中国东北的殖民利益,给中国人民特别是大连地区带来深重的民族灾难。

110年后,即2014年的2月,笔者徒步考察日俄战争在旅顺遗留的旧战场,发现经过岁月的变迁,昔日战争的废墟已被生长茂密的苍松翠柏所掩盖,有的甚至被所谓的“房地产开发”而人为地破坏掉,使后人淡漠了对先辈曾遭受过战乱浩劫的记忆。然而,当年日本侵略者在旅顺白玉山巅修建的“表忠塔”,作为日俄战争侵华的物证,恰似一颗定时炸弹,时刻警醒人们勿忘国耻,居安思危,御侮图强。

一、日俄战争爆发

1904年2月8日深夜,日本海军联合舰队第一、二、三驱逐队趁夜色掩护驶到旅顺港外,向毫无准备的俄国太平洋分舰队发射鱼雷,使停泊在旅顺港外的俄国军舰遭到猛烈轰击,顷刻间被击毁3艘军舰。日军以惯用的偷袭战术揭开日俄战争的序幕,2月10日双方正式宣战。

自1904年2月8日日军偷袭旅顺港算起,至1905年8月1日日军占领库页岛截止,日俄战争先后历时一年,“日俄双方总计投入的陆海军兵力分别为109万人和120万人,双方伤亡人数巨大。其中,俄军伤亡和被俘者有27万多人(其中死亡5万余人),日军伤亡、被俘者总计21万多人(其中死亡8_4万人)

日俄战争的全部进程主要分海战和陆战两部分,其中陆战主要是在大连地区进行的。大连的金州、旅顺一线是陆战中最为重要,也是厮杀最为激烈的战场,仅旅顺争夺战就历时329天,至今仍留下许多当年战争的遗迹。在旅顺争夺战的数次战斗中,曰军出动兵力达13万余人,伤亡者过半,极其惨重;消耗的各种口径炮弹289 580发(其中重炮炮弹167 830发),步枪子弹45905 300发,平均每天发射炮弹1956发,步枪子弹310171发。

①旅顺日俄监狱旧址博物馆暨大连市近代史研究所编著:《1904·甲辰影像——以大连地区为重点》,文物出版社2014年版,第8页。

仅在攻击203高地的战斗中,日军就动用口径不一的火炮60余门,发射炮弹11 000余发,其中280毫米的榴弹炮弹就有发,重达486.118吨。日军在攻打203高地的战斗中伤亡总计万余人,战死的将校级军官97人,俄军伤亡人数计6000余人。在329天的旅顺争夺战中,俄军凭借旅顺的天然地势和坚固的防御工事,出动兵力6万余人,伤亡3万多人,其中战死者万多人。日军伤亡6万人,其中战死者为2.2万人。日俄战争结束后,指挥旅顺陆战的日本第三军司令官乃木希典曾写下“铁血覆山山形改”和“野战攻城尸作山”的诗句,这就是日本侵略者的自供状。

日本、俄国两个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发动的这场侵略战争穷兵黩武,不仅给中国人民带来无尽的灾难,也使本国出现了千千万万的孤老遗孀。由于战争耗资巨大,疯狂搜刮民财,使人民生活挣扎在艰难困苦之中。1905年8月,在美国的操纵下,日本、俄国先后派出谈判代表到美国朴茨茅斯开始媾和谈判,日本国内的军国主义团体利用人民群众对战争期间米价上涨、税收提高的不满,狂热煽动战争气氛,反对媾和。9月5日,日本和俄国的全权代表签署了分割朝鲜和中国东北的《朴茨茅斯和约》

日本黑龙会、靖和问题同志会发动3万东京市民集会日比谷公园,要求废止和约,继续对俄作战。混乱中狂热的市民捣毁亲政府的《国民新闻》报社,放火焚烧内务大臣官邸以及许多派出所,致使东京戒严,日本政府出动军队镇压,史称“日本比谷骚乱事件”。由此可见,日本军国主义者为了达到侵略扩张的罪恶目的,根本不顾人民的死活,险恶地将人们对明治政权的不满情绪引向海外征战,使他们成为日本军国主义的炮灰。

  二、“表忠塔"的来历

  殖民者进行不义之战的目的,就在于重新瓜分殖民利益。

  1905年1月2日,日俄双方代表在旅顺水师营签署了《旅顺开城规约》,盘踞在大连地区7年之久的俄军宣布投降。同年9月日《朴茨茅斯和约》签署后,日本重新占领大连地区,并开始施行长达40年的殖民统治。1905年末,日俄战争的硝烟尚未散尽,日本联合舰队司令官东乡平八郎和日本第三军司令官乃木希典作为主要倡导者,在日本国内倡议募捐活动,筹集经费26万日元于旅顺白玉山开始修建“纳骨祠”和“表忠塔”,假借祭祀侵略军亡灵之意,达到愚弄日本人民,美化侵略战争的目的,并掀起战后在大连地区的“第一次建碑运动”气白玉山,原名“西官山”,位于旅顺市区中心,海拔127米。

相传1880年李鸿章陪同醇亲王视察旅顺口时曾登上西官山,得知山的对面为“黄金山”,便说“既有黄金,当有白玉”,白玉山由此而得名。

 1905年11月至1907年3月,日本殖民当局在旅顺白玉山北巅占地16 829平方米,动用资金2425日元,修建一座日本祠院风格的神社——“纳骨祠”,将在日俄战争中死亡的22 723具日军尸体的骨灰,存放在祠院内地下3个拱形墓穴里。此后每年月8日,日本殖民当局在此举行大规模的祭典仪式和“招魂”、阅兵活动,组织日本陆海军官兵及各界人士参加祭拜活动,通过祭奠亡灵,炫耀“战功”,大肆鼓吹军国主义武士道精神。

纳骨祠”建成后,日常管理归关东都督府陆军部管辖,但建设用地却归关东都督府民政部管辖。根据日本防卫厅防卫研修所图书馆收藏的《陆军省大日记》乙辑中记载,1917年2月日,陆军部经理部长向关东都督府民政部长官发出照会,要求变更“纳骨祠”的用地管辖权。同年3月5日,民政部代理长官佐藤友熊发文同意将用地管辖权归属陆军部。1917年3月16曰


①[日]原田敬一:《战争的记忆一关于战场上的纪念碑》,载于《以史为鉴·开创未来——近百年中日关系与二十一世纪的展望》,大连出版社2000年出版,第103 页。

②[日]原田敬一:《战争的记忆□~一关于战场上的纪念碑》,载于《以史为鉴·开创未来——近百年中日关系与二十一世纪的展望》,大连出版社2000年出版,第102 页


  双方还签署了《白玉山纳骨堂用地管辖权的变更》,由此可见随着日本殖民统治的不断深入,陆军部的权势也在逐渐扩大,为关东军的成立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也暴露出日本军政之间矛盾重重。

  1907年6月20日,日本殖民当局又在旅顺白玉山南巅修建一座从底座至塔顶高65米的“表忠塔”,耗用经费22.9万日元、其中明治天皇赐金5000日元。整个塔的结构设计为圆形,由底座、基柱、塔身、塔顶四部分组成,外观设计如蜡烛和烛台的组合,塔顶烛尖形状仿制280毫米榴弹炮的子弹形状,高8.8米周长3.3米,寓意为祭奠“纳骨祠”亡灵的蜡烛长明不熄,并大肆标榜“为慰战死者英灵,千秋传载其烈迹”。

  “表忠塔”的建筑工程设计由日本工学博士石黑五十二和渡边让担任;施工现场由工室主任海军技师兴平清贞负责。为了保证筑塔工程的施工质量和顺利完成,日本殖民当局还分别在旅顺和东京设立建塔委员会,委员长一职由日俄战争期间曾担任日本第三军参谋长,时任旅顺要塞司令的伊地知幸介担任。

  在筑塔过程中,日本殖民当局从国内运来大量的花岗岩石、水泥、木材和钢材。日俄战争中,日军为了阻止俄军舰队来往通行,曾采用沉船中装载的大量石头堵塞旅顺口航道。因此,修建塔的底座和台阶时,就将堵塞航道的石头打捞出来用于建筑基石。基柱是由大块岩石叠筑而成,据说部分石料是用船从乃木希典的家乡山口县黑发岛运来。塔身则是由钢筋混凝土灌注构成。

  塔内中空,筑有273级铁制螺旋阶梯,是由美国制造的。塔顶设有观光台,可以俯瞰旅顺市区全景,四周筑有铁质围栏,铁艺图案为太阳旗的放射形状。筑塔工程历时近两年半,日本殖民当局累计动用两万多中国民工,在施工过程中死伤近千名中国民工据说光摔死的就有30多人。这座罪恶的斜塔,是用中国人民的


①[日]原田敬一:《战争的记忆一关于战场上的纪念碑》,载于《以史为鉴·开创未来——近百年中日关系与二十一世纪的展望》,大连出版社2000年出版,第99页。

  血汗堆砌起来的。

  日本殖民统治大连40年期间,在日俄战争时期旅顺的主要战场遗迹先后建神社、立碑塔共计20余处,并被开辟为“圣地”观光点,大搞“战争遗迹参观活动”。特别是“纳骨祠”和“表忠塔”,不仅成为日本军政要员每年“春秋祭”参拜和祭祀亡灵的主要场所,更成为战争遗迹参观线路的必经之地。日本殖民当局无孔不人,还在白玉山西南麓修建了 “第三回闭塞队纪念碑”和衣冠冢,把参加闭塞沉船行动的“朝颜丸”螺旋推进器置于碑前,四周架起炮弹头与铁索围成的链墙,为日俄战争中堵塞旅顺港而丧命的日军招魂扬幡。

  三、《旅顺表忠塔记》的作者是谁

  “表忠塔”正面人口门额上方镶嵌着匾额,上书“表忠塔”

  三个字,是由日本皇胄伏见宫贞爱亲王所题,此人在日俄战争时曾担任过日本陆军第1师团长。塔名之意是表彰在日俄旅顺要塞争夺战中为效忠天皇而战殁的日军官兵。

  在塔顶的北面,即朝向“纳骨祠”的方向,镶嵌着高米、宽2.2米的铜匾,铭文刻着《旅顺表忠塔记》。塔记铭文属阳铸汉字,目前巳模糊不清。经查阅资料发现塔记落款署名是曰本海军联合舰队司令官东乡平八郎和第三军司令官乃木希典,两人联合撰文丨概述了日俄战争旅顺要塞争夺战的主要过程。全文如下

  明治三十七年,俄国之难做。二月,我海军袭旅顺舰队,轰破其数舰。寻用汽船数十艘,乘夜冒炮火进港口,自爆沉以堵塞航路者前后三次。又沉设水雷于港外,游戈侦逻,屡挫敌舰,遂封锁海道,绝其接济。八月,俄舰十余艘图脱出。我邀击之黄海,敌舰溃败四散,其大半循归旅顺,潜伏不复出。

  先是,第三军从金州半岛上陆,攘剑山敌,次陷凹字形山、太白山及凤凰山、于大山。又取大小孤山、高崎山,四面进逼包围全成。于是遣使宣诏旨,令妇儿避难,并劝降,不应。全军乃轰炮齐攻,舰队自海上援之,强袭数昼夜。取盘龙山东西二垒,而要塞守御坚固,不可辄拔。更用正攻法,掘堑穿壕,雁行曲折,以渐逼垒下。九月,破龙眼、水师营、海鼠山诸垒。十月,再大举肉搏,夺体卷山、瘤山、一户等垒;彼我对峙益近接。

当是时,北进军既拔辽阳,克沙河,敌增派大兵,且令波罗的(海)舰队继援,旅顺攻略不得不急。十一月三[十日]大举进击,剧战十数日,遂拔尔灵山,瞰制港内,敌舰队竟归剿灭。

而海军常出入风涛冰雾之间,蒙炮火,犯水雷,以续行封锁。既而坑道作业成,东鸡冠山、二龙山、松树山首垒相继爆坏。至明年一月,望台又陷,俄军不能复支,撤守出降。呜呼!此险要拔矣,虽谓一赖于皇上之威灵,亦岂非将卒忠勇义烈,尽诚奉上之效乎!未几,奉天、日本海海陆连捷,和议卒成。

顾旅顺之役,自春涉冬,阵殁者无虑二万三千人。而某等躬从事其间,每追想当时,未尝不慨然于怀也。兹与有志谋,建塔于白玉山顶,以表忠烈于千载云尔。

明治四十二年十一月

海军大将正三位大勋位功一级伯爵东乡平八郎

陆军大将从二位勋一等功一级伯爵乃木希典

  据《旅顺港史》记载,《旅顺表忠塔记》是“乃木希典和东乡平八郎两人联名起草了塔匾的匾文,然后由日本第一高等学校教授盐谷时敏抄写在匾额上”?。因此,后来出版的许多资料也都采用这种说法,即塔记由东乡平八郎和乃木希典撰文,盐谷时敏教授负责书写。

    

    ①在满日本教育会教科书编辑部:《中等满洲文教科书》卷一,1940年出版第43—46页。

  ②岳水文编著:《旅顺港史》,海军旅顺基地后勤部军港处1995年出版,第229页。


  

  多年前,曾到金州博物馆参观,在陈列柜里发现有一本日本殖民统治时期的教科书,展现内容正是我们要查找的《旅顺表忠塔记》,而且在注释里标明作者的真名实姓,于是我们向博物馆领导求助,将《旅顺表忠塔记》复印得来。资料显示,这本教科书的名字是《中等满洲文教科书》(卷一),1940年4月10日由“在满日本教育会教科书编辑部”编辑,并第二版发行。该书第至46页为《旅顺表忠塔记》,一篇共500多字的古汉文,记述日本海陆军攻占旅顺口要塞的主要概况,作者是盐谷时敏。书中注释“盐谷时敏,号青山,大正十三年(1924年)卒。此文代东乡平八郎、乃木希典所作。刻揭在旅顺表忠塔内”

  盐谷时敏何许人也?为什么由他代写塔记?经查据资料所载,盐谷时敏(1855—1924),日本江户时期著名学者,其祖父和父亲都是研究中国文化的汉学家,可谓出生于学术世家。盐谷时敏对中国古文颇有研究,曾在东京第一高等学校担任教授年,传授汉学文化。清末民初著名学者叶德辉在《岁寒集》中评价其为“伟哉青山叟,屹立成大宗”

  盐谷时敏虽然以汉学家著称,但他崇尚武士,每天早晨鸡鸣而起,打坐练习精气神,最擅长剑道,精通并善于讲授《左传》。

  由崇尚武士的盐谷时敏操刀代笔撰写《旅顺表忠塔记》应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至于塔记最终署名东乡平八郎、乃木希典,则是日本殖民者用欺世盗名的做法,替日本军阀树塔立传的真凭实据。

  剥开军阀“汉学家”的外衣,露出的是一个赤裸裸的江洋大盗而塔志所记载的正是他们亲手制造的一桩桩惨案。

  年11月12日,“表忠塔”修建工程完工。11月28日日本殖民当局为了制造舆论,在旅顺白玉山上举行隆重的落成典礼,伏见宫贞爱亲王、东乡平八郎、乃木希典等1300多人参加典礼活动,庆功、奖赏、招魂、祭奠等各项活动持续了 28天,把旅顺口搅得乌烟瘴气,阴魂不散。


    ①在满日本教育会教科书编辑部:《中等满洲文教科书》卷一,1940年出版第43页。

  ②叶德辉:《岁寒集》中《日本三君咏》,中国书店1935年出版。


四、塔型的寓意


  表忠塔“的塔高到底是多少?现在人们通常认为塔高为米。许多人好奇地问塔高的寓意是什么?笔者査找日文资料发现,大都记载为218日尺或218英尺。日本殖民当局于年11月28日公布的《旅顺表忠塔说明》中记录,塔全高尺。为什么是218这个数字?其来历是取之每发280毫米榴弹炮弹头的重量218公斤。日本军国主义者认为280毫米榴弹炮在日俄战争中是他们取胜的法宝,俄国驻旅顺陆防司令康特拉琴科就是被这种榴弹炸死在东鸡冠山北堡垒指挥部。因此,为了炫耀武力,暗藏杀机,不仅选取这个数字,而且塔尖造型就是一枚放大的280毫米榴弹炮的弹头。

  塔高若按218日尺计算是66米;若按英尺计算就是米。为了得到塔高的确切数据,我们曾邀请旅顺市政管理处的高级工程师李鑫森带两名技术员对塔高进行了实地测量,得到的数据是从地平面到塔尖共计65米。2004年4月,《旧明信片中的老大连》一书由旅顺日俄监狱旧址博物馆编辑,文物出版社出版发行,书中有一张”旅顺表忠塔设计图“,此图分”断面、正面、顶上平面、平面“四部分”①,其中断面图清晰地标注塔高为日尺,合65米。

  “表忠塔”的塔身呈圆锥形,下粗上细,中闾空心,塔壁开个窗口。塔内壁安装的铁制螺旋阶梯可供参观者登塔观光这个由美国制造的铁制阶梯可是有其政治目的。虽然日本战时钢铁消耗量巨大,但哪怕消耗殆尽,也不至于缺少这几吨钢材。

 ①旅顺日俄监狱旧址博物馆:《旧明信片中的老大连》,文物出版社2004年出版,第185页。


  旋阶梯由美国制造,表明日本取得巨大殖民利益是和美国的大力支持分不开,帝国主义者相互勾结的嘴脸暴露无遗。1906年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获得世界诺贝尔和平奖,其获奖理由是“为成功调停日俄战争的巨大贡献”,这真是莫大的政治讽剌。西奥多?罗斯福为了美国的利益,无视中国政府的存在,怂恿和放任日本、俄国对中国东北和朝鲜领土的肮脏分割,充分暴露出当时丑陋的国际政治现实。西奥多?罗斯福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背后,有中国人民用鲜血和生命付出惨重的代价。

  五、“表忠塔”的历史变迁

  1945年8月15日,日本战败投降。8月22日,苏联红军进驻旅顺。当苏联红军得知“表忠塔”的来历后,准备将其作为战利品拆迁到莫斯科重建,以雪俄国在日俄战争中惨败的国耻。拆迁工程实施前,苏联红军征求中国工程技术人员的意见,因白玉山位于市区中心,拆塔工程会严重危害到周围市民的人身安全施工难度太大,被中国工程师拒绝。此事虽然没有成功,但可见苏联红军的文物意识很强烈。

  关于塔名和铜匾铭文何时被铲除的,我们曾采访老工人盖仁春,据他回忆:1949年3月至9月期间,旅顺建设科工人正在友谊公园修建解放塔,突然接到旅顺市长孔祥林的通知,让建设科派人到白玉山把塔名和塔顶铜匾上的字铲掉。于是,建设科领导派盖仁春几个人上山,几天便完成这个任务。同时,将塔顶观景台围栏的太阳旗放射状图案用水泥改成五角星。

  至于“纳骨祠”骨灰的下落,有传说“日本投降后,被曰本人带回国内”。我们经过调查核实得知,1952年旅顺城建部门急用石材重修解放桥(即解放前的日本桥),经有关部门批准将“纳骨祠”拆除,骨灰移到海岸桥北,原日本西本愿寺(此庙现巳拆除,仅剩石砌钟楼)存放。1966年“文革”初期,旅顺房产部门将骨灰运到三里桥销毁。当时,房产保管员韩少学捡到一个空的木质骨灰盒,后来交给旅顺日俄监狱旧址博物馆收藏。盒子的外面用毛笔写着日本某联队战死者的姓名,字迹虽然陈旧但能够看清楚。

  年,旅顺市政府决定将塔改名“白玉塔”,并请时任政务院副总理黄炎培题写。1985年,白玉塔作为“日俄战争遗址和帝国主义侵华物证”,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并依山更名“白玉山塔”,塔名由旅顺图书馆裴文翰题写。其实不论叫什么名字,它的反面教材实质是不变的。1988年,在白玉山北巅,被拆除的“纳骨祠”原址,建起一座“海军兵器馆”。1953年毛泽东主席在“南昌”舰上题词“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我们一定要建立强大的海军”,题词当时使用的桌椅就陈列在这里。海军兵器馆已成为重要的国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日俄战争的爆发,曾使旅顺口牵动过列宁的心。1905年月4日,他在《前进报》上发表《旅顺口的陷落》一文,深刻揭露沙皇专制腐败及其必然灭亡的命运。文中写道:“旅顺口投降了。这是现代史上最重大的事件之一。” “俄国人民从专制制度的失败当中得到了好处。旅顺口的投降是沙皇制度投降的前奏。”战争引起革命的英明论断,预示红色风暴已经到来。

  一个旅顺口,半部近代史;一座罪证塔,百年侵华史。


Copyright©2003-2019 HistoryChina.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9034103号-1京ICP备19034103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40053号 网站访问量:0 技术支持:泽元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