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清史研究 > 专题研究 > 边疆民族
满文档案所见乾隆朝天山南路的新城修筑
作者:王耀 责编:

来源:《历史档案》2020年04期  发布时间:2021-12-21  点击量:243
分享到: 0
 加入收藏      更换背景   简体版   繁体版 

乾隆二十四年(1759),大小和卓之乱平定,天山南路归入清代版图。为满足军政需要,“回疆自乾隆二十四年平定后,建大城八,曰喀什噶尔,曰英吉沙尔,曰叶尔羌,曰和阗,曰阿克苏,曰乌什,曰库车,曰喀喇沙尔”,并在八城分设参赞大臣、办事大臣、领队大臣驻守,以参赞大臣总领南路事务。

关于乾隆朝天山南路地区的新城修筑,《回疆通志》中记载最为详尽,其他如 《西域水道记》《西陲要略》等也有部分记载。林恩显、米华健 (James A.Millward)对新城修筑进行梳理,但叙述宽泛。约瑟夫·弗莱彻(Joseph Fletcher)曾对新城修筑有简略介绍,

 (清)松筠修,(清)汪廷楷、(清)祁韵士撰:《西陲总统事略》卷10“回疆各城事略”,嘉庆十四年刊本,页21a,中国书店2010年影印版,第174页。另见(清)永保纂,马大正、牛平汉整理:《总统伊犁事宜》,“南路总说”,嘉庆抄本,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主编:《清代新疆稀见史料汇辑》,《中国边疆史地资料丛刊》新疆卷,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1990年版,第165页,“天山以南是为回疆。乾隆二十四年平定后,建城八,曰喀什噶尔,曰英吉沙尔,曰叶尔羌,曰和阗,曰阿克苏,曰乌什,曰库车,曰喀喇沙尔”。

 林恩显就喀什噶尔、叶尔羌等南疆八城的新城规模、形态等进行介绍,并编制了《新疆主要汉、回城一览表》(参见林恩显:

《清朝在新疆的汉回隔离政策》,台湾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243—250、271—279页)。其研究最为详实,但部分史实有错讹,且当时满文档案未刊布,相关研究仍可进一步深入。

 James A.Millward:Beyond the Pass:Economy,Ethnicity and Empire in Qing Central Asia,1759—1864,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8,pp.138—149。另见(美)J.A.米尔沃德(米华健)著:《嘉峪关外:1759—1864年新疆的经济、民族和清帝国》,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编译组刊印内部资料,第169—184页。作者侧重于探讨喀喇沙尔等城的商业活动,仅述及个别新城修筑状况。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Volume 10,Late Ch’ing,1800—1911,Part 1,edited by John K.Fairban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8,Cambridge,London·New York·Melbourne,pp.76—77,“At each of the main Tarim basin cities,apartfrom the quarters inhabited by the East Turkestanis themselves,the Ch’ing built a separate walled administrative citadel,knownas the Manchu or Chinese cantonment,or alternatively the yangi shahr(new city),qal’a—yi shahr(city fortress)or at Kashgarand Yarkand,gulbāgh(lit.‘rose garden’),to house the Ch’ing garrisons,administrative offices and non—indigenous personnel.

These Manchu cantonments were situated outside the native city walls,but in smaller settlements they were little more than enclo-sures of shoulder height standing beside the native towns”。另见(美)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1800—1911)》(上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71—72页。“在塔里木盆地的每一个主要城市,清朝都建造了有围墙的要塞,作为衙门所在而与当地土著居民分开,这是满人或汉人的县治,称为焉吉沙尔(新城),或哈拉伊沙尔(城堡),在喀什噶尔和叶尔羌则称为古勒巴格(意为“玫瑰园”);清守军、官署和非本地官员即居住于此。这些满人城堡位于旧城之外。在某些小居民点,它们仅是一些位于旧城镇旁其围墙仅及肩高的土围子。”弗莱彻对乾隆朝新城的名称、形态等进行了简单扼要介绍,并未触及各个城市的具体修筑等,且未注明参阅史料。

问吾、黄达远、贾建飞等学者在论述中亦有所述及,但是所据史料基本是汉文史籍。乾隆朝南路军政官员由通晓满文的满人、蒙古人担任,他们与乾隆帝的文书往来使用满文,这些档案近些年始得以刊布。本文拟利用这些满文档案,结合汉文史籍,探讨乾隆朝天山南路新城的修筑,厘清新城修筑过程、城市形态等,并订正部分讹误史实,丰富新疆城市史研究。

一 喀什噶尔

清统一天山南路前,吐曼河南岸筑有回城。“喀什噶尔旧有土城,不成方圆,周匝三里七分余,东向二门,西、南两面各一门,即今之旧城也,伯克、回民等居其中。”乾隆二十二年,大小和卓叛清自立,至二十四年闰六月十四日喀什噶尔城降,清军得城。因为回城内街巷狭窄曲折,房屋稠密,若清兵驻扎城内,存在诸多不便,遂于乾隆二十七年在回城西二里余修筑新城。

据满文档案记载,新城于乾隆二十七年四月兴工,八月竣工,后大部分官员、兵丁移驻新城,“原先参赞大臣等酌情率领绿营官兵看守仓廪、驿站,剩余大臣、官兵驻扎在城外较近的布拉尼敦院子内外”,仅以少量兵丁留驻回城,“于回城派出兵员,酌情率兵驻扎,令巡查城门、街道”。新城内“存储粮食、兵械、火药的仓库、驿站,房间共78间,将回城内所有看守钱粮、兵械、仓廪以及站内的官兵一并迁至新城”。

乾隆三十一年,喀什噶尔办事大臣奏请修缮新城城墙,予以加高加厚,这次修缮在汉文文献中并未记载。据满文档案记载,旧有城墙“高九尺,底宽七尺,顶宽四尺五寸,垛口高四尺”,经过此次修缮整治,“南、北、西三面城墙加高五尺,底加宽五尺,顶加宽三尺五寸,垛口加高一尺二寸,令东面城墙长一百二十六丈六尺,与南、北、西三面一律修补完竣”。工程“自三十一年三月二十二日兴工起,至五月十三日止,计五十一日”。乾隆三十六年,新城赐名为徕宁城。

《回疆通志》记载:“乾隆二十七年,参赞大臣永贵奏请于旧城之西北二里许,临河垲爽之地,筑城一座,其地则布拉呢敦之园也。周围二里五分,高一丈四尺,底厚六尺五寸,顶厚四尺五寸。设四门,东曰承恩,西曰抚羌,南曰彰化,北曰辟远。”记录了乾隆二十七年新建城市概况,但不如满文档案详实,且并未记录乾隆三十一年修缮事宜。然而,其记录新城周长及四门名称,亦不见

 曾问吾:《中国经营西域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296页。作者仅提及“喀什、叶尔羌……等城均有汉城、回城,朝廷派遣之官吏驻汉城,阿奇木伯克等回官住回城”,并未展开叙述。

 参见黄达远、吴轶群:《多重视角下的边疆研究:18世纪至20世纪初叶的新疆区域社会史考察》,民族出版社2009年版,第49—50页。其中简要说明了喀什噶尔等状况,所附“清代中期新疆复式城市概况表”,资料来源自《清朝在新疆的汉回隔离政策》,有所节略,并未准确理解原表,将乾隆朝和道光朝的新城混为一谈,“备注”中对于新城、旧城的位置关系,也多舛误

(第52页)。

 贾建飞:《满城,还是汉城———论清中期南疆各驻防城市的称呼问题》,《西域研究》2005年第3期。其中提到“乾隆统一南疆后,直至张格尔叛乱前,只有喀什噶尔新筑城池,以容纳驻守官兵及军政大臣”(第93页);“另外,亦有可能因为在张格尔叛乱前,喀什噶尔外的其他城市驻军仅以界墙与回城相隔”(第94页)。这种仅喀什噶尔修建新城、其他城市驻军以界墙与回城相隔的认识,所述及所论皆未中的,未见史料支撑。

 参见马大正、吴锡祺、叶于敏整理:《吴丰培边事题跋集》,新疆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56—157页。吴丰培撰写的《萨迎阿奏议》题跋,“清制,凡边疆大吏,均用满蒙人员,且多贵胄之裔。康乾之世,颇选干练之才,而此辈当此重任,尚能悉心经营,稳定边局。又善用汉族幕僚,为之佐理。故于政治措施、民族关系,尚能得体”。

 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抄本,(清)和瑛:《回疆通志》卷7“喀什噶尔·建置”。

 《喀什噶尔参赞大臣永贵等奏报喀什噶尔地方城池仓廪工程告竣折》,乾隆二十七年十月初九日,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合编:《清代新疆满文档案汇编》第58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409页。

 《喀什噶尔办事大臣绰克托等奏闻修复喀什噶尔城墙情形折》,乾隆三十一年五月十七日,《清代新疆满文档案汇编》第79册,第328页。

 《回疆通志》卷7“喀什噶尔·建置”。

于满文档案,二者可互为参阅。而其中所载城墙“高一丈四尺”,正是乾隆三十一年绰克托奏折中提及的旧有城墙“高九尺”“南、北、西三面城墙加高五尺”后的数值。由此亦可见《回疆通志》可信度较高,应该是在参阅可靠档案后撰修而成。

二 英吉沙尔

据《回疆志》记载,英吉沙尔旧有“土城一座,周围约二里一分,南、北二门”。乾隆二十四年后,清军没有建造新城,而是在城中筑一东西隔墙,将城市分为南、北两部分,南面居住当地民众,北面居住清军官兵。

乾隆四十年,旧城南扩。据喀什噶尔办事大臣申保奏称,“如从彼处旧城南墙向南扩建六十余丈,居于城外之回子可全部划入城内安置”,扩建目的在于将回城南关外的居民纳入城垣之内。同时,申保指出“回子与满洲、绿营官兵住于一城,虽然筑有隔墙,但是高低不齐,亦有可逾越之处。因所涉关系甚大,固再增筑数尺”,用以“杜绝不肖之兵丁翻墙为乱”。

《回疆通志》中亦有相关记载,“乾隆四十年,阿奇木苏尔坦和卓父子捐资接筑城垣七分,以迁关厢回民于内。今城高一丈七尺,底宽八尺,顶宽三尺,女墙高四尺。南、北二门各高八尺五寸,宽六尺”。两相对照,可知城墙南扩目的确是将城外回民纳入城中。《回疆通志》中还记录了捐资情况及城池规模等,此情况未见于满文档案。而满文档案所载同时增高旧城与新城之间的隔墙、防范兵丁扰民,《回疆通志》未载。

徐松曾于嘉庆十七年(1812)至嘉庆二十五年间遣戍伊犁,实地考察天山南北。据其《西域水道记》记述:“回城东、西与镇城等,南、北视镇城三分之一。东偏一门,出入镇城者由之。”另据道光元年(1821)徐松《新疆识略》附图,大致反映了嘉庆后期新、旧两城同城并立格局。

三 叶尔羌

乾隆二十四年闰六月十八日,清军进占叶尔羌城。关于叶尔羌旧城状况,据《回疆志》记载:

叶尔羌,旧有土城一座,不方不圆,周围六里三分余,东、西、北各一门,南二门。城内旧有逆酋和集占居住土城一区,约二里余,今官兵仓库、居舍于内。”《回疆通志》记载:“叶尔羌旧有土城一座,高三丈三尺,周围共二千一百四十二丈,合计十一里九分。东、西、北三面各开一门,南面二门,城内建置衙署、仓库。乾隆二十四年,在城内西南隅建立办事大臣衙署一所,大门三间,官厅二门三间,办事公堂三间,内宅两院总办大臣住房十九间、协办大臣住房十八间,均系历任大臣自行修造。”可知,乾隆二十四年在旧城内西南隅建办事大臣衙署等房屋若干间。

 (清)《回疆志》,乾隆年间抄本,不著纂修人名氏,《中国方志丛书》西部地方·第一号,台北成文出版社1968年版,第40页。此外,《回疆通志》卷7“喀什噶尔·英吉沙尔·建置”中亦有记载,“旧有土城二里一分”。

 参见《回疆通志》卷7,“乾隆二十四年初建以驻官兵,其城中隔一墙,南半回民居之,北半官兵居之”。《总统伊犁事宜》,“南路总说·英吉沙尔”,“英吉沙尔旧有土城一座,中隔一墙,南半城回子居住,北半城官兵居住,南北二门”,第168页。

 《喀什噶尔办事大臣申保等奏扩展英吉沙尔城并查看卡伦驿站折》,乾隆四十年九月二十二日,《清代新疆满文档案汇编》第126册,第31页。

 《回疆通志》卷7“喀什噶尔·英吉沙尔·建置”。

 参见朱玉麒撰“前言”,(清)徐松著、朱玉麒整理:《西域水道记》,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2页。

 《西域水道记》,第36页。

 《回疆志》,第40页。

 《回疆通志》卷8“叶尔羌·建置”。

据乾隆二十六年四月十五日满文档案,统一天山南路之初,清军于叶尔羌“城外较近地方搭建营房驻守,城外搭建帐篷”。至乾隆二十六年,“年久破损,风吹日晒,酌请将兵丁移到城内”。“现城内办事衙署宽广,大门两侧以及南、北两侧修筑土房,足够官兵驻扎”,并且“除城外帐房破损外,修于城外影响城池外观”。清军营房最初修筑在城外,办事大臣衙署在城内。乾隆二十六年,营房迁入城内。据是年十月十七日满文档案,新建营房位于办事大臣衙署内,“办事衙署大门内地方宽广,在大门西侧。西、北两侧接盖土房,供兵丁驻扎”。办事大臣衙署大门内西、北两侧,建盖满洲、索伦、察哈尔兵丁住房158间;大门内东侧由绿营兵驻守,住房50间,放置兵器、火药的房间8间,守城兵丁堆房15间,清扫街道堆房4间,看守办事衙署大门的堆房9间。城外年久失修的帐篷,交由各自官员处理。自此,衙署、营房占据旧城西南隅,独成一区。

四 和阗

乾隆二十四年,设置和阗办事大臣,驻地为额里齐,又称为伊里齐。“和阗城,名伊里齐,旧有土筑城垣,高一丈九尺,周围三里三分,四门。其城东南隅隔截,向东开一门,为驻扎领队大臣、官员、兵丁之处,其三面皆回人居住。”可见,类似于叶尔羌,和阗旧城东南方向与当地民众隔离,供办事大臣及清军驻扎。但和阗修城状况,未见相关满文档案记载。

五 阿克苏

阿克苏旧城状况,史籍记载较为一致。《回疆志》记载:“阿克苏,城非土石所筑,巧藉高崖,随势挖刨为垣一,连三城。就其坡而挖取,中城有东、西、南三门,左、右两城独南向各一门。城南崖下以土筑墙垣环围,三城按东、西、南三门,其势颇为壮丽。”《西域地理图说》载:“阿克素城,乃假土冈,随其地势而刨筑为垣,一连三座,因坡为门。三城各有一门,门皆南向,中城另有东、西二门,通左、右城。城下筑有土墙,环于三城之南,势甚壮丽。”《西域图志》记载:“城东地势甚高,前行界深沟,自下而上,绕出城南,垣墉陡峻,北踞崇冈,四城连峙,每城周里许,皆南向,外以一大城垣环之,所踞高崖二十余丈。三城皆小而固,洵行胜地也。”此处“四城连峙”,包括乾隆年间兴建的新城。

乾隆二十三年八月,清军攻占库车后,阿克苏献城。清军初至,并未修建新城。据满文档案记载,乾隆二十四年,满洲、索伦、绿营兵一部分“安置在当地回子旧房内”,另一部分“搭建帐篷进行安置”。至乾隆二十七年,因为旧房颓圮、帐篷破旧,已经不能遮风避雨,故阿克苏办事大臣海明请“修理旧房,再酌情加盖10间房”。同年九月,防兵换防,“在城内平地修建93间房,安

 《叶尔羌办事大臣新柱等奏在叶尔羌公署周围修建兵房折》,乾隆二十六年四月十五日,《清代新疆满文档案汇编》第51册,第54页。

 《叶尔羌办事大臣新柱等奏为叶尔羌兵房建造完毕折》,乾隆二十六年十月十七日,《清代新疆满文档案汇编》第53册,第135页。

 《回疆通志》卷8“和阗·建置”。

 《回疆志》,第34页。

 阮明道主编:《西域地理图说注》卷1“城村户口”,延边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2页。

 钟兴麒、王豪、韩慧校注:《西域图志校注》卷16“疆域九”,新疆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57页。

 《阿克苏办事大臣海明等奏报阿克苏满洲绿营兵加盖房屋折》,乾隆二十七年二月初七日,《清代新疆满文档案汇编》第55册,第40页。

置新来的官兵”,同时修理破损的帐篷。

乾隆三十年乌什事件后,总理南疆参赞大臣自喀什噶尔移驻乌什。乾隆三十一年三月,阿克苏部分官兵移至乌什,阿克苏城内仅仅“留驻掌管买卖牲畜、税收等事务官两名、兵丁五十名”。为将驻防官兵与当地民众分隔开来,“于城西门外,色提卜阿勒氐182丈的院子修堡,安置兵丁”,将兵丁腾空的城内220余间土房的木头用于修筑新城。阿克苏新城分两年施工完成,时间分别为“乾隆三十一年八月十四日至十一月十五日”与“乾隆三十二年二月初七日至六月十五日”。色提卜巴勒氐原为拜城伯克,平定大小和卓时,因与大小和卓有隙投归清廷,乾隆帝曾在上谕中曰:“色提卜阿勒氐前随兆惠进兵,甚属勤慎。”色提卜巴勒氐将院子献出,供官兵驻扎及修建新城。

新城的规模、内部建筑等汉文文献中未见其详,满文档案记载:“城身高一丈二尺,加垛口四尺,共高一丈六尺(底宽八尺,顶宽五尺)。南、北、东、西每面各长三十五丈,四面共长一百四十丈,加城墙角楼观音阁八座,长二十二丈,通共长一百六十二丈。办事公所二处十二间,驻扎办事官员住房二处二十六间,绿营官员住房五处四十二间,绿营兵房三处四十间,仓库人员兵丁住房十九间,军器火药库十一间,底台一处十一间,往来差使下处八间,观音阁三间,城楼三座,角楼四座,城门堆房六间,以上共房一百八十五间。”

据尺寸来看,“每面各长三十五丈”,新城形态为方形,按照清代度量衡(1丈=3.2米)换算,每面墙约为112米,周长约为518米,其尺寸与《西域图志》记载“城周里许”基本一致。至乾隆三十八年前后,旧城与新城呈现一地两城的格局,且新城形制方正,仍符合“每面各长三十五丈” 的规模。另据《回疆通志》记载:“阿克苏旧筑土城一座,东、西长三十五丈,南、北长三十五丈,周围共长一百四丈,高一丈二尺。女墙高四尺,底宽八尺,头宽五尺,四门。城楼角楼八座,北城楼系观音阁。”所述新城规模与满文档案记载相同,可见至嘉庆初年城池未有大变动。

六 乌什

乌什旧城状况,据《西域地理图说》记载,乌什“北皆山,中有石城一座,周围二里余,出入惟有东向一门。门外山下,又有一土城,约二里五分,有南、东、北三门,与山上石城相向,环绕回抱于其左。城北二里有大河一道,所属一十二处,村舍毗连,皆傍河而居”。

乾隆三十年发生乌什事件,旧城毁坏后,在原址构筑新城。据《回疆志》记载:“乾隆三十年,逆回伯克厄色木土拉继其子赖哈木土拉据城以叛,经将军公阿明平定后,于原处改筑驻防城一座,开四门,赐名永宁城。”新城于乾隆三十一年八月底竣工。关于城市规模等,《西域图志》中记

 《阿克苏办事大臣海明等奏报修建阿克苏城内兵房折》,乾隆二十七年九月二十四日,《清代新疆满文档案汇编》第58册,第269页。

 《乌什参赞大臣永贵等奏阿克苏城竣工折》,乾隆三十二年闰七月二十日,《清代新疆满文档案汇编》第85册,第45页。

 《回疆通志》卷5“色提卜阿勒氐列传”。

 《乌什参赞大臣永贵等奏留驻阿克苏兵丁移到城外另建营房居住折》,乾隆三十一年三月二十六日,《清代新疆满文档案汇编》第78册,第430页。

 《乌什参赞大臣永贵等奏阿克苏城竣工折之阿克素堡城工程清单》,乾隆三十二年闰七月二十日,《清代新疆满文档案汇编》第85册,第45页。

 《西域地理图说注》,第17—18页。

 《回疆志》,第35—36页。

 《乌什参赞大臣永贵奏乌什城工将于本年八月底竣工并令乾清门行走銮仪使驻阿克苏领兵折》,乾隆三十一年七月二十日,目录号:2197—001077—2906,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编:《清代边疆满文档案目录》第七册(新疆卷2),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757页。

载:“周三里二分,高二丈五尺,东、西、南三门,三面踞山,其西面因山为城,南崖陡峻,北带长流,形势绝胜。”

后《回疆通志》亦载,“乌什依山为城。自乾隆二十四年隶入版图,至乾隆三十年逆回赖黑木围拉变乱,大兵平定后重建城垣。周围共长四百六十八丈有奇,南长一百三十六丈,北长一百三十六丈,东长一百一十六丈,西除山头占去地面外,余长八十丈;高一丈七尺,底厚一丈二尺,顶厚七尺;四门城楼四座,角楼四座”。从数据来看,城市外观较为方正。徐松《西域水道记》记载, “周四百六十八丈有奇,高丈八尺,移喀什噶尔参赞驻之,名城曰永宁,门四,城踞山之东南面,其山孤立,四面距众山皆七八里”。按照清代度量衡(1丈=3.2米)换算,城周尺寸大致为1500米,与乾隆朝“城周三里二分”相仿。可见,至嘉庆朝新城规模未变。

七 库车

库车旧城状况,文献中多有记录。《西域地理图说》载“旧有土城一座,周围约四里余,势踞高阜,俯临大河,城有东、西、南、北四门。”《回疆志》记载:“库车,西、南、北三面环山,平衍处约三百余里。旧有土城一座,周围约四里余,筑于高坎之上。东有大河旋绕城,有东、西、南、北四门。”《西域闻见录》记库车“皆柳条沙土,密筑而成,望之巍然,如金汤之巩固”。

乾隆二十二年,大小和卓叛清自立,二十三年二月,清军南下围攻库车。然而库车借助地利,

库车城东、南皆系山冈,城墙以柳条夹沙土筑就,炮攻不入”。后久围,至八月库车降。据乾隆三十二年满文档案记载:“平定库车城后,安顿驻守官兵,所有仓廪、驿站、官兵办事衙署,从前并无……分别办理之处,皆于彼时将释放的回子等空出的房屋作为官房”。库车办事大臣弘晌于乾隆三十一年抵达库车时,“收贮兵器、火药、钱粮的房屋以及仓廪、驿站等,因年久失修,陆续倒塌”。可见平定初期,库车并未修筑新城,仅是利用旧有居民房屋改建。如《西域闻见录》记载:

官兵、回户,其居一城之中。”《回疆通志》亦载,“库车城旧以柳条夹沙土筑成,依山为基,四门,周四里六分六厘”,记载较前文“四里余”更为精准。“乾隆五十八年重修,内建办事大臣衙署一所,其后花木最盛,有亭榭池沼,西北菜园极大,引水灌溉其地。雨水甚稀,岁不过微雨数次。

署东南建公馆一所,亦颇爽敞”。10 可见,库车于城中辟出一隅,用于安置衙署、营房等。

八 喀喇沙尔

喀喇沙尔初为准噶尔部所占,居民流散,旧城颓坯,于乾隆二十三年修筑新城。初建时,“哈

 《西域图志校注》卷17“疆域十”,第265页。

 《回疆通志》卷9“乌什·建置”。

 《西域水道记》,第74页。

 《西域地理图说注》卷1“城村户口”,第22页。

 《回疆志》,第22页。

 (清)七十一:《西域闻见录》卷2“新疆纪略下”,日本宽政十二年刊本,页7a。

 《回疆通志》卷12“纪略”。

 《库车办事大臣弘晌将库车衙署仓库兵房驿馆修葺一新折》,乾隆三十二年八月二十五日,《清代新疆满文档案汇编》第85册,

第248页。

 《西域闻见录》卷2“新疆纪略下”,页7a。

10 《回疆通志》卷10“库车·建置”。

尔沙尔城内,并无回民居住”。《回疆通志》载,新城“高一丈三尺,周围长二百五十四丈,东、西两门,城楼二座,角楼四座(乾隆二十三年建,四十三年、五十二年、五十九年重修),办事大臣衙署一所(乾隆二十四年建,五十三年增修,共房五十六间)”。《喀喇沙尔事宜》记载:“喀喇沙尔土城一座,城垣女墙高一丈二尺,周围长二百五十四丈。东、西两门,东门曰德绥,西门曰抚徕。城楼二座。”后屡次整修,乾隆四十三年,“因东、西二门并城楼塌损,经前大人观音保奏明修理一次”;乾隆五十二年,“经前任大人尚安具奏,因城垣年久,墙坍塌大半。城门门楼倒塌,从新以土坯砌造,高一丈二尺,周围长二百五十四丈,东、西两门城楼二座,角楼四座”。

乾隆五十二年新城修筑在满文档案中有详细记载,从中透露出新城屡次整修的部分原因。是年喀喇沙尔损坏严重,喀喇沙尔办事大臣尚安奏称:“此城虽有东、西两门,城墙大部分已倒塌,从四面皆可出入,以致去年有罪犯逃出。今年二月东门先倒塌,继而西门亦倒塌。”喀喇沙尔未经战火,却分别在乾隆四十三年、五十二年、五十九年进行数次大修,且每次都损毁严重。尚安陈奏,

臣详查此城与开都河仅隔二三里,地方湿润潮湿,混有泥沙”,可见近河导致地方潮湿是原因之一。此外,“此前修城时,即用此处泥土修筑,故不能再修复,陆续全部倒塌”,原因之二为当地泥土材质问题,不宜于修城。因此尚安提出:“据久住此处的官兵说,虽然用土修筑城墙不能修复,但可改用土块筑墙。”此种方法效果不佳,之后乾隆五十九年再次重修即是证明。《西域地理图说》记载:“城南有大河一道,每逢河水溢涨之时,沿河地土,动致淹潦。且其地多沙漠卤碛,而可垦之田不足三千余顷。”结合尚安奏折推知,城市近河潮湿及城址周围多沙卤之地应是城市频繁损毁的原因。乾隆五十二年重修新城所需银两,“查得喀喇沙尔地方每年商人所建商铺之租银等项,所收银两尚有近六百两……修筑此城及监狱即用此项银两”。九 小结

乾隆朝天山南路的新城建筑,是因应军事、政治等局势变化,逐步发展而来。喀喇沙尔因旧城颓坯,修筑于乾隆二十三年。而乾隆二十四年因衙署、官兵用房及占用旧城内的民房或者大小和卓逆产等,如在英吉沙尔建隔墙,官兵居北城;叶尔羌占用小和卓旧土城驻防官兵,并在城外搭建营房、帐篷;阿克苏同样是占用民房或者搭建帐篷。之后几年中构筑的三座新城,各有政治、军事的不同考量。乾隆二十七年,建造喀什噶尔新城,这与城内街巷狭窄、不便驻防有关,但更取决于喀什噶尔的军政地位,一是南疆最高军政长官参赞大臣驻防之地,二是南疆大城、和卓家族世居之地。乌什新城则是乌什事件及之后清廷调整政策的产物。乾隆三十年二月,乌什变乱,清廷调集重兵,历时半年方才克城。此时距平定大小和卓之乱仅仅五六年,南疆新定、人心未附,如处置不当,难免不会引发效尤。清廷于当年决定将参赞大臣驻地从喀什噶尔移驻乌什。因乌什旧城被毁,遂于原址建筑新城,并赐名“永宁城”,调拨重兵驻扎。阿克苏新城兴建于乾隆三十一年,一方面因为官兵居住的城内平房及帐篷日渐颓坯破旧,更深层次原因则是阿克苏为“回部适中之地”,地理区位极为重要,为南疆四达之区。

 《西域地理图说注》卷1“城村户口”,第24页。按:哈尔沙尔即“喀喇沙尔”的早期音译形式。

 《回疆通志》卷10“喀喇沙尔·建置”。

 中央民族学院图书馆编:《喀喇沙尔事宜》,“城垣”,中国民族史地资料丛刊之十一,1979年,页5a。

 《喀喇沙尔办事大臣尚安奏报修缮喀喇沙尔城墙折》,乾隆五十二年五月初八日,《清代新疆满文档案汇编》第177册,第319页。

 《西域地理图说注》卷1“城村户口”,第24页。

 《喀喇沙尔办事大臣尚安奏报修缮喀喇沙尔城墙折》,乾隆五十二年五月初八日,《清代新疆满文档案汇编》第177册,第319页。

概言之,南路新城可分为两种不同类型:一是择址新建,另起炉灶。如喀什噶尔在旧城西二里建新城,阿克苏在旧城西北建新城,从而形成一地两城的格局;而乌什、喀喇沙尔则因旧城毁坏,完全新建。二是占用、改建旧城,在旧城内部新辟一隅,安置衙署、驻扎官兵,叶尔羌、和阗额里齐城、库车皆如是;而英吉沙尔则于城中建隔墙,民众、官兵分居南北。新城选址,多处是占用旧有花园或衙署,如喀什噶尔新城占用大和卓的花园、叶尔羌衙署是小和卓的居处、阿克苏新城则占用色提卜巴勒氐的院子。这些地方内部多有池塘、水系等,在降水稀少的干旱地区,保障水源供应极为重要,这是选址的重要考量要素。同时因旧有花园或衙署占地较广,便于营建或改建。至于修城费用,上文有所涉及,如乾隆四十年英吉沙尔城扩建是由阿奇木苏尔坦和卓父子捐资;乾隆三十一年阿克苏新城由色提卜阿勒氐捐赠院子;乾隆五十二年喀喇沙尔重修则是利用商人交纳的商铺租银。可见,当地伯克捐资或捐赠是一种重要形式。

总之,城市作为一种特殊地理形态,为人类提供了重要的活动空间。它的出现、存续等为同时期的商业贸易、军事活动等提供了空间。本文也希望通过呈现乾隆朝南路的新城修筑及形态等,为相关研究提供一个全新的空间认识窗口。


Copyright©2003-2019 HistoryChina.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9034103号-1京ICP备19034103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40053号 网站访问量:0 技术支持:泽元软件